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理财篇十五:三步学会自己的资产配置方案

 小挢流水人家 2021-12-26

本篇是基础理财的最后一节内容。

最后这一篇,我们一起来实践的小目标是:动手制作一个属于你自己的资产配置计划。制作这份计划,是对自己的财务状况做整体梳理,也可以借这个机会,对前面的内容温故而知新。

简单来说,完成一份家庭资产配置方案需要三个主要步骤:

一、明确要投资的钱

第一步就是明确我们可以用来做长期投资的钱。

之所以要有这样一步,是因为我知道很多人在了解了各种投资品之后,容易走向一个极端,就是把手头所有的钱都拿去做投资,这个其实是很有风险的。

还记得在理财思维的的学习中,讲到如何从零开始梳理自己的家庭资产,以及利用财富模块模型来整理财务吗?

图片

这个模块的分配,仍然会是我们做配置前最基础要做的。因为我们讲资产配置,主要是用我们放在目标模块里面的钱,去做长期投资。

举个例子,假如玫瑰今年29岁,结婚1年多,家庭年收入约为20万元,每月收入约1.5万元,年底有2万左右的奖金。

经过前面的内容学习,她先用财富模块模型对目前的家庭资产进行了划分:在现金模块中放入应急准备金3万元;在目标模块中单独预留了今年的旅行基金1万元;同时她发现目前家庭的保障配置缺失,先按照家庭年收入5%-8%的合理区间,预估了1.5万作为保障基金,准备按照保险课程中讲的内容,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完成家庭保障配置。

做完这些准备,她发现家庭的账户上还剩下5万元目前暂时没有特定用途的钱,她把这些钱放入了储蓄模块,准备做下一步的规划。

做完了现有资产的配置,玫瑰又简单规划了未来每个月收入的分配。按照她的想法,每个月收入,至少将8000元划入现金模块用于生活开支和房贷支出;另外每月分别定期储蓄1000元到保险模块和目标模块,专项储备。剩下的钱,大约每个月5000元,都可以存入发展模块,获取长期收益。

各个模块

用途

金额

现金模块

用于生活和房贷开支

8000

保险保障模块

定期储蓄的专项

1000

储蓄发展模块

作为长期收益

5000

 

你也不妨按照这个方法,自己动手实践一下。给你一个小建议,在进行每月的收入分配时,做到大方向上心中有数即可,不必过于精确,因为日常的消费金额总会有一定的弹性,重在养成坚持储蓄和用模块法整理财务的好习惯。

前面的内容也说过,不同的模块,可以结合财务目标搭配不同的投资产品。比如现金模块的钱,可以放入随存随取的货币基金,目标基金模块可以匹配合适期限的固定收益产品等等。这些模块子里的钱,往往会在中短期内就会被用掉,所以要多注意用钱的期限和弹性,大家可以结合前面的财富模块模型和投资的本质进行回顾。

二、明确人生阶段与风险偏好,锁定投资大类

接下来咱们要聊的重点,还是如何妥善打理目标模块中的钱,让你的资产能够长期增值。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人生阶段与风险偏好,从而更好地确定适合自己的投资品,及相应的投资比例。

这一步的核心在于适合两个字。

很多人在投资的时候容易随波逐流,看到朋友的推荐,或者当下最流行的产品,就忍不住想要试一试,却往往忽视了是否适合自己。所以在这一步,我们一定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出发,为我们的投资选择定好基调。

而要制定合适自己的配置方案,我们要重点关注2个方面,分别是:客观的家庭风险承受能力,和主观的投资风险偏好。

1. 风险承受能力

一般来说,我们的风险承受能力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我们客观的家庭经济情况,另一方面是我们主观上对于风险的看法和感受。其中,家庭的收入、资产情况,以及家庭所处的阶段,都属于评估客观风险承受能力的重要因素。

还是举玫瑰的例子,对玫瑰一家来说,新家庭刚刚组建,夫妻两人还没有孩子,也暂时不需要赡养老人,说明两人目前承担的家庭责任不高。同时新买的房子剩余房贷不多,而且房价一直在上涨,这些因素表明,这个时候,玫瑰的家庭客观风险承受能力是比较高的。

一般来说,客观风险承受能力,和我们所处的家庭阶段有很大的关系。

图片

家庭财务需求阶段表

2. 主观因素

如果我们进一步了解玫瑰和先生的投资经历和风格,会发现他们两个人都是投资新手,曾经尝试过炒股,但会因为股票被套牢而极大地影响心情,收益也不佳。总体可以判断,夫妻两个人的投资经验不算丰富,主观风险承受能力不强。

在理解了客观和主观这两大影响风险承受能力的因素之后,你可能会问,那么具体来看,我怎么判断合适我的投资产品和配置比例呢?

