分享

No.008 汽车线控转向系统(SBW)

 一束光线 2021-12-26
一 前言
汽车转向系统是汽车上的重要构件,转向是汽车主要操控性能之一,直接影响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汽车操控性能的优劣。如何合理地设计转向系统,使汽车具有良好的操纵性能,是设计的重要课题。
在过去的五十年中,汽车转向系统随着新技术的出现不断推陈出新,从最初的纯机械转向系统,历经通用汽车公司首推的机械式液压助力转向(Hydraulic Power Steering,HPS)、丰田汽车公司首推的电液助力转向(Electro Hydraulic Power Steering,EHPS),到现在已被广泛应用的Koyo 首推的新一代电动助力转向(Electric Power Steering,EPS),转向系统朝着操作更加灵敏、结构更加可靠和功率消耗更低的方向不断发展。
在未来十年内将见证汽车转向系统的显著变化,这些变化将使汽车更省油、更舒适。当前,燃油发动机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但在2030-2040年期间,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混动和氢能)将反超燃油车型,2040-2050年期间将完全成为新能源车型的天下。在新能源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日益普及下,转向系统将迎来新的革命,传统的机械连接将越来越少,传统发动机的消失,传动、转向、制动的动力源与执行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电动控制执行系统则是成为了基本配置。无论是新能源汽车,还是自动驾驶汽车,对于转向系统的控制要求将更精确、可靠性更高,要求转向系统能够不依赖人力,根据算法独立运转,同时要求响应时间更短,转向更加精准。原先的转向系统满足不了这些要求,而EPS受限于安装空间、力传递特性、角传递特性等诸多因素不能自由设计和实现的不足,一种新型的转向系统——线控转向系统(Steering-By-WireSystem, SBW)应运而生。

与同为线控家族的兄弟线控制动相比,线控转向一直显得关注度不高,和大哥线控制动自带光环(能量回收能够增加续航里程)不一样,它有点像家里内向的孩子,被人提起时总是一笔带过。由于SBW只是在过去几年才进入市场,迄今为止市场渗透率还十分有限、极低,配备该技术的车型非常稀少,要在商业上应用还需要很长时间,线控转向尚处于发展早期阶段。

二 概述
在未来自动驾驶车辆上,L3级以上自动驾驶汽车将实现部分或全程脱离驾驶员的操控,线控转向技术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的机械件将被电机和线控技术取代,转向柱、刹车踏板和加速踏板等部件都不会再被保留;线控驾驶系统完全取消方向盘和转向系统之间的机械连接,也没有直接的液力连接,取而代之的是纯电子控制系统,它们之间是通过线控连接。从本质上说,这种方向盘的工作原理与在家用计算机上打游戏的方向盘相同,它包含若干个传感器,可使汽车感知驾驶员如何操纵车轮。这些传感器的感知结果将用来控制转向系统。控制系统收集来自感知层的大量传感器的信息,将其处理分析,感知周围环境,规划驾驶线路,最终通过线控执行系统操纵车辆。另外它还配有一些电动机,用于向驾驶员反馈汽车当前的行为。由于不再使用转向轴,因此为发动机室腾出了空间,减少汽车内部的振动。没有机械的转向管柱,也提高了车辆的碰撞安全性。

在线控驾驶系统中,可以在不改动任何汽车机械组件的情况下调整对车辆的操纵,它只需使用某种新的计算机软件即可完成转向调整。在未来的线控驾驶汽车中,很可能只需按几个按钮,即可根据车主的喜好来配置控制装置,就像调整汽车座位一样。在这种系统中,也许还可以为家庭中的每个驾驶员存储不同的控制首选设置。总而言之,相较于以往的汽车转向系统而言,汽车线控转向系统大幅提升了汽车驾驶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同时使汽车更加具有舒适性,是今后汽车行业转向系统必然的发展方向。

当前,我国的私家车数量迅速增加,而为了实现对汽车更加良好的控制,不久将来线控转向技术会被逐渐应用其中。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汽车线控转向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分类以及与EPS的差别;详细阐述了系统架构的设计、硬件方案及原理设计、控制策略状态机设计以及台架和实车的测试;聚焦核心控制策略,对路感反馈控制中上层反馈力矩估计和下层执行器控制,以及转向执行控制中上层变传动比控制、车辆稳定性控制和下层转向执行器控制的思路、方法、关键技术进行了综述以及面临的挑战;梳理了线控转向技术的发展概况,阐述了汽车线控转向系统对自动驾驶发展的重要意义并提出线控转向系统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三 定义

什么是线控转向系统?上世纪70年代美国宇航局便已在宇宙飞船上采用电控系统,宇宙飞船上这套名为Flying by Wire线控转向系统。其实不必要把DAS线控转向搞得很炫乎,如果把它理解为“电传动”,就好理解了。

线控转向(steer-by-wire)就是把依靠转向管柱连接转向机构来实现转向的传统方式,改变为由电控系统直接进行转向控制, 完全由电信号实现转向的信息传递和控制。最显著的特征是去掉了传统转向系统中从方向盘到与转向轮(转向执行器)间的机械连接,采用机电执行器代替了传统的机械控制机构,取而代之由路感反馈总成、转向执行总成、控制器以及相关传感器组成。驾驶员对方向盘的操作仅是驱动一个转角传感器,它获得方向盘旋转角度数据,并转换为方向盘角度信号,车速传感器得到车速、加速度等汽车行驶工况信息,这两传感器记录驾驶员的转向意图和车辆的行驶状况,通过数据线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ECU,ECU获取驾驶员意图,通过然后ECU将其折算为具体的驱动力数据,并通过ECU控制伺服电机,用电机推动转向机转动车轮,来实现驱动转向。并由方向盘电机提供转动阻尼和回馈作出路面信息反馈

SBW(steering by wire)系统的基本布局

四 组成

线控转向系统主要由转向盘总成/系统SteeringWheel方向盘执行器)、转向执行总成/系统(转向执行机构/转向机构总成/转向齿条执行器)主控制器ECU(控制单元/电控单元,综合控制器)路感反馈总成路感模拟器)自动防故障系统(故障诊断系统/自动故障处理系统)、电源系统、转向控制电机或致动器(Actuator/激励器)等关键组件和应用功能软件以及相关传感器(方向盘传感器Wheel Sensor)等部分组成。或主要由控制器、前轮子系统以及转向盘子系统等几个部分组成。


    线控转向的控制结构

当前比较常用的线控转向系统,采用的是转向电机对齿轮齿条转向器驱动的方式,具体结构如下图所示。

1.路感反馈总成主要包括转向盘、路感电机、减速器和转矩转角传感器,功能是驱动路感电机实现控制器给出的反馈力矩指令,对驾驶员施加合适的路感。路感模拟器由转角扭矩传感器、路感电机及其控制器组成,转角扭矩传感器负责转角及扭矩的信号获取;路感电机控制器接收综合控制器的扭矩请求,控制路感电机实现路感控制,同时向综合控制器反馈转角及扭矩信息。针对转向盘子系统,其中包含转向盘转角传感器和路感电机等部件,给汽车驾驶人员提供适宜的转向感觉,同时给前轮转角提供相关参考信号。

(1)方向盘总成包括方向盘、方向盘转角传感器、力矩(转矩)传感器、方向盘回正力矩电机(路感电机负责监测驾驶员驾驶意图的转角传感器与转矩传感器,整合在方向盘总成系统中。方向盘总成的主要功能是将驾驶员的转向意图(通过测量方向盘转角)转换成数字信息,并传递给主控制器;同时接受主控制器送来的力矩信号,产生方向盘回正力矩,以提供驾驶员相应的路感信息。

1)路感电机:将主控制器传来的回正信号转化为回正力矩,向驾驶员提供路感。

2)方向盘转角传感器:方向盘转动时带动转角传感器的大齿轮转动,大齿轮带动装有磁体的两个小齿轮转动,产生变化的磁场,通过敏感电路检测这种变化产生的转角信号,通过CAN总线将数据发送出去。当前的转向角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输入信号,计算所需要的并行转向角用来实现可变转向比要用到转向角信号,计算所需要的并行转向角以使车辆稳定也要用到转向角信号。

2.转向执行总成包括前轮转角传感器、转向执行电机(转向电机)、转向电机控制器和前轮转向组件(转向器和转向拉杆)等组成。转角传感器负责转角信号获取,执行电机控制器接收综合控制器的转角请求,控制转向执行电机实现转角控制,同时向综合控制器反馈转角及扭矩信息。转向执行总成的功能是接受主控制器的命令,通过转向电机控制器驱动转向电机快速、准确地执行主控制器给出的转向角指令,控制转向车轮转动,实现驾驶员的转向意图车辆的转向功能针对前轮子系统,其包含转向电机等系统,作用是追踪参考前轮的转角,给转向盘子系统反馈相关信息内容,如汽车行驶状况以及车胎受到外界作用力的实际情况;驱动转向电机快速、准确地执行控制器给出的转向角指令,实现车辆的转向功能。

1)转向电机一般为永磁同步直流电机

2)转向器多为齿轮齿条结构或者循环球式结构

3.传感器和电机

1)方向盘每转一圈或执行元件输出轴每转一圈,基准传感器就输出一个信号。这个信号用于评定转向器的中间位置以及完成故障后的初始化。

当前,汽车的生产加工中,众多部件采用了电子控制的方式,这是现代汽车技术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关于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其实际控制效果主要取决于传感器采集与反馈信息的精准程度,传感器的科技含量与汽车整体电子控制系统的性能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针对汽车线控转向系统,其需要运用采集汽车侧向加速度的传感器及测量汽车行驶速度的传感器等多种传感器。

2)传统燃油发动机汽车只需要一个简单的三相电机,混动汽车和L2级以上自动驾驶汽车需要一个冗余的六相电机,而全自动驾驶会进入线控转向的时代,需要基于线控的六相电机。在线控转向方面,对于转向电机来说,首先是电机冗余功能会成必选项。另外,线控转向会带来方向盘力反馈感知的全新需求,在这几方面,模块化电机平台也做好快速匹配的准备。需要组建实现包含电机设计、仿真、试验、样件制作,以及工业化的全部团队。

4.综合控制器负责线控转向系统综合控制,对路感模拟器及转向执行器分别发出转矩及转角执行的信号请求,同时负责与整车及SBW系统内部的信息传递;主控制器采集包括转向盘转角、转向盘扭矩、车速等传感器的信息根据内部的程序,对采集的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判别汽车的运动状态,向方向盘回正电机和转向电机发送指令,控制两个电机的工作,计算出合适的前轮转角发送到转向执行电机,实现车辆转向;计算出合适的回正力矩传递给路感电机,向驾驶员提供路感;保证各种工况下都具有理想的车辆响应,以减少驾驶员对汽车转向特性随车速变化补偿任务,减轻驾驶员负担,同时主控制器还可以对驾驶员的操作指令进行识别,判定在当前状态下驾驶员的转向操作意图,而自动进行稳定控制,使汽车尽快地恢复到稳定状态。

(1)针对控制器,其包含如下算法:转向盘和前车轮的转角算法以及正力矩的算法,分别对前轮子系统的协调处理及转向盘子系统加以控制。控制器会计算出转向角应该增大还是应该减小了,控制器会操纵一个电机,这电机会驱动并行转向机来工作。车转总转角是这个并行转角与司机在方向盘上施加的转角之和。

(2)线控转向控制器的功能包括路感反馈控制策略和线控转向执行控制策路。

1)路感反馈控制策略根据驾驶意图、车辆状况与路况,过滤不必要的振动,实时输出路感反馈力矩指令。

2)线控转向执行控制策略依据车辆运动控制准则,提供良好的操纵稳定性,实时输出车轮转向角指令。

3)线控转向转角指令跟随控制

要求转向轮迅速响应驾驶员的转向意图,解决在复杂未知路面、信号传递延时等情况下如何保持转向实时性、精确性。

转角执行系统闭环反馈控制算法(前馈+反馈+补偿)

各控制分量表达为:

4)控制策略状态机设计
为满足功能安全的需求,除在硬件设计上实现冗余外,在控制策略方面也需重点考虑。
如下图所示,


线控转向系统设计了初始态、禁止态、激活态以及故障态,并且规定了每个状态的工作内容,具体描述如下表所示。

状态机能够体现SBW系统的工作状态,对于功能安全的可能影响因子,可以通过在考虑状态机条件时最大限度地完善系统状态转移过程,从而保证系统的功能安全。

(3)考虑到可靠性,保证车辆在任何工况下均不失去转向能力,线控转向执行控制的冗余防错功能至关重要。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控制器(电控单元)通常设置3组及以上,各系统互为安全备份,当某一系统控制器(电控单元)发生故障时,备份的电控单元立即接手,防止故障发生。

(4)控制器硬件架构设计

既然是Conception Design,暂且先不考虑控制策略在嵌入式控制器的实现,用一个快速控制原型(RCP)来实现其功能。框图如下:

  • 电机及GearBox总成两组:转向器侧电机需求基本同EPS,转向管柱侧电机如果不实现其EPS备份功能的话,因为只要提供一个给驾驶员手力0-5Nm的力矩反馈,而驾驶员转动方向盘的极限速度也就1000°/s(约170rpm),因此可以选择比EPS功率更小的电机和更小的GearBox减速比。

  • 电机控制器两个:只接受RCP发过来的电机扭矩指令,执行力矩闭环

  • TAS两个:管柱和转向器上各一个

SBW系统中设计的3个控制器,即综合控制器(CentralControlUnit,CCU)、路感模拟控制器(HandsWheelUnit,HWU)、转向执行控制器(RoadWheelUnit,RWU)均采用冗余设计思想,思路较为一致。本文以RWU作为展开对象,对控制器硬件设计进行分析,控制器样板如下图所示

控制器硬件架构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可以看出,硬件设计方案采用了冗余设计方案。双MCU接收外部输入信号后进行处理,分别控制六相双绕组电机的三相,实现控制输出,同时双MCU内部通过串行外设接口(SerialPeripheralInterface,SPI)进行通讯,保证双MCU的实时性,以便一路出现故障后另一路可以完全介入开展工作,保证系统冗余。
(5)控制器硬件原理设计
基于线控转向的功能安全等级要求,在控制器硬件选型上必须满足功能安全ASILD的等级要求,然后针对硬件选型结果进行控制器硬件原理设计,如下图所示。

1)主控芯片
主控芯片MCU选用英飞凌AURIX系列,此芯片满足功能安全要求,且具备可编程硬件安全模块(Hardware Security Modules,HSM),安全等级高;通过模拟数字转换器(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ADC)端口采集电压、温度等模拟信号;通过I/O端口采集传感器信号,输出控制开关信号;通过脉宽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模块输出全桥PWM控制信号至驱动芯片;主芯片和电源芯片及驱动芯片进行实时SPI通讯;主芯片采集驱动回路信号,用于电机控制和诊断功能;外部设计无源晶振为ECU提供稳定工作时钟。
2)电源管理芯片
电源管理芯片(Power Management Integrated Unit,PMU)选用英飞凌TLF系列,满足功能安全需求;串行升压和降压预调节器电压范围3.0~40.0V,具有全性能和低功耗损失;低压后调节器5.0V/200mA用于通信电源,5.0V/600mA或3.3V/600mA用于充放电电源;外部可选低压后调节器提供启用、同步输出信号和电压监控;ADC电源的参考电压为5.0V±1%,兼容150mA电流;2个跟踪器按照参考电压为传感器供电,兼容150mA电流。
3)预驱芯片
预驱芯片(Pre-Driver)选用英飞凌TLE系列,满足功能安全需求,可外部使能进入安全状态;具备SPI数据和地址接口,具备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功能;具备功能独立的电流检测放大器。
4)其他
除上述关键核心器件外,还有外部供电、CAN、SPI通讯、内外部信号采集、电机转子位置检测等电路,不再赘述。

5.自动防故障系统是线控转向系的重要模块,它包括一系列的监控和实施算法,针对不同的故障形式和故障等级做出相应的处理,以求最大限度地保持汽车的正常行驶。作为应用最广泛的交通工具之一,汽车的安全性是必须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一切研究的基础,因而故障的自动检测和自动处理是线控转向系统最重要的组成系统之一。它采用严密的故障检测和处理逻辑,以最大地提高汽车安全性能。

6.在汽车线控转向系统中,电源系统(动力电源)担着对两个冗余转向电动机(执行马达)、两个冗余转矩反馈电动机以及系统内的电子控制单元(控制器)以及其它车用电器的供应电能任务。其中转向电动机和转矩反馈电动机分别需要500~800w和50~80w的功率,前轮转角执行马达的最大功率就有500-800W,加上汽车上的其它电子设备,电源的负担已经相当沉重,电源承受巨大负荷,要保证电网在大负荷下稳定工作和确保系统整体工作的稳定性,电源系统(动力电源的性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伴随着功率消耗较大零部件的使用以及电子元器件的逐渐增加,汽车承担的负荷也大大增加。如果继续保持12伏的供电系统,便要采用提升电流的方式获取更大的功率,然而电流过大会对系统整体的稳定性造成不良影响,汽车电路上热能的耗损将会大幅加大。因此,汽车供电系统可以采用提升电压的方式使汽车电气系统逐渐增长的实际需求得到良好满足。此种状况下,42V汽车供电系统被研发出来。与此同时,42V电源的应用也给汽车线控转向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电动机的重量变轻了约为20%,线束直径变小,缩减了设计和运用成本投入,给其安装提供了便利,减小了负载电流,并大大提升了电子元器件的集成度。这些方面的优势在汽车线控转向技术的研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势必会促进线控转向系统电动机及其有关元器件的高速发展。

