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雪瑞||山西代县惊现皇家寺院

 文史艺苑 2021-12-27




山西代县惊现皇家寺院

文/原雪瑞


前言:龙岩寺,亦名洪济寺,由来己久,传说从前时有灵异瑞现。历朝官方重视之,由官方、民间、寺僧同心协力扩建维护,视其为州境福地。碑文载,当时为四村共享之庙,每年七月十五为传统庙会。笔者与高占国用三天时间才还原一通碑记,另两通因字迹漫患,不便展示。文字推送甚为辛苦。为家国传,亦为后人记,几经周折仅为留史资政。考证不易,转载请注明出处。

代县,古称代州,素有龙兴之称,地上历史文化遗存众多,帝王临幸之,将相出巡此,文人墨客涉足尝为之赋。

2021年12月,一个朔风怒吼的下午,笔者与摄影师高占国为寻找史载黑石寺之佐证,按图索骥驶进西若院龙岩寺。

龙岩寺,位于代县上磨坊乡西若院村东北高台地,东毗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洪济寺浮屠塔,南抵横贯川中京原线,北屏北齐长城遗址,西顾雁门军事防御体系三十九堡十二联城之簿村堡。

龙岩寺,史存铁证如山。据《重修龙岩寺记》载:“自天地定位,品彚赋形九有内,名山大川,地灵物秀之处,必有奇形异迹生焉,具雁门之南,滹沱之北,脉覆宿之龙岗,朝钓月之凤岭,有古刹曰:龙岩,去州东北二十里许,为州第一福地。寺西行三里号薄村,志载汉之文帝母薄太后所瘗之地。北行十余里,逶迤而进,号赤土沟,昔太子扶苏督兵之所,有遗庙八。二十里许,崎岖而上,有谷口,岭名分水,其顶有泉,日夜哀流如诉,胡曽有诗曰,至今谷口泉呜咽,犹似秦人恨李斯。东南去一十有五里,曰段景,旧有白杨一株,昔迎文帝游思憩于树下,日影过时不移,后封为白杨庙。乡民重祀,南有蒙恬墓,东有李牧祠,其寺正殿三楹,东、西、南各三楹,俱有绘塑像。独南殿悬塑山岩,洞府峰峦叠翠,仪态奇雅,人物宛若生者,诚为天下美观,世称古刘銮塑也。惜乎无碑志可考。止所存者栋记,剏于隋仁寿之初,重修于宋囗德(断为宋干德或景德)五年,再修于大金正隆丙子,迨夫大元延祐间,元帅刘璡男,福闻息慈于寺,盛修殿像,闻僧徂落,冄无继者,寺基久远,旁风上雨,岁坏月隳,罅漏不胜其弊。至我圣朝天顺壬午,敕命太监公弓胜来镇雁门,闻游届此,覩其殿宇梁栋,摧腐葺□剥落,户牖凋缺,圣象明露,荒凉之甚。慨然叹曰,忍使释子倚楼胜地,将为墟埜耶。于是动兴颓起坠之念。遍访名僧,迺于胡峪山羊岐禅林,请禅僧福安、昌宁,往随捐金资,又鼓舞劝化郡下之善庶,犹水注云集,或输粱以佐其用,或以出力以供其役,令二僧董其事,鸠人命工斩木陶礕,剏为四大殿,厊舍禅室,厨库钟楼。山门门东,又建五龙神祠共三十五楹,周匝缭以十亩,崇墉植以佳果,完以旧址,磬钹幢盖,纤息具备,宏规大矩,不半载而落成,气象轩昂,焕然一新。金碧崇严耸人,观瞻岿然大招,提复扼矣。成化丙申岁,安僧逝。庚子岁,宁僧罄,其囊箧,募匠勒石,欲纪其始末,以传于悠久。谋于本郡僧官凤山,与园果寺禅僧瀛洲,踵余丐文懇懇,其意赏赏廭。天下之事,废兴成坏,固在于数,而未必不系于人也。有其人,则难事之难,为者为之亦易。无其人,则虽事之易成者,成之亦难,视人而易,立石之事可见矣。去古愈远,而今益隆书之,用垂永远,斯石有坏,斯言不泯。        

