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聊愈”真的能疗愈吗?心理治疗如何使改变发生

 书鱼知小 2021-12-27

最近读了一本畅销书《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作者洛莉· 戈特利布不仅是一位作家,也是一位心理治疗师,在书中她写了五个不同年龄遇到不同人生问题的来访者案例。写治疗案例的书以前读过不少,比如存在主义治疗师欧文·亚隆的好几本经典著作我都很喜欢。但是这本书依旧打动了我,在五个咨询案例中,其中一个来访者是她自己。是的,心理治疗师遇到不能解决的人生问题时,需要其他咨询师来帮忙处理。这让这本书有了多重视角,既能够感受到作者作为治疗师时面对其他来访者时的思考,也能感受到作者在处理自己的问题时的“盲视”。

在阅读过程中,我还有另外两个角度,一是书中一些内容唤起了我作为来访者与治疗师谈话时的经历,它让我重新回味了当时我在做咨询时改变是如何发生的。另一方面,我也在学习很多心理治疗师的知识,阅读过程中我感受到了理论和实践之间的鸿沟和紧密联系。从专业的角度上看,这本书为心理科普爱好者提供了一种了解心理治疗的途径。除此之外,作者的文笔也很流畅,能感受到她对生活的敏锐,好的治疗师要有很强的共情能力,这种共情能力也通过她的文字传达了出来,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与书中的角色共情,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也是一本读者很容易被作者的写作方式触动的书。

以下是我在阅读过程中做的笔记:

>> 是原文,○是我的笔记

>> 当下,只能先迈出第一步,再走下一步。当我面对那些正在经历严重(影响社会功能的)抑郁症的患者,我就会跟他们这样说:“想象浴室就在前面。离你只有五步之遥。你看得到,却过不去。”这时就要先迈出第一步,再走下一步。不要一次去想五步,一次只迈好一步。迈好了这一步,再去走下一步,你终究会到达浴室的。同理,你也能成功地迈向明天、迈向明年。一步一个脚印。他们或许无法想象抑郁症状能在短期内缓解,但其实他们根本不需要去想。去做一件事,再让这件事驱使你去做另一件事,用一个良性循环来替代一个恶性循环。大多数巨大的转变都是靠我们用数百个微不足道、甚至难以察觉的一小步累积而来的。一步之中蕴含着许多可能性。

○对很多身陷泥潭中的人来说,迈开第一步很难,但只要第一步迈出去了,接下来的改变就能自然地发生。

>> 生活中我们能掌控的其实原本就不如自己想象的那么多,但面对病痛才是最叫人无能为力的事。无论是面对生活还是面对一次治疗,人们绝不愿意去想象的是,即使自己把所有该做的都做对了,还是有可能抽到一支下下签。但如果最坏的情况真的发生了,你唯一能做的就是以自己的方式面对厄运,而不是听从别人的意见。我想让朱莉沿着自己选择的路去走——况且以我贫乏的经验,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但似乎这么做对她起到了帮助作用。

○如果你的目的地是意大利,但误入荷兰,那么享受在荷兰的生活是一种选择,抱怨没有到达意大利也是一种选择,你会选择哪个呢。

>> 配合度高的来访者有能力与人建立关系,承担成年人应有的责任,并且能够反省自己。

○承担属于自己的责任,乍一听很简单,但是多少人在逃避?

>> 心理治疗师为了治疗来访者,需要尽量看透来访者的真实状况,这就意味着要看到他们的脆弱、他们根深蒂固的行为模式和内心挣扎。来访者当然想要寻求帮助,但他们也想让别人喜爱和欣赏自己,换句话说,他们会隐藏自己的弱点。这并不意味着心理治疗师不会去发现来访者的长处并尝试在此基础上发展其所长——我们确实会这么做,但医生在尝试找出哪里出了问题,来访者却在尽力维持表象,表现得比真实情况要振作,避免丢脸。双方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但行动上却背道而驰。

