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碣石在昌黎不在无棣——属地之争不需要有续集

 渐华 2021-12-29

作者: 孙立安 来源:碣石风

2021年,在全国都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气氛中,山东无棣县在9月15日举办了“庆祝碣石山复名20周年座谈会”。这不禁又让人想起了二十多年前那场沸沸扬扬的“碣石之争”。

文章图片1

无棣县复名碣石山二十周年庆功照

无棣县对于其县内的马谷山成功复名碣石山很有成就感,每十年都要搞一次大的庆祝活动。无棣县在《山东无棣碣石复名十周年随笔》中写道:

今年,2011年的9月15日,是“禹贡碣石山复名”十周年,是一个值得庆祝和纪念的日子!

《禹贡》碣石山复名,在我国历史地理学界也是一件具有重大意义的事情。”《禹贡》碣石在无棣”的结论,既排解了碣石“沦于海”、碣石“没于陆”的困惑,又为研究古黄河的历史变迁、挖掘黄河文化积淀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2005年6月24日,山东省人民政府,以鲁政函民字[2005] 17号文件批准将碣石山南麓的 “大山镇”更名为“碣石山镇”,并将碣石山的名字标注在政府正式出版的地图上,这是具有公信力的严肃的行政行为,具有深远的意义。标志着无棣人《禹贡》碣石考取得了阶段性成 果。

文章图片2

无棣县复名碣石山十周年庆功照

二十年来,碣石之争的热潮已经冷却下来了。然而,无棣县在网络上不断发布这种庆功会的信息,难免刺激别人的神经,让他们想起曾经的“碣石之争”。无棣县“复名碣石山”真的成功了吗?这件事重复千遍就成事实了吗?

尽管无棣县例举的部分古籍中提到了马谷山曾称碣石,但那绝不是主流。无棣县“复名碣石山”的活动存在重大瑕疵,涉嫌地名变更违反国家法规。

第一、无棣“复名碣石山”存在巨大争议

在无棣县人民政府网站(www.wudi.gov.cn)上有一篇题为《安作璋先生与无棣碣石文化研究 ——深切怀念安老先生》的文章。该文清楚地记述了“复名碣石山”曾存在的巨大争议:“二〇〇一年,无棣县委宣传部按照县委的安排,组织力量搜集史料,撰写考证论文,整理编辑了《禹贡碣石山》(滨准印[2001]1号),并筹划成立了“无棣县碣石山复名开发工程指挥部”。消息一出,如同油锅里泼了一瓢冷水,县内县外、社会各界顿时沸腾起来了,支持者有之、反对者更有之,人言啧啧,议论纷纷。上海复旦大学一位教授来电劝解我们,“学术问题是一个看不见的高压线,碰不得,一定要小心谨慎,小范围研讨是可以的,千万不要登报、出书,更不要复名开发,否则会身败名裂的。

第二、“禹贡碣石在无棣”根本站不住脚

尽管历史上有一些人认为“碣石山在古黄河下游入海处,无棣马谷山即为禹贡碣石山”,然而那不是主流。凡是认真读过《禹贡》的人都知道,禹贡说的只有冀州碣石,即使碣石不能脱离冀州。无棣县历史沿革一直都写着无棣古属兖州,兖州根本谈不上碣石。难怪,无棣“复名碣石山”项目一提出就引起了巨大争议。

之所以有“碣石的无棣说”,只不过是没能理解“岛夷皮服,夹右碣石入于河”。“岛夷”无非是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及以外的东北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西行向周天子朝贡,无论走陆路还是近岸海路都是靠着右侧的昌黎碣石山而行的。“碣石无棣说”从黄河“播为九河”入手,在古黄河入海口处找碣石,实属误入歧途不能自拔。《民国无棣县志》引用了清康熙元年成书的《肇域志》中的《禹贡》碣石无棣说,但“碣石无棣说”根本不成立。

