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导报》“书坛精英”访谈——董水荣访谈

 黄俊俭书法 2021-12-29

《书法导报》“书坛精英”访谈 

书家简介

董水荣(叶屋山人),1974年9月生于福建长汀,现就职于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中国文艺评论协会会员、中国书协会员。发表书画理论文章200多篇,100多万字。出版有《视野与对话——当代书法批评品质的构想》《回望经典——经典书法二十四品》《当代书法维度》。其中,《当代书法维度》一书入选第七届“兰亭奖”。

书法批评的底线在哪里?

——董水荣访谈

本报记者  黄俊俭

黄俊俭:近年来,你在书法理论研究、书法批评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今天,请你就当前书法批评的现状谈谈自己的看法。在访谈开始之前,请先介绍一下你目前的状态。

董水荣:这些年我在书法理论与书法批评上一直在努力。几乎每年产出20篇左右的这类文章。这些文章大多刊发在报纸上,我喜欢发报纸的感觉,能将最新相关思考和观点及时地刊发出来,同时文体也相对轻松和自由。我觉得书法批评是书法学术中最先锋、最复杂、最真实的一种写作,也是最有难度的一种写作。它的难度是面对正在发生变化的创作风潮,还没有经过时间的沉淀与淘洗,面对芜杂的现状,你是否能看到问题的关键。许多人认为世事要等盖棺之后才能定论,我想我们当代都说不清楚的事,难道后人就比我们更清楚?后人的“定论”是根据当时的材料来“定论”的,再加上时代与自身的需要,所谓“史实”到底有多少的真实?相对而言,我更相信当下,也尊重当下,尊重当代书法家和当代作品。对于批评就是要有勇气在事发当时就有基本判断的能力。


当代书法学术界过于轻视当下,也过于轻视批评。但我想强调,真正有价值的理论与批评,它都必须有“当下”意识,必须思考“现在”。我对当代书法批评的现状比较悲观,主要不是批评勇气的问题,而是批评能力的问题。目前,真正能涉及到书法创作本体上有深度地进行问题揭示,非常少。所以,书法批评界“失信”于书坛。

黄俊俭:有人认为,书法批评家通过对书法作品的解析做出的审美判断,与书法批评家的个人气质、书法史修养、国学功底,以及批评家从事个人创作的审美体验密切相关,并强调书法批评家要具备一定的创作能力和水平。但是,最后一点往往被许多人忽视。有些书法批评家撰写的批评文章为何常常被诟病?其实质的问题就是书法批评家由于自身缺乏书法创作实践,从而使得文章中“虚”的成分太多。不仅被批评者不服气,读者看了也不满意。有些书法批评家还利用地位优势,片面夸大批评对象的优点,并廉价地冠以“名家”“大家”“传世作品”的称谓,妄图进行“理论殖民”。其实,是不是“名家”、“大家”,是不是“传世作品”,不是书法批评家说了算,也不是某一个机构或组织说了算,而是要后世的追认。不知你如何看待此类现象,请谈谈你的观点。

董水荣:你所提到的现象是书法批评界普遍存在的现象。“虚假”“吹捧”“平庸”“攻击”“外行”这些都是形容当代书法批评的字眼。要使书法批评获得介入现实、批判现实的活力,必须严格从书法创作出发,从书法作品出发,才有可能写出具有学术锋芒和精神锋芒的书法批评,才能进入书法创作本体的核心。书法批评之所以“虚”,是因为“虚”看了书法。只有在内心里尊重书法,尊重书法创作,批评家与书法家才有共同的精神背景,才能同频共振,才有对话的基础。你这个问题,我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你说的是书法批评与创作的关系。从书法批评家素质要求上,我认为一位优秀的书法批评家,他首先是位书法家,其次才是理论家,最后才有可能成为批评家。因为书法批评时刻保持与具体对象的紧密接触,必须对作品做出具体的感知理解和评价。拥有丰富创作经验的批评家有着艺术的敏感和探索的精神,也不乏对书法传统有独特的理解。这样的批评家拥有创造性的直觉,这种直觉能对作品有整体而具体的把握。