SBW系统通过转向柱和齿条上的电子装置和执行器代替了车轮和方向盘之间的机械连接。在某些情况下,OEM和供应商的目标是拆除用于使前轮穿过转向柱的手动方向盘。SBW系统将转向柱替换为ECU、执行器和其他电子组件。没有转向柱有助于简化汽车的内部设计并减轻重量,也提高了碰撞安全性。SBW系统中的传感器和软件可以去掉以前由转向系统中的刷子吸收的冲击,这有助于方向盘获得路面感。该系统可用于手动和自动驾驶模式,并允许集成ADAS功能。此外,该系统的可变转向比增强了可操控性。如果说,要想实现自动驾驶,Ai智能算法以及机器学习是软件方面的核心要素的话,那么高精度传感器和SBW操纵机构则是绕不过去的硬件门槛。然而,由于取消所有的机械连接,也带来了成本和一些安全问题,阻碍了这种系统的发展。

五 线控转向系统与电动助力转向

1.EPS和SBW对比

EPS工作原理是根据驾驶员施加的转角来增加转向力,靠轮速差实现转向当驾驶员转动方向盘时,扭矩传感器精确地记录转向扭矩并传输给电控单元,电控单元计算出所需转向助力控制伺服电机工作从而实现助力。EPS本质上转向信号仍然来自于人,系统只是助力。EPS貌似主要是机电领域的工作,实际更多是算法领域的工作,据称EPS系统的算法代码高达430万行。

目前EPS已经能够实现自动驾驶功能,完全可以满足自动驾驶汽车的需求。电动辅助机械系统更加可靠,而且转向感也更佳。无论是传统的液压助力转向还是流行的EPS电动助力,它们都是由机械部件相联的,也就是方向盘和轮胎之间都是有机械相联,所以轮胎和悬挂的反应,都能在方向盘上找到感觉,这种感觉称之为“路感”。在传统转向系统中,路感是由很多要素组成:

(1)轮胎回正力矩

(2)机械系统惯性、阻尼和摩擦力矩

(3)传统系的减速比例

(4)转向助力力矩

根据正在测试中的自动驾驶汽车,并非一定要拿掉金属转向柱。如果现有技术能够满足需要,就没必要花费巨大的代价追求新技术。EPS通过成功地保持车轮与驾驶员之间的机械连接而提供了一种更便宜、更省油、更安全的替代方案。此外,随着推出HA EPS(High availability EPS)系统,ADAS的第一步将与这些新型EPS系统相连接。

                                                    EPS

因此,EPS在集成了ADAS和高级别自动驾驶之后,发展趋势是取消方向盘和转向轮之间的机械连接,将其转换为纯电子控制(电控)转向,所以SBW出现了。在SBW的情况下,电信号被传输到一个或多个远程电机,而不是控制车辆转向的齿条齿轮总成。

线控转向系统(SBW)是继电动助力转向(Electric Power Steering, EPS)之后发展的新一代转向系统。与现有的电动助力转向(EPS)比较, 最大差异是取消了方向盘和转向轮之间的物理(机械)连接,完全由电控系统实现转向摆脱传统转向机构复杂结构的限制,其角度传递特性和力传递特性都是通过电传机构的电能实现,通过控制算法实现智能化车辆转向。由于物理上的完全解耦,双向的独立驱动模块给汽车转向特性带来巨大的设计空间

更方便与自动驾驶其他子系统(如感知、动力、底盘等)实现集成,而且比传统转向系统更加节省安装空间,重量更轻。在改善汽车主动安全性能、驾驶特性、操纵性(驾控方便性)以及驾驶员路感方面具有优势,具有比EPS操纵稳定性更好的特点,同时也给线控转向核心控制策略提出了新的要求。线控转向的缺点是需要模拟一个方向盘的力回馈,因为方向盘没有和机械部分连接,驾驶者感觉不到路面传导来的阻力,会失去路感,不过在无人驾驶车上,就无需考虑这个了。对于最终用户,当涉及自动转向时,EPS和SBW之间的区别将非常明显,使用EPS将继续看到方向盘的运动,而SBW方向盘就不会运动。
线控转向系统摆脱方向盘间的机械连接,无需转向柱,能增大空间、减轻重量、降低成本、提高转向精度,给灵活设计带来更多可能性,在汽车设计中有更多发挥。
方向盘和转向机通过电线连接取代传统的机械式连接的方式,能够具备更高的驾驶自由度,实现更理想的转向体验:
1)方向盘控制更加自由;2)车辆转向指令设计更加自由;3)驾驶体验的反馈更加自由。
线控转向可提升方向盘布局的自由度,通过转角控制可实现安全、舒适的转向,即使有路面冲击,也可实现自然的转向感受。

SBW的转向力矩完全依靠转向执行器来输出,而转向执行器输出力的方向和大小依赖于控制算法给定的控制信号,这也就意味着转向完全由控制算法说了算,算法可以依赖方向盘的输入信号,也可以脱离方向盘根据自动驾驶的转向要求独立转向。SBW转向信号本质上来源于算法,人的输入信号只是参考。而线控转向的算法代码高达1350万行。为什么会这么复杂?主要是增加了多项功能,包括方向盘稳定补偿器、转向轮振动抑制、方向盘回正控制、驾驶员重叠扭矩操作等。 

谈到自动驾驶时,一般都会立刻想到SBW,为了实现自动驾驶汽车,线控转向系统一定会取代如今的电动转向系统,这无法避免。自动驾驶系统的推广速度正在加速,未来,线控技术将成为一种基本配置,将与自动驾驶一道,一起进入市场。事实上SBW不仅限于全自动驾驶汽车,它也适用于于半自动驾驶汽车。在国际汽车工程师协会(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s,SAE)发布的5级自动驾驶体系中:

  • 第1级为驾驶辅助,要求对转向或加、减速中单独一项进行自动控制;
  • 第2级为部分自动驾驶,要求对转向和加、减速中的2项进行自动控制;
  • 第3级及以上分别为有条件自动驾驶、高度无人驾驶和完全自动驾驶,要求转向逐步与其他子系统实现高度自主协同。

SBW系统适用于不同级别的ADAS/自动驾驶功能,例如车道保持辅助系统(L1)、交通拥堵辅助系统(L3)和自动转向/防撞系统(L4),尽管程度有限。DAS和主动车道控制功能将在英菲尼迪Q50 3.5 Hybrid上标配,在3.7升V6版上是选配。不带DAS的Q50车型配备了EHPS系统,使驾驶员能够自定义转向重量以及EPS系统。而且随着自动驾驶从L3走向L5,线控转向会逐渐确立统治地位。

线控转向系统的发展与电动助力转向(EPS)一脉相承,其所应用的关键零组件在EPS 中类似,其系统相对于EPS需要有备份功能,线控转向技术需要在EPS技术基础上延续发展,因此线控转向技术的厂商绝大多数都是传统汽车的一级(Tier 1)供应商。电动动力转向的核心零组件包含电动电机、电控、扭矩传感器、角度传感器等,基本上都由各头部厂商自行供应,拥有相当的产业进入障碍与紧密的供应链,新创厂商切入线控转向系统的领域相对困难。

SBW系统至今渗透率仍旧较低的一个原因是因为耐世特等供应商已经开发了HA EPS系统,SBW必须与HA EPS竞争。系统可用于ADAS并与SBW相比更具竞争力,可能还会看到一些配备这种系统的低级别的自动驾驶车辆。

目前影响SBW技术普及的主要原因是:消费者对无法手动控制的技术感到担忧/恐惧、缺乏法规监管、成本,特别是SBW系统的传感器成本。然而就算自动驾驶汽车会成为出行的最后形态,仍然还存在取消方向盘这一人机界面关键部分的问题。
覆盖系统中所有安全基础所需的其他故障安全技术也增加了SBW系统的成本。例如,在具有L2能力的英菲尼迪Q50中,SBW系统使用了三个ECU,以防前两个发生故障。如果仍然失败,系统将使用故障安全功能,该功能会重新建立机械连接,应对电子问题。但即使是多个系统也无法确保系统的安全性。由于转向软件存在问题,日产不得不在全球范围内召回Q50。这种担忧进一步削弱了消费者对SBW等技术的热情和信任。
线控转向技术过于昂贵,最起码在现在的发展阶段,为了功能安全必须设计冗余系统,不论是采用机械式还是电控冗余备份式,如在Q50L上线控转向还保留机械装置,保证即使电子系统全部失效,依然可以正常转向。这会带来额外的成本,且技术成熟度不够,会阻碍线控转向技术的应用。因而在自动驾驶行业,其诉求和关注度远小于线控制动。
据了解,目前EPS单价约1,500 元,线控转向系统若以EPS为基础进行估价,再考虑到短期应用规模小,预计单价约4,000 元,后期随着应用范围扩大,预计单价有望逐步降低至3,000 元左右。几千元对于锱铢必较的车企来说,是一个无法忽视的差价。

不看好线控转向系统,还有另外一个原因,由于线控转向系统取消了机械连接,驾驶者感觉不到路面传导来的转向阻力和颠簸,会失去路感,因此需要在方向盘上施加一个力回馈来反馈路况信息。这虽然给设计者提供了更多可能,可以按照需要来过滤和传递路面信息,使驾驶者获得良好的驾驶体验,但是复杂性也会大大提高,复杂性和可靠性本就是一体两面,越复杂的东西,可靠性就要打折扣。不过这些影响在无人驾驶车上都不用考虑,因为无人驾驶根本不需要路感。

总的来说,对线控转向的疑虑主要集中在两点:
一是为了保证可靠性和模拟路感,线控转向必须设计机械冗余系统或者电气冗余系统,以及路面信息回馈系统,这部分带来的额外成本会阻碍线控转向的大规模应用;
二是现有的电动辅助系统已经非常成熟可靠,且成本低廉,同时能满足自动驾驶的要求,仅仅为了减少的那几千克重量和提升的驾驶员空间而研发复杂的线控转向是否值得。
质疑线控系统优势的足够理由之一就是消费者是否愿意或者信任将转向这么重要的操作交给人工智能。对线控转向的不信任源于对自动驾驶的怀疑,随着自动驾驶的发展,相信其高可靠性和安全性最终会赢得用户信赖,何况在可预见的将来,就算自动驾驶能够大行其道,估计车企也依然会保留手动驾驶功能。即使采用了线控转向系统,还是一样要配备一套机械系统以防万一,除非是安全要求有了新变化,或线控转向系统的可靠性有了翻天覆地的提升。

目前无人驾驶汽车或许不需要线控系统所带来的功能,但线控转向对于无人驾驶汽车来说却好处多多。当方向盘在无人驾驶汽车当中显得毫无意义时,线控转向的地位就会凸显出来。

随着自动驾驶的深入发展,对于L3 及以上等级智能汽车,会部分或全部脱离驾驶员的操控,线控转向是非常贴合自动驾驶的技术,相信随着线控转向技术的逐步成熟,电子元件和芯片成本降低,可靠性和处理能力大大提高,SBW必然会向EPS发起挑战,并得到井喷式的发展与使用。

因此将来搭载轮毂电机的汽车转向系统或将是颠覆式的,硬件结构不需要转向器和转向传动机构,需要的只有转向操纵机构(方向盘)以及轮毂电机的控制器。那就是由驾驶者用线传电控技术控制车轮的转向和速度,而取代了传统的机械齿轮传动,由此达到驱动、制动一体化,这种是未来新型智能汽车机器人所具有的。              

2.线控转向改装与EPS

转向线控改装就是要夺取EPS的控制权。在没有车厂或EPS厂家的帮助下,任何转向线控改装缺点都有很多,都不稳定,不安全,不舒适。传统厂家仍掌握绝对话语权。

最典型的改装莫过于业内用的最多的林肯混动MKZ。林肯混动MKZ基于福特CD4混动平台,改装一般是由Dataspeed负责,AutonomousStuff负责系统集成。成立于 2008 年的 Dataspeed 正是这样一家第三方公司,他们利用自己在福特工作时的经验,将MKZ的CAN 总线协议破解并封装成 ADAS Kit 提供于开发者。尽管如此,Dataspeed的线控转向方案也有不少缺点。Dataspeed的线控转向指标为100Hz报文,50Hz命令,10Hz超时。而高级EPS的周期高达20KHz。Dataspeed的线控转向最大幅度为±470度,转向精度为0.1度,最高转向速度每秒500度。方向盘与转向轮的角度系数为14.8:1。EPS会设定一个最高扭矩上限,在MKZ里是3.5牛米,超过这个扭矩的指令都会被忽略,这个是无法更改的。除此之外,还有众多无法更改的限制条件,转向扭矩必须在负1.5牛米到正1.5牛米之间,转向速度在正50度每秒到负50度每秒之间,此值之外的指令可能会被忽略或降级。这就决定了车辆无法像人工那样急速转向,特别是高速时,人工可以选择急速转向,但改装车辆通常只能选择刹车,而这时往往是无法完全刹停的。此外,Dataspeed的线控转向只允许输入位置指令也就是横摆角速度,无法直接输入扭矩指令。 

Dataspeed的线控转向是业内最优秀的后期改装方案,据说也得到了福特官方的支持,但是MKZ的转向EPS(可能是博世)厂家并未对Dataspeed提供支持。Dataspeed的线控转向改装极有可能是第二种方案,通过UDS。因为通常UDS的指令调度周期就是50Hz,也就是20毫秒,跟原车20KHz的周期相比顿挫感在所难免。再加上传统的PID控制算法,方向盘不仅顿挫明显,还出现明显的振荡。即便是Waymo也是无能为力的,Waymo的FCA大捷龙是特别请了大捷龙的EPS供应商Nexteer做的线控转向改装,而Nexteer在2011年被中国航空汽车工业控股公司4.5亿美元现金收购,Waymo还是离不开中国国企的。

通常转向线控改装采用几种方式,

(1)第一种最为简洁,效果最好,就是用dSpace的MicroAutoBox。MicroAutoBox是针对快速原型RCP设计的,可以看做一个万能的实时硬件平台,内部也包含了对电机PWM的控制。MicroAutoBox缺点是价格昂贵,并且取代了原车的EPS控制器,舒适感肯定要大打折扣,不过这已经是最好的方案。

(2)第二种通过UDS (Unified Diagnostic Services),统一诊断服务或其他方式跳过EPS控制器直接控制EPS电机。(与OBD相比,UDS只覆盖会话层和应用层,标准为ISO14229,又叫增强型诊断)。

UDS方案

先来分析UDS方案。EPS系统有两种设计方案,一种是双MCU方案,一种是单MCU方案。

1)双MCU方案:这种架构的优势是物理复制安全相关和非安全相关的功能与特性。然而,这种配置非常复杂,再加上软件同步及PCB空间增加等因素,会给这种方法带来巨大的挑战和障碍。随着终端设备数量不断增加,系统功能的可靠性和可用性降低了。这种配置可能会引入如单事件诱因的瞬时故障,在这方面不会实现良好的容限。

2)单MCU方案:采用一个双核或三核的MCU,运行在锁步状态下,将监测功能集成到电源IC中,这种方法降低成本,减少了软件开发周期。 

EPS系统所用的电机早期为BLDC直流无刷电机,但直流无刷电机的转矩波动比较大,随着EPS系统对控制精度要求越来越高,BLDC显得力不从心,于是PMSM永磁同步电机出场,PMSM在转矩波动领域相对BLDC优势十分明显,但这也带来了难题。无刷直流电机:磁钢为方波充磁,控制电压PWM也为方波,电流也为方波。一个电周期有6个空间矢量。控制简单,成本低,一般的MCU就可实现。永磁同步电机:磁钢为正弦波充磁,反电动势也为正弦波,电流也为正弦波。一般采用矢量控制技术,一个电周期一般最少会有18个矢量(当然越多越好),需要高性能的MCU或DSP才能实现。

上图为典型的EPS电机控制框架图。SVM为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是由三相功率逆变器的六个功率开关元件组成的特定开关模式产生的脉宽调制波,能够使输出电流波形尽可能接近于理想的正弦波形。VSI为电压源逆变器。EPS用PMSM通常使用SVPWM,此类控制器直接作用于电机转子磁场,因为需要计算多个坐标转换(Clark/Park转换, αβ/abc变换),每50微秒(20KHz)对两个相电流进行一次调节。

