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读原著 2021-12-27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今天先给大家讲两个跟这一则内容相关的故事。

  公元前573年,鲁成公病逝,其子鲁襄公立,季孙行父、叔孙豹,孟献子三位贤臣辅佐幼主,鲁国政治清明。孟献子多次代表鲁国,与诸侯会盟,积极拥护晋国,促成晋悼dào公霸业。孟献子是秋时期鲁国外交家、政治家,孟文伯之子,亚圣孟子先祖。孟孙氏第5代宗主,他主张节用和发展生产,时称贤大夫。

  孟庄子是孟献子的儿子,世袭了父亲的官位。他辅佐鲁襄公时没有做出什么大的开创,却也同样得到了鲁襄公的敬重。曾子当时说,孟庄子可真是一个孝子,他对于父母的孝行,一般人垫垫脚尖可以做得到。一般人难以做到的,是孟庄子承继高位以后,对于他父亲原来用的这班老干部,并不改变,同他父亲一样待他们,没有变更,而且对于父亲的政策,继续执行。

类似的故事还有一个: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今天先给大家讲两个跟这一则内容相关的故事。

  公元前573年,鲁成公病逝,其子鲁襄公立,季孙行父、叔孙豹,孟献子三位贤臣辅佐幼主,鲁国政治清明。孟献子多次代表鲁国,与诸侯会盟,积极拥护晋国,促成晋悼dào公霸业。孟献子是秋时期鲁国外交家、政治家,孟文伯之子,亚圣孟子先祖。孟孙氏第5代宗主,他主张节用和发展生产,时称贤大夫。

  孟庄子是孟献子的儿子,世袭了父亲的官位。他辅佐鲁襄公时没有做出什么大的开创,却也同样得到了鲁襄公的敬重。曾子当时说,孟庄子可真是一个孝子,他对于父母的孝行,一般人垫垫脚尖可以做得到。一般人难以做到的,是孟庄子承继高位以后,对于他父亲原来用的这班老干部,并不改变,同他父亲一样待他们,没有变更,而且对于父亲的政策,继续执行。

类似的故事还有一个:

汉惠帝二年,萧何死了,曹参听说了这个消息,告诉舍人:“赶快治办行装,我将要进入国都当相国。”待了没有几天,使臣果然召曹参回去。曹参当初地位卑微时,跟萧何友好,等到做了将军,两人有了隔阂。到萧何将死的时候,萧何不计前嫌,中正为公,向汉惠帝推荐的贤相却是曹参。

曹参接替萧何做汉朝的相国,所有的事务几乎都没有改变,完全遵守萧何制定的规约。选拔郡县和封国的官吏:言语钝拙、忠厚的长者,就召来任命为丞相史;说话雕琢、严酷苛刻、想竭力追求名声的官吏,就斥退赶走他。

曹参自己只日夜喝醇厚的酒。卿大夫以下的官吏和宾客见到曹参不做事,来的人都想说话。来到的人,曹参就把醇厚的酒给他们喝,一有空,官员们想要有话说,曹参又让他们喝酒,喝醉以后才离开,始终不能进言,曹参说这是常规。

 曹参的儿子曹窋任中大夫,惠帝责怪相国不治理国事。曹窋休假(洗沐:古时指官员休假)以后回去了,乘机进言,按照惠帝的话劝谏曹参。曹参愤怒,用竹板打了曹窋二百下,说:“赶快入朝侍奉皇帝,天下的事不是你应当谈论的。”到了朝拜时,惠帝责备曹参说:“为什么给曹窋kū处罚呢?先前是我让他劝谏你的。”曹参摘下帽子谢罪说:“陛下自己考察和高皇帝比哪一个圣明英武?”皇上说:“我怎么敢与先帝比呢!”曹参又说:“陛下看我的能力和萧何比哪一个更强?”皇上说:“你好像赶不上萧何。”曹参说:“陛下说的正确。况且高皇帝和萧何平定天下,法令已经明确,现在陛下垂衣拱手,无为而治,我这样一类人恪守职责,遵循前代之法不要丢失,不也可以吗?”惠帝说:“好,你歇着去吧。

   这说明什么,说明一个从政者要学会认清自己,正视事实,假如自己确实不如自己的父亲,或是上一任,那就好好保存和继承父亲或是上一任留下来的治国遗产,不要随意更改,这样,也算是没有辜负自己的职业和责任。

  鲁迅曾说:“只要思想未遭锢蔽的人,谁也喜欢子女比自己更强,更健康,更聪明高尚,--更幸福;就是超越了自己,超越了过去。超越便须改变,所以子孙对于祖先的事,应该改变,'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当然是曲说,是退婴的病根。”(《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说的当然没错,但他针对的是那种只知道唯父命是从,循规蹈矩,因循守旧,没有自己独立思想,独立人格的人,这样的人,如果不读通孔子此语的本义,就很容易陷入另一种歧途,把自己弄到一个很尴尬或是危险的境地。

 不随意改变父亲留下来的东西,慎重分析,然后再慎重决定到底是变还是不变,这是源于父亲养我们这么多年,跟我们建立过比天高比海深的感情,假如他一去,我们就把他的一切全然摒弃,即使你觉得他不好的方面太多了,这也是要渐进改变的,决不能像个无情的动物那样立马否定一切,变得六亲不认。父亲对你的恩曾经是那么的深,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时候我们与生俱来的那份恻隐之心就不请自现了,如果你压制它,只能说明你在抛弃的你的天良。

   孔子的三年不改父之道,不是说只要是父亲身上有的,我们都要全盘吸收,不能丢,而是讲,父亲好的方面别说三年,就是一生也可以继承下去,但不好的方面,我们也当然要及时改变。除此以外,我觉得里面还涉及到一种人性的良知良能方面的问题,比如人的“恻隐之心”在这里面也起到了作用。 

 不随意改变父亲留下来的东西,慎重分析,然后再慎重决定到底是变还是不变,这是源于父亲养我们这么多年,跟我们建立过比天高比海深的感情,假如他一去,我们就把他的一切全然摒弃,即使你觉得他不好的方面太多了,这也是要渐进改变的,决不能像个无情的动物那样立马否定一切,变得六亲不认。父亲对你的恩曾经是那么的深,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时候我们与生俱来的那份恻隐之心就不请自现了,如果你压制它,只能说明你在抛弃的你的天良。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

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

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孔子说的三年之丧跟这个也一样,你最终要不要这样做,唯一取决的是你是否心安?什么叫心安?心安与否就是天良有没有得到尊重,仁义有没有被守住,恻隐之心有没有得到呵护。   

孔子说;“当一个人父亲在世的时候,他是怎样对待父亲的,这可以观出这个人的志向;在一个人父亲死后,考察这个人的所作所为,若是他对他父亲言行上的合理部分,善的方面长期没有改变的话,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最后,我们一起再读一遍: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