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伟|阅读经典:三个基本问题

 昵称60405885 2021-12-28

这篇文章,系笔者“阅读经典“系列的一个总论,早就写好了,原本应放在公众号首篇发出。因应《浙江社会科学》杂志约稿投去,近期方才见刊,故而延宕到后面。

回头去看,放在后面也行,算是个总结!

我们生活的经历,有时倒着去看,感悟更深!

图片



阅读经典:何谓?何以?怎样?

摘要:阅读经典是学界一个永续的话题。然何谓经典?何以要读经典?怎样去读经典?诸如此类的问题迄今未有专论。本文以漫谈的方式就这些问题做了较为系统的阐述。作者认为:经典可以按照四个关键词作为基本标准去判断;读经典的益处至少有四:读经典的方法虽然因人而异,但有些基本的方法需要训练,掌握了就能达到有效与有效率地阅读,从经典中吸取知识营养,提升观察世界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阅读经典  何谓经典  何以经典  怎样去读

Reading ClassicsWhatWhyand How

Abstract: Reading classics is a permanent topic in academic circles. But what is classic? Why read classics? How to read classics? There has been no monograph on such issues so far. This paper makes a  systematic exposition on these problems in a way of rambling. 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classics can be judged according to four key words; There are at least four benefits to read classics: Although the approaches of reading classics vary from person to person, some basic methods need training. Mastering of the good approach of reading, one can read both  effectively and efficiently, absorb knowledge nutrition from classics, and improve his ability to observe the world and analyze problems.

Key words: reading classics, what is classics, why read classics,  how to read

图片

  原载《浙江社会科学》2021年第12期:152-154。该杂志编辑时略有删改。

阅读经典是学界一个永续的话题,在大学里这个话题尤其重要。大学的首要职责,是教会学生阅读和思考,进而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达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终生学习“四个学习”之一的“学会学习”(learn to learn)的境地。同时兼顾别的三个学习,即学知识(learn to know),学做事(learn to do)以及学会合作(learn to be together)。个人体验,一个人一旦学会了学习,掌握了自学的技巧,离开学校后就不再依赖教师,就能够通过自学,不断掌握新的知识。

论及这个话题,首先引出的问题当不少于三个,我这里将其以三个疑问代词概括之,分别为何谓、何以,以及怎样?三个疑问代词后面的问题分别是:何谓经典?何以必须读经典?怎样去读经典?

(一)何谓经典?

什么是学界常说的经典?去网上检索一下就会发现解释颇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经典这个词多半是个“舶来品”,源自西方语境,最早出现于文艺复兴初期。所谓复兴Renascence),针对的就是中世纪之前的古希腊、罗马创造的思想、文化和艺术。因为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知识界尤其是艺术界有一种认识:中世纪是个黑暗的时代(dark age),扼杀了那之前的许多思想和文化,遏制着知识创造。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发现古希腊、罗马时期创造的思想、文化和艺术非常耀眼。所以把古希腊、罗马时代创造的思想和艺术、建筑等,称作经典(classics)。故而,权威的英文词典(《朗文当代英语词典》)对于经典一词的解释是:“罗马、希腊的语言、文学和历史”(the languageliterature and history of Rome and Greece)。著名的牛津大学古典研究学(study of classics),圈定的研究范围就是“关于古希腊与罗马的学问”。

中国历史上也有经典之说。但与西方说法不尽相同。古汉语中的经与典是两个词,两个词是分开的。其中“经”专指经书,包括世俗的儒家名作和非世俗的宗教经卷。《四库全书》分类的经史子集的“经”,专指儒家名篇,《大学》、《中庸》首当其冲。还有佛道等宗教经卷,比如佛教的《楞严经》、《金刚经》和《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等,道教的《道德经》、《冲虚真经》等。此外有还有古老的《易经》等等。典指“典章”,最初专指春秋战国以前周朝的那种公文体制和法度规制,秦以后的专制王朝曾将那个时代的典章制度作为典范,将有关文字记录整理出来,称作“典籍”。故而《现代汉语词典》对“典籍”一词的释义是,“记载古代法制的图书,也泛指古代图书”

到了后世而当代,随着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经典一说则日益宽泛化。时下说到的经典,不单指古希腊、罗马的思想与艺术遗产,而且泛指那些为知识界所推崇且有历史传承价值的所有思想与艺术产品。所谓经典,首先是经由历史长河冲刷而沉淀下来的那些最具代表性,公认的权威性,对人类文明发展或特定领域知识演化具有或大或小持续影响力的各种思想作品。

这里的“沉淀”之说,受了英国启蒙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的启示:“时间就像一条河流,它给我们带来轻的和膨胀了的东西,但是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都沉没下去了。”(《伟大的复兴》,1620) 个人理解,经典就是被发掘的沉淀下去的那些“重而坚固的东西”!