○这就是咨询中困难的部分,目标一致,但是心理治疗师不能在目的地等待来访者到来,而要陪来访者走过重重阴影最终到达目的地。

>> 治疗的关键在于治疗性的举动,而不在于治疗性的言语。

○做什么,比说什么更重要。如果你的语言是接纳的,而行为是排斥的,最终被人感受到的就是排斥的。

>> 那个迫使来访者来做心理治疗的主诉问题,通常只是某个大问题的其中一个层面,或者根本就是遮掩实际问题的烟雾弹。他知道大多数人都有足够的聪明才智,能找到方法屏蔽那些他们不想直视的问题,或是转移注意力,启动防御机制,来让威胁远离自己。他知道把情绪推到一边只会让它们变得更强烈,但在他长驱直入摧毁来访者的防御机制之前(这防御机制可能是让自己陷入对某个人的迷恋,也可能是对眼前的问题假装视而不见),他要帮助来访者找到能替代这个防御机制的东西,而不是让来访者卸下防御之后,赤裸裸地暴露在情绪中。

>> 顾名思义,“防御机制”具有功能性,能保护人们不受伤害。而心理治疗师要做的,就是帮助来访者窥探防御机制背后隐藏的问题,帮助他们学会直面自己的内心,促使他们做出改变,直到他们不再依赖这些防御机制。

○来访者的防御机制是为了保护自己,如果治疗师不仅要把防御揭开,这只是第一步,还要促使他们不要躲在防御背后,直面问题。

>> 人们总有一个迷思,认为心理治疗师就该保持中立,但怎么可能呢?我们也是人,不是机器人。事实上我们不是要保持中立,而是要尽力去留意自己非常不中立的情感、偏见和见解(我们称之为“反移情”),这样我们才能退一步,弄清楚该怎么处理它们。我们要利用自己的感受来帮助引导治疗,而不是压抑它。

○早期的精神动力学流派要求咨询师像是白板一样投射来访者的一切,但是实际上咨询师也有自己的好恶,无法严格中立。我记得课程中老师说,当你的价值观和来访者不同无法接纳她时,可以审视自己,也可以寻求督导帮助,也可以转介。

>> “你的感受不需要服从你对它们的预判。”他解释说,“感受是无论如何都会存在的,所以你还不如张开双臂欢迎它们,因为这些感受里可能藏着重要的线索。”

○每一种感受都是真实的,值得被看到的,不要逃避负面的感受。

>> 你必须不断作出决定,是逃避疼痛,还是忍受着疼痛作出改变。

○当我们逃避时,总觉得人生有其它选择,其实没有第三种选择。

>> 我们以为罗列遗愿清单是为了避免遗憾,但事实上我们是在靠它回避死亡。遗愿清单越长,越是代表我们想象中自己还有很长时间可以去完成。然而,如果要减掉清单上的愿望,就会让我们的否认机制受到微妙的损害,因为这代表着我们不得不认清一个严峻的现实:生命的死亡率是百分之百。

○存在心理学认为人生有四大核心命题:死亡、自由、孤独和无意义。死亡焦虑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

>> 一般来说,治疗师和来访者之间发生的状况,同样也会在来访者生活中与其他人接触的时候上演,只不过在治疗室里,来访者有一个安全的空间来尝试理解各种情况发生的原因。如果治疗师和来访者之间的互动没有在来访者与外界的关系中重演,通常是因为来访者在生活中并没有与别人建立任何深层的关系——百分之百就是这个原因。

○一个人在与他人相处时,会陷入同一种模式,无论这个相处对象是家人、同事、还是治疗师。

>> 心理治疗是一项辛苦的工作——辛苦的不只是治疗师,因为改变的责任完全在来访者自己身上。如果你对于治疗的期待是一个小时充满同情的点头,那你就来错地方了。治疗师确实会对你表示鼓励,但我们只会鼓励你的成长,而不是鼓励你瞧不起你的另一半。我们的职责是要理解你的看法,但不一定要赞同你的观点。心理治疗既要求你对自己负责,又要求你袒露自己脆弱的一面。我们不会直接把来访者引导至问题的核心,而是推动他们自己走向目的地,因为只有靠一己之力一点一点发现的真理,才是最有力的真理,是人们会认真地去面对的真理。在治疗关系中的隐含条件就是来访者愿意承受治疗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因为想要治疗过程有效,就免不了会有不适。