成化庚子岁冬十月旬浃三日”

该碑记可谓叙述详尽,佐证了覆宿山、滹沱河、簿太后埋葬地、赤土沟扶苏祠、聂营李牧祠、上门旺蒙恬墓、圆果寺、胡峪山羊岐禅林之存在,宋朝皇帝前后共有57个年号,前面所缺,若为宋太祖干德或宋真宗景德,也许在北宋更早。信息量之庞大,相较目前发现碑记,在代县境内属少有。

①从碑碣中可知龙岩寺原貌,原有正殿三间,坐北向南,大殿有塑像。东、西、南各有配殿三间,均有绘塑,唯南殿不同,设有悬塑,还为元代著名大雕塑家刘鸾之手笔。

 ②首次发现代县乡间最早寺院,隋仁寿之初创建,称古刹。代县圆果寺为隋开皇中建,寺在州最古,称巨刹。重修于宋囗德五年,再修于大金正隆丙子,这里又提示东若院洪济寺浮屠塔,可能在此时同建。迨夫大元延祐间,元帅刘璡男…。说明元时在政权稳定后,也重修复,汉化愈显。

 ③至我圣朝天顺壬午,敕命太监公弓胜来镇雁门。关键在这一句,敕命是皇帝委派大太监公弓胜,来镇守雁门(今代县),有权决定处置民生工程。

④提示该寺山门东侧另有五龙神祠三十五间,规模远在龙岩寺之上。经踏勘,现无遗址,为农业用地,地貌支离破碎。禅僧福安、昌宁,可能葬于东若院浮屠塔下,有待进一步考证,因为洪济寺并无其它殿宇遗址。亦疑为龙岩寺之下院。

从碑记官员记载“卫仲郎代州判官  温阳  段琇 立石;振武卫指挥  王政  李弘  周纪  王致  高举  蒋基 周胜;卫囗歴  赵迪  鲍忠 公勤  张继 王泰  李林何泰  赵義  李详  刘文  陈楷  吕淳;镇抚  石磐;千户张子玉   鲁俊  周玘;百户 周方;太原左卫指挥  张璽 ;右卫指挥  郑玺   李胜;平阳卫指挥  崔敏   张勇  黄镇  孙荣  张安  汪英”中得知,这是一处仅次子代县北王庄北斗庙的大寺院,历代朝廷十分重视。为乡梓兴,猜想当时这些官员为代州籍人士居多,发帖延请共同捐资敕建。

据现在下院西殿另一通《重修龙岩寺记》(中华民国岁次庚午年季春月毂旦)记载知,龙岩寺为黑石寺迁来,明确指出龙岩为皇寺,由官员负责修缮,上有代州籍兵部尚书孙传庭、张凤翼,太原府口囗囗、守备口口等诸多官员捐金统计。

另发现东围墙铁皮房前遗有一通残碑,断为二截,硬伤多处,字迹模糊不清,依稀辨出为前两通碑记之重述,说明寺之来历、迁址重修原因及官员、总理等。有“真若游龙落于此焉,故曰龙岩”之句。经用放大镜放大辨为,大清乾隆四十一年中秋八月中旬碑刻。

经高占国网络搜索,找出唐诗人胡曽之原诗文“举国贤良尽泪垂,扶苏屈死树边时。至今谷口泉呜咽,犹似秦人恨李斯。”说明胡姓诗人曾到过代州龙岩寺。据笔者所知,代县赤土沟、芳昌村、窑子头、韩曲村等均建有扶苏太子庙,只是苦于有些已寻不见遗存,因碑记中载,在赤土沟周边有八处扶苏庙(祠)。

龙岩寺,现寺院大理石碑有载,亦名洪济寺,俗称牛拉寺、刘鸾寺。宋大观四年(1110年)重建。金元时期重修,据村民讲,因寺建于勾注山南麓土岗,地形似龙,加之汉文帝为代王时到过此处,故名龙岩寺。显然这是后来叫法。