一般来说,当我们谈到大类的资产配比,可以先重点考虑债权类投资和权益类投资的划分。因为,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债权类投资和权益类投资一般相关性较低,适合搭配在一起,可选的产品也比较多。

在这两大类划分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再配合货币类投资、商品类等其他投资大类,进一步降低组合配置的风险。

具体判断比例,有两个简单的方法,你不妨试一下:

a. 年龄法则

年龄法则非常简单,用100减去你的年龄得到的数字,就是你的家庭资产配置中高风险资产可以配置的最大比例。

比如,玫瑰今年29岁,先生30岁,那么他们的家庭投资配置中,建议偏股和偏债类投资比例为73;随着2人年纪增长,偏股类的投资比例应该进一步下调。

这个方法的优点是简单,但是不免有点一刀切,建议你以这个最简单的算法为基准,根据家庭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应用和调整。

b. 用风险测评表格测算配置比例

方法b呢,会相对更严谨一些。那就是做一做专业的风险测试。

我们从一个专业认证的理财规划体系中抽取了他们的风险测评计算模型,(可后台回复:“风险测试表”获取)具体可参考如下:

图片

这张风险测评表格是从主观和客观两个维度,对我们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评估,而且会在最终评估结果中,给出家庭资产配置比例的合理建议。

不过这些测算工具,更大的用处在于帮我们理清思路。我们仍然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对这些结果进行判断和调整。

我们继续以玫瑰为例。经过测评之后,玫瑰和先生得到了30%债权类投资和70%权益类投资的结果。但是夫妻俩考虑到两人都对投资波动非常地敏感,而且的确投资经验不足,最终两人商量,把37的配置结果,调整为20%货币类+30%债权类和50%权益类。

手中掌握更多流动资金,一方面让玫瑰觉得更安心,另一方面,她和先生也可以按照自己的习惯和节奏去感受市场的涨跌和尝试更多新的投资方式。所以,还是要不厌其烦地说,你的家庭资产配置选择和比例,一定要适合自己的情况。

做完这一步之后,我们就要根据这个分配比例的大框架,填充具体的投资产品了。

三、选择投资工具和投资方式

在投资的本质中,我们也介绍了各个板块中常见的投资工具,这些工具我们都可以选取,也可以进行组合。相对来说,我会比较推荐公募基金这个工具。

还记得前面我们讲关于基金的内容吗?基金是一种帮助我们把钱投出去的投资渠道,并不等于任何一种投资。但是基金这种投资方式,可以装入一种或多种投资,而且基金的起投金额一般很低,交易也比较方便。比如,货币类的投资,我们可以选择货币型基金,债权类的投资,我们可以选择债券型基金,当然,像债券、P2P网贷,以及大多数的银行理财也是常见的债权类投资。而偏股的权益类投资,建议你选择混合型或者股票型基金

我们还是以玫瑰的例子,来看看这一步怎么做。

在第二步,玫瑰已经选好了要投资的资产类别和比例,下一步,就是要分别选择合适的投资工具。针对这三个类别,她分别选择了货币基金,低风险的债权类银行理财和极简投资组合作为投资工具。

那么针对现有的5万元金额资产,分配下来就是1万元的货基,1.5万元的银行理财和2.5万元的极简投资。针对未来每个月新增的5000元储蓄,玫瑰选择每月按比例投入的方式进行累积。

图片

图:玫瑰的家庭资产配置规划

通过玫瑰的案例,我们的家庭资产配置三步就基本完成啦。你可以以此做参考,为自己制定最适合你家庭需求的方案。

四、定期去回顾和检查

资产配置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一方面我们的家庭资产构成会发生变化,另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风险偏好和财务需求也会发生变化。所以完成了家庭资产配置三部曲后,我们还要学着定期去回顾和检查家庭的财务状况。

结合前面的课程,我会建议你至少每年做一下这四类家庭财务的梳理:

1类:梳理家庭的资产负债变化和储蓄变化。你可以回顾我们前面讲到的家庭财务表格和整理方法,同时检测一下,自己是否做到了聪明消费;

2类:给家庭做个最新财务体检。看看自己的生息资产有没有变多,财富自由度有没有提升

3类:定期梳理家庭保障是否充足。重新审视一下你的家庭保险规划,是否需要续保、调整或者增补

4类:家庭投资收益整理及配置调整。从投资中最基本的元素和产品开始,一步步到基金投资,股票账户,资产配置等等,重温我们学习过的知识。

从家庭财务梳理、保障的配置,到投资配置和定期回顾,相信通过实践,这些老知识,也能带给你新的启发。也正是通过学习+实践,你会发现,这些知识和内容,会真正转化为你掌控金钱的能力。

总结

到这里,用这3步,来根据你的实际情况,完成一份家庭资产配置方案:

首先,参考我们的模块模型,把已有的钱和未来每个月的收入,按需分配,同时了解自己有多少钱可以用来做长期的资产配置;

第二步,参考年龄法则、专业的风险测评工具,再结合自己的个人偏好,我们可以大致了解自己的长期投资,可以如何在不同资产大类中做分散配置;

最后,我们再根据之前所学的知识,去挑选具体的投资产品。不过,完成一份配置还不够,我们还需要定期回顾和检查我们的规划方案,并及时调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