○我问过我的治疗师,为什么你不给我提供解决方案,她说你是最熟悉自己人生的人,所以只有你才最了解答案在哪里。

老师也说过,治疗师像是健身房教练,他会让你痛而不是让你舒服,是痛的部分让你成长。

>> 心理治疗最有效的时候是在人们开始好转的时候——就是在人们开始觉得不那么抑郁或不那么焦虑的时候,或是在危机已经过去的时候。这时他们反应不再过激,更专注于当下,更容易参与到治疗工作中。但不幸的是,人们常常在症状出现好转时就选择了结束治疗,他们没有意识到(又或许太清楚地知道)真正的重头戏此刻才刚要开始,留下来继续治疗将需要他们付出更多的辛劳。

○改变意味着痛苦,所以很多人会逃避改变这件事。

>> 愤怒是大多数人最容易进入的情绪,因为它是指向外在的,愤怒地责怪别人能让你感到痛快又义正词严。但宣泄出来的情绪往往只是冰山的一角,如果你透过表层去看,就能瞥见表象下积聚着更多情绪,那些你没意识到的或是不想表达出来的情绪:恐惧、无助、嫉妒、孤独、不安。如果你能包容这些更深层的情绪,在足够长的时间里去理解它们,倾听它们的诉求,你将能更有效地管理你的愤怒,那你也就不会总是怒气冲冲的了。当然,愤怒还有另一个作用,就是把身边的人都推开,让他们不要离你太近,近到可以看穿你。

○在人类所有的情绪中,愤怒是最复杂的,因为愤怒之下隐藏着更多情绪。所以下次愤怒时,要暂停下来,好好感受此刻的愤怒。

>> 心理治疗的重点就在于理解真正的自己。但要了解自己就必须先抛开对自己的固有认知——抛开那些你塑造出来限制自己的人设,这样你才不会裹足不前,才能活出真实的自己,而不是活在自己给自己描述的故事里。

○这也许是后现代心理治疗中叙事疗法的工作方法?人不等于问题,人会“选择”哪些问题进入自己的人生。

>> 心理治疗师就是在光天化日之下,听取人们的秘密和幻想、耻辱和失败,强行进入人们心中私密的空间,然后时间一到又戛然而止。

○想起老师说的,治疗师有一种“特权”,不用真实生活却可以参与他人的人生。

>> 因为阻抗能为我们提供线索,找到问题的症结在哪儿,提醒治疗师此处需要注意。在培训期间,每当我们这些实习生因为遇到固执抗拒的来访者而感到沮丧时,督导就会提醒我们,“阻抗是心理治疗师的朋友。不要和它搏斗,要跟从它的指引。”换句话说,就是要尝试去理解为什么阻抗会在那些地方出现。

○这也是我最近发生的改变:去思考为什么一件事会发生,而不是抱怨它不该发生。

>> 有时,“给自己加戏”可以是一种自我治疗的方式,不管加的是不是苦情戏,都可以让我们不去面对内心正在酝酿的危机,让自己自欺欺人地获得片刻安宁。

○你看,任何一种生活模式都会有某种“好处”,就是这种“好处”,一个人人才不愿意去改变,“给自己加戏也是”。

>> 我当治疗师以来感到十分惊讶的一件事就是,人们常常期望由别人来告诉自己该干什么,就好像别人手里有标准答案似的,又好像我们每天在日常生活中做的那么多选择真的都有对错之分。