许多所谓的书法批评家,可能连作品都读不懂就信口开河,我不知道他们哪来的“瞎说”的勇气。没有深刻的创作体验,很难找准书法审美的基调。我也一向重视书法创作在书法批评中的作用,这是书法批评的起点。脱离了具体的创作,不仅无法研究书法的形式特点和审美品格,也无法研究外部力量对于书法的影响与渗透。


第二,你说的是书法批评与理论的关系。我理解书法批评不是简单的理论套用。书法理论面对的是书法现象,又要有超然其上的抽象概括和规律性的认识,寻求一种普遍化的存在,而书法批评面对地是丰富而具体的对象。同一种标准在其他的书法作品里是无法解决的。所以,不少的书法评论家,只能是将形容词堆砌和千篇一律的理论套用,这种文章用在谁的书法批评上都可以,只要改个名字就行。


第三,你说的是书法批评与作者的关系。我在研究历代经典的过程中发现,同时代的评论对作者的认同确实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也就是说,几乎所有的经典都经过了同时代充分的评论与关注,从而形成了当时广为流传的基本认知,然后成为新的审美标准,(历代书法的审美不断地在丰富和发展)为后世追认提供了可能。不然很快将所有的“精彩”淹没在历史的风尘中。但是,在真正专业的书法批评里,几乎不会用“名家”“大家”“传世作品”等“江湖语言”。用这些字眼,不仅不能提升书法家的知名度,反而降低书法家的品味。

黄俊俭:当前,一些书法圈外人士对书法界“指手画脚”,进行所谓的书法批评。在读者看来,这些所谓的书法批评并未抓住问题的实质,因为这些人本身连书法票友的水平都还没达到,有的甚至书法还没入门。然而,这些人又似乎占据着一种心理上的优势,正是应验了一句老话:“无知者无畏!”例如,个别作家把书法家及其书法作品当作小说来描写,并且充满了主观臆断;有些演艺界人士以当代某位书法家及其作品作为其书法审美的标准,并据此批评其他书法家及其作品。这些人的文章或讲话不仅贻笑大方,而且还引申出一个话题:我们应该怎样认识“跨界批评”?请谈谈你的观点。

董水荣:对于跨界批评,我理解的就是“行外批评”。跨界批评,把书法看成是一个空洞的文化容器,谁都可以在书法批评上插上一脚。打着文化的旗号,做着没文化的事。结果将书法批评当相声说,当散文做,当小说写。实际上很少看到真正的有声望的名家跨界到书法批评中来,他们往往只表示喜欢与关注。书法界的人士也不会把他们的话当真。因为跨界批评,很难深入到创作本体上,只能停留在对书法“外围”的人与事的关注,以及和书法相关的“文化”现象上做文章。令人头痛的是这些“批评家”,比专业人士更自信,更霸道。他们狂躁、夸张、轻浮的文字堆砌,让人觉得批评家无所信。无信则无立,如果整体的书法批评是这样,那么就会“失信”。书法批评真的需要在书法本体角度上,从正面、积极地肯定当代书法,重新确立起对当代的信任。


现在流行“跨学科研究”,原本意在打破单一学科的研究视野和方法,在多维的思路交汇中提升研究质量。这只是美好的愿望!目前,书法跨学科,基本上是“拉大旗作虎皮”,通过几次重大书法论坛邀请来的文化类专家的演讲来看,他们在谈到书法时,无论是从美学,还是从文字学、文学等学科跨到书法界,谈到书法的认知时,基本上处于“常识”水准。没有立足在书法学的跨学科,书法研究基本上没有意义,更谈不上对书法有新的认知。我认为,如果要跨学界,不是让人“跨进来”,而是要立足书法本身之后“跨出去”。有了本体、本业、本心的跨界,才有意义的拓展和提升。跨界我们要鼓励勇敢地“跨出去”。跨出去接受新碰撞,以新的书法视角,根据现实的需要重新打探书法世界。批评不是证实过去,而是更好地发展未来。批评者只有深入观察与深刻对话,才有可能成为有所向度的书法思考者。当代书法批评中非常看重独特的视野和精神的对话。多维的思想与观察,多维的对话,批评更能获得阐释书法的能力。让书法批评建立起新的观察方式,感悟当代书法存在的秘密。

黄俊俭:你觉得何谓书法批评?我们应该怎样进行书法批评?书法批评的底线在哪里?

