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冲刺必备】文学概论(第二版)考前梳理(6)

 ldjsld 2021-12-26

基本概念

1.文学批评:也称文学评论,是指对具体文学现象的分析、阐释和评价。就是在具体的文学文本鉴赏的基础上产生的带有评论性质的活动。

2.批评标准:文学批评活动中,人们据以评价文学现象的具体尺度。根据马克思主义美学与历史的文学批评原则,在文学批评实践中,具体的文学批评标准是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的辩证统一。

3.思想标准与艺术标准:思想标准是批评家据以评价文学现象的思想或意义内涵的价值尺度,具体体现为对于文学作品的思想情感的真实性、倾向性等的评判。艺术标准是批评家据以衡量文学现象的艺术性的价值尺度,具体体现为评价文学作品的语言形式、艺术形象、阅读余味等美学成就与艺术魅力。

4.鉴赏型批评:文学批评类型之一,是一种侧重于鉴定和欣赏文学作品的人文情趣、审美品位和笔墨韵味的批评类型。

5.认知型批评:文学批评类型之一,是一种侧重于学理地评析文学现象、体现认知冲动的批评类型。

6.功用型批评:文学批评类型之一,是一种侧重于从社会教化效果评论文学现象、适应社会整合需求的批评类型。

7.新闻逸事型批评:文学批评类型之一,是一种侧重于报导文学的相关新闻逸事、投合读者消闲需要的批评类型。

8.文学批评方法:是指文学批评过程所呈现的批评视角、阐释重心和评价系统等的综合轨迹。主要有传记批评方法、社会历史批评方法、感兴批评方法、语言批评方法、心理分析批评方法、读者反应批评方法、意识形态批评方法、文化批评方法等。

9.文学批评主体:是指文学活动中的批评者或批评家角色。文学批评者的主体性体现在批评者具有独立人格,通过具体的文学批评行为展现出独立自主的人格魅力。

10.批评文体类型:是指文学批评著述的具体体裁样式。常见的有以诗论诗式、评点式、评传式、序跋式、随笔式、论文式等。

思考题

1.怎样理解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的关系。

(1)文学批评是文学理论的一部分,是文学发展的推动力。文学理论作为对于文学现象的普遍性的分析和判断,要经历从特珠上升到普遍的过程,而文学批评正是运用特定的文学理论,重点致力于特殊文学现象的分析和判断,并从中提炼出具有普遍性的理论观念。文学批评既是文学理论的一部分,又是它的具体运用。

(2)文学批评不仅仅从属于文学理论,面且常常跨越文学理论学科界限而延伸到相关文学学科领域中。在当代,它还常常成为大众传媒和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和领域。

(3)在当前发展趋势中,文学批评与文学理论呈现出更加紧密的互动关系,表现为文学理论对文学批评的指导作用和文学批评对文学理论的促进作用。一方面,文学理论通过提供特定的氛围、意向、理论立场、观点和方法,拉动和引导文学批评前进;另一方面,文学批评反过来促进文学理论的进展:一是对新的文学现象的批评中的新发现被总结和提炼成新的文学理论;二是文学批评向旧的文学理论观念发出挑战;三是文学批评的活跃促使文学理论家把注意力投向当下具体文学现象批评,出现理论的批评化转向;四是当代文学批评对于语言学、美学,哲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历史学等跨学科理论与方法的积极运用,推动了文学理论的跨学科研究新趋势的出现。

2.怎样理解文学批评的美学的历史的原则?

文学批评的原则是指文学批评所遵循的价值评判尺度。马克思主义为文学批评提供了最根本和最重要的文学批评原则,这就是美学的和历史的原则。

(1)美学的原则强调文学代表作家对社会生活进行一种“诗意的裁判”,因而要求文学批评运用同样的“诗意”的或审美的尺度。要求批评家对作品采取审美态度,以获取艺术感受或审美体验为动机,着力阅读和体会作品的语言特色、艺术形象、审美意蕴等,产生感动和发现,由此为起点进入批评并贯穿于全过程。

(2)历史的原则强调,文学与在历史中演进的社会意识形态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反映着人类历史的生活,必须把文学当作历史过程的必然产物去对待。因此,需要把文学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考察,看它在历史上是否有进步意义,是否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否给人类增加了文化财富。

(3)美学的和历史的原则是审美过程与历史过程的辩证统一。美学的原则是历史的原则得以推演的基础,历史的原则是美学的原则的指导、深化和提升,两者缺一不可。因此,文学批评既是艺术形式的批评,也是思想内容的批评;既是审美的批评又是社会的、历史的批评。

(4)美学的和历史的原则对文学批评的实践意义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把文学现象首要地视为审美现象。第二,文学现象在其审美特性中必然蕴涵着具体的历史内容。第三,文学的审美感染力总是服务于传达或隐或显的时代思潮和个人的思想、情感倾向。

3.文学批评中思想标准与艺术标准的关系如何?

文学批评标准是指人们据以评价文学现象的具体尺度。在文学批评实践中,具体的文学批评标准主要有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

(1)思想标准是指批评家据以评价文学现象的思想或意义内涵的价值尺度,具体体现为对文学作品蕴涵的真实、倾向和情感等作思想性的评判。当然,衡量一部文学作品的思想性的优劣高低,判断它是否能够真实地反映生活、流露倾向和表达情感,终究要看它是否能够在特定的社会读者中产生共鸣,从而成为时代精神与呼声的集中表达。

(2)艺术标准是指批评家据以衡量文学作品的艺术性的价值尺度。艺术性是指文学作品的语言形式、艺术形象、阅读余味等所展现的美学成就及艺术魅力,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第一,语言形式的创造性。语言形式包含语词选择与组合、文体构造、结构设计乃至抒情与叙事方式等方面。第二,艺术形象的概括性。艺术形象的概括性是指艺术形象以其丰富、鲜活和独特的风貌,可以达到对社会生活进行概括的目的。第三,阅读余味的醇厚性。阅读余味的醇厚性是指文学作品在读者阅读中产生余意深厚与绵长的效果。

(3)对成功的文学作品来说,思想性和艺术性是统一的。文学批评应当始终不渝地坚持美学的和历史的原则及其具体的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同时又注意针对具体作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运用。

4.结合具体实例谈谈文学批评的步骤。

文学批评写作文体多姿多彩,但是以下写作步骤都是共同的和不可缺少的:

(1)反复阅读文本,获得艺术发现。反复阅读有助于发现文本的含义及特色、独创性因素或特定疏漏。批评者只有从作品中获得艺术发现,才能真正体会出作品的美妙,而这是从事文学批评写作的第一个关键步骤。

(2)选取批评切入点,提炼核心观点。批评写作无需面面俱到,而是要求选取特定突破点切入,逐层展开,由点及面,力争由此把握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方面。要从特定切入点实施突破,批评者应当尽力提炼出自己的核心观点。没有核心观点的批评,算不上成型的批评。

(3)条理化布局及文字表述。条理化布局主要包括确立文章构架、讲究行文章法、注重学术规范等方面。文字表述则是指在反复阅读与复述的基础上,把拥有突破点、条理化布局和核心观点的批评构想再用合适的文字表述出来并最终成文的过程,属于批评写作的最后步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