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 祭,如不祭’”?

 读原著 2021-12-27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 祭,如不祭。”

   先跟大家讲一个跟这一则内容相关的故事。

   鲁国国君曾对来拜见他的庄子深有感慨地说:“咱鲁国儒士很多,唯独缺少像先生您这样有大道的人才。”

  庄子听了鲁君的话,不以为然道:“别说你们鲁国从事修大道的人才少,就是儒士也很缺。”

   鲁君反问庄子:“你看我们全国的臣民几乎都穿戴儒者服装,能说鲁国少儒士吗?”

  庄子毫不留情地指出:“我听说在儒士中,头戴圆形礼帽的通晓天文;穿方形鞋的精通地理;佩戴五彩丝带系玉玦(jue)的,遇事清醒果断。”说到这儿,庄子见鲁君好像对此很满意,于是接下来,庄子话语一转,又进一步道:“其实我更想讲的是,那些造诣很深的儒士平日不一定穿儒服,着儒装的人未必就有真才实学。”

  鲁国国君听后脸色都有些变了,庄子却淡然道:“您如果认为我判断得不正确,可以在全国范围发布命令,宣布旨意,凡没有真才实学而穿儒服的儒士一旦被抓到,一律问斩!”

  鲁国国君采纳了庄子的谏言。距离命令颁布下去才不过5天的时间,鲁国上上下下再也看不见穿儒服的“儒士”了。唯独有一逸士,穿戴儒装立于国宫门前。国君闻讯立即传旨召见。见此人仪态不俗,气质鲜明,鲁国国君便用国家大事考问他,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千变万化,对方却总是思维敏捷,对答如流,不愧是位满腹经纶的真儒士。

  庄子了解到鲁国在下达命令后,仅有一位儒士被国君召进宫,敢于回答问题。于是庄子笑道:“以鲁国之大,举国上下仅只一名儒士,能说人才济jǐ济吗?”

  这是一则寓言故事,很有讽刺意味。启示的道理其实也就只有一个,那就是真才实学不是靠外在装扮出来的,形式永远都无法取代实质。

    而在春秋后期,形式主义早已是屡见不鲜了,比如先前我们曾讲过的很多诸侯大夫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只注重外在形式,而丝毫不走心的虚伪之礼,还有本章我们要说的形式祭祀。

  什么是形式祭祀?所谓的形式的祭祀就是很多人祭祀祖先或是神灵时,其内心根本就不相信祖先或是神灵能感受到他的祭祀,以此敷衍了事。有的走个形式拜两拜拍拍腿上的土便立即完事,有的则只有在需要帮助时才去祈求祖先和神灵护佑,平时则从不祭祀,更有甚者则是自身懒得去参与,干脆让别人代理祭一下算了,这最是荒唐。

   祭,甲骨文中有一个代表“滴血的肉块”的“夕”和一个代表“抓持”的“又”组合而成,原始含义是指用牛羊等牺牲滴血的鲜肉 敬供 祖宗神灵。

 孔子对鬼神是持一个存而不论的态度,他没说它有,也没说它没有,反正就是不去关注。《雍也》篇: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敬鬼神而远之,其实质就是告诫人们活着的重心是致力于人事,而对于鬼神这些搞不清楚的事物最好敬而远之,没必要把大好的生命精力耗费在未知的鬼神上面,更不可将原本用来虔诚祭祀的礼发展成为鬼神迷信。

  如《论语·先进》中记载,——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孔子以为,人活在这世上,把人做正,把德修厚,把生之事做好,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至于鬼神,至于死,根本就不用去自欺欺人的刻意研究它,毕竟这些事儿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研究明白的。放着它,不评不论,敬而远之就好了。孔子对祭祀的评判依据是道德,而不是宗教,对于参加祭祀的人,只要你是主动去祭祀的,那在祭祀的那一刻,你便要深信那个祭祀对象是能如在眼前一般受你的祭的,这便是心诚意洁的祭祀。

 在祭祖时,好像感觉到祖先们在受祭;祭神时,也就像神真的就在面前一样,孔子说:“我如果不亲自临祭,那就不如不祭。”

最后,我们大家一起再读一遍: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