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各中小学纷纷结合学校特色,推出一系列做法,并对以往的教学理念进行了改变。校长们对“双减”政策怎么看?在实施的过程中又有哪些做法值得借鉴? “第一教育”现推出“校长说'双减’”栏目,每一期将走进一所学校,和校长面对面聊一聊“双减”实施后,学校、教师和学生都发生了哪些改变。 本期,我们的访谈对象是上海市延安初级中学校长许军。 今年暑假末,延安初级中学前后两届初三的老师们在一起召开了一次毕业班教学研讨交流会。会上,刚刚送走2021届毕业生的物理老师王霞的发言,引起了校长许军的注意。 王老师把她带教初三后的工作经验,总结为“减”“拆”“加”三个字:去繁去偏,减少作业中的过高要求;将学生难以理解的综合问题拆解成小问题、小步骤、小专题;加上实验,让思维可视化,帮学生搭建理解的阶梯。 许军说,这个“三字经”正好与“双减”政策的精神相契合。 总结2021届毕业生的经验,延安初级中学在“减”“拆”“加”基础上,提出了推进增效减负的“加减乘除四则管理”,通过加强家校合作,落实双减政策。 帮学生 减去做分母的学习负担 '“双减’是对教育生态的改变,不减不行,只减不行。”延安初级中学在“双减”中减去了什么? 通过精简作业,从量上减去繁、难、偏的题目,减去重复性、机械训练型的作业,把学生低附加值的课业负担降下来,减去让孩子做分母的学习负担。 “双减”只减不行,需要“加”上什么? 通过调研,学校发现双减之后,学生周末可自主支配的时间多了。“这些时间用来做什么?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学生有了更充裕的时间,就可以通过跨学科学习、项目化学习转变学生“学”的方式,促进学生学得扎实,丰盈学生的学习体验。 例如,延安初级中学自2016年起进行“作业开放性”研究,并逐步延伸到所有学科,学生可以通过手绘小报等形式,进行“研究式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在周末进一步进行研究。 “乘法”怎么做? 乘法就是通过高水平的教研,达成高质量、高附加值的课程教学,让学校学习场域成为学生综合能力的放大器,让有意义的学习成为学生能力发展的倍增系统。 延安初级中学推出了六大板块的具体内容,来丰富“减负”的内涵—— 确保难题不离校,保障学生的睡眠时间; 开设具有延安特色的《数理拓展》《中英文演讲》《数独》《思维魔方》《小荷文学社》《带着地图去旅行》《中华传统文化》《影视欣赏》等课程; 开设《剧场理事会》《电声乐队》《昆曲》《电脑绘画》《书法》《水彩画》《民乐》《合唱》等课程; 开设《智能机器人》《模型制作》《趣味生物》《电子技术》《DI》《头脑奥林匹克》《科普美术》《宇宙与人类》等课程; 开设《体育素养》《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健美操》《攀岩》《击剑》等课程; 开设《时光续延学生公司》《开心农场》《面塑》《服装设计》《皮具制作》《建筑设计》《趣味摄影》等课程。 此外,长宁区教育工作党委、长宁区教育局,长宁区妇联、长宁区妇儿办,江苏路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牵头在上海市延安初级中学成立江苏路街道社校联盟,12所学校、15家企事业单位、8位社区骨干共同搭建资源共享平台,签约服务项目,挂牌成立“校外实践基地”,聘用社区骨干为“校外辅导员”,开展情景式教学或沉浸式体验活动。 “除法”则是通过精准排摸底数,校内落实培优辅弱提中,因材施教,合理安排走班教学,有序推进课后服务,为学生扫除学习障碍,创设更多有利于提升素养的平台,也为家长尽可能去除焦虑,减轻压力。 在交流中,许军提到了“双减”实施中遇到的新问题:“这个学期增加了课后服务,老师在班级的时间长了,学校集体教研、老师自身学习都遇到了困难,'双减’不仅仅是针对学生,教师同样要减负。” “双减”实施后,学校成为了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对学校教学和教学管理的要求也提高了。 “学校要致力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校内学习的质量,”许军说,“老师们将很多时间花在了课后服务辅导作业上,更要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课堂教学中。” 面对这样的挑战,延安初级中学通过科学施策,统筹安排,人性化管理,合理安排教学任务,增设绩效奖励,努力给教师的事务性工作瘦身,努力把教师不必要的工作负担降下来。 此外,通过组建项目制团队,打造教科研队伍,让学术研究和深度教研成为激发教师专业能力“拔节”成长的内驱力。 “我们升旗仪式上给孩子们做过宣讲,对于'双减’要有正确的认识,不是'双减’了就没有作业了。对于家长,我们也要帮助他们减少焦虑,'双减’不是随便减减。”许军说,学校接下来将打出一系列组合拳,推进增效减负。 今年十一,延安初级中学的家长和学生,收到了一封来自校长许军亲自写的一封信,“我们要通过家长会、年级家长学校、家长信、给孩子的信等方式,指导家庭教育,帮助家长和孩子实施有效的家庭教育,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双减”开展下来情况到底怎么样?家长是否认同学校的做法?家长还有哪些意见和建议?在学校看来,这些需要与家长面对面才能,才能得到答案。学校已经举行了家长会,接下来还将通过校园开放等途径,请家长进校,共同研讨交流,以更好地推进落实双减政策。 许军最后表示,双减要有理性,可接受;有内涵,可持续;有方法,可落地。 照片由学校提供 关注“第一教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