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笔:静的力量

 我爱你文摘 2021-12-27

静的力量

随笔:静的力量

曾有一位大师问我,你学佛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我思考了片刻,回答说,为了让自己的内心平静。

大人都希望不要长大,希望能回到小时候,那就最好。因为小时候的自己内心单纯,天真烂漫,无忧无虑,内心平静的像无风的水面,波澜不起。但是成年之后,工作的压力,生活的琐碎,感情的波折,欲望的膨胀……,让人内心焦虑困惑、迷茫仿徨、焦灼不安,躁动无比,就像那不断涌动的火山,奔腾不已,一刻不停。

在痛苦的时候,人们是否都希望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呆着,让自己内心平静下来,放松自己,享受片刻的安宁。我每次内心焦灼不安,痛苦万分时,便会带着几本书找一处极其安静,有吃有住的地方。我可以想睡时睡,想醒时醒,一天到晚不说一句话,坐在大树下面,要么看书,要么发呆,要么内观,要么冥想,等心静下来的时候,内心一片安详,极其舒爽,就像重生一般。这就是静的力量!

随笔:静的力量

《大学》有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我们应该知道自己想要达到的境界,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让自己镇静不燥;镇静不躁才能心安理得,才能思虑周详,最终才能有所收获。《道德经》也有言: 静生定,定生慧,慧至从容。人在心中清净,不浮躁,不悸动,六根清净,无欲无求的状态下,心才能定下来,而只有在心定下来时,智慧才能产生,如此才能从容生活。佛语有云:静能生慧,慧能生智。智慧从来不是单靠头脑知识的积累,它更是经由心静和心定而来的。静心的过程,让自己察觉自己的想法情绪,因何而起,为何而去,念念分明。

心理学家契克森米哈伊提出一种心流体验。心流体验就是这样一种状态,人们会在全神贯注下去做一件事的时候,进入完全忘我的状态。在心流状态下,个体会高度的兴奋和充实感,一些艺术家、作家、运动员会经常体验到心流,在心流状态下,会忘记时间、忘记吃饭,忘记上洗手间等等。米哈伊认为只有掌握意识的人,才能决定自己的生活体验,达到幸福的境界,但是意识总是趋向于混乱,而心流恰恰等抵抗意识带来的混乱,即内心处于平静安定的状态下,带来地一种积极的生命体验,让我们回归到幸福。

随笔:静的力量

内心时刻保持平静,不是一般人所能到达的。那如何锻炼自己去时刻保持一种内心平静的状态呢?人们想要锻炼自己时刻保持内心平静一个方法是内观,即如实观察,透过观察自身来净化身心的一个过程,开始的时候借着观察自然的呼吸来提升专注力,等到觉知渐渐变得敏锐之后,接着就是观察身和心不断在变化的特性,体验无常、苦以及无我的普通性实相,这种经由直接的经验去了知实相的方式。它是一种往内观察身心实相的一个方法,以智慧洞见一切烦恼的根源,使人能以安详的心态去面对生命的起伏,使人内心达到平静。

阅读是一件投入最少,收获最多的事情。通过阅读,人们可以了解这个世界的五彩缤纷的世界,见识不同的文化类型,体验不同的人生经历,阅览不同的人文风景。随着阅读储蓄量的增多,人们会增长自我见识,开阔自我视野,提高自我格局,提升自我修养,智慧也就慢慢在增长,遇到事情时,内心会更加的平静。人会思绪混乱的时候,会带着偏见,看问题时变看不清事物的本质,于是容易做出错误的决定,而在内心平静的时候,尤其是在阅历丰富,见识广博的情况下,看问题的角度、广度,深度都会不一样,便可以更加的理智,更加的智慧,做出更加正确的抉择。

三千繁华,弹指刹那,百年过后,不过一捧黄沙。但求内心能时时平静,事事能宠辱不惊。待到白发苍苍老矣时,坐于老樟树下,回首过往,事无所悔,心无所疚,身无病痛,身心清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