董水荣:对于批评,我更愿意理解为评论,带有学理根据的评论。所以书法批评,就是专业性很强的带有学理性的评论。那么,什么是书法批评的学理?如果学理不清,书法批评永远无法振兴。评论是构成学科完整体系的重要部分,如果评论迟迟没有起色,说明书法学科体系并不完备。我们连评价体系都找不到,如何来评?所以,我们看到前几年,书法界一直在给书法制定评价体系。我作为《当代书法评价体系建设》一书的特邀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我还是觉得这种体系治标不治本。其背后是我们严重缺乏对于书法作为艺术学科语言的研究,这里涉及到书法美学、理论、语言的体系研究。


我们应该怎样进行书法批评?这和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书法批评愿望相关。


首先,它是一种价值的判断。这种判断首先在深入观察的基础上阐释,理解书法家审美理想和创作理念如何通过形式、符号、笔意、线质、节奏、组合、形态、用墨等一系列的艺术语言显现出来。不论是阐释和判断,都是要求洞察的深刻性、观念的明晰性和论说的逻辑性。


其次,它是一种意义的发现和挖掘。书法批评是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写作就是参与了作品意义的生成和呈现,也参与了一个时代书法观念、审美理想的生成与扩展。当新的价值判断和理解,超越了历史的视野,也就有了作品新的价值判断和意义发现。作品本身并没有意义,只有遇到了读者,才能产生不同意义的阐释。


再者,书法批评是一种思想的对话。批评家应该是一个深邃地理解书家和作品的对话者。我想,当代书法批评重要的是探查当下的热情,批评家更多地是与批评对象之间进行精神上的对话,引起读者的思考,借此阐释自己内心的精神图像、对美的发现,以及对书法未来的全部想象。当然,在批评写作上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批评方式,只是还要提醒一点,一定还要有批评文体的自觉。


现在的书法批评哪有什么底线!要么,唯利是图,对权贵者卑躬屈膝;要么,彰显自我,空洞夸张,故作姿态;要么,斤斤计较,尽显小肚鸡肠,批评揭示别人的隐私,也显露了自身的阴暗。因为当代书法批评没有底线,所以混乱。一般认为书法批评说“真话”就是底线。索尔仁尼琴说:“一句真话比一个世界还重。”说明这个世界说句真话有多么重要。面对公众,大家对于批评家的要求仅仅是说真话。但真话不是真理!如果一个没有丰富的创作经验,没有深刻的审美眼光,没有长期理性的思考,他的真话只能表明个人的态度而已。如何说真话?首先是“求真”。这是一项基本的要求,它维系着批评的本质和批评的品格。对批评对象要有认真、务实的态度,要有大量的阅读和深厚的理论准备,并且以艺术为中心的批评意识。其次是“实证”,这是对批评的学术性和科学性品格的维护,它集中体现为对一切从文本出发、一切从对象出发的批评理念与批评立场的坚守。我崇尚有感而发、言之有据的批评。最后说出“真知灼见”,对作者与读者都有精神启发的交流。
长期以来,我一直在做与书法批评相关的工作,对书法批评理论构架的思考,作品的关注,作者的观察,风潮的因果;从书法批评文体到书法理论研究,再到书法语言的研究,都是顺着当代书法批评所需要的工作努力探索。2013年,我出版过《当代书法品质的构想》,随着对书法批评实践的深入,又积累了许多关于书法批评的思考,如果有可能再出一本书法批评理论的专著。

黄俊俭:谢谢你接受我的访谈。

董水荣:也非常感谢黄老师的采访,以及精彩的问题。

董水荣作品

(访谈发表于2021年6月23日出版的《书法导报》第十版)

黄俊俭,《书法导报》副总编辑、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新闻出版传媒委员会秘书长、中央财经大学当代书法研究中心研究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