文章图片3

第三、秦皇碣石求仙根本不在无棣县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说得很清楚,秦始皇几次求仙分去了两处:一是在青岛-威海一带,曾属旧齐国,求仙由齐人徐福领头;二是在碣石山-秦皇岛一带。曾属旧燕国,求仙由燕人卢生带队。

燕齐分界在无棣沟,无棣县虽属齐国,但根本不是秦始皇求仙之地且无秦朝时马谷山称碣石的记载。

第四、无棣县曹操观沧海不存在

曹操征途中“临碣石,观沧海”是公认的历史佳话。但是,曹操临碣石绝非无棣县所谓的马谷山碣石。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述了这样的内容:公元206年秋,曹操进到淳于(山东潍坊坊子区北距无棣县有250多公里),攻打海贼管承,遣乐进、李典击破之,管承败走入海岛。公元207年夏,曹操亲征乌丸攻克袁尚和袁绍,去程出卢龙塞走燕山腹地,凯旋走傍海道,过昌黎碣石山。从军事上说,攻打海贼管承之战充其量是战斗级别,而北征袁尚袁绍则是战役级别,二者不可同日而语,更不能混淆。

“距海35公里,海拔63.4米,面积0.39平方公里”的马谷山(无棣县碣石山)是不会让曹操吟出“至于我碣石,惆怅我东海”那样的诗句的,更不会有登高观海后的壮怀激烈。那样的话,曹操的心胸和气魄也太小了。无棣县碣石山(马谷山)实为大平原上一火山岩孤丘而已,站在上面根本望不到海。

文章图片4

无棣碣石山 滨州田海滨摄

第五、无棣“复名碣石山”涉嫌违规

无棣县将马谷山“复名碣石山”,真的像他们所说的是“具有公信力的严肃的行政行为”吗?其实,这一行为涉嫌违反国务院颁布的《地名管理条例》和民政部制定的《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两个法规。

1986年1月23日,《地名管理条例》颁布并实施。1996年6月18日,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1986年中国国务院颁发的《地名管理条例》,中国民政部制定了《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无棣县复名碣石山是在2001年9月15日,当时两个地名法规均已生效。

根据《地名管理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地名,包括:自然地理实体名称,行政区划名称,居民地名称,各专业部门使用的具有地名意义的台、站、港、场等名称。第六条 地名命名、更名的审批权限和程序如下:(二)国内外著名的或涉及两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上的山脉、河流、湖泊等自然地理实体名称,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提出意见,报国务院审批。

马谷山属于自然地理实体名称,其更名为碣石山涉及冀、鲁两省,昌黎碣石山又属于国内著名之山(燕山余脉),因此无棣复名碣石山需要国务院审批现有资料没有显示无棣县“复名碣石山”获得了国务院的批准文件。

从已知的资料来看,尽管无棣县复名碣石山得到了滨州市的大力支持,但2001年马谷山更名为碣石山并没有得到山东省的批复。无棣县把生米做成熟饭后,直到2005年6月24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才以鲁政函民字[2005]17号文件批准将碣石山南麓的“大山镇”更名为“碣石山镇”,但仍没有马谷山更名为碣石山的批准文件。

民政部制定的《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是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的细化,我们对无棣复名碣石山违反《细则》哪些条款就不必多言了。早在民国成立伊始,袁世凯政府就大力整顿地名重名乱象。当今,无棣县还搞“马谷山复名碣石山”,不惜违反现行国家地名管理法规,实在令人难以理解。

文章图片5

昌黎碣石山(五峰山)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李大钊写就《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和早期开展革命活动的红色圣地,早已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无棣马谷山“复名碣石山”已经引起了人们对碣石山认知的混乱。山东无棣县应实事求是地还原历史本源,尽速纠正所谓“马谷山复名碣石山”的行为。若河北昌黎县依法上书国务院要求就“复名碣石山”进行整改的话,无棣县何以面对呢? “碣石之争”已经过去了二十年,我们希望“碣石之争”不需要有续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