经典有其公认的特征。权威的《朗文当代英语词典》释义“经典”(classics),连用了四个形容词。仔细琢磨,四个形容词恰恰点出了经典的最亮。我以为,可以沿着这四个形容词去梳理经典的共同特征:

第一个是typical,亦即典型性。可以这样推而广之地去理解:就是那些具有学科引领性的作品。许多学科都有这样的好作品。比如搞西方哲学的不读柏拉图和康德,你跟行家交流起来就比较困难,人家认为你还没入门。治中国史的没有通读过《史记》和《资治通鉴》,应该是不够格的。同样的,搞经济学的没有系统地读过亚当·斯密和马歇尔,也是一种遗憾。这些名家作品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创造了一种分析或叙事范式,对所在学科具有持续的引领性。

第二个是admired,就是公认的权威性,或曰受到该专业内外绝大多数学人的推崇。一本书或者一件艺术作品,在那个领域具有公认的权威性。你写文章也好,科学创造也好,援引那本书的说法,在业内就鲜有人去质疑。因为其准确性是公认的,因而是不容置疑的。

第三个是distinguished,亦即出类拔萃的,或曰卓越出众的。一本书,或者一件作品,在那个专业的地位出奇地高,与一般作品相比,犹如恒星之于卫星那样耀眼夺目,受到业内外万众瞩目

第四个是traditional。即传统的或曰传承性。个人理解,四个特征中这个最为重要。一本书光有前三个特征还嫌不够,再好的作品,如果经不住历史冲刷,一冲刷就成了过眼云烟,那只能称作流行作品,而与经典无缘。各行各业都有一些流行一时的作品,比如音乐界的流行音乐,艺术界的流行画,文学领域的“快餐”读物,这些作品虽然流行期间的市场价值不菲,但若雨后彩虹,稍纵即逝。与同行业的伟大作品不可同日而语。比如音乐界的贝多芬、约翰·斯特劳斯,艺术界的达·芬奇、米开朗琪罗,文学界的巴尔扎克、托尔斯泰和鲁迅。这些公认的大师的作品,是经过较长时期的历史打磨、冲刷而流传下来的,不会随着时间而给遗落,具有学科的传承性。

(二)何以阅读经典?

为什么我们必须读点经典?可以列出许多原因。基于多年读书、思考体验,笔者认为阅读经典的原因或者益处,当不少于四个方面:

第一个是获取原创性知识,增加我们已有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但凡经典都有原创知识或不俗的想法(idea)。像古希腊哲学三贤(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他们的思想都是原创的。一个基本而简单的原因是,那个时代可以借鉴的前人的研究文献很少。那些智者脚踏旷野大地,面对普罗大众,对天发问,自己悟出了一些独到的而不俗的看法,给人们以心灵的启示,实可谓了不起。

即便后世和近代乃至现代的传世之作,也皆有独到的原创知识,否则经不起时间河流的冲刷,少则数年,多则一二十年就会给淘汰掉的。不仅如此,经典给我们的知识皆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所谓深度,就是把问题讲的很透彻,说到根子上去了。当你仔细读完之后,会有一种“开窍”了的感觉。所谓广度,就是能扩大你的视野。读过之后,就会发现你不知道的东西太多,不由自主地发出感叹,我怎么没有想到?这个世界,如果你不想做井底之蛙的话,那就去读点经典吧!

第二个益处是,可以助你真正站上“巨人”的肩头,使我们对事物发展看的更远更深,对我们所从事的学术领域的前沿把握得更准确。科学界有一句流行的话,“我是站在巨人肩上”,才有了新的发现。何谓科学巨人?多半是那些经典文献的作者。你如果不读他们的鼎力之作,不了解他们的学问之道,何谈攀上人家的肩头?因为无知,你可能还在人家的脚下或者胯下。但凡经典文献的作者,多系各学科的出类拔萃者,许多原本就是那个学科的巨人。如果你连人家的书都没有读过,还奢谈什么站在人家的肩上?