UDS的门槛也是很高的,也需要原厂支持,首先要获得原厂的诊断数据库,其次要有种子解密。UDS的26种服务中,有7种很重要。它们分别是:$10 Diagnostic Session Control(诊断会话),$14 Clear Diagnostic Information(清除诊断信息),$19 Read DTC Information,$22 Read Data By Identifier(通过ID读数据),$27 Security Access(安全访问),$2EWrite Data By Identifier(通过ID写数据),$3E Tester Present(待机握手)。ECU当中有很多数据是整车厂独有的,并不希望开放给所有客户,它需要做一个保密的设定。在读取一些特殊数据的时候,要先进行一个安全解锁。ECU上电之后是一个锁定的状态(Locked),我们通过$27服务,加上一个子服务,再加上一个钥匙,这样的服务请求可以进行解锁。比如 2n-1是一个子服务,通过首轮种子的请求,首轮ECU会返回67+01+AA+BB+CC+DD,AA~DD就是种子了。之后第二轮,诊断端会利用种子进行运算(利用整车厂的算法),生成k1(不一定是1个字节),那么发送请求,27+02+[k1]。ECU同样也会通过种子算出k2。当k1和k2匹配时,解锁(Unlocked)成功。

例子:Rx:02 27 05 00 00 00 00 00 安全访问,05子功能

Tx:07 67 05 08 27 11 F0 77 肯定响应,回复了对应安全级别的种子

Rx:06 27 06 FF FF FF FF 00 发送密钥,4个FF。注意06是与05成对使用的。

Tx:03 7F 27 78 00 00 00 00 否定响应,7F+27+NRC

Tx:02 67 06 00 00 00 00 00 肯定响应,通过安全校验

(3)第三种,伪装成LKA的控制器给EPS控制器发指令。

 上图为典型的齿条型或齿轮型EPS,欧美车型通常都选择齿条型或齿轮型的EPS而非亚洲市场的C型EPS。大多数配备LKA功能的车型都选择齿条型或齿轮型EPS。

上图为LKA的逻辑流程,LKA目前有DLC和TLC两种,也有融合两种算法的,不过常见的还是TLC。用摄像头检测车道线并检测到率曲率,在车辆即将越过车道线前发出警告,如果驾驶员不采取转向措施,那么车辆会主动转向来避免越过车道线,通常LKA都与ACC自适应巡航联动,也就是说必须开启ACC才能启动LKA,特别是日系车。也有单独启动LKA的,相对比较少见。LDW则是可以单独启动。LKA给出期望的横摆角速度,然后由一个STM(转向扭矩管理器)来将横摆角速度转化为合适的扭矩指令给EPS系统,EPS系统再启动电机转向。

上图为STM框架图,也就是一个简单的PI控制器。

典型LKA系统的工作条件如上表,这里的自动驾驶是指检测驾驶员手离开方向盘15秒以上或在曲率半径低于1000米的弯道上行驶超过5秒。此外还包括车速必须在每小时72-180公里之间,有些是60-150公里之间。方向盘检测不到力矩,信号灯和雨刮开关都关闭。要伪装成LKA就要屏蔽掉转向信号灯和雨刮器信号,屏蔽掉方向盘重力传感器(放手驾驶),伪造一个合适的车速,伪造一个ACC启动信号。当然破解原厂CAN协议也是少不了的。奔驰宝马沃尔沃的某些车型则是FLEXRAY协议,破解难度极高,几乎不可能。 

通常STM是无法更改的,而这个STM是为LKA系统而非自动驾驶设计的,通常LKA的力矩范围非常有限,毕竟LKA仅仅是要保持车辆不超过车道线的。看过LKA的人都知道,LKA动作很轻微,持续时间很短,几乎无法察觉。再有LKA只针对高速场景,高速时EPS会主动增加阻尼,但自动驾驶此时往往是在低速状态,这就导致转向不足或发生振荡,有可能不安全。

(4)第四种,伪装成自动泊车控制器给EPS控制器发指令。

第四种方案与第三种类似,和LKA一样,自动泊车APA的限制条件也很多,并且更复杂,需要屏蔽的更多。任何方向盘、油门踏板、制动踏板的动作都会导致退出自动泊车状态。此外还包括档位不在倒档。跟LKA相反,自动泊车被限制在时速10公里以下,甚至更低。需要伪造一个低速情景,而低速时,EPS的助力增益是比较大的。

(5)第五种,直接在管柱转向轴或方向盘上架搁伺服电机,这种方法虽然很Low,但是是最为容易的,不过伺服电机的响应速度通常不高,伺服电机加整套伺服系统价格也不低。

(6)最后还有一种我认为不可能的,就是用电路模拟扭矩转角传感器即TAS。伪装成一个TAS给EPS控制器发指令。

伪装TAS方案 

EPS其所有基本控制模块,输入要么需要方向盘力矩信号,要么需要方向盘转角信号(方向盘转速通过转角信号计算得到),这两个信号一般来说是通过一个扭矩转角传感器TAS(Torque and Angle Sensor)来获取。TAS的扭矩检测功能,其本质上还是一个转角传感器,TAS与扭杆组装在一起构成扭矩传感器总成,方向盘转动时,扭杆与扭矩传感器的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存在一个相对偏转角,TAS就是通过检测这个相对转角来测量方向盘力矩的。在实际的应用中,还有TIS(Torque+Index Sensor)和TOS(Torque Only Sensor)两种,TIS只能提供扭矩信号和绝对转角的过零信号脉冲,系统可以结合电机角度来得到方向盘角度;TOS只能提供扭矩信号。TOS用在对EPS要求不高的场合,也有一些使用车辆电子稳定系统(ESP/ESC)里的转向角度传感器,当然这个与真实的方向盘转角可能有误差,但在讲究成本的厂家那里,这不是问题。 

目前TAS主要由德国Hella、博世和法国Valeo提供,其中Hella市场占有率很高,顺便说一下,Hella最主要的业务还是汽车照明。Hella使用CIPOS技术,不仅用在TAS上,也可以用在机油液面高度传感器、废气循环传感器、变速箱位置传感器、电机位置传感器、踏板位置传感器上,累积出货量已经超过8亿个。

CIPOS原理图如上

TAS爆炸图如上,目前TAS已经在上海国产,但是关键的传感器齿轮组仍然进口。

               上图为Hella的TAS内部框架图,MLX Triaxis是MELEXIS的旋转位置传感器IC。 

要伪装成TAS来欺骗EPS,就需要通过目标助力力矩逆向求解管柱输入力矩,还需要逆向转角信号,这是无法做到的。因为EPS的算法太复杂了 。逆向工程可能要比整个自动驾驶系统算法还复杂。 

电动转向(EPS)系统使用电动马达,直接耦合到转向器或转向管柱,以减少驾驶员转动方向盘所施加的力矩。为了进一步解释,在车辆的操作期间,驾驶员将力施加到转向轮(SW)以努力使车辆转向。这导致“驾驶员扭矩”施加到耦接到SW的轴。扭矩传感器检测由驾驶员施加到转向管柱的扭矩,并将此信息通信到电控制单元。电控制单元产生应用到电动马达的马达控制信号,使电动马达产生与驾驶员扭矩组合的“马达辅助扭矩”。然后,该组合的扭矩用于使车辆的“角部”转向。

1)第一个是方向盘稳定补偿器

大部分EPS系统使用助力特性查找表来决定所需要的辅助扭矩,查找表可以直观做成一组线条,有时这些助力特性查找表就叫辅助图像。最为理想的一种是曲线型,该种类型的助力特性曲线对于反映出的相关信息更接近助力转向系统的理想工作状态。这在电路上是一种负反馈放大电路,负反馈系统中,有个相位裕度(phase margin,PM),亦称相位余裕的问题,相位裕度可以看作是系统进入不稳定状态之前可以增加的相位变化,相位裕度越小,系统越不稳定,可能在某一时刻阶跃响应的过冲,振荡幅度急剧增加。相位裕度越大,系统越稳定,但同时时间响应速度减慢了,因此必须要有一个比较合适的相位裕度。在不引入超前滞后矫正模块或者超前滞后矫正模块参数没有调节好的情况下,给转向盘稍微加一个激励,方向盘在可能某一位置不停震荡。滞后超前模块的引入就是为了消除这一现象而设计,有做两阶补偿的、有三阶补偿的、有四阶补偿的。这种振荡自然是在高频段。因此补偿的思路一般是在低频段尽量不影响原系统的幅频和相频特性,在中频段降低系统增益,在高频段提高系统的相频特性,以获得更大的相位裕度。因此需要高通和低通滤波器,甚至还需要一个带通滤波器。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往往增加了更高频率的增益或增加了对噪音的敏感程度,比较好的解决方法是使用齿轮角速度反馈控制,但是这需要齿轮角速度传感器,这种传感器目前还没有到量产阶段。 

2)第二个是转向轮振动(SWV)

当车辆以典型的公路速度(例如,45-90mph)操作时,在车辆的角部的不规则激励可能在车辆的转向轮处导致内部产生的周期扭转振动。如在此使用,术语“角部”是指在车辆的车轮位置处从横拉杆向外的部件。构成角部的部件可以包括轮胎、车轮、制动盘、轮毂轴承组件、控制臂、转向节、衬套等。振动的内部源的示例是偏心失圆或其他不规则旋转部件。例如,如果轮胎、车轮、轮毂和/或转子以偏心或失衡方式制造或者安装到车辆,则所述部件以不均勻的重量分布旋转。这继而在车辆中可产生周期或谐波振动,也就是说,具有集中(定中心)在一阶频率处的一阶分量以及集中在一阶频率的整数倍的频率处的更高阶或多阶分量的振动。周期振动的一阶分量集中在与旋转对象相同的频率,该一阶分量源于该旋转对象,并且对于转向系统,其通常具有比其高阶分量更大的幅度或强度。例如,以每秒15转(15 Hz)旋转的车轮可以产生具有15Hz—阶分量、30Hz二阶分量、45Hz三阶分量等的周期振动。一阶或15Hz分量通常比二阶和三阶分量更强。应理解,偏心旋转部件仅是车辆中的周期振动的一个可能源,因为也存在许多其他源。内部源引起的周期振动可以传播通过车辆,并且会引起某些车辆部件的驾驶员可注意到的不合期望的摇动或移动。例如,在车轮组件或角部产生的周期振动会结合从而对转向轮管柱组件产生动态扭矩,这引起转向轮在任何一个方向以小幅度周期地转弯。当在平面或平坦路面上发生此类事件时,对于驾驶员都更加明显,这些振动可以被车辆的驾驶员感测到,称为转向轮振动(SWV)。SWV的频率通常与轮胎旋转频率(例如,轮胎的滚动频率) 的速度和一阶谐波成比例。动态幅度是小的接近或超过0. 03度感知阈值。 

解决方法有三种,第一种是机械部件级方面的努力,包括增加减震,提高部件同心性和加工精度;第二种是纯软件,依靠复杂算法提取SWV并做以补偿,抵消振动。缺点是如果出货量太低,软件分摊成本较高,还有可能干扰正常驾驶操作;第三种是软硬兼施,增加一个齿轮或齿条的瞬时角速度传感器,也可以用算法估计。使用轮胎的估计的角速度和估计的角位置(以及下面描述的其他幅度和相位调整)来确保ECU在适当频率操作,从而确保减少周期波动的角差异。这样,增益和相位补偿的马达驱动命令信号使电动马达调整马达扭矩,以动态地减小(与通过传感器感测的干扰信号相应的特定角频率的)周期电扭矩信号中的周期内容,从而减弱传送到转向轮的振动。通用握有第三种方案的专利。 

3)第三,方向盘回正

方向盘转动过程中,侧偏力与主销后倾距形成侧偏力回正力矩,同时还有重力力矩和纵向力力矩,合在一起叫回正自力矩。不过在低速行驶时,回正力矩不足。高速时,回正力矩过量。EPS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增加一个回正力矩,传统算法是PID算法,不过EPS非线性系统,噪音多,为避免闭环系统产生振荡,PID的实时性很差。好点的采用滑模控制SMC,方法简单,容易实现,但要求系统模型精度较高。 

4)第四,驾驶员重叠超控扭矩操作 

简单地说就是某些状态下,出现了重叠超控扭矩操作,驾驶员不希望EPS系统介入,EPS此时应停止介入转向操作。在具有主动扭矩重叠操作的预定EPS状态期间对一组转向动态性能进行建模,从而生成动态转向模型(DSM),测量一组车辆操作值;处理该组车辆操作值和DSM,从而检测驾驶员介入,其中驾驶员介入对应于超控扭矩重叠操作的驾驶员意图;和当检测到驾驶员介入时自动超控扭矩重叠操作。如果检测到驾驶员的意图是要单独掌控转向,那么EPS就退出。毫无疑问,这样的系统非常复杂,通用和博世在此领域拥有不少专利。 

显然,想逆向输入力矩不大可能。逆向出来的结果肯定会出现转向不足、转向过量和阶跃振荡,很不安全。

六 原理

1.工作原理
当转向盘转动时,转矩传感器和转向角传感器将测量到的驾驶员施加的转矩和转向盘的转角转变成电信号输入到电子控制器(ECU),ECU依据车速传感器和安装在转向传动机构上的位移传感器的信号来控制转矩反馈电动机的旋转方向;控制器会依据方向盘转角传感器以及车速传感器发出的信号,通过前车轮转角的相应算法计算出参考前轮转角,并根据转向力模拟生成反馈转矩,给转向电机传送相关控制信号,令转向电机实施PI与PD控制,控制转向电动机的旋转方向、转矩大小和旋转的角度,通过机械转向装置控制转向轮的转向位置,确保这一参考前轮转角得以实现;与此同时,控制器会结合转向盘正力矩算法计算得出转向盘回正力矩。转向盘子系统针对电流实施PI控制,确保预期的回正力矩得以实现。另外,为了确保驾驶人员可以获取更加良好的转向感觉,可以针对转向盘的阻尼与回正实施具体控制;
与轮胎位置感应器结合,作为力量反馈电机信号,经由ECU,直接控制轮胎转动,电机仅用于轮胎转动时输出,可减少发动机动力输出消耗。

线控转向系统(SBW)可以通过控制算法实现车辆智能转向,由于没有实体连接,所以转向盘的路感是与外界相隔的,任凭路面再颠簸,驾驶员手都可以“指哪打哪”,

这样的好处是转向的手感更加线性,也更个性化,女士需要轻盈的手感,男士需要运动的手感,一个ECU的标定,全部给到你。同时,地面的凹凸传递给方向盘“打手”的感觉,也轻松的化解了。也因这种“无感”,需要在转向系统上增加反馈电机,从而可以感受到转向时和回正时转向盘给予驾驶员的路感。

线控转向的方向盘模块和转向机模块之间的转角和转矩耦合完全通过电控系统来完成协同,所以在模拟机械传动的转向特性时首先需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

(1)前轮转向系统和方向盘输入之间的协同跟随控制

(2)转向感力矩的反馈模拟控制方法。

2.路感反馈控制策略

按照模块的功能,可以将路感反馈控制策略分为2个层次,上层控制策略计算期望的路感反馈力矩,下层控制策略准确、快速执行该反馈力矩。主要控制方法与特点总结如下。

(1)转向路感的反馈模拟方法

线控系统没有机械连接,需要通过电机模拟实际的路感反馈给驾驶员,遥操作过程中路面反力的在线观测一直是研究的难点。要加载路感,首先需要观测转向反馈力矩,路感反馈力矩估计一般有4种方法:

1)传感器Senor-based approach测量方法,由于齿条处力矩包含有轮胎力和回正力矩等信息,故测量数据需经滤波才能作为反馈力矩。
在利用传感器进行反馈力矩相关测量的研究中,利用扭矩传感器直接测量齿条力矩,作为估算反馈力矩的参考,其中,假设车辆在平滑路面行驶,未考虑路面干扰以及轮胎与路面之间的摩擦。

基于齿条力矩传感器或者电机电流传感器建立负载力矩的在线观测,进而评估实际的转向力矩大小。

使用该方法的问题是传感器的成本问题以及恶劣工况下的可靠性问题。

2)参数拟合方法,将反馈力矩设计成与其相关因素的函数形式。

参数拟合进行反馈力矩估计的研究中,通过不同的转向盘转角、车速和力矩,将反馈力矩分成回正力矩、摩擦力矩等部分,但对力矩的主要产生原因阐述不同,如提出了较全面的反馈力矩估计算法,包括主要反馈力矩、摩擦力矩、阻尼力矩、惯性力矩和主动回正力矩,其力矩计算模块如下图所示。

                                            反馈力矩估算框架

则将反馈力矩的估算分成了4个部分,分别与转向盘转角、车辆横摆角速度、车辆侧向加速度和电机电流成比例,因此驾驶员能够在不同车况下获得相应的路感。

在计算力矩时考虑了阻尼力矩、惯性力矩、轮胎回正力矩和低速时的顶轴力矩,并由样车进行迂回试验验证了仿真计算结果。

考虑了反馈电机电流、车速、前轮转角和侧向加速度等变量,采用模糊算法得到了真实的路感反馈力矩,提高了驾驶舒适性。其中转角、侧向加速度和反馈力矩的关系同样由查图表得到。

Torque map-based method该方法依据大量实验数据建立经验库,最后依据行驶车速、方向盘转角等输入构建和路感力矩之间的映射关系,从而实现对手感力矩的评估。

