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深入谈谈会议营销

 EmmaSong24 2021-12-28

会议营销

广告公司用的最多的装逼神器,

微商用的最有效的收割法宝,

普通公司用着用着变成了培训,

大部分只是为了营造氛围做给领导看看。

俗话说,对于专业的咨询式销售,最搭的就是会议营销。

简单来说,产品或服务形态比较复杂,难以一看就让客户明白,放人流再多的货架上也无人问津,所以需要借助会议营销,特邀目标客户,通过各种绚烂的可视化展现来赢得客户的信赖。

会议营销,

不管场地是街边简陋的给老年人测血压的小铺子,还是场地选在高大上的五星级酒店会议室;

不管时间是周末大妈们赶早去购物的档口,还是时间在与客户商量多次后精挑细选而来;

不管演讲人是穿着白衬衫精瘦精瘦的房产中介,还是特邀行业知名专家气场十足的华丽出场;

不管边上搞氛围的是穿着妖艳的美女或中式大褂的大汉,还是一律西装笔挺手挎名包的上流精英。

反正,核心套路都差不多。

1、目标:卖货还是博关注;

2、受众:潜在客户还是已有客户;

3、周期:一年一次还是频繁炮火轰炸;

4、氛围:能达成目标,赢得受众信赖的场所和装饰;

5、流程:能达成目标,赢得受众信赖的时间和内容安排;

6、预算:能达成目标后,还有盈余的花钱方案;

7、人员:演讲能力足够捕获受众信赖的人,以及其他配合人员;

8、结果:当然是实现目标喽,但会议营销的目标其实大多难以衡量是否已经实现,毕竟被现场特邀受众认可这句话通过会后的调研,总是得到违心的结论。

那么,我在主办了近二百场各种类型的会销后,自己也经常会迷茫,到底怎么才能交付出一场成功的会销,怎样的会销才算是一场令人满意的会销。

1、还是目标?

老板最喜欢的目标是卖货,直接在一场活动后兑现营收。其实这是最容易的,限时特价+电视购物般的产品宣介+确实存在的产品卖点+激发冲动消费的一些小技巧,即可实现(当然,销售指标要合理,漫天要量没法实现)

不过在专业产品或服务中营销却没那么简单。

首先,很多东西就不可能在短时间达成销售,比如高端房产销售、昂贵的旅游项目、法律咨询等高价值服务、甚至软件产品。很多toB的产品或服务,不可能以限时特惠来激发立马成单。

其次,很多东西就天生没法在会上说服客户,比如客户大多是被主题吸引而来,只能说会上由主题引发而来的应用,让客户产生了兴趣,但购买行为还需要针对性案例分析、试用、报方案、比较方案等一系列的说服过程,才能最终承担。

所以,针对于这些专业产品或服务,企图几次会议就获得订单是不合理的目标设定。目标可以设定为一定量的销售线索,或者一定量的潜在客户名单,接驳后续的电话销售、上门拜访、一对一咨询等实现成交。

我个人觉得,目标设定是否可行性决定会议营销成功的一半。

2、与目标契合的受众

当然,我们都希望邀请来的不是现有客户,就是有很大概率净化成目标客户的受众。但客户画像在很多销售心目中本来就不清晰,或者为了充人数,诚心模糊化受众的画像。与其充数量,还不如提高参与者的质量,几百人的大型会议,符合微商的口味,靠群体意识来弱化单个个人的意志,让人稀里糊涂就买了单。不过对于专业客户,这简直就是灾难,他们不仅会抱怨氛围的嘈杂,而且会觉得没有被服务好。这时,就要把人数降下来,受众之间在公司背景、职位方面尽量雷同,每个人都能被一一邀请,并针对性地给予服务关注。

还有几点是特别容易被忽略的。

受众最好不要都是新人,而是要以一定比例放入一些老朋友,忠实的客户或者甚至是拖。因为会议营销的过程,这些潜在客户并不只是在被演讲人洗脑,他们更多的是被坐在他们边上的那些人洗脑和影响。不过最好不要安插销售,太过于直白,反而让受众厌恶。

如果会销目标定得比较宽泛,比如品牌被大众所认知之类的,那么邀请的受众则可以多元化,涉猎各行各业,而不要太纠结于消费者比较集中的画像。还要大力邀请媒体,借助他们的影响力,把受众扩散到活动现场之外的人群去。

如果会销目标是尽可能多的获取潜在客户名单,那么在活动文案上,就要尽可能契合产品或服务的消费场景,激发出消费痛点,要比现场实际演讲的内容包含更多内容,描述得也要更有吸引力。这样不管报名者,当天会不会出席,至少联系方式已经获取,事后二次营销还有的可作为。

3、与目标契合的氛围、环境、人员组织、时间频次、日程安排、预算花费

卖货要活动做勤,单次会议成交100,远比10次会议每次成交10,来得困难得多。这可能会限制了单次会议的运营预算,不过聪明的活动运营,有办法在该省的地方省到位,在该花钱的地方做到现场感召力。

获客要活动做精,从发布会议信息,到现场会务,到生动演讲,到激烈的互动环节,到礼品馈赠,到试用体验,全流程的高品质体验。参考车企的发布会就明白了。足够地逼格是让客户认可的关键。这也不一定要花很多钱,如同筹备一场婚礼,核心是创意,是用了心思。

宣介品牌要活动做大,有钱就把会销做出大场面,请知名人士,搞动静,越多媒体报道越好。可就算是特别有钱的品牌,也会邀请花钱花到刀口上,在大场面之下,很难说什么才叫刀口上,对比电影投资就懂了,大部分都是事后反推出来的。这里说的大,只是说足够大的影响力,比如借助粉丝力量的声势扩大,比如借助资源置换的媒体流量,比如借助事件营销的博取关注,比如取得特别讨巧有话题感的活动主题。反正不想花钱,那就得死很多脑细胞,动用很多人脉资源。

4、非线性累积过程

做会议营销,在次数比较少的前期,很容易被老板骂、被销售指责效果不佳。一两次,甚至十次以下的会销,大部分是做个热闹,对于潜在客户留不下什么印象。而达到一次频次后,连最开始参加过一次,现场无感的潜在客户,也会在频繁的通知和推广文案之下,对品牌产生点兴趣,提出主动接触。

坚持做会议营销,和坚持培训一样,都会产生非线性影响力累加的效果。

所以,谈回最开始的目标,除了单次活动目标,一定周期后的活动目标,更加重要,那个才是交付给老板的目标,是有底气拿出手炫耀的成果。

营销运营的方式其实就那么几种,很多新出来的噱头只是换汤不换药,说来说去,会销还是件需要好好磨的精细工作。创意+细致+名单积累+灵活变通+坚持不懈+一些好运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