第三个益处是,读经典能给我们两副眼睛:望远镜和显微镜。社会普通民众对读书人总有一种期盼,认为读了书有了学问就比常人看得远。问题是你读的是什么样的书?读进去了没有?如若去读那些眼力智力过人的智者写的书,加上你的悟性,就能使你站上一个新的高度,站的高看得远,犹如戴上了一幅望远镜。历史一再证明,那些超凡脱俗的智者,看问题往往比常人要远的多。当大众狂热的时候,我们能够做出冷静的判断。当大众消沉的时候,他们能看到未来的希望所在。读经典能够潜移默化地教会你专注,看到事物的细节。经典大多读起来有些“烧脑筋”,这就要求阅读时得非常专注。专注于文字细节,专注于段落之间的关联,还得不停地跟着作者去思考。久而久之,养成观察事物细节的习惯,就会发现你的眼睛有了一种神奇的穿透力。西方谚语说,魔鬼出在细节。学术研究,发现问题,要从大处着眼,细节入手。如此才可望有所收获,进而有所创新。

第四个好处,读经典,跟大师们学习,能使我们自己超凡脱俗。读任何书,要想真正理解作者的意图,得了解作者及其生活的那个时代。但凡大师级人物,大多都有超凡脱俗的气质。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就有一种脱超凡脱俗的气质。雅典的贵族法庭判他死刑,他的学生们为他打抱不平,自告奋勇为他疏通关系,劝他逃往异国他乡,然而他却不为所动,最后从容喝下毒酒赴死。何以如此?他讲我是雅典法治的倡导者,不管判决错对,一旦判决就得服从。如果我跑了,逃避了法律的惩罚的话,那就树了个破坏雅典法治的典型,一般人还怎么去遵守法治?只有立于健全的法治,雅典才有未来。为自己的信仰而死,这样的人格,不值的去效仿吗?就经济学领域而言,学品和人品兼优者也不少。经济学的奠基者亚当·斯密就是个谦谦君子和孝子。一生未婚,陪伴寡母,关注社会,专注学问,著述立说非常谨慎。临终前要他的好友当着他的面,将其多部未完成的书稿烧掉。他的理由是,不给后人留下不成熟的作品,免得误导。经济学大师马歇尔写道: “事实上,近代经济学的的创始者,多为性情温和、富有同情心和被人道的热诚所感动的人,他们很少关心为自己谋取财富,他们却很关心财富在大部分人之中的广泛的分布情况。”(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卷〉。

(三)怎样去读经典?

阅读是受过一定教育者吸收知识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读经典只不过是将这种方式应用于特定知识层次,因此与读一般书没有大的差异。所不同的可能在于,经典文献的专业性往往较强,需要读者更多的专注;读经典的目的主要在于增加个人知识和专业能力而非消遣,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

阅读,本身也是一门学问,也有一些技巧,理解了什么是阅读,掌握了其中的某些技巧,就能有效地阅读,即在给定的时间内读的东西较多。同时有效率地阅读,即读过的东西吸收了,嵌入自己头脑中已有知识体系之中。

首先要明白的是,什么是阅读?有一本讲大脑的书(Tony Buzan,Use your head,中译《启动大脑》,卜煜婷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年版)给阅读下了一个定义:“阅读是理解作者意图的一种过程,是把你眼睛扫描的文字植入你的头脑中已有知识或记忆体系的一种过程”。

进而将阅读分解为七个步骤。 一曰识别。就是识别你所看到的文字、符号、图表、数学公式等书面的东西。要紧的是避免误读,尤其是对关键词语的误解;二曰吸收。就是把你经过识别所读到的信息自眼睛植入大脑;三曰理解。实际上就是对你所看到并植入大脑的信息进行内部整合,按照你吸收知识的偏好重新编排整合;四曰领悟,就是把你新读到的知识与你头脑里已有的知识以及你看到的现实之间进行整合,也叫外部整合,考虑其合理性。进而举一反三,这样才算领悟;五曰存储。就是把你领悟的东西在你的大脑里刻上记忆。这里有两个小窍门:一个是把新学到的知识嵌入已有知识体系之中。二是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联想。以便未来提起这个就想起那个;六曰回忆,或者叫复习。辛辛苦苦阅读理解的知识,如若不去复习很容易忘记。原因是我们的记忆分两种:一种是暂时记忆,一种是永久记忆。重要的知识,只有经过不断复 习,才能从临时记忆转为永久记忆。专业研究显示,要将暂时记忆转化为永久记忆,至少得在半年内复习五次!七曰交流。就是得主动找机会把你阅读并存储在大脑中的知识与人交流,争取当众讲一遍,听听别人的看法或对同一本书的理解,这样才可得到启示,把死的知识变活!(赵伟:“阅读的学问”,公众号 赵伟教授工作室)