使用此方法的问题是路感力矩经验库的构建需要大量的实车道路测试,同时也很难全面覆盖可能的车辆转向路况。

3)基于动力学模型Model-based approach的方法,依据车辆动态响应、驾驶员转向盘输入等状态,利用车辆动力学模型估算轮胎回正力矩和需要补偿的反馈力矩,进而计算期望的反馈力矩指令。方法对车辆状态、驾驶风格具有自适应能力,是目前研究的主流,典型的基于动力学模型的路感反馈控制思路如下图所示。

在仿真基础上,将线控转向系统装备到实车上,利用车辆模型进行估算,进一步设计了反馈力矩估计算法。利用整车动力学模型估计自回正力矩,考虑了转向侧偏角、正压力和轮胎属性等参数。基于非线性车辆模型计算反馈力矩,考虑了轮胎的非线性及转向系统的摩擦和阻尼参数,以适应侧向加速度过大的情况,同时,利用加权函数补偿助力转向功能。该算法可适用于较大侧向加速度和转向轻便性等工况,但是由于摩擦模型的不准确导致蛇型试验出现了较大误差。

利用样车展开试验,发现由于左、右轮胎力和力矩存在明显差异,导致两模型不匹配,对估计摩擦因数造成很大误差,尤其是在侧向加速度由低逐渐增大的关键区域内。

转向反馈力矩可以基于轮胎模型,结合转向角度实时计算出回正力矩的大小:

使用此方法的问题是反馈力矩的计算依赖精确的轮胎模型,然而到目前为止,轮胎模型多是基于经验数据的拟合实现,不同情况下难以统一应用。

4)近年来,智能算法也越来越多地被引入反馈力矩估计。设计前馈神经网络(Feed- forward Neural Network,FNN)方法得到了路感反馈力矩。在推算反馈力矩时,隐藏层中的网络拓扑结构应该有至少 10 个神经元。

将前轴垂直位移、自回正力矩和前轮转角作为输入量,基于车辆动力学模型利用神经网络法计算了反馈电机电流,利用键合图理论建立了车辆前轮系统模型,在干、湿、冰路面分别进行了仿真验证。

提出基于迟滞的优化反馈力矩算法,通过迂回试验、双移线试验等跟踪性验证了算法有效性。

(2)路感电机控制

路感电机需要实施位移-力矩综合控制,将上层估计算法得到的力矩反馈给驾驶员以获得精准路感,

1)常用的控制方法为PID反馈控制

对线控转向系统中路感电机采取了PID控制,其中提出了高速换道情况下的力矩控制,由侧向风测试进行了反馈力矩控制的调整。基于阻尼控制和扰动观测器设计了控制器。

2)并结合前馈控制用以提高响应速度和精度,同时在路感电机控制中也应该考虑复杂的干扰因素(如侧向风等)对驾驶员路感的影响。

利用参考模型得到前馈控制环节,并结合反馈与前馈控制对轮胎力进行估计,反馈包括了线性与非线性的状态反馈,前馈为与横摆力矩、侧向力、纵向力相关的参考模型,在低摩擦表面进行了仿真验证。

3)由于磁流变液具有低成本和高可靠性等优势,提出了基于磁流变液的路感反馈控制。利用电机和磁流变减振器作为产生反馈力矩的执行器,力矩跟踪控制包括前馈与反馈,前馈控制使用了系统动态特性来弥补由惯性力矩和粘性摩擦产生的力矩,反馈控制则使用 PID 控制来补偿参考力矩和反馈力矩之间的误差,最后用正弦、摇摆试验验证了控制算法具有较好性能。建立了基于磁流变液阻尼器的回正力矩和恢复力矩模型,随着阻尼器电流的变化实现反馈力矩的调节,试验证明了该反馈力矩系统可以应用于小角度的车辆线控转向。

4)考虑非线性摩擦和内外部扰动因素,采用的自抗扰控制包含跟踪微分器、扩展状态观测器和非线性状态反馈。仿真结果显示,对于非线性摩擦扰动,自抗扰控制较 PID 控制具有更强的鲁棒性。

线控转向路感反馈控制面临的挑战:

(1)复杂路况下路感力矩与人因工程的协调。

路感反馈的评价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驾驶员主观评价,由于路面信息复杂多变、驾驶员对相同路面反馈要求不一,因此复杂路况下符合不同驾驶风格的路感反馈控制是一个难题。

(2)位移、力矩联合伺服控制的精度。

路感反馈力矩的大小直接影响驾驶员对路感反馈的评价,一般路感电机的控制以力矩控制为主、转角控制为辅,而在准确的位置输出期望的反馈力矩,当外部干扰变化剧烈、部件老化时确保控制品质也是一个难题。

(3)随着自动驾驶的发展,在未来第5级全自动驾驶车上,车辆可完全交由控制器操纵,法规可能允许驾驶员不需要进行转向操控,路感反馈的功能和性能要求可能需要重新定义。

3.线控转向执行控制策略  

线控转向执行控制根据当前路况、车辆行驶状态及性能要求,提出控制目标(如目标路径、期望的车辆运动响应、驾乘舒适性等)和约束条件,并对难以直接测量的状态或参数进行状态观测和参数辨识,综合控制目标和约束条件等信息计算出期望的车轮转角指令,由转向电机执行。典型的控制框图如下图所示。

根据模块的功能,可以将线控转向控制执行分为2个层次:上层控制策略进行车辆运动状态控制,主要有变传动比控制和车辆稳定性控制2种方法,以计算期望的车轮转角;下层转向电机控制策略准确、快速地实现该车轮转角。主要控制方法与特点总结如下表。

考虑到转向系统是汽车安全的关键部件,冗余与容错设计在布置方式中已作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它们也是线控转向执行控制的重要主题。
(1)车辆运动状态控制
以实现预期车辆运动状态为目标,线控转向控制策略主要有2种思路:变传动比控制和车辆稳定性控制。
1)车辆稳定性控制:以车辆动力学为基础的车辆稳定性控制已有丰富的研究成果,在线控转向执行控制中,由于车辆行驶工况复杂、车辆参数时变、状态动态变化以及驾驶员风格各异,对车辆稳定性控制的自适应性和鲁棒性提出了较高甚至极限需求,成为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重点。

PID 方法在工业控制领域应用广泛,但是传统 PID 控制不能实现参数自整定,不能满足线控转向要求。

设计了基于分数阶 PID 控制理论的线控转向控制器,利用优化算法计算分数阶 5 个参数,并利用递归算法 Oustaloup 拟合了分数阶 PID 控制器,验证了分数阶 PID 控制的鲁棒性。

利用模糊 PID 对线控转向执行控制进行研究,建立二自由度车辆模型计算理想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将实际值与理想值的偏差作为控制器输入,设计自适应模糊 PI 控制器输出期望的前轮转角,实现基于线控转向的车辆稳定性控制。

设计模糊 PI 控制器对车身侧倾进行控制,利用车轮上方垂直载荷与车辆所有载荷比值的实际值和门限值偏差作为输入,计算期望转向角。

优化算法在线控转向执行控制中得到应用,设计了全状态观测器和线性二次整定(LQR)控制器,利用灰箱辨识出线控转向模型参数,解决了电液执行系统的非线性带来的影响。文献 [38] 根据车辆转向跟随性和稳定性控制中产生的额外侧向力,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二次型调节器的主动前轮转向系统(AFS)最优控制策略,利用 AFS 补偿由于非对称制动力分配而产生的横摆和侧倾。

针对 AFS 设计了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反馈的 LQR 最优控制算法,针对难测变量质心侧偏角设计了状态观测器,利用线性二次高斯(LQG)和回路转换复原法设计了控制器。

针对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干扰,例如侧向风等, 设计了前馈控制器提前对系统受到的扰动进行补偿,以传递函数形式表达前轮转角与车辆横摆角速度之间的关系,控制策略在高速双移线和侧向风干扰工况下进行了验证。利用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偏差值分别设计了前馈控制器和反馈控制器,用来计算期望的转向电机力矩。

针对线控转向系统建模和车辆动力学模型中的一些参数不确定性,国内外许多学者设计了鲁棒控制。考虑轮胎力不确定性,使用具有逆乘数不确定度的H∞分析,结果表明,在高频干扰下,鲁棒稳定性的界限仅由前轮侧向力的标称梯度与最小梯度之间的比值定义,而在低频下,鲁棒稳定性的约束则表示为前向速度的函数。则将车辆动力学模型中的一些不确定性参数,例如将车速、前后轮侧偏刚度视为不确定性参数,设计 μ 控制器。考虑了主动转向系统的状态延迟对车辆设计了侧向动力学鲁棒控制。

滑模变结构控制可以根据系统当前状态表现(例如状态变量偏差及偏差导数等),按照既定规则发生变化,迫使系统按照预先设定的「滑模面」进行状态转移运动,该方法与被控对象参数摄动无关,且无需对系统进行辨识,针对线控转向系统采取了不同形式的滑模变结构控制。

通过对不同的滑模面进行积分,运用李雅普洛夫直接法研究了滑模控制的稳定性,同时分析了线控转向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和混沌运动,设计了车辆横摆角速度稳定的滑模控制器,仿真试验显示,该滑模控制器可以将响应延迟控制在 1s 以内。

将自适应控制与滑模控制相结合,设计了自适应滑模控制器,将线控转向系统下层转向电机到前轮转角视为一个二阶系统,并将轮胎受到的回正力矩和地面摩擦视为转向控制中的外部扰动因素,利用自适应估计律估计了回正力矩,基于滑模控制的反馈控制器对线控转向系统转向角误差进行了跟踪控制。

利用自适应滑模控制器设计了车辆状态稳定性控制器,应用卡尔曼算法对车轮侧偏刚度进行估计,建立了自适应全局快速滑模控制。指出在传统基于滑模控制的线性超平面中,跟踪误差渐进收敛到零且闭环控制系统中始终存在震颤问题,该文献终端滑模控制使误差在有限时间里收敛到零。

应用扩展卡尔曼滤波对车辆横摆角速度和质心侧偏角进行估计,对车辆参数不确定性进行了 μ 鲁棒控制,设计了快速终端滑模控制器。设计了自适应终端滑模控制器,运用李亚普洛夫方法对参数不确定性边界和外部扰动进行了估计,通过实车双移线和斜坡转向试验表明,最大转向角误差为 0.0411 rad,均方根误差最小为 0.0123 rad。

针对终端滑模控制在提高收敛速度的同时带来的奇异性问题,将快速奇异终端滑模控制(Fast Nonsingular Terminal Sliding Mode Control,FNTSMC)与自适应估计相结合,设计了线控转向系统自适应快速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Adaptive Fast Nonsingular Terminal Sliding Mode Control,AFNTSMC),将自适应估计得到的回正力矩同时用于路感反馈控制和转向角扰动补偿控制。

转向控制模型较复杂,一些不依赖于具体精确的物理模型同时又能保证控制器精确控制的智能控制算法近期得到研究。分别利用神经网络、模糊控制与滑模控制相结合,设计了自适应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滑模控制和小波模糊神经网络滑模控制,对线控转向系统转向角跟踪进行了控制。利用模型预测控制,同时针对车辆动力学模型中不确定性参数进行估计,设计了转向模型预测控制器。

针对车辆稳定性控制要求,采取线控转向技术能更易于实现四轮转向和集成控制。通过对后轮施加转角,也证实了四轮转向可大大提高车辆转向时的稳定性,同时, 通过四轮转向和制动集成控制进一步增强了车辆的稳定性,通过对主动转向和主动横摆力矩等进行集成控制增强了系统转向的稳定性。通过鲁棒增益控制对主动转向和悬架系统进行了集成控制,增强了车辆的行驶稳定性。

-线控转向系统的自适应神经网络滑模控制

针对车轮转角控制的问题, 目前已有多种控制方法应用于SBW系统, 例如PID反馈控制和线性二次状态反馈控制 。但考虑系统不确定性和电机力矩扰动时, 上述方法难以满足系统要求的鲁棒性。 

传统滑模控制(SMC) 具有一定的抵抗外部干扰的能力 , 但在设计传统滑模控制器时, 需要预先设定系统干扰的上界值, 而且会存在明显的抖振现象。此外, 有研究表明, 可以通过结合智能控制和滑模控制理论来设计具有良好鲁棒性和稳定性的自适应车轮转角控制器。
基于传统滑模设计了具有在线训练自适应学习算法的二阶滑模控制器, 能够实时估计系统干扰;提出了结合滑模控制和模型预测控制的容错滑模预测控制策略, 使线控转向系统具有更好的鲁棒性和容错能力; 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终端滑模控制策略, 该控制策略与传统滑模相比, 不仅能保证系统的有限时间误差收敛性, 而且对系统不确定性和力矩干扰具有更好的鲁棒性; 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模糊滑模控制策略, 利用模糊理论实时估计滑模控制器的切换增益, 降低了传统滑模控制的保守性, 并减少了车轮转角的抖振现象。
本文针对一种直驱式的线控转向系统构型, 提出了基于径向基(RBF )神经网络滑模控制(RBFSMC)的车轮转角控制方法; 通过建立SBW系统的数学模型, 分析了系统的不确定性和电机的力矩扰动, 并设计了SMC和RBFSMC控制器, 再通过Matlab/ Simulink 和CarSim 的联合仿真平台来验证 RBFSMC的控制性能。
线控转向系统的构型
一种集成了轮毂电机、悬架和转向机构的SBW 系统构型如图1所示。其实现功能的基本原理如下:转向电机输出的力矩经过减速器传递到上转向臂的主销, 上转向臂和下转向臂通过套筒连接, 将放大后的转向力矩传递给车轮轴, 实现车轮绕主销的转动; 当转向结束时, 车轮的回正力矩沿转向时的路径传递到主销, 实现车轮的回正。地面的扰动力矩则经车轮、车轮轴、下连接杆和上连接杆传递到上转向臂的主销, 实现路面的反馈; 减振阻尼、减振弹簧和支撑弹簧起到垂直方向减振缓冲的作用,上、下连接杆起到振动限位的作用, 车轮转角由传感器实时测量, 以实现车轮转角的闭环跟踪控制。
SBW系统的主要参数如下:电机额定力矩Te为1.27N·m, 电机峰值力矩Tmax为3.8N·m,电机额定功率Pe为400W, 电机力矩系数kt为0.128N·m/A, 减速器减速比k为50, 主销内倾角σ为7°, 主销后倾角为2°, 电机转子转动惯量jsm为3.42*10-4kg·m,车轮转动惯量Jw为2.1kg·m, 电机转子粘滞系数Bsm为0.004N·m·s/rad, 车轮粘滞系数Bw为9N·m·s/rad。
线控转向系统的数学建模
转向电机的动力学方程可以表示为
车轮转角控制器设计
-1.1 传统滑模控制器设计 
由式(5)可知, 线控转向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可以表示为·δ·w=gu+f(δw,·δ w )+d(t)=
式中, Δ为边界层。sat(s)的作用是:在定义的边界层内, 通过反馈控制来减小切换增益较大时滑模切换产生的抖振现象; 在边界外, 采用切换控制, 以保证系统状态快速地趋近于滑模面。
-1.2 径向基神经网络滑模控制器设计
实际上, 车辆行驶时由路面变化引起的系统不确定性具有较大的波动范围, 滑模切换增益取为常数不能有效地削弱干扰的影响, 从而产生较大的转角跟踪误差, 故本文采用RBF神经网络自适应地估计系统的f(δw,δw )和d(t), 再结合滑模控制方法设计转角控制器, 以实现车轮转角的自适应控制, 其控制框图如图 2 所示。
联合仿真试验与结果
基于Matlab/ Simulink和CarSim 平台进行联合仿真, 其中选用CarSim中自带的微型轿车模型, 通过屏蔽原有的机械转向系统来实现联合, 整车模型参数如下:整车质量为800kg, 前轴距Lf为1.05m, 轴距L为1.6m, 机械拖距lc为0.018m, 气胎拖距lp为0.021m, 车速vCG为18km /h。在车辆维持转向、连续转向和单/ 双移线工况下, 对SMC和RBFSMC控制器的动态响应和稳态跟踪性能进行仿真分析。采用图 3 所示的车辆前后轮侧偏刚度(CF、Cr)和地面摩擦力矩系数(Fs)来模拟车辆行驶 时系统不确定性引起的干扰; 基于永磁同步电机建立磁场定向矢量控制的电机控制系统模型, 以模拟电机输出的力矩扰动。
图5是维持转向工况下基于SMC的左前轮转角的仿真结果。图5(a) 说明了车轮转角的快速响应和稳定维持的性能, 在0.3s 时车轮转角能达到期望值, 且存在-0.10°~0.25°的转角误差范围, 当系统总干扰发生变化时, 仍能够保持车轮转角维持的相对稳定。图5(b)表示由路面参数变化引起的系统不确定性和电机力矩扰动组成的系统总干扰, 验证了通过定义车轮侧偏刚度和摩擦系数, 以及建立电机控制系统模型来模拟系统总干扰的可行性。图5(c)表明, 转向电机的控制力矩存在明显的抖振波动, 不利于电机的实际控制。图5(d)表明, 控制器的滑模函数可以维持在0位置附近, 但波动范围较大。
图7为连续转向工况下基于 SMC 的左前轮转 角仿真结果。图7(a)说明了车轮转角跟踪控制的性能, 在第1.2秒时, 车轮转角达到期望值, 但第10~20秒和第20~30秒时系统干扰发生变化, 车轮转角出现较大的波动, 前者转角波动范围为-2°~0°, 后者转角明显偏离期望的车轮转角, 呈发散趋势。图7(b) 表明, 在3个时间段内呈现出不同幅值变化的系统总干扰, 符合前述参数定义的目的, 验证了通过定义车轮侧偏刚度和摩擦系数, 以及建立电机控制系统模型来模拟系统总干扰的可行性。
图7(c)表明, 在第10秒和第20秒时, 系统参数变化导致 SMC 的转向电机控制力矩在第10~15秒和第25~30秒时产生明显的抖振现象。控制力矩的抖振会引起转向电机产生较大的力矩扰动, 使得图7(d)中某些时刻系统总干扰上界的实际值d( δw ,·δ w ,t)大于控制器预先给定的上界值D, 导致SMC不满足Lyapunov稳定性条件, 从而出现图7(a)中车轮转角波动较大和控制器稳定性变差的现象。图7(e) 表明, SMC的滑模函数s在第10~15秒和第25~30秒时出现波动和发散的趋势, 存在不满足Lyapunov 稳定要求的时间点。
图8为连续转向工况下基于 RBFSMC 的左前轮转角仿真结果。图8(a)表明:在第0.3秒时车轮转角达到期望值, 而SMCS控制的响应时间为1.2s, 优化了约75% ; 在10秒和第20秒时, 系统总干扰变化引起了转角波动, 其波动范围为-0.23°~0.20°, 经过1s后恢复稳定, 而SMC的转角波动范围为-2°~0°, 且存在转角控制发散的趋势, 优化了约78% , 故在车轮转角的跟踪方面RBFSMC更具优势。
图8(c)表明, RBFSMC较SMC能够更好地削弱电机控制力矩的抖振现象, 间接地减小了转向电机实际输出力矩的扰动, 使电机输出力矩的控制更加平顺。图8(d)和图8(e) 表明, RBF神经网络基于系统状态x可对系统不确定性 f(δw ,·δw)和电机力矩扰动d(t)进行实时估计, 能够有效地估计实际值的变化趋势和相对大小关系。图8(f) 表明, RBFSMC的滑模函数在0.7s 左右时到达滑模面且稳定于滑模面, 进一步验证了RBFSMC的快速性和稳定性。
工况3为了进一步验证线控转向系统路径跟踪的性能, 在CarSim中分别建立单移线和双移线工况, 计算出理想路径跟踪时的车轮转角, 并作为对SMC和RBFSMC仿真时输入的期望转角。图9为单移线/ 双移线工况下基于SMC的左前轮转角仿真结果。
从图中可知:在单/ 双移线工况 下, SMC可以实现良好的轨迹跟踪, 但SMC在跟踪期望转角时具有一定的误差, 包括维持0°转角 时-1° ~1°范围的抖振和跟踪动态转角的误差; 转向电机控制力矩存在较强的抖振现象, 不利于电机的实际控制, 其原因是当系统总干扰发生变化且切换项增益η取值较大时会引起明显的抖振; SMC的滑模函数虽然维持在滑模面的一定范围内, 但明显的抖振现象说明SMC的稳定性较差, 这说明开发更具自适应性和稳定性车轮转角控制器的必要性。
图10为单/ 双移线工况下基于RBFSMC的左前轮转角仿真结果。比较图9、10可知:在单/双 移线工况下, RBFSMC和SMC跟踪路径的性能差别不大, 但RBFSMC的优势在于可以更稳定地维持0°车轮转角的跟踪, 且在第10秒时车轮参数变化引起的转角波动更小; RBFSMC较SMC削弱了转向电机控制力矩的抖振现象, 更符合电机控制的实际应用; RBFSMC的滑模函数基本上维持在滑模面附近且较SMC具有更小的波动范围和抖振现象, 进一步说明了RBFSMC良好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结论
本文基于一种直驱式的线控转向系统构型, 提出了考虑系统干扰的自适应车轮转角控制方法。该方法先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对系统不确定性和转向电机力矩扰动进行实时估计, 再结合滑模控制理论设计满足李雅普诺夫稳定性要求的车轮转角控制器。理论分析表明, RBFSMC提高线控转向系统性能的原因在于, 采用了具有强非线性的神经网络对系统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和干扰进行实时估计, 从而保证转角控制器始终满足李雅普诺夫的稳定性要求, 故较控制器参数固定的SMC具有更好的转角控制性能和稳定性。
Mat lab/ Simu link和CarSim的联合仿真结果表明:在车辆维持转向和连续转向工况下, RBFSMC具有比SMC更好的转角响应和跟踪性能, 具有良好的自适应性; 在单移线/ 双移线工况下, RBFSMC不仅能够维持0°车轮转角, 而 且能够快速稳定地跟踪动态的车轮转角。因此, RBFSMC比SMC能更有效地削弱干扰对系统产生的影响, 具有更好的鲁棒性和稳定性。