○毕竟自己做决定还要承担后果呢,如果有他人来为自己的人生做决定,似乎就会轻松很多。

>> 人们想给自己的问题找到一个快速的解决方案,但殊不知一开始导致他们情绪问题的,就是生活中太过匆忙的节奏。他们以为现在的忙碌是为了以后能有机会享受生活,但往往,后来就没有“后来”了。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希·弗洛姆在五十多年前就阐述过这样的观点:“现代人总是觉得如果做事不够迅速,就会损失一些时间。但面对省下来的时间又不知该怎么办,只能打发了事。”

○扎心,挣钱也是这样,挣钱是为了生活,但是挣钱会失去生活。┓(´∀`)┏

>> 那个囚禁我的牢笼,栏杆两边都是敞开着的。

>> 我尤其喜欢弗兰克尔书中这样一句话:“在刺激和回应之间还留有一些空间,这个空间允许我们以自己的意志去选择我们的回应方式。我们所作出的回应包含了我们的成长和自由。”

○真正能困住你的只有你自己。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你是自由的。

>> 有时原谅是很微妙的,就像道歉一样。你向别人道歉,究竟是为了让你自己好过一些,还是为了让对方好过一些?你是真的为自己所做的事感到抱歉,还是其实觉得自己做的事完全在理,只不过是想通过道歉安抚那个认为你应该觉得抱歉的人?道歉究竟是为了谁?心理治疗中有一个名词叫做“强迫宽恕”。有时人们选择宽恕是为了摆脱一个创伤,他们需要通过原谅那个给他们带来伤害的人来走出创伤的阴影。可能有好心人跟他们说过,如果你不能宽恕那些罪人,你就无法放下自己心中的怒火。对某些人来说,宽恕就意味着豁然解脱——你不宽宥人们的恶行,但原谅了那个伤害你的人,这样你就可以跨过这道坎,继续你的生活了。但人们常常迫于压力去原谅别人,到头来如果做不到还会认为是自己身上出了问题,认为自己不够开明,不够坚强,或缺乏慈悲之心。

○人有选择不原谅的权利,我们总以为原谅他人很难,但其实选择不原谅他人,也很难。

>> 很多人以为来做心理治疗是要从过去发现一些什么,并把它们交代清楚,但其实治疗师工作的重点在于“当下”,要让人们意识到他们每天都在想些什么,感受到些什么。

○古典精神分析会发现过去,但是“当下”也很重要。

>> 痛苦并没有高低等级之分——这也是我在心理治疗师的专业培训中学到的最重要的道理之一。人们所受的折磨不应该被拿来比较,因为痛苦并不是一场比赛。

○失去双腿的痛苦和上班的痛苦是一样的,每一种痛苦都是真实的。有的人总回忆上学时候无忧无虑,其实上学和上班时的痛苦,都一样,记忆会美化痛苦。

>> “生活的本质是变化,而人类的本性是抗拒变化。”

○于是问题就产生了。

>> 面对着瑞塔,我意识到,即使到了七十岁,你的心还是会像十七岁时一样脆弱,容易受伤,充满渴望和激情——这些因素都依然在对你产生巨大的影响。坠入爱河的人不会老。不管你身心多疲惫,不管你曾经为爱受过多少苦,当新的爱情降临,你还是会感到充满了希望和活力,就像初恋一样。或许这次你会表现得更沉稳,因为你更有经验,更有智慧了,你也知道留给你的时间更少了,但当你听到爱人的声音,或是看到他的来电显示出现在你的手机上,你的心还是会漏跳一拍。黄昏恋的好处就在于人到晚年往往更宽容、更慷慨、更敏感,也更迫切。

○所以,你永远可以去享受爱情!

>> 我们是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成长的。

○害怕进入一段关系,就是在逃避成长,这句话说的就是以前的我。

也许你会感兴趣:

咨询师笔记01 | 觉察和反思是最重要的特质

最近生活的一些尝试: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

正文插画来自英国艺术家Gary Bunt。不知道为什么,画中的雪景总让我想到一首古诗,也是我最喜欢的一首关于下雪的诗: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