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妊娠期小知识--中国古代胎教学说的内容

 拾月怀胎 2021-12-29
我国古代即有"胎教"之说。那时,科学虽不发达,但人们已经意识到了胎教的重要性。古人所谓胎教,是指妊娠期为有利于胎儿在母体内的生长发育而对母亲饮食、精神、生活起居等方面所采取的积极措施,以便使母子身心都得到健康的发展。
具体来说,古人所谓的胎教,主要包括下面六方面的内容:
一.注意调和情绪
古人认为,胎借母气以生,呼吸相通,喜怒相应,若有所逆,即致子疾。孕妇的怒愁悲思,狂喜极乐,都会使气血失和而影响胎儿。因此,古人主张调顺气机,宁静养胎。"宁静得养胎,盖气血调和则胎安。……欲生好子者,必先养其气。气得其养,则子性和顺,无乖戾之气。"《增补大生要旨》中说:"凡受胎后切不可打骂人,盖气调则胎安,气逆则胎病。"可见,孕妇喜怒哀乐的情绪变化,对胎儿健康发育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孕妇应注意调节情绪,使自己保持平和乐观,情志舒畅。
二.重视环境感化
古人认为,孕妇所处的外界环境,对胎儿具有十分重要的潜移默化作用。隋代医书《诸病源候论》说:“妊娠三月,名始胎。当此时,血不流行,形象始化,未有定义,因感而变。……欲子美好,宜佩白玉;欲子贤能,宜看诗书。是谓外象而内感也。”钱今阳在《钱氏儿科学》中说:“欲子女之清秀者,居山明水秀之乡;欲子女之聪俊者,常资文学艺书。”及至今日,民间仍有许多类似做法,如妇女怀孕后在室内摆设一些优美的山水风景画,以及俊秀的小儿图像等。这种做法的实质,也是在通过环境的优雅来调和孕妇的情绪。
三.注重德行修养
古人很注重孕妇的德行操守和性格修养,要求遵循一定的生活准则,避免各种不良刺激。例如,《史记》中记载有周文王之母太任“及其有娠,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能以胎教”,所以“文王生而明圣,太任教之一而识百”。
四.注意饮食起居
中医认为,妊娠期间,孕妇由于生理上发生特殊变化,很容易受暑、寒、风、湿、燥、火(古称"六淫")侵害,感染疾病,危及胎儿。因此,这一时期应特别注意起居。
同时,妊娠期孕妇消化功能减弱,但又要供应胎儿营养,使养料的需求增加。因此,这一时期应注意食用营养丰富而易于消化的食物,口味宜清淡,不宜膏粱厚味,煎炙辛辣。另外,生冷食物吃多了,会使脾胃损伤而出现腹泻、呕吐,既损孕妇,又伤胎儿。因此,妊娠期间,孕妇应注意戒生冷食物。
五.注意节制房事
房事是指夫妻间的性生活。虽然房事为受孕怀胎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但受孕之后,房事必须节制。《备急千金要方》指出:“怀孕之后,首忌交合。盖阴气动而外泄,则分其养孕之力,而扰其固孕之机,且火动于内,营血不安,神魂不密,形体劳乏,筋脉震惊,动而漏下,半产,难产,生子多疾。”《妇科集略》亦道:“嗜欲一端,为害最重。三月前犯,能动胎产;三月后犯,使子不寿。”可见,孕期如不节制房事,会引发母体异常,影响胎儿健康发育。
六.注意劳逸适度
妊娠后的起居劳逸应适度,既不可贪图安逸,亦不可过于劳累。中医认为,孕妇太逸,则气滞;太劳,则气衰。怀孕五个月之前,宜稍安逸,五个月之后,宜增适量运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