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服用哪些药物会增加跌倒的风险

 cxag 2021-12-28

Image

入冬以来,天气转冷,路面结冰,老年人跌倒事件频频发生,跌倒是造成老年人残疾、残障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造成老年人跌倒的因素较多,除了身体机能的退化等因素外,其中药物是引起其跌倒的重要因素,加强易致跌倒药物管理以及采取积极措施预防跌倒事件发生,对降低跌倒发生率、减少伤害严重度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那么在生活中,我们常用到的那些药品易导致跌倒呢?
作用于神经系统的药物
Image
    主要包括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抗癫痫药、镇静催眠药等,这些药物中镇静催眠药的影响最为明显,包括艾司唑仑、地西泮等。应用这些药物会引起嗜睡、晕眩、精神错乱、认知受损、运动失调及延缓反应时间等,这些都是造成跌倒的主要原因。
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的药物
Image

    易造成跌倒的心血管药物主要有降压药、利尿剂、抗心律失常药等,服用降压药及利尿剂后会出现低血压、直立性低血压、脑部血流灌注不足、肌肉无力、晕眩等,这些是导致跌倒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在开始给药或者调整剂量时。

降糖药物
Image

   主要包括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在使用过量或进食不佳时,可发生低血糖,从而出现头晕、共济失调、昏迷、震颤等致跌倒因素的发生。

第一代抗组胺药
Image

    氯苯那敏、苯海拉明、异丙嗪等有中枢抑制作用,表现为镇静、嗜睡、疲倦、乏力、眩晕、头痛、精神运动性损伤、视物模糊等,尤其老年人对抗组胺药较敏感,易发生低血压、精神错乱、痴呆和头晕等,导致跌倒。

胃肠解痉药
Image
    东莨菪碱等该类药物常见不良反应为: 眩晕、视力调节障碍、困倦等,因此服用时应格外小心。
联用药物数量
Image
    多重用药通常是指使用四种或四种以上的药物,是老年人跌倒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Image

    以上提到的药品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因疾病的需要而服用,需要服用这些药物时您也无需太过紧张,做到以下几点,可以有效预防跌倒。

    对于需要精神类药物治疗的老年人应优先考虑行为治疗、心理治疗等非药物治疗方法,减少精神类药物的使用,确需使用时也应维持最小剂量;需药物催眠时可优先选择非苯二氮䓬类,建议在上床后服用,同时也应注意避免非苯二氮䓬类药物的长期使用;抗抑郁药物和抗癫痫药物具有致骨质疏松和神经系统不良反应风险,应定期监测骨密度。服用降压药物时,出现体位性低血压的时间常为开始服用时,刚开始服药后建议直接躺平身体,需要起身慢慢坐起30秒,站立30秒,再行走,避免突然改变体位,继续服用药物可能会改善。服用降糖药的患者应常规随身携带一些糖果,一旦出现低血糖可立即食用。


Image
END
参考文献
[1] 老年人药物相关性跌倒预防管理专家共识[J].今日药学,2019,29(10):649-65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