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崛起:为什么他才是君主们的真正偶像?|史记五帝次元001

 金色年华554 2021-12-26

《史记》可能是很多中国人最早接触的一部历史书。或者我们还可以把它作为独立的历史次元来看。司马迁很会讲故事,在素材和细节的选择上似乎都有特别的用心。他的文字用得那么准确,故事的节奏也拿捏得很好。

那么,我们仅仅在司马迁搭建的《史记》架构里,不与其他的所谓历史材料交叉印证,会得到一些什么样的故事呢?

还是说,司马迁在他搭建的《史记》次元里,其实还藏着其他的秘密呢?我们试着只在《史记》文本线索的指引下,来看看还可能有什么样的故事。

次元:这里是作为理解《史记》的一种可能性。

001

《史记》一开头,讲的是一个叫公孙轩辕的,也就是后来的黄帝。

“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

和很多宏大叙事的开头一样,要建立一个有世界观的故事集,就要制造一个有冲突的开始。在司马迁要构建的《史记》次元里,黄帝出现的时代,天下乱了。

作为《史记》这个故事集的开头,这很像是正片开始之前几十秒的片头。

天下共主的神农氏失去了权威,世界进入一个战乱纷争的局面,死亡弥漫在这个远古大陆上,似乎不会有尽头。新的秩序需要在混乱中重新建立,新的英雄将在乱世出现,他将带领一支在乱局中崛起的势力,不断通过战斗壮大起来,成为那个时代新的曙光。并且,他还要在整个《史记》次元的一开头,建立起了可以继承的价值体系。

这个体系好像从一开始就很完备,又好像仅仅是一个框架,等待在之后历史进程中,通过不断的冲突来丰富和完备。

公孙轩辕是从哪里来呢?《史记》次元一开始,就介绍说,他是“少典之子”。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

这是这本书的起点,再往上并不值得继续追溯。这很像后来人们常说的,英雄不问出处。同时也显而易见。公孙轩辕的天下,是他自己打下来的。既然神农氏失去了权威,就意味着大家都有机会。这也意味着,公孙轩辕是其中的一支力量。

在乱世,一些人靠拳头说话,群雄并立,生灵涂炭。在一场没有解释缘由的战乱时代,公孙轩辕也拉了一个队伍,参与到了这场混战中。这是不是和后来王朝更迭时的情况很像呢?

关于这个事实,《史记》一开始就是有立场的,表达得很有意思。

“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

这句话应该透露出两个特别的信息。公孙轩辕的势力掌握了某种先进的军事能力。另一方面,从“以征不享”这句话来说,他们从舆论上站在正义的一边,他们和那些为了争夺利益而混战不休的诸侯们相比,具有了更高意义上的正当性。从一开始就站在了一个更高的维度上。

至于是谁给了他这种权力,或者说,他代表谁“以征不享”的,司马迁似乎有意模糊过去了,感觉上他很像是是代表了失去权威的神农氏。公孙轩辕似乎从维护神农氏这件事上,取得了一系列征伐行为的正当性。他显然比其他人更聪明。因此,也就有了后来他被拥立,取代神农氏这一说。

回到公孙轩辕打仗的那些年,一直到“诸侯咸来宾从”,他经过多久的征伐兼并呢?这不是仅仅是喊喊口号就能完成的。《史记》清晰地记录着,这是靠拳头硬打出来的。只是相比那些单纯靠拳头说话的人,公孙轩辕比其他人有脑子一些。

从司马迁的记录里看,经过不断的冲突、争斗和势力整合,后来有三股势力比较强大。公孙轩辕的对手有两个,彻底击败他们的决战有两场,一次是和蚩尤,一次是和炎帝。公孙轩辕有脑子,打仗又玩命,成为势力最强的一股力量,最后干掉了炎帝和蚩尤,做了真正的大佬。

好了,我们回头看一下,这应该是一个漫长的战争时代。公孙轩辕一生都在征战中,甚至到死战争都没有结束。如果我们重新整合一下信息,就会发现其中熟悉的气息——这也是一个群雄逐鹿、三国争霸最后到一家独大、一统中原的故事。

但是司马迁并没有这么讲这个故事,免得一开头就把这个庞大的历史时空讲成一个三国争霸的故事。

司马迁当然不仅仅是为了单纯的记录那些曾经发生过的故事,五帝时代的一开始,司马迁仅仅是要记录一个从战乱到统一、天下重新归于安宁的故事吗?显然并不是,他在通过一个人建立一个标准样板,一个近乎神的完美形象。

“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

黄帝因此成了一个开始,没有谁比他的名声更好了。从此他成为中国历史的起点。他才是后来历代统治者的真正的偶像。

司马迁从一开始就在强调一件事,你们注意了,你们以为那些历史上君主想要成为尧舜禹吗?不是的,他们的终极目标是要成为黄帝。

就在战胜了蚩尤和炎帝之后,大局已定,乱世有了新的秩序,公孙轩辕似乎也有了取代神农氏的资本,不用再打着为了神农氏“以征不享”的旗号,干脆就取代了他。这当然是诸侯们拥戴的结果,还给了他一个“黄帝”的称号,这显然也是开创性的。

司马迁没有讲述黄帝身上那些稀奇古怪的神话故事,《史记》里这个叫公孙轩辕的仅仅很像是一个历史的偶然,他从那个乱世中崛起,凭实力说话,他的那一支力量最终成为当时最具压倒性优势的力量。因为有压倒性的优势,谁要不服就打到他服为止。

“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

这似乎也是在说另外一个事实:就在公孙轩辕成为黄帝之后,征战并没有停止过。也就是说,他应该一生都在战争中,甚至还可能是死在战争中。

这是《史记》次元的开始,如果我们再留心对比一下,是否还会发现另外一件有趣的事呢?在《史记》记录的故事里,公孙轩辕做的事和秦始皇差不多,封禅巡游,建立了一整套的政治管理体制,实施了一些振兴经济的举措。还有一点比较像,就是都创造了一个史无前例的称号,一个叫黄帝,一个叫始皇帝。

只是在司马迁的记录里,秦始皇是自封的。黄帝这个称号是不是呢?说得含糊了一些,但同样应该是开创了一个史无前例、霸气侧漏的称号。

而那个统一六国以后,一心成仙的秦始皇的内心里,是否是把黄帝当成他最终想要成为的人呢?他似乎没有得到黄帝同样的好名声。

公孙轩辕成了黄帝,一个从历史的乱局中走出来的人有了一个新的名字,也从此带上了神圣的光环。从此,中国历史围绕着他一个人的血统展开。

这就是《史记》从一开头要说的。

总之,黄帝比秦始皇的口碑好。这似乎是历史人物的奇怪的错觉,黄帝一生都在征伐,但给人的感觉却很像是在以德服人。

历史也是看人缘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