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岩山寺忆游

 平型关杂志 2021-12-29



岩山寺忆游

栗廼瑶

上世纪八十年代,曾数游岩山寺,其景其情尚历历在目。记得第一次到岩山寺,适值中秋后一日,与数十学生徒步穿杨庄、过山会、越新蛟坨至天岩村西北,见一座红墙青瓦的幽静所在,殿宇古朴,苍松虬曲,实是点缀在荒村僻壤的一颗明珠。这就是以色彩纷披、精工至极、令人炫目的金代壁画而驰名中外的岩山寺了。
岩山寺,原名灵岩院,始建于宋元丰年间(元丰二年前),经金、元、明、清、民国历代重修。寺内现存有宋、金、元遗物:宋元丰二年“大宋国代州界繁峙县咸宁乡天延村第一等税户厚廷吉妻王氏” 等合家施舍建造的“佛口尊胜陀罗尼经幢”(部分);金正隆元年李旺李口等栽的松树;金正隆三年至大定七年,历时十年由“御前承应画匠王逵”以及“同画人王道”所绘制的壁画;一组残存的金代彩塑;“金大定七年九月二十三日建”石香炉一个;经元延佑二年落架翻修屋顶的南殿及一批残留的历代重修寺庙所立的碑碣。

全寺分为两进院落。山门座西面东,门楼即钟楼,上挂铸铁钟一口。一入山门有一株两围余粗的亭亭如伞的古松拔地而立。二门是三间牌楼式彩梁画栋叉架门,檐下正中竖匾,兰底浮雕楷书金字“岩山寺”三字大盈尺数。字体浑厚严谨,质朴耐看。惜无落款,不知何年何代何人所书。进二门,是岩山寺主院,现存正殿废墟,嵩草蓬生,棘刺过人,断碑残碣隐约其中,只有阶沿下三株苍松郁郁葱葱,峥嵘茂盛,于一层败落衰朽中显出盎然生机。东西有配颠共九间。院中东倒西歪几截宋、元残断经幢。正南座落着元延佑二年落架重修屋顶的南殿。南殿是文殊殿,面阔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殿宇嵯峨古朴,然亦满目疮痍。
进南殿,中央为方形大佛坛。佛坛尚残留有一组金代彩塑,尚有水月观音、胁侍、天王、文殊坐骑等九件。残头断臂,尘封土掩,亦难掩盖其艺术手法的精湛。其中,水月观音最为精美,面貌丰腴,神态自若,衣褶自然流畅,虽为草泥塑就,然给人以丝绸光洁柔滑之感,示人以临风欲舞之态。
殿内最引人注目的,还属金代壁画。东、西两壁,画均高3.45米,长11米,加上南、北壁残存壁画,总面积约九十平方米。年久代淹,壁画残损颇甚。南壁窗台下,西稍间,北壁东窗台下壁画,均遭破坏,其余各壁亦有不同程度的剥落磨损。画面凡用银朱铅粉的地方,都已变质发黑,沥粉堆金的装饰,亦大都剥落。墙面断裂,雨泪条条,历代维修,伤痕复加。虽疮痍遍布,然壁画魅人的光彩仍从一片陈旧中闪射出来。
壁画内容,西壁为佛传。描绘佛教始祖释迦摩尼的一生;东壁是佛卒生图,可辨识的有大方便佛报恩经孝养图,描绘须阇提(善生)太子割身肉孝养父母的故事;北壁画西侧绘五百商人航海遇难罗刹女营救故事,东侧绘一组塔院。

壁画内容虽是宣传教义,为虚幻的域外佛经故事,但画中的宫殿城阙楼台亭榭、民宅村舍、茶楼酒馆、磨房水碓以及各色人物、衣冠服饰、车辇、仪仗、兵器、农具等等,莫不反映了宋金代的社会生活和典章制度。一些画面,如画壁的太子出游四门图、倦睡宫女图、挤牛奶图、酒楼市肆图,东壁之婴戏图、水磨石臼劳作图、牛耕图等等,运用写实手法描绘出宋金社会华夏民族的民情风俗。特别是酒楼市肆图,画面上酒帘高挑,上书“野花攒地出,村酒透瓶香”。酒楼上,一男一女戚戚卖唱,六酒客或凝神谛听,或互斟劝饮、或回首顾盼,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叫卖各种饮食的小贩、算卦的盲人、游方的和尚,闹着要吃要喝的孩童,更是形形色色、活灵活现。与《清明上河图》较之,绝不在其右。
南殿内这些精美的壁画与甘肃省莫高窟、榆林石窟壁画,陕西省永泰、章怀,懿德墓葬壁画鼎峙而三,均属我国古代壁画瑰宝。
曾记出南殿,立于寺内荒草丛中,寻抚古松,似有远古市井吵杂、弹歌小唱的声浪,一种模糊断续的声浪,一种或远或近轻飘飘的声浪,如丝如缕伴随飒飒秋风、阵阵松涛入耳沁心。使人感到一种辽阔无边的生命的颤动,一种古往今来的生命声息,如同一个从远古跋涉而来的巨人疲倦地憩靠在这古松下呼吸,如泣如诉,告诉着后人什么······那御前承应画匠王逵与同画人王道伴同几个泥塑工匠、泥木匠作,十数年中在暮鼓晨钟声里劳作、劳作。他们或为疆土沦陷金人掳掠强逼,或为国破家亡流落在这僻远山乡,或为佛家弟子诚心为佛祖立传,或为雄心勃勃,立意要创就这传世之作······在这国家更迭中、皇帝轮转间,为了裹腹活命尽心尽力地画呀画,在为神佛立传之时,凄凉地描绘出自己的人生 际遇,留下了启迪后人的神来之笔。
也许,这破败的寺庙、苍老的古松、残断的碑碣、伤痕累累的壁画,什么也没告诉后人,这,只是人类自己的一种感情宣泄中的臆想罢了。
            昭阳大荒落之年孟陬之月于古云州




END

超过3000人已经关注订阅




文字编辑:王志秀    图文编辑:侯常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