2)变传动比控制:变传动比控制的目标为高速时转向的稳定性和低速时转向的灵活性。一般而言,传动比在低速时取值较小,高速时取值较大。由于线控转向系统去除了传动轴机械结构的限制,因此传动比的设计空间更大。

变传动比控制的目标为高速时转向的稳定性和低速时转向的灵活性。一般而言,传动比在低速时取值较小,高速时取值较大。由于线控转向系统去除了传动轴机械结构的限制,因此传动比的设计空间更大。

设计了随车速变化的函数关系变传动比特性,并基于变传动比设计了线性二次调节器主动转向系统。根据期望横摆速度增益不变和期望侧向加速度增益不变分别设计了传动比控制策略,并将两者结合设计了第3种控制策略,合理分配两种控制策略的车速适应范围,可达到最佳的变动传动比控制效果。设计了变增益的线控转向系统角传动比控制策略,高速段设计为侧向加速度增益不变,中速段设计为横摆角速度增益不变,低速段根据主观评价试验来确定传动比。

除根据车辆运动响应增益来确定不同的传动比策略外,分别利用遗传算法和模糊控制理论设计了转向系统变传动比特性。奔驰公司通过设计变模数齿条实现转向系统变传动比特性控制。

-线控转向系统理想传动比设计

Design of Ideal Transmission Ratio for Steering-by-Wire System

传统转向系统由于受到自身机械连接的制约,其传动比不能根据行驶工况合理的变化,这导致汽车的转向灵敏度一直处在变化之中,增加了驾驶员准确掌控汽车响应状态的难度。线控转向系统(SBW)利用电控单元和总线技术取代了传统转向系统中的机械连接,可以自由设计传动比,能够很好地满足不同工况下驾驶员对汽车转向特性的要求,从而降低驾驶难度,提高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本文主要研究了线控转向系统理想传动比的变化规律,在不同车速段下,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法,联合确定了线控转向系统的理想传动比,并通过仿真试验验证了所设计传动比的控制效果。

-1 线控转向系统结构及整车建模

线控转向系统主要由方向盘总成、转向执行总成和主控制器(ECU)三大模块组成,此外还有故障容错系统、电源系统等辅助系统。其结构图如图1所示。

方向盘总成作为汽车与驾驶员之间的“桥梁”,一方面将驾驶员输入的转向信号,传递给主控制器,另一方面将路感电机产生的模拟路感传递给驾驶员。转向执行总成也有两个功能,一是接收主控制器发出的转向指令,通过转向执行电机完成汽车转向,二是将前轮转角以及路面信息,反馈给主控制器。主控制器通过采集传感器信号,根据提前设定好的控制策略做出合理决策。主控制器一方面控制转向执行总成完成转向,另一方面控制路感电机产生合适的模拟路感。

                                      线控转向系统结构示意图

结合SBW系统的工作原理,对SBW系统进行动力学分析,联合Carsim和Simulink建立起装备有SBW系统的整车模型,如下图所示。

                                          SBW系统整车模型

-2 线控转向系统理想传动比设计

本文结合传统转向系统存在的不足,分析了SBW系统理想传动比所应满足的设计要求,提出了分段设计的思路,即中低速段和高速段采用不同的控制策略,来对传动比变化规律进行设计。

-2.1 中低速段传动比设计

为保证汽车在不同速度下有着一致的转向灵敏度,中低速段采用基于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不变来设计理想传动比。根据汽车二自由度模型可以得出:

(1)

式中,Gh—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lω—理想传动比。

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Gh不变,令Gh=Kω。可得理想传动比:

(2)

本节将中低速段速度范围设为0~90km/h,考虑到转向轮的极限位置,设定理想传动比最小值为imin,其对应下临界车速u1为20km/h。

 (3)

传统转向系统在进行泊车、倒车入库等大幅度转向操作时,驾驶员需要变换手握方向盘的位置,才能得到想要的前轮转角,为避免这种情况,本文将方向盘范围设为-180°~ 180°,转向轮极限转角为30°,可得最小传动比imin为6。故中低速段理想传动比为:

(4)

选定Kω=0.32,结合方向盘转角对传动比设计的影响,确定的理想传动比如图3所示。

                                    理想传动比与车速和方向盘转角的关系

-2.2 高速段传动比设计

由图3可以看出,基于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不变设计的传动比最大值为19.8,难以满足汽车高速行驶时大传动比的要求,故汽车高速段传动比采用模糊控制策略来确定。

本文中模糊控制器的输入量为车速和方向盘转角,输出量为理想传动比。高速段车速范围设为90km/h~160km/h,即模糊论域为{90,160},方向盘转角范围为-180°~180°,模糊论域为{-180,180},高速段理想传动比的范围为19~25,模糊论域为{19,25},各变量模糊集均设为{NB,NM,NS,ZO,PS,PM,PB}。各变量隶属度函数均采用三角形隶属度函数。模糊规则如下表所示。

模糊控制规则

综上所述,模糊控制设计的高速段理想传动比如下图所示。将中低速段和高速段确

                                         基于模糊控制的理想传动比

定的理想传动比联合起来,得到最终的理想传动比如下图所示。

                                         联合控制确定的理想传动比

-3 仿真验证

选取Carsim中的Double Lane Change试验工况,路面附着系数设为0.85,车速设为80km/h,比较线控转向系统整车模型和传统机械转向系统汽车的仿真结果。

                                                 行驶轨迹

                                                  横摆角速度响应

                                                    侧向加速度响应

                                             质心侧偏角响应

由仿真结果可以看出,采用理想传动比控制的线控转向系统汽车在行驶轨迹上跟踪效果更好,而且汽车主要参数的响应值及曲线变化幅度都有所减小。该仿真结果说明理想传动比的设计提高了汽车的操纵稳定性,验证了理想传动比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4 总结

本文建立了SBW系统整车模型,对SBW系统的理想传动比进行了分段设计,并通过双移线试验工况仿真验证了所设计理想传动比的控制效果,证明本文的设计有利于提高汽车转向时的操纵稳定性。

-可变转向角传动比优化设计

可变转向角传动比优化设计根据角传动比随车速增大而增大、横摆角速度增益随车速增大而降低,同时依据转向灵敏度的限制和传动比上下限的限制可以得出车辆转向最优化的目标函数J(目标函数的计算方法如图)进而得出最优转向传动比系统。

由各单项指标的加权平均可得总优化函数J

最后对复杂路况转向行驶进行验证:

复杂行驶工况下,变传动比转向有效减小方向盘转角和角速度,降低驾驶员忙碌程度和驾驶负担。

先进智能车辆线传操控技术能够发挥线控系统的物理解耦优势,实现驾驶操控动力学的可变传递设计。

线控转向可变传动优势:个性化、舒适化

-1、转向角/力传动比优化

低速转向时传动比较小,减少转向盘转动幅度,提升车辆转向轻便性和 灵活性;

高速行驶传动比较大,降低响应灵敏度,提供车辆高度行驶稳定性和安全性。

-2、优化车辆底盘性能:

完全电控、无机械干涉,能方便地与其他底盘动力学控制系统(ABS、4WD等)进行集成控制,为未来的汽车底盘一体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3、转向特性个性化定制

线控向转向系统转向盘与转向轮解耦,转向特性可进行一定的个性化设计,如:普通模式、运动模式,满足不同操纵性能需求。

(2)转向执行控制
转向执行器接受上层控制的指令,通过对电机或者液压系统进行跟踪控制确保车轮转角控制的精确性。设计 PID 控制对线控液压转向系统下层液压缸进行了控制,控制精度较传统液压助力转向高。将前轮转角误差作为输入变量,设计 PID 控制器。

在控制转向电机时考虑了线控转向系统的不确定参数,设计了转向电机自适应前馈扭矩控制器,利用齿条速度误差设计了参数估计器。利用模糊控制设计了电机模糊 PID 控制器,有效增强了电机控制的鲁棒性。在对转向电机进行控制时,去掉电流传感器,通过在控制中注入高频电流实现了转向电机电流环的闭环控制。围绕无人车底层控制,针对全线控车辆利用反馈线性化思想设计了横摆角速度跟踪算法,实现了目标车的遥控行驶。

由于线控转向系统存在相耦合车轮转向角控制和驾驶员手感力矩控制,为了协调这2类控制,利用了双向控制的思想,即双向控制路感力矩和车轮转角。线控转向双向控制主要有力反馈-位置差型双向控制和力差-位置反馈型双向控制以及两种综合形式的双向控制,可以实现很好的控制精度。
(3)线控转向执行容错控制
在线控转向系统中,由于电子元件失效或者控制系统环境发生变化(例如存在较大侧向力 )时均可能导致线控转向系统失效,一旦发生,后果非常严重。为了提高线控转向系统的安全性,需要充分考虑转向执行系统的容错能力。包括被动容错,主动容错等。
1)线控转向系统被动容错方案主要是指采取额外装置,在系统失效时备份装置可以保证不失去转向能力,典型的有机械转向轴备份和作动器备份。英菲尼迪Q50采用安装了离合器装置的转向轴备份,在线控系统失效时离合器接合可实现转向功能,属于典型的被动容错方案。还采取了备用电机备份,在转向电机出现失效时备用电机通过离合器接合可实现转向功能,与转向轴备份一起实现双备份容错控制。
由于被动容错控制需要额外的机械机构或者作动器部件,且额外部件仅在失效时工作,因此结构较为复杂,多为现阶段线控转向系统法规出现前的过渡方案,因此越来越多的线控转向系统采用主动容错方案。

状态观测器的引入,可以在不直接依赖于传感器的情况下获取所需变量,大大增强了系统的容错性能,如扰动观测器、龙贝格观测器和基于卡尔曼滤波的状态观测器 等,设计了未知输入变量观测器,提高了系统的故障诊断性能。针对线控转向控制器的 CAN 总线通讯,利用多核 ECU 实现冗余多线程控制,提高了快速误差检测的能力。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设计了线控转向系统鲁棒 H∞ 滑模观测器,提高了传感器的冗余性能。

设计了非线性滑模观测器和长范围预测器,基于丢番图辨识的长范围预测器可以提高故障诊断的效率,台架试验结果表明该预测器对系统整体的鲁棒性没有造成影响。设计了自适应诊断观测器,可以根据作动器的效率缺失自适应地改变控制策略。利用卡尔曼滤波对前轮转角传感器和电机参数进行了估计,增强了传感器故障或者电机突变故障时线控转向系统的冗余防错控制。

2)除利用状态观测器实现冗余控制外,多电子元器件的主动容错控制方法也越来越多,如设计线控转向系统双电机冗余控制,利用自适应衰减卡尔曼滤波设计故障诊断系统,分别对转矩和转角闭环控制进行故障检测,双电机分别采用转角闭环控制和扭矩闭环控制。采取多传感器冗余方式提高系统的容错性能。设计了双控制同步备份,并分别利用CAN、CANFD和 FlexRay进行通讯测试。

提高线控转向控制算法的鲁棒性和容错性实现容错控制依然是目前采用比较多的方式。设计了基于δ因子的容错模型预测控制器,通过δ因子构建以线性矩阵不等式为基础的故障检测观测器,用以估计线控转向系统中的故障。针对线控转向轮毂电机驱动电动车,在出现侧滑或者电机作动器失效时,利用线性变参数理论设计了上层重构容错控制器重新分配各轮力矩,确保了故障发生时的系统可控制性能。将线控转向系统控制分为车辆运动的基本控制器和车辆舒适性的额外控制器2类,并将其隔离控制,通过限制额外控制器部分的输出范围,减少此部分传感器失效带给线控转向系统的影响。

基于多维高斯隐式马尔科夫模型对线控转向转角传感器设计了容错控制策略。利用加权广义逆的直接横摆力矩控制,对线控转向和线控制动中的传感器容错进行了控制。基于遗忘因子的递归最小二乘法对线控转向系统的永磁同步电机进行了容错控制。在线控转向系统失效时,通过引入较高的滑移率抵抗车辆的横摆运动,使车辆保持接近稳定的操作状态,提高了线控转向系统的容错性能。通过设计反馈加前馈双控制实现线控转向系统转角控制,利用修正卡尔曼滤波设计了前轮转角防错控制,提高了系统整体的冗余性能。