这是关于阅读的技术性分解与描述。阅读,在很大程度上全然是一种个人实践与体验。各人的方法有别,但亦有一些共同的方法。英语世界关于阅读有四种节奏上的分法:其一为略读(skimming),实则就是我们常说的浏览,轻快地翻看;其二为寻读(scanning),实则为选择性阅读,将一部书中最重要的部分,关键的段落找出来仔细去读,去品味;其三是精读(perusing),即全书细读,不放过任何一个段落;其四为挑剔式阅读(critical reading),就是以俯视的眼光去读,力图找出问题或逻辑上的漏洞。

个人体验,要使阅读既有效且有效率,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即可,即将寻读与细读结合起来。其中借助寻读找出一部书的主题、主线及其逻辑框架,进而论点、论据与方法;借助细读去关注这些关键环节。

以斯密《国富论》为例,可按照斯密本人开篇给出的论题,将那些论题作为基本线索,沿着这些线索去找答案和论据。

《国富论》共分五篇,斯密在开篇“序言与全书设计”中列了六个问题。其中第一篇两个问题,其余各篇各自围绕一个问题展开。我曾将这些问题简略地冠以六论(分工论;分配论;资本论;政府经济政策论;经济学说论;政府财政收支论),审视斯密该书的框架和各部分的逻辑联系。再深入下去,寻找他对这六个问题的答案,进而支撑答案的论据。最后形成整体的印象。继而结合本人已有理论知识和现实观察,去评判斯密的论点。如此等等。达于阅读效率与效果的统一。(参见赵伟:裕民富国而非富国裕民:重读斯密《国富论》,载《治理研究》2020年四期)。

除了上述而外,读书,尤其是读大部头的经典,还需做到“三勤”。三勤即眼勤、脑勤和手勤。所谓眼勤就是勤读,所谓脑勤就是勤思,所谓手勤就是勤记。长期读书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除了消遣性阅读而外,读专业书不记笔记不读。记什么?主要记三块东西:一为精辟句子,有些句子常人想不到,记下来触景生情引起联系或可触发新的思想!二为作者思路和阅读时的个人联想的提示;三曰点评。

最后,还须不失时机地写点读书札记,把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记录下来。如此去读经典,才可能有所得。

(四)阅读经典:构建专业知识的重要一环

读书是专业人员的必修课,是学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是受过一定教育的人的一种特权。

在浩如烟海的各种书籍中,要选出对我们的专业知识构建、专业能力提升,进而人生成长最有启示意义的读物,盯住经典,从阅读经典开始,无疑是个好的门径。

究竟何为经典,虽然各个学科的说法不一,但按照前述四个标准去判断不会有错。个人体验,阅读经典至少有四方面的好处。而要从阅读经典中获得益处,得因人而异地掌握一些基本的读书与思考方法。但无论什么方法,得服从效果和效率兼顾的目标。所谓阅读的效果,就是读懂了,吸收了,有了一些新的想法;所谓效率,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阅读量最大,读懂了不少好书。 

(作者系兰州大学经济学院学术院长、浙江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中心首席教授)

(2021/7/21初稿,8月12日定稿)

图片
赵 伟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任职于浙江大学、兰州大学等高校。曾任英国牛津大学、德国明斯特大学、瑞士联邦理工大学、苏黎世大学、日本立命馆大学、神户大学等国外多所高校客座教授,以及日本经济产业研究所(RIETI)等研究机构客座研究员。研究兴趣涵盖空间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和外国经济史等多个领域,涉猎哲学与世界历史等关联学科。迄今在国内外学术杂志发表学术论文三百多篇,学术随笔近四百篇。著有《现代工业社会与经济体制选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干预市场》(经济科学出版社)等专著多部,以及《空间视野看中国经济大势》(浙江大学出版社)、《阅读大学》等学术随笔多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