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上好复习课

 我的教育人生 2021-12-26

如何上好复习课

作者:李广生

又到了复习季,诸多中小学教师又开始挠头如何上好复习课。复习课很重要,这一点大家都很清楚,特别是复习课对期末考试成绩的影响,让大家尤其重视复习课。但相比于新授课而言,复习课的效率和效益更难以把握。所以,不少教师干脆放弃了对复习课的设计和规划,用做题的方式替代复习,复习课也就成了习题课。

一、传授新知识和复习旧知识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以认知主义的观点来看,人类所有的学习都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一个人能够学会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取决于他已经知道了什么。在利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大致经历了皮亚杰所说的同化和顺应两个阶段。同化学习可以理解为知识量的积累,顺应学习可以理解为知识结构的变化。虽然说新授课并不都是同化学习,但复习课更要注重顺应学习。这就意味着复习课重点要在知识结构上做文章,促进学生知识结构更加稳定同时更加具有适应性。

复习之复并不是重复之复,这一点必须要明确。温故而知新,恰恰是复习课的追求。

二、新授的知识和复习的知识是同样的知识吗?
知识有很多种分类方式,最常见的是学科分类,如语文知识、数学知识等。除此之外还有一般知识和特殊领域的知识,也可以称之为公共知识和专业知识。很多认知心理学家习惯把知识分为:1.陈述性知识,2.程序性知识,3.条件性知识。一个知识在不同的情境下可以表现为不同的类型。比如,如何开车的知识。如果需要你把开车的方法和步骤说出来或是写下来,那它就是陈述性知识;如果需要你在驾驶室演示出来,那就是程序性知识;如果需要你在路上驾驶汽车,那就是条件性知识,你必须知道在什么情况下进行什么操作。

新授课和复习课表面看针对的都是那些知识,实际上它们的性质发生了变化。有些教师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一味的让学生做题。题做了不少,好像是掌握了,可到了考场面对试卷,就露馅了,那些定理啦、概念啦、公式啦,背的滚瓜烂熟,但不会用,也不知道该怎么用,或是用的一塌糊涂。有技巧而无策略也是复习课低效的重要原因。
以上是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给我们一线教师的启发是:

第一,复习课要进行教材的重组和知识的整合。

不能再按照教材的序列重复过去的教学了,也不能再像当初新授课那样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进行复习了。简单的重复是复习课低效的主要原因。也许你会觉得学生基础知识不牢固,需要通过复习进一步夯实。这一出发点没错,错的是你没有意识到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基础已经发生变化,通常是很大的变化。既然你要巩固的基础已经不是当初的基础,那么你采取的方式和方法就不能再是重走当初的老路。

教材重组和知识整合可以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开辟一条新路,这样做有如下好处:一是提供更多样的视角理解概念,从而促进对知识的深度理解。比如语文课的复习,可以让学生以人物为线索梳理一下本册教材——涉及了哪些人物、表达了什么主旨、作者如何刻画这些人物等等。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相应的语文知识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得到完善更获得深化。二是创设更丰富的情境应用知识。理解能够促进应用,这一点我们都有深刻体会,但在相反的方面——应用促进理解,并未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或是把它机械的狭隘的理解为做题。从单一情境的应用到丰富情境的应用,客观上要求学生去深入理解概念和原理。在复习课上教师更应该思考让学生做点什么而不是学点什么。“这节课我们复习小数”这样的复习课效果,可能不如“这节课我们帮助超市老板按价格整理一下商品”这样的复习课。

第二,复习课要重视问题解决和策略学习。

在以前的文章里我多次说过,问题解决是一门学问,即便你掌握了相关知识也不一定能够解决相应问题。但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为了赶进度,往往一下子就进入到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和技巧,而忽视了对问题的确认和表征,也就是忽视了对问题的分析。导致学生掌握了很多解决问题的技巧,但面对新问题和具体问题时因缺乏对问题的整体把握而无从下手。世界上绝大部分新问题,包括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其实都是化过妆、整过容的老问题,中高考试卷上的题目也是如此。把问题看清楚想明白了,解决的办法自然就有了。所以,想——确认和表征问题才是最重要的。

新授课上学生几乎不用去想,或是说想的都是非常具体的方法和技巧,因为新授课指向非常明确。这节课讲楞次定律,那还用想吗,这节课所涉及的问题都在关于楞次定律的问题,都要用楞次定律解决。复习课如果还这样上,还让学生埋头苦练,到了考场他们肯定蒙。题一定会成为复习课的主角,但需要我们注意的是,题并不是只用来给学生的,也不是只用来给老师讲的。讲题和做题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