智能控制算法在容错控制中也得到一些应用,首先建立粗糙集模型减少了线控转向系统的冗余信息,并应用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后的径向基神经网络学习故障准则,提高了系统的容错性能。利用 MATLAB 工具箱 TrueTime,基于自适应的模糊推理系统设计了网络层面的故障诊断系统。基于 ISO 26262 利用蚁群算法对包括线控转向系统在内的整车安全性进行了分级划分,提高了系统的容错性能。

(4)线控转向系统冗余设计及协调控制
线控转向基本上脱离了机械式的转向,它的信号来源可能是底盘域控制器,也可能来源于自动驾驶,也可能来源于驾驶员方向盘的直接操作,只不过它是机械去耦的总成对象。
1)转向系统冗余可靠性设计

                                                 线控转向系统机构示意图

线控转向系统发展过程中最大的困扰是可靠性的问题。由于线控转向系统中转向盘和转向车轮之间没有直接的机械连接,当电控系统出现故障时,车辆将无法保证转向功能,处于失控状态。随着技术的发展,电控系统的可靠性不断得到提高,在系统设计中大量引入了“冗余设计”的理念,比如: 传感器的冗余、电机的冗余、车载电源系统的冗余等,使线控转向系统的可靠性得到了明显提高。
为了使汽车安全性以及可靠性方面的实际需求得到良好满足,汽车线控转向系统中务必要应用容错控制技术。关于容错控制技术,其实际设计方法分为两种,分别是解析冗余法与硬件冗余法。关于解析冗余法,其是针对控制器的相关软件进行设计,提升系统整体的冗余度,确保系统具有更强的容错能力;关于硬件冗余法,采用的是给容易发生故障问题的部件以及一些较为重要的部件提供备份的方式,增强系统整体容错方面的能力。冗余设计,是线控转向的标准配置,在脱离了驾驶员和脱离了机械直接干预的情况下,冗余系统进行备份或者提供一定功能或进行智能特征的性能优化。
针对汽车线控转向系统,相比较ECU而言,执行机构与传感器更加容易出现故障问题,部分执行机构与传感器之间需具有一定冗余,冗余是确保容错控制得以实现的重要前提,若是某个部件出现故障问题,可以运用冗余关系,使用其它部件加以取代,从而有效消除故障问题。
SBW执行机构有两种“硬件冗余”设计方式,用于应对部件失灵造成的特殊状况:
第一种,仍然通过传统的转向管柱将方向盘与转向执行机构连接在一起,基本形态与普通燃油车无异,但在转向管柱与转向执行机构之间有电控多片离合器相连。
正常情况下,多片离合器为断开状态,就是说,虽然转向管柱仍然存在,但并不起作用。只有当伺服机构发生故障的紧急情况下,离合器才会接通。接通后,通过方向盘与转向机构(齿轮齿条机构)的刚性连接仍然能够实现转向操作,只是手感会变重一些。
率先在量产车上采用线控转向的英菲尼迪Q50采用的就是这样的冗余方式。
第二种,在执行机构处(转向机构)采用多个电机控制来实现冗余度,在方向盘处通过多个传感器布置来实现输入信号的冗余度。
这种冗余方式更先进,但成本非常高,这相当于需要制造两套重复的转向机构。但是这种设计可以完全取消掉转向管柱,从可靠性上来说甚至可以取消掉方向盘,实现L4以上的自动驾驶级别,也是自动驾驶必须要的转向系统配备。
这种SBW线控转向系统完全取消了转向管柱设计,但还没有应用在任何一台量产车上。所以,在这种纯SBW量产之前,所有宣传的自动驾驶都无法达到L4以上(含L4)的级别。

相比较执行机构与传感器而言,ECU具有更高的可靠性。然而若是ECU发生故障问题,将会产生更加严重的后果,由于在执行机构与传感器发生故障问题时,系统整体依然能够维持工作;但若是ECU 发生故障问题,系统整体便无法实施任何操作。可以在汽车线控转向系统中运用双微机结构,这样两个微机之间可以相互检测,确保了系统的稳定运转。

为保证线控转向系统有充足的电能供应,而且为防止电源故障,必须使用更加安全的 42 V 电源系统。在转向盘下方安置2个转向传感器,保证可以辨识出驾驶员的操纵意图。转向盘电机的供电采用了两路冗余设计; 为保证转向盘电机损坏时也可以施加回正力矩,在转向盘下方安装 1 个扭转弹簧或者安装第二个转向盘电机。为保证车辆前轮具有转向能力,使用了两路转向电机,相应地配备了 2 个转向传感器。在ECU的设计和控制软件的设计上也都采用了冗余设计的思想。由于采用了上述种种措施,大大提高了线控转向系统的可靠性。

尽管数家供应商正在使用具有三重(三个或更多ECU)冗余系统来创建SBW,但蒂森克虏伯认为,可以借助制动、发动机、悬架系统和后转向系统来形成冗余。除了降低系统复杂性之外,还有助于控制成本。实际上,蒂森克虏伯的车辆运动控制(VMC)系统将转向系统与动力总成控制器结合在一起,创建了一个冗余系统,SBW的冗余可以通过扭矩矢量控制来实现,结合了发动机、制动、悬架和全轮转向系统,蒂森克虏伯将其称为“转向扭矩矢量控制”,涵盖了大多数传动系统配置。该系统需要一定的悬挂调整,当需要加码转向系统的安全性时,这种系统就不会让成本成为主要障碍了。而这一点目前也是SBW系统冗余的缺点。
以容错控制技术为基础的汽车线控转向系统,在不对系统整体控制作用造成影响的状况下,容错控制技术可以实现转向系统可靠程度的提升,确保了汽车行驶过程中的安全。安全程度以及可靠程度是限制汽车线控转向系统发展的重要瓶颈。国内以及欧盟相应标准中都不准许使用全动力转向机构正是基于这方面的考虑。然而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逐渐发展,汽车线控转向系统的安全程度以及可靠程度也在日益提升,当前国家针对这方面的限制正在做出修订,在汽车线控转向系统的安全程度以及可靠程度可以达到普通动力转向系统水准时,相信不久之后亦会实现产业化发展。 
2)协调控制,以后的转向只不过是横向控制的一部分,整车底盘包含垂向控制,纵向加/纵向减的控制,以及横向控制。因此,在此层面的协调控制,是为了让每个线控的机构更加有效,更加的智能,体现底盘大系统的效果,同时也作为运转平台进行协调计算。

4.架构

(1)线控转向系统中控制器较多,且无法进行取代,同时参考博世的电子电气架构技术战略图(下图)及整车需求,在当前阶段采用域中心控制器的架构设计。

(2)系统架构及通讯架构设计
功能安全对综合控制器、路感模拟器、转向执行器及传感器提出了设计要求,从系统架构上进行整体设计,满足功能安全要求的SBW系统架构如下图所示。


系统架构主体的设计基于Fail-Operational的思路,从系统架构层面对综合控制器、路感模拟器、转向执行器及传感器均进行备份设计,各部分的架构概述如下表所示。

(3)软件架构

整个软件是基于AUTOSAR设计规范,从应用层到服务层到控制器的接入,满足相关要求。整个软件分两大层,硬件是层软件层的支撑,往上有一个操作系统,这个操作系统很好地保证了整个系统运行的高效性和多任务实施的功能。再往上是应用层,一个小小的转向系统实际上在软件部分也是很复杂的。最后看一下简单的设计流程,左边是EPS参数,包括转向助力,电机,路感模拟器,基于AUTOSAR代码的生成,最后到ECU无惯入。

软件功能分配

  •  VehicleDynamic模型:主要根据车速、轮速、横摆角速度、齿条力矩、轮胎偏转角等等在车上可以测量到的关键信号,使用若干个状态观测器来获取诸如齿条力、质心侧偏角、轮胎滑移角等不能够通过直接测量得到但是控制策略又需要的关键信号。

其简化实现方法为使用BicycleModel和简化的转向器模型,在Stanford大学Paul Yih的发表于AVEC 2004(Advanced vehicle control)的论文《Steer-by-Wire for Vehicle State Estimation and Control》有详细公式推导及实现过程。

  •  目标位置计算:线控转向中,齿条目标转角与方向盘转角不是简单的比例对应关系,其一可以实现可变转向比的主动转向功能;另外,根据Vehicle Dynamic模型计算的动力学参数,判断车辆是否处于UnderSteer或Oversteer状态,进而调整目标转向角,起到DSR的作用。

  •  反馈力矩计算:根据VehicleDynamic模型及转向管柱模型,控制伺服电机提供一个力反馈给驾驶员。这一部分要求在转向管柱与转向器没有真实物理连接的情况下模拟出真实的手感(中间位置感、转向力建立梯度、况信息回馈等等),无论是策略设计还是参数标定,无疑都是技术难度最大也需要花功夫的。

(4)冗余架构

5.总线
国际上很多知名的汽车公司都在汽车总线技术的运用和研究方面进行了大力投入,伴随着汽车总线技术的发展, 汽车总线相关标准也变得越来越多,今后将会应用同时兼具高速和实时传输特点的总线标准与协议。
例如,时间触发协议、Byteflight以及FlexRay等。关于时间触发协议,其是一个比较完整的通信协议,在分布式实时控制系统中进行运用,可以对众多容错策略进行支持,同时兼具节点的重新整合以及恢复的功能;关于Byteflight,其是由宝马公司开发的在汽车线控系统中进行应用的网络通信协议。该网络通信具有多方面特征,不但可以使部分高优先级消息需要时间触发的特点得到满足,确保延迟方面的实际需要;同时可以使部分消息需要中断进行处理以及事件触发的需要得到良好满足。
也有部分汽车生产商采用的是FlexRay,该网络通信系统十分适宜在新一代汽车中进行运用,同时具备确定消息传送时间以及容错两个方面的重要作用,可以使汽车控制系统快速通信方面的实际需求得到良好满足。戴姆勒-克莱斯勒、飞利浦、宝马以及摩托罗拉公司共同研发创建了这一标准,博世、大众汽车、通用汽车三家公司都加入了联合开发协会,目前已有七个核心组织成员,一同努力研发汽车分布式控制系统内高速总线系统的相关标准。当前,关于 FlexRay标准,飞利浦公司已经研发完成其物理层标准,而相关通信协议正处于开发状态之中。
FlexRay 总线具有高速率、支持多级别容错能力等优点,在线控转向容错控制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如欧洲 SPARC、HAVEit 、SafeCar 等项目应用 FlexRay 总线技术开发了线控转向系统 ,GM 公 司 Sequel 实车、韩国 Hanil ProTech 模拟器、印度 ELVEEGO CIRCUITS等都采用了 FlexRay 技术实现线控转向中的信息通讯。
这一标准的发布不但有力保障了信息传输的高度一致以及可靠程度,同时也使信息研发与具体的应用过程更加简便,大幅缩减了成本投入。就当前的发展状况而言,因为该标准是以事件和时间触发作为基础的协议,所以相对于仅仅采用时间触发的协议更加具有优势。将总线技术作为基础的汽车线控转向系统改变了以往的机械转向系统,让这一电气系统采用了高速容错通信总线相连接的方式,确保了系统网络化、信息化以及自动化的良好实现。

六 分类

1.汽车线控转向有多种实现方式,例如:前后轮的线控转向以及四轮的线控转向。其中前轮的线控转向又被分成多种,比如,汽车运用轮毂对电机形成的牵引力会使绕主销的转向力矩得以产生,实现汽车的转向;或是利用两个相对独立的电机对汽车左右两个轮胎进行驱动,完成阿克曼转角。

2.根据转向电机的数量、布置位置与控制方式不同,目前线控转向系统的典型布置方式可分为5类:单电机前轮转向、双电机前轮转向、双电机独立前轮转向、后轮线控转向和四轮独立转向。

每种布置方式的代表样机与优缺点

3.以冗余设计方式为出发点,简要介绍目前两种类型的线控转向:
(1)机械冗余式
目前线控转向系统有两种方式:其一是取消方向盘与转向机构的机械连接,通过多个电动电机与控制器增加系统的备份,其二是在方向盘与转向机构之间增加一个电磁离合器作为失效备份,增强系统的备份功能。
首现于英菲尼迪Q50,在转向管柱与转向机构之间,增设有电控多片离合器。正常情况下,转向机构上的两个ECU+电机并联工作;故障模式下(如管柱侧电机失效且转向机侧任意一个电机失效,或管柱角度超过一定限制等),离合器吸和,采集扭矩传感器信号,实现传统EPS的基本助力功能。
量产车型目前仅有英菲尼迪Q50、Q50L、Q60、全新QX50等,其中Q50(2013年上市)和Q50L(2014年上市)在2016年因线控转向的安全性召回过6894辆,具体原因为当发动机在电瓶处于低电压状态下启动时,控制单元有可能对方向盘角度作出误判,存在安全隐患。

(2)电控系统备份冗余式。此类型才是真正的线控转向,其完全取消方向盘与转向机之间的机械部分,其方向盘处布置多个传感器以实现输入信号的冗余度,转向机构采用多个电机+ECU系统来实现控制冗余度,如博世SBW。相比于机械冗余式,这种冗余方式更贴近“线控”定义,但成本较高,相当于制造两套重复的转向机构。

利用电控系统备份冗余的SBW对可靠性和耐用性的要求非常高,目前各大供应商还在研发过程当中,约在2020年以后可以逐步实现量产。

七 作用

利用该种转向技术的汽车车轮与转向盘之间无需进行机械连接,能够对汽车传动比进行任意设计,主动控制转向轮,同时可以根据车辆行驶速度相关参数的改变实施补偿,确保理想的转向特性得以良好实现,而且给底盘的布置提供了便利,符合当前汽车发展的特点。

在改善汽车主动安全性能、驾驶特性、操纵稳定性以及驾驶员路感方面具有优势,而且有利于推动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该技术极大的推进了汽车的集成化、轻量化、网联化和智能化,是车辆智能化,无人驾驶系统等新型热门领域发展的关键技术是汽车转向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此,线控转向系统的研发进展成为关注的焦点。

八 优缺点

精简转向机柱后,原有的刚性连接机械零组件逐渐被电子信号线所取代,一般来说,线控转向技术的优势有很多,缺点很少。

1.优点

线控转向技术可实现驾驶员操作和车辆运动的解耦,可以轻易的实现主动转向功能;可以完全脱离驾驶员实现转向控制,这一点非常切合自动驾驶的心意,被认为是完全自动驾驶的辅助技术之一;对电动车和自动驾驶更友好,未来自动驾驶汽车

肯定是建立在电子化基础上,既然如此就干脆连转向也实现电子化。线控转向系统取消了传统转向系统的中间轴连接,实现了上转向与下转向的非机械连接,系统更简单,也有利于自动驾驶车辆的控制。

②可以获得比EPS更快的响应速度,操控响应更快,可提高紧急情况下转向操作正确性和驾驶员安全性 ,能够协同实现主动安全转向;即使遇到突发情况车辆判断刹车距离不足时,可通过加速扩展车轮角度支持突然的规避转向,配合汽车ABS车轮防抱死系统实现紧急避让,将车辆驶出危险地带让行车更稳定,驾驶更安全

更好的驾控,炎热的夏季在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过后迎来阳光彩虹,路面往往没一会儿便会呈现半干半湿的状态;又或者在一场严冬的大雪过后,扫雪车铲过留下了一半积雪一半湿滑的地面。类似上述两种情况的地面状态都将其称之为“对开分离路面”。当车辆在对开分离路面上行驶,左右轮胎分别应对不同的摩擦系数发生打滑时,线控转向系统可以通过增加制动钳压力提供额外转向补偿,使前轮发生一定角度的偏转,达到类似“滑雪板刹车”的效果,从而有效减少制动距离,助力驾驶安全

③可以轻易地滤除路面激震信号,可以根据需要完全隔离路面颠簸或者部分传递路面信息,使驾驶员获得良好的路感;轻松实现不同的方向盘路感,方向盘路感是一

门车辆调校的艺术,例如丰田车方向盘路感很少,开起来轻松但被抱怨没有操控感。宝马车的方向盘路感非常丰富,也是喜欢驾驶人士的至爱。但世上没有完美的事情,如果开车经过非常烂的路,你就会觉得丰田的很舒适,反而太有路感的宝马成为了缺点。机械时代路感是调校好后不可变的,但线控转向由于是没有机械连接,所有的路感都是模拟出来的。例如舒适模式下会过滤掉路面的震动,而运动模式会保留更多路面反馈。

                                          博世的线控转向测试车
博世线控转向测试车这套系统的模拟路感非常“真实”,如今的电子技术不容小看。

驾驶不再承受到路面颠簸所带来的方向盘振动,操控舒适性增加系统可根据实时需求和驾驶员驾驶行为偏好自动调节方向盘传动比,如减少方向盘转动圈数(实际感受为“方向盘变轻”)实现豪华车驾控感受,或增加方向盘转动圈数(实际感受为“方向盘变沉”)实现运动驾控,帮助驾驶员体验不同驾控乐趣;转向比例随时可

