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贾海忠金匮要略笔记(九五)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血痹病机,表现和治疗

 火帝养生_WSH 2021-12-28

二、血痹病机表现和治疗

【原文】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黄芪桂枝五物汤方:黄芪(三两) 、芍药(三两) 、桂枝(三两) 、生姜(六两) 、大枣(十二枚)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阴阳俱微,浮中沉寸关尺脉微。反映阴阳之气俱不足。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寸脉关脉微弱, 尺脉细紧。也就是整个脉都是偏弱的,小紧不是紧脉,只是细的意思。

“外证身体不仁”这个不仁,就是感觉异常,不能够准确的感觉冷、热、痛各种刺激,那就叫身体不仁。

“如风痹状”就是受了风,痹塞经脉以后出现的症状,治疗是用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桂枝五物汤就是桂枝汤去炙甘草+生黄芪。

黄芪桂枝五物汤,他没有写炙,那么就生有黄芪,用三两,就合现在的45克,黄芪,芍药,桂枝是等量,生姜六两合现在的90克,其实90克的生姜也没有多少,一片生姜,稍微厚一点差不多就有20克,90克生姜也就四五片而已。

黄芪桂枝五物汤,不是黄芪和桂枝,而是桂枝汤去掉甘草,加了黄芪,那么为什么不用甘草呢?

 甘草在《神农本草经》里,认为其“味甘平,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解毒。久服轻身延年。生川谷”。在经方中甘草也是出现率最高的一味药。那么在黄芪桂枝五物汤中为什么要去甘草呢,那是因为甘草有蓄水的功能,本来就是血痹,如果把水蓄在里面,那么不但不能除血痹,血痹会更厉害。所以,张仲景在这个方中把甘草去掉。

这个方中的芍药,在张仲景那个时候,应该是没有白芍,白芍都是现在家种的,野生的芍药都是赤芍,所以,在张仲景那个时代说的芍药就是现在的赤芍。

我们现在也可以根据血痹的寒和热来讲,如果是热选赤芍,如果是寒选白芍。

【要点延伸】

1、“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这个脉象在临床上多见的是寸脉弱,血痹,关脉也弱,只有尺脉还能摸到一点。这一类脉象的人,在古代的中医书里是不这么讲的,根本就不讲这个脉有什么症状,有什么临床表现,只讲是那个脏腑的病。实际上在临床上怎么判断呢?根据我们的临床经验,只要是寸脉弱的人,他的耐力好于爆发力,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要让他迅速去做一件事,他就发动不起来,他很慢,现在的肥胖的人就是这个动作。如果是让肥胖的人与瘦人赛跑,那个瘦人一个箭步就冲出去了,那个胖人肯定是慢得不行。但是,如果是跑马拉松,那你这个瘦人肯定跑不过胖人,胖人他还能一直慢慢地坚持下去,瘦人可能就坚持不了。所以,摸到这种寸脉弱的人,你问他,他一天慢慢地干活,他不觉得累,如果是让他干爆发力的活,他绝对不行。

2、“身体不仁”:我们上面讲过,这个不仁就是感觉异常,脱离了正常感知的能力,就叫不仁,我们有一句成语,麻木不仁。因为麻木,所以迟钝。它的原因从现在来讲,一个是神经本身功能低下,一个是神经受到外邪的侵扰,然后引起感觉的异常。在中医来讲,这个神经的功能,实际上是卫气的功能。

3、血痹到底是什么病,为什么主要表现是身体不仁呢?也就是卫气不足,血脉不畅导致的卫气失养,那么我们用现代医学的话来讲,就叫缺血性神经营养不良。也就是外周神经功能障碍。就象现在的糖尿病病人就是经常合并外周神经功能障碍,再加上有一些坏习惯更容易引起神经损伤。所以说,血痹是因为血脉不畅导致了相差的疾病。

4、“黄芪桂枝五物汤”里的桂枝汤是调和营卫第一方,所以,在古代说桂枝汤是群方之主,大部分的方子都是由桂枝变化而来。

为什么去炙甘草改生黄芪?身体不仁是卫气不足的表现,补益振奋卫气生黄芪确切有效,例如旬玉屏风、用到黄芪,就是预防外感风寒的。外感风寒首先影响的是卫气,当卫气足了以后,风寒就不容易外感。

还有一个补阳还五汤,这个方是治疗半身不遂的,半身不遂无论是脑缺血还是脑出血,一定是把神经损伤了才出现了半身不遂。这个补阳还五汤里主要的药物就是黄芪。在古代黄芪用到120~240克,也就是说大量用黄芪具有补益振奋卫气的功效。

在临床上,现代医学治疗缺血疾病也确切有效,补阳还五汤、升陷汤都验证过。史载祥教授在升陷汤的基础上创立了一个升解通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缺血,疗效非常好。下面我把这个方附在下面:

【升解通瘀汤】黄芪15g、知母10g、桔梗5g、升麻5g、柴胡5g 、党参12g、山茱萸15g、三棱10g、母草15g。

【用法】每日1剂 ,水煎取200m1,每次100m1,分早晚2次服。

【功效主治】升陷解毒,活血利水。主治难治性心绞痛。大气下陷、血瘀络阻症见胸闷胸痛、气短乏力,,或兼下肢水肿,舌淡暗质嫩或舌紫,脉沉弱、左寸尤甚。

我们现在知道了,黄芪除了振奋卫气,还可以治疗血痹,所以对心脑血管堵塞,外部血管堵塞,所有的血管堵塞,黄芪都是有效的。当然,对血管堵塞有效,其实还是因为黄芪的振奋卫气的作用,是气推动了血液的运行,中医有一句话叫“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

炙甘草可能对振奋卫气有碍(没有发现甘草振奋精神的古代文献,也无兴奋神经的现代药理文献佐证),但甘草国卫安神作用却有证据 (甘麦大枣汤治疗脏燥).也很少有资料证明甘草有通利血脉的直接作用,况且甘草的水钠潴留副作用对肥胖病人不适合,所以对“血痹"不适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