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抱怨是懦夫的表现,孟子说,大丈夫从不抱怨

 读原著 2021-12-27

    《孟子·公孙丑章句上》里,孟子曰:“人役而耻为役,由弓人而耻为弓,矢人而耻为矢也。如耻之,莫如为仁。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类推到当下人的工作上来,孟子的这段话便可以这样诠释:

    “做一份被别人驱使,受人限制的工作而引以为耻,就像做了造弓的人却又以造弓为耻,做了造箭的人却又以造箭为耻一样(他们心本是善的,并不想造这些杀人的工具,但为了某种欲望,他们又选择了宁愿昧着良心去做这些事)。如果真正引以为耻,那就不如好好做点顺从自己内心,让自己真正感到安实的事。有自己独立爱好,独立事业的人就像射手:射手先尽了自己的心,然后才拿起弓;射手先端正了自己的姿势,然后才放箭。如果没有射中,他不向天找借口,也不向地找理由,他更不怨,也不嫉妒那些比自己射得好的人,他而是反过来从自身找原因。反思自己所做的这个事,自己从骨子里是否真正笃信于它?反思自己是否已把自己所好的事做到了'止于至善’的极致?”

    远离不安心,远离抱怨,第一要重视的是,——择业不可不慎!要问问自己,我所择的这个业是否有违自己的初衷?这个业对这个社会的利是否远远大于其弊?这个业是否是自己独立选择的?自己于其中,是否能较好的升华自我,超越自我?于这份工作下,我是否能常达到莫然欢喜,忘我,无忧的境界?......

   
     本章中孟子还有说,“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接着他又讲,“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 《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

    换一角度说,即是:

    “一个做事时时是依着自己内心的人,无论走到哪里,他都是气满神足的,反之,一个经常做一些逆着自己心之事的人,则常会感到各种耻辱,倒不是别人耻辱他,而是他做事时无法尽心畅性,自己自然感到耻辱的缘故。如今有些人不喜欢耻辱却又同时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就好像一个人一边说自己不喜欢湿气,一边却又居住在一个低洼的地方。”

   紧接着,孟子又引用《诗经》《尚书》中的原文总结道:“任何的福祸都是自己召来的,你以一颗什么样的心待人接物,那这个人或是物就会以一个与你心相匹配的样子回光返照于你。”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一个时刻依着自己内心尽己顺性而活着的人,即使某一两次的耕耘不见收获,他也不会怨天尤人,因为他在耕耘的过程中,已让生命得到了最酣畅的释放,这本身就是最无价的收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