以变。传统机械连接的每一辆车转向比一般是固定的,是由它的齿轮等机械结构决定,例如普通车方向盘从左打到最右是3圈,这个是车辆设计时定下来。当然现在一些高级车型都采用可变转向比,高速的时候方向盘转得慢,低速的时候转得快。但这套系统的成本非常高昂。线控转向没有机械连接,所以它的转向比完全可以靠软件随时调节,实现起来方便成本又低。

由于传统的刚性连接机构被取代,汽车发生正面碰撞事故时,驾驶员不至于受到转向机柱的撞击伤害,碰撞时管柱侵入的可能性降低,被动安全性得到提高。

线控转向系统的结构配置可以大幅简化,更灵活的布置方式;不用考虑机械连接的布局问题,所以车辆设计时更灵活,可以根据驾驶员需要和喜好自由设计力传递特性和角传递特性;由于取消了中间轴,底盘布置不再受其影响从而更具灵活性,可随意匹配多个车身(如轿车、SUV,甚至运输车辆),成为实现底盘设计平台化的一大要素;同时,这一改变对汽车座舱内部来说也是革命性的设计机遇。从此,无论左舵右舵,甚至是游戏方向盘,都可在此实现。

⑥不仅节省驾驶舱空间,获得更大的驾驶员腿部空间;由于取消了中间轴,该系统还支持方向盘大范围伸缩,以便在车辆自动驾驶状态或静止时为驾驶员提供更大更自由的座舱空间;节省出来的空间可以配置腿部安全气囊,从而改善汽车安全性;

方便驾驶员进出和提升碰撞安全,量产版bZ4X的丰田在发布时就提到,线控转向
技术为bZ4X提供了更大的腿部空间,提高了驾驶位置的自由度和进出的方便性。
因为没有机械转向的转向柱后,方向盘下方的空间增加了不少。另外我们经常看到车辆被动安全设计中提到“可馈缩式转向柱”,就是避免碰撞中转向柱会对驾驶员腿部造成伤害。而线控车向没有了机械机构,会变得更安全。

⑦线控转向系统使用机电执行器代替传统的机械控制,大幅减少了机械工程方面的设计变量以及开发工作,从而有效降低了前期研发成本和产品生命周期中的零部件管理成本;采用电机控制直接驱动实现车辆转向,因此更容易与车辆其他主动安全控制子系统(如感知、动力、底盘等)进行通讯和集成控制,更方便与自动驾驶其他子系统实现集成。可定制化驾驶感受,驾驶体验更丰富;有利于降低车厂生产配套成本,每一个型号的车辆机械转向系统都是不同的,所以同一个品牌生产不同型号的车

型,理论上要这它们装备不同的转向系统,这样非常不利于生产。而线控转向一套系统就可以适应车厂不同风格的车型,成本就会降低。

可以删减转向系统与机构的重量,量化,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

2.缺点

线控转向的缺点是需要模拟一个方向盘的力回馈,因为方向盘没有和机械部分连接,驾驶者感觉不到路面传导来的阻力,会失去路感,不过在无人车上,就无需考虑这个了。

①需要较高功率的力反馈电机和转向执行电机;

②复杂的力反馈电机和转向执行电机的算法实现;

③冗余设备导致额外增加成本和重量

九 台架及实车测试验证
1.台架故障注入测试验证
受条件限制,无法进行自动化测试,因此需对各部件进行故障模拟,具有一定的风险性,故建立系统台架用于测试验证。台架测试环境如下图所示。

对于路感模拟单元,综合控制器控制路感模拟控制器的扭矩接口。设置工况为:期望电机力矩为幅值4.5N·m、频率0.1Hz的正弦曲线,验证路感控制的跟随性。
制造表6所述的电源、点火、传感器、CAN通讯故障,路感模拟单元的扭矩响应不变,如下图所示。

对于转向执行单元,综合控制器控制转向执行控制器的转角接口。设置工况为:期望转角为幅值45°、频率0.5Hz的正弦曲线,验证转向执行器的跟随性。
制造表6所述的电源、点火、传感器、CAN通讯故障,转向执行单元的转角响应不变,如下图所示。

2.实车测试验证
分别以40km/h和80km/h车速进行大侧向加速度测试,使车辆侧向加速度达到0.3g,验证线控转向功能实现性,结果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在40km/h车速下,转向盘力矩与侧向加速度较为对称,线性度也较好,主观感受良好;在80km/h车速下,转向盘力矩与侧向加速度关系曲线存在明显不对称现象,实际的主观感受也与此相吻合,后续需要进行调试;转向盘力矩基本在4N·m以内饱和,且中间区域转向盘力矩梯度明显,随着侧向加速度增加逐渐饱和。
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线控转向的功能,经调试与优化达到了一定的主观评价要求。路感模拟单元和转向执行单元在故障注入的条件下可以实现相应的跟随性,验证了基于功能安全要求的方案设计的合理性,同时,整车实现了线控转向功能,技术方案满足设计需求。但是力矩不对称现象需要继续通过调试相关参数进行完善,以达到更加良好的效果。

十 典型应用

Google曾经推出一辆无人驾驶汽车,它很乖,不会超速或是闯红灯;也很友好,不会挑衅旁边的车辆;更要安全,零事故和零伤亡是它的愿景。日产旗下英菲尼迪品牌部分车型的技术,比如新一代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线控转向系统(Steering-By-Wire,以下简称SBW),或密集推出的车道偏离警告系统(Lane Departure Warning)、侧面碰撞修正系统(Blind Spot Intervention)以及盲区警示系统(Blind Spot Warning)等等,都是为实现这一共同目标,而做出的种种努力。

为什么不解放你的双手和大脑呢,当一辆车搭载了大量的传感器以及智能数据处理系统,便会具备自行判断路况并且采取合理应对办法的能力。那些年纪大一些的,但是渴望保持自由活动能力的人群,或许是无人驾驶和半自动驾驶汽车的购买者。可是,并不确定究竟会有多少人在期待这位“好好先生”的诞生,以及愿意放弃更多驾驶体验。 这套独立转向系统,在结合车道偏离修正系统(Lane Departure Prevention)后,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代替驾驶者修正行驶方向,尽可能避免事故的发生。

Steering-By-Wire,如果你了解“X-By-Wire”,也就是在汽车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之下,以及汽车系统的集成化,那么是不是可以不再依赖传统的机械机构传递控制信号——就如依赖液压泵实现车轮转向,而是通过电子手段来驾驶汽车。“X-By-Wire”中的“X”,就代表汽车中的各个系统。其实这项技术在欧洲早有出现,比如奥迪A2概念车等等,而日产汽车则较早的进行了量产。

虽然转向供应商和汽车生产商都在大力开发自己的线控转向技术,并且通过概念车等平台来展示自己的技术实力,以防在未来自动驾驶中掉队,但是在量产车型上应用线控转向技术,却都显得谨慎得多。这方面英菲尼迪是当仁不让的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目前来看也是唯一一个吃螃蟹的。日产和Koyaba合作研发和论证十多年,在英菲尼迪Q50上应用了线控转向技术,该套系统也称为线控主动转向(Direct Adaptive Steering, DAS)系统。作为首款搭载此项技术的量产车型,它的最大特点是颠覆了延续100多年的汽车机械转向历史。被认为是第一款搭载了SBW的量产车型,随后是Q60。Q50的SBW似乎没有任何机械联动装置,但有一个离合器形式的机械冗余装置。新型Q60 Coupe和Q50轿车采用了DAS控制相信后续会有更多车型装载线控转向。Q50是一款导入线控转向系统的车型,是 Q50 3.5 Hybrid 的标准配置,也是特定市场 Q502.2d柴油车的选配产品。与第一代Q50线传控制转向系统比较,第二代改善转向反馈与转向回正力矩,进一步优化汽车转向的精确性与操控性。

目前只有英菲尼迪Q50、Q50L部分高配车型和Q60装备了DAS线控转向,因为它们是英菲尼迪旗下最强调操控的车型。


     智能线控转向模块

DAS系统构成与传统转向系统结构类似,也是由方向盘、转向柱、转向机组成,不同之处在于它多了3组ECU电子控制单元、方向盘后的转向动作回馈器、离合器。离合器的作用是,万一上面那三组ECU都失灵了,那么离合器可以瞬间把转向系统改为机械连接。DAS也是有机械连接的,只是平时不用而已。

DAS系统的组成有三个独立电子控制单元ECU组成的三重备用系统,另外还转向盘模块和转向器模块,两个转向电机,一个用于模拟“路感”的反馈电机,一个获取方向盘角度信息的传感器,一个用于获取路面信息的力矩传感器,以及一套冗余的传统机械转向机构,机械转向机构是否发挥作用是通过离合器的吸合和断开来控制的。三个ECU属于并联关系,负责的部分各不相同:从左至右分别为左前轮、方向盘、右前轮,并同时彼此互相监测其它两个ECU的工作情况。当任意一个ECU被监测到出现了问题时,备用模式将立刻通过一个离合器被激活,恢复至传统的机械传动转向模式,确保万无一失。正常情况下,转向方向盘靠备用离合器保持与转向齿条和前轮分离。转向力电机对方向盘/驾驶员产生适当的转向力反馈。线控转向系统还将采用主动车道控制,这是一种搭配影像传感器的系统,它还整合了前置摄像头,能够识别方向和路面的情况,透过读取车道标记并提供校正转向输入,主动地作出“自己”的应对,可以将Q50随时维持在正确车道上,这套独立转向控制系统,相比传统结构,优势不再通过机械连接将转向信息传递到车轮,而是更快的信号传输速度与更准确的转向。这套系统还能将轮胎的情况以及抓地力等有效信息通过执行器反馈到方向盘,如在颠簸路况,它可以有效过滤路面不平对于方向盘的干扰。在粗暴的有车辙的路况上行驶,也没有感受到方向盘的反冲,轮胎可以流畅的克服路面的凹凸。也就是说,万一真的碰上需要修正的时候,只需要微微操控一下方向盘即可。不过,要想获得更多的路感信息,可以随时切换到传统传动模式,根据自己的判断来决定,究竟要获得哪种驾乘感受。

(1)方向盘还在,不过反馈到你手中的“路感”有了变化。在未来,可以通过使用操纵杆来驾驶汽车。

(2)3个独立的电子控制单元ECU,当驾驶者通过方向盘发出信号,这些信号会发送到这里,之后电子控制单元通过信号,再影响前桥上的执行机构,实现对车轮角度的影响。

(3)电动转向助力机,这套系统切断了方向盘和它之间的联系,但是也保留了机械连接。

(4)如在颠簸路况,这套系统可以将轮胎的情况以及抓地力等有效信息通过执行器反馈到方向盘,还可以过滤路面不平对于方向盘的干扰,并且不会把我们常说的“路感”直接反馈到方向盘。

下图是Q50线控转向执行架构示意图,

                                    Infiniti Q50 线控转向的控制架构

1.转向管柱总成,其包含的子部件有:

转向管柱、中间轴、ECU 1+电机 1、方向盘绝对位置传感器、机械离合器 

其主要功能有:方向盘力反馈、方向盘调节、测量方向盘角度、碰撞溃缩、机械离合器,其控制:

一般情况下,离合器是断开的,但是如果管柱角度超过一定限制或转向机被堵住(如路肩)的情况下,离合器会临时吸合;

转向机侧的两个电机有一个以上正常工作且管柱侧的电机正常工作时,离合器保持断开;

管柱侧电机失效且转向机侧任意一个电机失效时,离合器吸合。

2. 转向器总成,其包含的子部件有:

转向机、齿轮GearBox*2、ECU+电机)*2、扭矩传感器

其实现的功能为:

在正常情况下,两个ECU+电机并联工作,工作在转角伺服控制状态;

故障模式下,离合器吸合,采集扭矩传感器信号,实现传统的EPS基本助力功能。

Q50 DAS线控转向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当驾驶员转动方向盘时,方向盘转动角度传感器会发送相关信号并传输给ECU进行处理,输出电子信号发送给转向机,转向机接收到信号后驱动电机工作,然后透过高响应制动器撷取控制信号,从而驱动转向齿条,推动前轮转动

正常工作状态下,线控转向系统通过电脑收集方向盘转动的电信号,经过处理之后根据驾驶者的意图再把信号反馈转向电机,从而做出转动车轮的动作。理解下来,英菲尼迪的这套线控转向系统原理是有那么点像游戏机上的那套转向系统。可以根据驾驶者的意图来改变电信号,继而可以随意改变转向轻重、转向比例等等。譬如在紧急变线或者跑山路的过程中,就可以使转向变得更为灵敏。这确实也是现今的转向系统很难做到的,轻重或许还可以做到,但大幅度转向比例的改变基本很难。如奔驰的转向系统在转向齿条上做手脚,只是可以小幅度改变转向比例。

另外这套系统还可以选择性反馈路面信息。在转向系统上还有力反馈电机,将路面信息通过电信号传递到电机,再模拟出方向盘路感。当然如果不需要反馈时,系统也可以完全过滤掉所有路感。

三组ECU根据方向盘的转动信号和路面信息生成控制信号控制三组电机,其中两组电机来控制车轮的转动角度和速度,一组电机来模拟路面的回馈力。另外还留有一组机械冗余结构以备在系统发生故障时作为备用转向。
一般情况下,离合器是断开的,但是如果管柱角度超过一定限制或转向机被堵住(如路肩)的情况下,离合器会临时吸和,转向机侧的两个电机有一个以上正常工作且管柱侧的电机正常工作时,离合器保持断开,管柱侧电机失效且转向机侧任意一个电机失效时,离合器吸和。
在正常情况下,两个ECU+电机并联工作,工作在转角伺服控制状态,故障模式下,离合器吸和,采集扭矩传感器信号,实现传统的EPS基本助力功能。

                                                      DAS系统示意

Q50的DAS与传统转向系统区别最大的是正常状态下,方向盘和车轮没有机械连接,而是所有的信息是通过数字化电信号来传递的。以往的电动助力转向也是需要通过转向柱将方向盘转动的幅度传递到车轮,而转向系统上的电动助力泵则根据情况来调节助力的大小,整个过程还是属于机械的传递方式。线控转向系统虽然也有传统转向系统当中的转向柱等这些部件,但在正常情况下转向柱是处于断开状态的。其存在的意义是为了在线控转向系统出现问题之后,转向柱上的离合接上,从而变成常规的机械式转向,保证转向系统还能正常工作,起到应急作用。线控转向系统在保证与传统转向系统一样精确和快速的同时,还可以过滤多余路面信息,降低驾驶者的疲劳程度。比传动系统转向反应速度更快,并且没有机械损失,由于该技术对方向盘不致造成振动,提供非常典型的性能反馈。    

作为Infiniti驱动模式选择器的一部分,驾驶员可以透过触控荧幕调节转向,选项提供多达四个预编程设置,但也有一个单独的设置,允许驾驶自由定义转向重量与反应,以满足驾控的喜好与因应的道路类型。

由于采用电子信号控制从而消除了转向力在传递过程中产生的迟滞,DAS操控性明显比传统转向更加灵敏和精准,使普通驾驶者无论在激烈驾驶或是日常驾驶中都能够以前所未有的时时掌控车辆的转向状况,享受更多驾驶乐趣。 

DAS切断了机械连接

英菲尼迪线控转向的原理就是,切断这种机械连接,方向盘只提供一个转向信号,而转动车轮的是另一套电动系统,这其实就是常用的“电传动”。传统机械连接不会占用太多空间和重量,有了助力系统后转向已经足够轻松。对于反应速度问题,战斗机快速转向的需要瞬间把方向舵打到底,电传动非常有利;但对于与地面接触的轮胎来说,即使你想快速转向,决定的你转向快慢的是你底盘能力,而不是方向盘打得快不快,事实上开车时方向盘不能打得太快,会失控的。这样说来,传统的转向系统已经足够应付。那么,英菲尼迪这个DAS线控转向意义在那里?