又缘何命为牛拉寺?相传,很久以前,西若院村家家户户都养牛。一天夜里,人们听到街上有牛拉车的声音,全村人谁也没去理会。第二天一早起来,家家发现自家圈里的牛满身是汗,人们都感到奇怪,街头巷尾到处议论纷纷。突然有人惊奇地喊到:“大家快看哇,村东面那是什么?”人群闻之,相跟着跑去一看,却是一座雄伟的寺庙。众人吃惊不小。结果,又从村北边马圈沟村传来消息。反映说同日在离西若院二十里外的黑石寺,不翼而飞了。后来人们才醒悟过来,原来一夜间黑石寺搬到西若院了。那些牛深更半夜全上阵拉运材料去了。于是,人们便把这座庙叫成了牛拉寺。

据测,龙岩寺现址,东西长一百一十米,南北宽一百二十米。寺庙建于土台上。四周有坡路,进寺可爬行而上。今寺内有重建正殿三楹,东西配殿己面目全非。原寺内南殿为卧佛,是元代大雕塑家刘鸾所塑,卧佛神态自然,栩栩如生,实属艺术珍品。因元代大雕塑家刘鸾为此寺塑像,故名刘鸾寺。

过去寺内钟楼为层楼阁式建筑。十字歇山顶,青灰筒板瓦布顶。楼上悬有大铁钟,钟高一百二十厘米,口径一百零五厘米,铭文为“大明山西省太原府城东二十里薄村古刹龙岩寺,嘉靖四十三年孟冬十月初十日僧人贞虎重修寺院,建钟鼓二楼,西廊房,钟一千斤”等字样。其余建筑均为悬山式,隔扇窗,木制斗拱,制作精致,结构规整,是代县重要文物古迹之一。

地方资料是这样叙述的:西若院地处平川,在县城东十公里,因位于原洪济寺之西,故名。原洪济寺有碑载为证,又名龙岩寺,相传刘恒当太原郡代国的代王时到过这里,因后为汉文帝,古人称皇帝为真龙天子,故名。

昔日之龙岩寺,规整庄严,金碧辉煌,气象焕然,灵应昭昭。曾为学校占用。由于缺乏文物保护意识,拆建不当,原貌毁损殆尽。好端端一处皇寺,仅留下三通古碑仍在饱经着岁月风雨侵蚀,可惜。笔者建议,今后各地应严格历史建筑拆除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损坏或者擅自迁移、拆除。凡是政府部门认定公布的历史建筑,均不得随意拆除和损坏野外、历史街区中具有保护价值的老庙宇、老建筑。对历史地段内建筑物或构筑物的更新改造和拆除,要充分听取村民意见,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对不得不拆除的,不得借移风易俗之名和城镇改造随意拆除。地方政府各部门应強化基层治理,坚持按先评估、后公示、再决策的程序,组织地方专家对拟拆除的建筑进行评估论证,广泛听取公众意见,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相关规定再施行。

据光绪版《代州志》载:洪济寺,在州东二十里若院村,宋大观四年僧祖深建,金正隆中修。佛相甚工,相传元刘鸾塑,俗呼刘鸾寺。由此看出宋大观年间,并无东、西若院之分,明万历时实行乡都制始见东、西若院之别。看出过去洪济寺很大,出现过几毁几建情况。碑文白杨庙有出处,万历版《代州志》载:断景树,去州东四十里,今即其地建有白杨庙。另光绪版《代州志》载:白杨神新庙碑,佚。有旧在州东南二十里断景村,贞元中立,令狐楚文……说明成化《重修龙岩寺记》属实。

西若院村,1986年有472人,耕地2092亩。与谢家窑共为一个大队。全大队共有131户。经济类型以农为主,兼营养殖。

作者简介

原雪瑞,山西代县人,媒体自由撰稿人,作品散见于各类新闻媒体与各大公众平台。

特别声明:本平台作品以原创为主,转载为辅,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作者提供的部分照片来源于网络,如文章、图片涉及侵权问题,自告知之日删除。


原雪瑞||羊驼寺的传说

郑志东||代县农民画色彩艳千秋

郝守华||代县之行

阿根有||粽情端午忆母亲

阿根有||选仁村大青马与仁安寺的传说

阿根有||父亲的教诲




史政发展 塞外文化 红色文化 乡土文化

名人民俗 文物非遗 传说轶事 往事琐忆

投稿信箱:scgsjzb@163.com

主编微信:zb16632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