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原本廉价的产品增加附加值

 江苏天行健 2021-12-27

去超市买东西,发现过去散装秤的蔬菜现在大都弄成小包装卖了,当然这么一来价格也就上去了。有一段时间生意就不太好,一些过去常来的顾客基本了解价格的,一对比发现比过去贵,就不买了,只有一些不常来,对价格不太能记得住的人或上班族下班顺路进超市急着买点回去的人,随手拿起小包装放进购物篮中。

一个偶然的时候,再走进超市,发现货架前围着不少人急着拿起一个个小包装再不愿放回去了,怎么回事?走近才发现,原来超市将一部分小包装作了降价处理,仅仅是每天下午4点多以后,有一个工作人员往一部分小包装上再贴一个新的价格标签,一个简单的动作马上让滞销的蔬菜快速地进了顾客的购物篮。看着一人贴,一群人围着挑的情景,这还真成了这家超市每天这个时间段上演的一个保留节目呢。

任何一家企业都希望自己的产品销路好,但如何销售也确实是一门学问。除了老老实实生产出什么、种出了什么就这么往外卖以外,如果换种思维,动点脑筋,相信廉价的东西也一样能卖出好价钱的。

记得曾在媒体上看见南方某县的萝卜价格非常便宜的信息,可以说基本就是卖不出去,最后低到6分钱一斤了,有一外地人看到了机会,花一千多元一次买了十吨,并借用农户的小院,雇一些周围的农民,把萝卜加工成萝卜干,在保证每斤能赚一元的情况下,短时间低价转手给省会城市的各大酒店和批发市场。不到一个半月,销售一空。

要知道,在农村有很多农产品,在城里值钱,但在农村却是并不太珍惜地看管的,比如玉米、土豆、红薯等,越是比较好保存的,也往往是浪费最厉害的。在城里卖着并不便宜的价格,但在有的农村却是拿来喂猪命运的农产品还真有。

任何东西都有其价值的,农产品也不例外,但因各种原因,有相当一些农产品并没有发挥出最大的价值,有的稍稍加工就可以让其华丽转身。比如玉米炒一炒,或者做成爆米花再卖就比直接卖玉米要赚得多,土豆煮半熟晒干作为炸薯片,或者提取淀粉也比土豆贵啊。红薯如果提取淀粉呢?经过简单的加工后再卖到城里,就能产生附加值,有的附加值还很高。

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用途,也有不一样的销路,因地制宜,因人而宜,有时不需要自己建厂房,直接利用农民的场地,再雇佣周围的农民就能把产品生产出来,低廉的成本不 一定就是低廉的质量。关键是如何打开思路,如何充分挖掘产品的附加值。

【坚持原创,感谢我们能够相遇。原创图文,欢迎关注、收藏和以分享链接的方式转发。谢绝未经授权转载、摘编、洗稿及其他方式变相引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