转向反应的速度更快

首先是速度快,Q50L转动方向盘只是产生一个转向信号,然后把信号传递给电动机,让电动机去负责转向。这样一样它的转向速度就可以做到没有延迟,快慢也可以自由调节。在原地泊车和跑蝴蝶桩这种车速较慢,但转向角度又需要非常大的驾驶环境,开Q50L就像玩游戏一样轻松,方向盘转得轻盈又快速。

                                                      DAS在泊车的时候非常轻松

在广东国际赛车场激烈开Q50L跑过赛道,在那些慢速弯中打方向的角度可以小一些,几圈下来就会发现驾驶变得轻松了许多。

                                  在转向需要打得比较大的低速弯,DAS的感觉不错

还有一个好处是,电信号可以根据方向盘实际转动的角度,给到轮胎一个真实的转向角度。而一些调校不好的机械连接,方向盘“虚位”会很大,方向盘好象与转向无关似的(一般出现在廉价车上),而DAS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提高驾驶舒适性

提高驾驶舒适性。由于没有机械连接,所以“路感”是不会传递到方向盘上,好处是如果你不需要这种路感的时候,例如城市里慢速行驶,或者是行经一些非常烂的路面的时候,DAS会过滤掉不必要的振动。一方面增加驾驶舒适性,另一方面对于很多没有太多驾驶经验的司机来说,有利于她们更平稳的把控方向盘。

                                             走这种碎石路,DAS可以大大提高舒适性

当然开车不能完全没有路感,特别是对于经常把操控挂在嘴边的英菲尼迪来说。DAS的电脑通过传感器收集路面情况和车轮跳动数据,然后通过一个转向回馈动作器作出模拟的路感出来,甚至是打方向的回馈力度。如同GT5赛车游戏

                                                  DAS的副作用就是路感有点“假”

但这个模拟路感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提高舒适性,但在激烈操控的时候又是另一回事。例如在铺装平整的赛道环境下,如果过慢速弯方向盘回馈变得不那么重要;但如果你是在过高速弯,当车身开始发生转向不足时,DAS模拟的路感会给你造成一种“很假”的感觉,加上Q50L推到极限时有点难捉摸的底盘特性,这会很影响到你决定入弯的速度,还有在出弯时提前加油的时机。就如以前的手机拍照,拍出什么样子就什么样子了,是真实的;但现在还要什么美图秀秀。

与电子系统一起提供更强大的转向功能

不管好不好,反正英菲尼迪是在电子系统非常创新,也是最早推出主动安全系统的豪华品牌之一。所以英菲尼迪发展这套DAS线控转向,可以更好地与英菲尼迪Drive Mode Selector(驱动模式选择)技术协同工作,为驾驶员提供4种不同预设驾驶模式以及1个自定义驾驶模式选择功能。同时,DAS还可以与车道保持系统更好的配合,用电子系统控制一套电子的转向系统,是比控制机械更容易得多。

                                                   DAS与电子化系统融合更好

DAS线控转向与之前的EPS、可变助力、可变速度转向都不一样,人们对它的价值还存在观望。所以当英菲尼迪几年前在它的Q50装备DAS线控转向时,行内人都对英菲尼迪的创新表示理解,这个品牌的精神一直是“敢爱”。

Q50已对DAS进行超过40万公里的实际测试,但是上市后没多久,英菲尼迪自2016年7月4日起,召回部分东风英菲尼迪Q50L以及英菲尼迪Q50汽车。召回通告中说道,在某些极端情况下(如低压启动),两个电机位置信号同时出现错误或未能将离合器吸和,导致误动作。由于线控主动转向系统控制单元程序有偏差,当发动机在电瓶处于低电压状态下起动时,控制单元有可能对方向盘角度作出误判,导致方向盘和车轮的转动角度存在差异。即使方向盘转到中立位置,车轮也可能不会返回到直行位置,导致车辆不能按驾驶员意图起步前行或转向,存在安全隐患。从公开渠道可以获取到的召回信息如下:

从通告的内容中有人猜测问题出现的原因可能是:
(1)因为转向器总成上没有安装绝对角度传感器,为了实现角度伺服功能,必须使用两个无刷电机的角度信号分别来估算齿条位置,并用这两个冗余信号进行合理性检查后来作为齿条位置传感器信号反馈。
(2)如果两个电机位置信号得到的齿条位置信号不匹配,则输出故障,通知转向管柱侧ECU吸和离合器,自身工作在EPS模式,
(3)在某些极端情况如低压启动下,两个电机位置信号同时出现错误或未能将离合器吸和,才导致误动作。
(4)另外,当发动机在电瓶处于低电压状态下起动时,控制单元不能对方向盘角度做出正确判断,致使伺服控制的方向盘控制输入和车轮输出角度之间产生稳态误差,这可能是由于低电压状态下,传感器测量产生误差或者ECU供电出现问题,才导致即使方向盘转到中立位置,车轮也不会返回到直行位置。
但是Q50L这套线控转向系统仍然槽点满满,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方向盘如果方正,车子会往左走,只有向右边带一点方向,车子才能跑正,而且这种情况时而严重时而正常;
(2)方向盘助力有时轻有时重,且方向不跟手,方向助力会不按照驾驶人的逻辑来助力,比如说驾驶人握着方向盘,能明显感觉到车子的助力和重心再向左偏离;
(3)方向有时会突然向一个方向大幅偏离,但是能拉回来,系统会自矫正。
这说明DAS系统设计上是有不足的,起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
(1)方向不正反应出标定和自学习上有问题;
(2)反馈逻辑不合理导致模拟路面的回馈力电机异常动作;
(3)转向电机存在异常转向。其中用于反馈路感的电机会使用户产生拖拽感,老给驾驶员一种有人抢夺方向盘的感觉,别说轻松从容的驾驶体验了,想想都挺吓人的。
如果真是如此的话,在齿条侧装一个TAS同时采集扭矩和转角信号就应该不会有这个BUG产生,很难理解KYB为何仅仅选用了一个TOS。
在国内很多媒体报道中以这套系统在车辆经过减速带时感受不到明显的路面震颤为由高呼Q50的力反馈做的多么好,然而在国外的一些专业车辆测评机构给出的评价貌似不是很高。下面一段话来自Autocar的道路测试编辑Matt Prior,大家可以自行感受一下:
“英菲尼迪的线控转向系统,在其基本模式下是最流畅,反应最灵敏的,如果转向很快,它就有些力不存心了。中心的路面反馈是足够的,但是角落的一些路面反馈不足,让人很难获得真实的路感,虽说这让路面的一些颠簸被过滤掉了,但是这种处理让人无法接受。
Q50上的DAS系统接近同行的平均水平,但是还达不到转向系统业内的高水平。和传统转向系统相比,如果不考虑极端情况,它的转向还是准确的,但是想要更多可玩性的人估计还是不会选用这套系统,Q50的这套转向系统几乎没有什么真正引人入胜的地方。”

上述表现证明了供应商对待线控转向的谨慎是有道理的,人们还没有感受到线控转向带来的驾驶体验提升,倒是先体验到了它不成熟带来的各种缺陷。同时也说明新技术想要走向成熟必然是一个曲折的过程。但是在量产车型上发现的问题,往往是促进技术成熟的动力,技术总要经过不断的迭代才能走向成熟,从这个角度来看,英菲尼迪算是业内的先驱者,DAS系统实际运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会给后来者提供借鉴,有利于大家一起推进线控转向走向大规模应用,就像DAS系统,现在也已经升级到了第二代DAS2.0。或许在自动驾驶技系统全面普及的时候,这套线控转向系统将会成为每台车的标准配置,毕竟其功能扩展性确实是太大了。
十二 挑战前景趋势
线控转向(SBW)是目前影响着全球动力转向市场的最新技术之一,想在未来市场取得更大的份额,除了搭上自动驾驶的顺风车,自身也得解决好生产商关注的痛点。决定产品能否市场应用主要取决于技术和成本,线控转向同样如此,制约其应用的原因有:
第一个就是成本,因为决定产品能否被市场接受,成本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目前线控转向电机和电控的可靠性不高,电子部件还没有达到机械部件那样的可靠程度,如何保证在电子部件出现故障后,系统仍能实现基本的转向功能,这在线控转向实际应用中非常重要,也就是说线控转向系统必须首先满足功能安全要求。
国际标准ISO 26262将功能安全定义为:“避免因电气/电子系统故障而导致的不合理风险”,该标准旨在提高道路车辆电子电气系统的可靠性,为确保安全而采用冗余系统增加了车辆的复杂度和成本为了满足该标准,英菲尼迪采用了一套机械冗余系统,这相当于在EPS的基础上额外加入了模拟路感的回馈系统,但是成本和EPS相比就要高出不少。
博世倡导的是电控系统备份冗余式,在博世看来,这种类型完全取消了方向盘和转向机之间的机械连接,才能算是真正的线控转向。博世的SBW,其方向盘处布置多个传感器以实现输入信号的冗余度,转向机构采用多个电机+ECU系统来实现控制冗余度,但是这种方式相当于有两套重复的转向机构,成本也会只高不低。
线控转向功能安全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对转向系统做大量的冗余设计,涵盖芯片、执行机构、电源等硬件以及各类控制软件,才能不至于由于局部出现问题而导致转向整体功能失效。如何在保证功能安全的前提下减少设计制造成本的上升,是设计师们面临的一大难题。
线控转向以车载控制网络信号取代部分传统关键零组件,例如转向机柱、转向齿轮(齿条) 等,转向系统的可靠性变的非常重要,必须具备可靠的车载控制网络与容错性应用技术,确保线控转向控制处于确实安全的驾控状态,亟需建立车载控制网络与线控转向测试验证技术,以便与相关的传感器、控制电机、控制器或致动器等整合或连接。
从成本的角度来看,高端车型不仅为SBW的使用提供了条件,而且从了解消费者对此类突破性技术的反应的前景来看也是如此。借助SBW,利用该技术作为添加其他技术的基础的机会很大,尤其是在向自动驾驶发展的过程中。但该技术还需要克服一些障碍,尤其是在路测方面。首先需要在可预测的环境中测试该技术,即可预测的道路表面,起伏或干扰最小,并在有利的天气条件下进行。然后从那里开始,系统还需要处理各种起伏变化的恶劣的路况。
线控转向想要走向成熟,还必须解决第二个来自技术层面的难题,需解决如何模拟路感以平衡舒适性和操控性之间的矛盾,即复杂的力反馈电机和转向执行电机的算法实现,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目前线控转向面临一个困境,就是如果要模拟路感,就需要复杂的力反馈电机,成本不仅高出EPS很多,模拟效果还不一定有EPS好。但若真正实现L4级别的自动驾驶,在方向盘都显得多余的情况下,根本就没必要模拟路感,那花大力气研制一个以后不怎么用得着的功能是否合算。根据车速及驾驶工况提供模拟的方向盘转向反馈力矩,来实现方向盘的回正以及驾驶手感等功能,要求在转向管柱与转向器没有机械连接的情况下模拟出真实的手感(中间位置、转向阻力、路况信息回馈等等),需要根据Vehicle Dynamic模型及转向管柱模型,控制伺服电机提供一个力反馈给驾驶员。这一部分无论是控制策略设计、算法实现还是参数标定,技术难度都不小,也需要花功夫才能做好。
从Q50的驾驶员反馈来看,模拟的路感显然没有传统的机械传动来的真实,电机也无法模拟轮胎受力带来的方向回跳和小振动,就像赛车模拟器,始终无法带来真正的驾驶感受。也许仅有的亮点就是车企宣传的那句话,“可大幅减少路面不平引起的方向盘抖动,从而消除多余路面反馈对驾驶造成的干扰,带给你自如随心的驾控感受。”可是真实情况如何,就只有车主冷暖自知了。
还有当今重要的障碍是SBW系统的标准。尽管OEM和供应商对此没有明确的答案,但他们对建立一种针对此类转向技术的冗余要求的标准持积极态度。标准是否也尝试包括设计SBW系统,因为它们不需要转向柱,因此也可能越来越多地引入可伸缩方向盘,从而也影响了转向设计。

Q50与现在丰田bZ4X和长城线控转向,有着本质的不同点。英菲尼迪当年对这套技术还是不完全放心,因此它保留了一款机械备份——万一线控转向失败,那么离合器可以瞬间把转向系统改为机械连接。这样一来成本就上去了,由于要迁就


机械设计线控转向的优势也不能完全发挥。所以在燃油车时代,线控转向技术发挥不了优势。但在电动化时代又不同,线控转向技术的优势,以及它越来越安全的冗余设计,会成为未来电动车和自动驾驶发展趋势。线控转向会是未来电动车的标配,燃油车时代做不到的事,电动车和自动驾驶会实现。

由于快速的道路和周围环境的反馈而增加的转向响应,加上设计灵活性带来的额外座舱内的空间,未来的好处包括更高的燃油经济性和安全性,都在推动SBW系统的发展,因为汽车行业希望在将来大规模引入自动驾驶,并且随着电动车的普及,有望首先应用于电动车上。当然,除了完全自动驾驶汽车,SBW也有望在ADAS系统或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车辆中就开始普及。
没有SBW技术,方向盘在车辆减速时就不会停止转动。当SBW伴随着自动驾驶轰然而至时,也许就该讨论方向盘到底有没有用,会不会消失?或发展为伸缩收纳式方向盘,自动驾驶时收纳起来,免得像现在的自动驾驶车辆一样,方向盘在面前转来转去,不仅影响驾驶员的乘坐空间,乘坐体验也不好,只有需要手动驾驶时才伸展出来以备人工驾驶使用。

或变成为一个手柄,插上接口,像打游戏一样驾驶车辆,这对于游戏控来说也许会乐不可支吧。总之,SBW的到来为这些可能性奠定了技术基础,究竟方向盘的未来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随着汽车电子元件与控制技术的精进,在越来越强调汽车安全性与舒适性的未来,线控转向系统将逐渐取代现有传统的转向系统,成为汽车转向系统的发展方向,也为汽车零组件产业提供崭新的转型机会。汽车导入市场,提供新型车辆零组件的创新应用机会,其动力系统控制与机械结构与传统汽车不尽相同,线传控制系统将刺激汽车电子零组件的扩大应用领域与比例,诸如汽车半导体、汽车整合IC控制芯片、电力电子元件、各类型传感器及汽车演算技术的需求将大幅增加, 随着电动车辆比例增加,将带动汽车电子零组件广泛应用机会。

汽车线控转向系统以减轻驾驶人员脑力和体力劳动,提高整车的主动安全性作为出发点,以求获得最佳的汽车转向性能,使汽车具有一定的智能化,其发展前景有以下几方面:

1) 从现代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来看,未来汽车的主体是低排放汽车( LEV) 、混合动力汽车( HEV) 、电动汽车( EV)、燃料电池汽车( FCEV) 四大 EV 汽车,辅助驾驶系统和无人驾驶汽车是新兴的热门研究领域,实现汽车智能转向的最佳方案就是采用线控转向系统。

2) 从汽车生产成本来说,随着电子元件和芯片成本降低,可靠性和处理能力大大提高,这就为未来更多的消费者提供了低成本的便利。

3) 从现实情况看,预计48V电源将会得到迅速发展,各种车用传感器的精度将会大幅度提高。及模拟路感的电机振动技术变得更加成熟和完善,成本将会大幅度降低,这些为汽车线控转向系统在汽车上的应用创造了条件,为发展以及提供未来智能汽车驾驶技术的支持,都将具有深远的意义。

电动化和智能化是车辆发展的趋势,转向系统同样遵循这一趋势,线控转向技术也逐渐出现在汽车的转向系统中。随着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vanced Driver Assistant Systems,ADAS)如巡航跟踪、车道保持、自动泊车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与线控系统一道形成智能底盘,它集成了底盘域和线控执行系统,促成线控执行系统标准化的发展趋势,它具备了完整的模块化的结构方案,这样有比较清晰的EEA架构场景,作为四大线控而言可以进行模块化的方案提供SBW为自动驾驶汽车实现自主转向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基础,是自动驾驶汽车实现路径跟踪与避障避险必要的关键技术,是汽车自动驾驶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其性能直接影响主动安全与驾乘体验随着线控技术的发展,自动驾驶时代的到来,将真正进入线控转向。未来随着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转向系统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车辆转向系统的智能化、人性化发展,给驾驶员操纵汽车的灵活性带来了极大的便捷。

在自动驾驶条件下,特别是在复杂路况和行驶环境中,需要规划出安全路径,并且准确、快速实现路径跟踪,而现有的控制算法在环境适应性方面尚不足,因此,线控转向系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a. 目前已有的较成熟的转向执行控制策略大多仅实现转向助力功能,不能满足自动驾驶环境下线控转向执行控制的要求。特别对于复杂的路况和交通环境下,需要研发自适应和鲁棒性强的线控转向执行算法。
b. 随着自动驾驶进程的进一步发展,线控转向系统需要与其他(感知、底盘、动力等)自动驾驶控制子系统进行高度融合与协同,复杂度和可靠性是挑战。
c. 在自动驾驶由第2级发展到第4级的过程中,线控转向系统需正确判别紧急状态、准确识别驾驶员意图,实现提前预判紧急工况、规划道路动态安全边界、辅助驾驶员进行自动紧急转向等驾驶行为,因此,需要解决驾驶员干预与自动驾驶控制策略间的融合与协同问题。
线控转向是自动驾驶的关键组成部分,随着自动驾驶汽车的智能化程度逐渐提高,线控转向控制策略在环境适应性、驾驶智能化以及可靠性方面遇到新的挑战。为了满足自动驾驶从当前驾驶辅助阶段逐渐发展至完全自动驾驶阶段对转向系统的要求,线控转向控制策略亟待在几方面进行研究:
a. 复杂路况、复杂交通环境条件下线控转向系统的自适应性和鲁棒性,驾驶风格各异的人因工程协同性;
b. 极端工况下的失效模式和冗余容错控制策略;
c. 线控转向系统样机的实车装载与实车性能验证,为市场推广与应用奠定基础;
d. 考虑复杂工况,满足良好的操纵稳定性与车辆驾乘人员舒适性感受的线控转向系统的操稳分析和评价指标;
e. 随着汽车电动化进程的发展,整车电器元件和功率进一步增加,整车电源电压易出现波动,影响线控转向作动器的伺服控制精度,因此需开展更高电压的车载电源(如48V车载电源)供电下的线控转向系统的设计与控制研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