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读原著 2021-12-27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先跟大家讲一个跟这一则内容相关的故事。

 钱理群先生在《致青年朋友的信》一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片段——

  某大学物理系的一位学生来信说,“我从小就表现出对数理化极高的领悟力”,是一个“物理系的高材生”;“但在读过索尔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岛》以后,我经过一阵如分娩的阵痛,再一次拿出我所有的勇气决定从文了”。他如此说道:“热血如我,真的能不闻窗外事而埋首于自己的理论物理吗?”“我明白文字并非经国之伟业,不朽之盛事,只是希望发出自己的呐喊来,这对我是一种痛苦,又是一种幸福。

     钱理群先生读了这封信后,作出以下回复——

  我能理解你的想法,也赞赏你的社会责任感。但我想对你说的是,“文”和“理”在根本上是相通的,层次越高越是如此。理论物理是需要哲学的思维的,真正的理论物理学家是绝对地具有人类关怀的,而具有人类关怀的人,也一定是关注人,关注人的现实生存状态,从而对一切压制人、奴役人的现象发出抗议之声的。我建议你去认真地读一读《爱因斯坦文集》(它是由许良英教授翻译的),你就会明白,真正的理论物理学家是什么样子的,你所说的“不问窗外事埋首于自己的理论物理”的,不是真正的理论物理学家。

  老实说,当我从你的信中得知,你既对数理化有“极高的领悟力”,又喜欢文学,具有人文关怀,是很兴奋的。你应该走的是“文理交融”的路,而不是“弃理从文”的路。你应该坚守在物理系,争取成为一个出色的物理学家;同时,在业余时间,多读文科的经典著作,不仅是文学经典,还包括哲学经典与历史经典,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并保持对现实的关怀。这样,当你在物理学上取得成就,成为一个有力量者时,你同样可以对社会、国家,以至人类的问题,发出你的声音。现在,我们国家,并不缺乏文学家,思想者,也不缺乏科学家,缺乏的是将科学家与思想者(思想家)二者结合的人才。二十一世纪也正呼唤着这样的更高层次的人才。你既有了这样好的基础,就应该从这个方面去努力,这才是你的真正社会责任之所在。你“弃理从文”,实际上是放弃了自己一个方面的优势,是极为可惜的。

  请认真地考虑我的意见。仔细想想,不要匆忙作出决定,这关系着你未来的自我设计,不可掉以轻心。

   钱老给这个学生的一番分析,其实是在启示所有不甘平庸的学生们,你要想自己的话说出来有分量,自己的志向以后能真正的影响到更多的人,那你必须得自己先一步一个脚印,从己所好,耕耘当下,夯实自己,把自己的所好做到止于至善,到自己足够强大后,因为已经有了前面的事实实力,别人自然就信你,就尊重你,并愿意接受你的引导和教化。假如你自己一开始都没有让人信服的东西,只一味空喊要改变世界,尽管你的心是好的,但不会有人跟着你走,因为你还没有做到旗帜的高度,还没有达到标杆的硬度,也没有燃烧出火炬应有的亮度,你需要先修炼自己,完善自己,把自己变成那个自己真正想成为的样子后,别人自然会来信你,也自然也愿意跟着你作出改变。

   一个人,为人处世,要学会把实际的行动摆在他的言论的前面,不能一位地好吹牛,喜欢说大话,而不去做。一件事情,你只要先做,用不着你说,你做完了,做好了,别人自然会跟从你。  

   孔子也讲,真正的君子,一定是不说空话,多做实事的,用现在流行的话讲,即“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君子本身即有德之人,有学问之人,无论是义仁礼智信,还是博学,审问,慎思,明辨,只有自己先切实做到了,笃行了,自己先完成了自己,自己才有底气跟别人开发这其中的道理,别人到这个时候自然也会对你心悦诚服。

  荀子讲:“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只有善言同时且实干的人,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栋梁之才。只要是自己深信并提倡的,就应该自己事事走在前头,干在前面,亲自躬行,身先士卒,这样的话,“子率以正,孰敢不正?

 现在的很多学生不信他们的老师,不听从他们老师的教导,就会挨莫名的批评,我真是替这些学生感到不平,很多学生不信老师,不听从老师的教导,除了少数是自身教养不够外,大多数也是有深刻的外在原因的,什么外在原因?那就是现在很多老师根本上不配当老师,他们只会嘴上功夫,他们自己根本就不是他嘴里所说的那种人,他讲的那些道理他自己都做不到,学生怎么能信他?为什么孔子的弟子信孔子,为什么我们宁愿信孔子也不信我们的很多老师,因为孔子说的那些道理孔子自身都做到了,他是自己做到了之后才说出来,所以我们信他,而我们现在的很多老师,品格没有什么高尚的品格,学问没有什么高深的学问,你叫我们的学生怎么信他?怎么服他?

  生活中我们常听到这样一个成语,叫“言传身教”,其实在孔子眼里看来,这个成语是有侧重的,他认为“身教”远高于“言传”,“身教”也可以说是一种无言之教,无声之教,但妨教的人用实际行动作出了最佳榜样,那么即使他不说话,被教的人自然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自然也能于无形之中受到良好的熏陶,绝佳的教育。

  老子说,轻诺必寡信,西方人做事喜欢喊目标,喊梦想,最后往往落空,也不觉得是耻辱,反而还给自己找各种理由。中国圣贤的境界则多是“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这一比起来,完全就不在一个档次。

  一个真正有志气有本领的人,是不会天天把这些没做到的空话挂在嘴上的,他们静静的做,事没成不夸海口,事成了也不会炫耀,因为他的幸福感是建立在自己内心的坦诚和圆融上,而不是建立在外人的眼光和认可中。言在行后,正所谓“敏于行而讷于言”。少说话,多做事,这才是一个君子应该呈现出的最佳姿态。

  子贡在孔子众多弟子中以言语闻名,利口巧辞,喜欢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曾任鲁国、卫国之相。除此以外,他也善于经商,既为商人,就很容易为了眼前利益而给顾客空许承诺,这个古今都一样,以此,子贡问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君子,孔子说:“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再说出来。君子做事在说话之前,事完成了之后才照先前所做的说。

    最后,我们一起再读一遍: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