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先跟大家将一个跟这一则内容相关的故事。 帝辛是帝乙少子。帝辛天资聪颖,有口才,行动迅速,接受能力很强,而且气力过人,能徒手与猛兽格斗。他的智慧足可以拒绝臣下的谏劝,他的话语足可以掩饰自己的过错。他凭着才能在大臣面前夸耀,凭着声威到处抬高自己,认为天下所有的人都比不上他。他嗜好喝酒,放荡作乐,不知收敛。他特别宠爱妲己,一切都听从妲己的。他让乐师涓为他制作了新的俗乐,北里舞曲,柔弱的歌。 他以武力统治人民,百姓中有不服者皆被他以重刑罚之。 他加重赋税,把鹿台钱库的钱堆得满满的,把钜桥粮仓的粮食装得满满的。他多方搜集狗马和新奇的玩物,填满了宫室,又扩建沙丘的园林楼台,捕捉大量的野兽飞鸟,放置在里面。他对鬼神傲慢不敬。他招来大批戏乐,聚集在沙丘,用酒当做池水,把肉悬挂起来当做树林,让男女赤身裸体,在其间追逐戏闹,饮酒寻欢,通宵达旦。 牧野之战,商军被周武王所率诸侯联军击败,帝辛身死,商朝灭亡。 范仲淹《奏上时务书》中即有言:“以力服人,天下怨望。”商纣王就是这样一个不修德,崇尚“以力服人”,“以刑服人”的人,以此天下百姓对他怨声载道,最终下场悲催。 夏朝经历了470年,到前1600年,夏桀无道亡国,九鼎为成汤所得,成汤就建立了商朝。 商朝经历550多年,到前1046年,纣王暴虐亡国,九鼎为周武王姬发所得,姬发就建立了周朝。 到前606年,楚庄王流露出觊觎天下的野心,就借朝拜天子的名义,到周王室去问九鼎的大小轻重,结果在周大臣王孙满那里碰了一个软钉子。 王孙满说:“统治天下在乎德而不在乎鼎。”楚庄王很不服气地说:“你不要依仗九鼎,我楚国有的是铜,我们只要折断戈戟的刃尖,就足够做九鼎了。”王孙满说:“楚君您别忘了,当初夏禹是因为有德,天下诸侯都拥戴他,各地才贡献铜材,启才能铸成九鼎以象万物。后来夏桀昏乱,鼎就转移给了商;商纣暴虐,鼎又转移给了周。如果天子有德,鼎虽小却重得难以转移;如果天子无德,鼎虽大却是轻而易动。周朝的国运还未完,鼎的轻重是不可以问的。”楚庄王无话可说。从此以后,人们就将企图夺取政权称为“问鼎”。 《孟子·公孙丑上》中有言:“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诚服也。”用力服人终不及用德服人。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出自北宋政治家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周纪一》,意思是才能是德行的凭借,德行是才能的统帅。《菜根谭》中也谈到:“德者才之主,才者德之奴。有才无德,如家无主而奴用事矣,几何不魍魉猖狂。”意思是说,品德是一个人才能的主人,而才能是品德的奴婢。如果一个人只有才能而缺乏美德,就好像一个家庭没有主人而由奴婢当家一样,这样哪有不胡作非为、放纵嚣张的呢? 大德者必有大才,而有大才者如果不注重用德来浇灌,呵护,早晚也会沦落,甚至会走向反面,给人类带来无穷祸害。 孔子说:“对于千里马而言,值得称赞的不是它的力气,而是它的品德。” 最后,我们大家一起再读一遍: 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