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订严氏济生方,消渴门,糖尿病

 北京润雨 2021-12-29

《济生方》,方书,又名《严氏济生方》,10卷。南宋严用和(子礼)撰。南宋宝祐元年(1253年)成书。分类辑录内、外、妇科方论,凡医论80则,医方433首(据玉枝轩本统计)。持论较谨慎,不轻攻,亦不轻补。所论“补脾不若补肾”,“气道贵乎顺,顺则津液流通”,均具卓识。所收诸方,或采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三因方》等书,如五积散、华盖散、香苏散、十神汤之类;或辑民间单验方,如治脏毒下血之蒜连丸。选方多为作者尝试有验者,如实脾散、归脾汤、加味肾气丸、鳖甲饮子、橘皮竹茹汤等,为后世医家广泛采用。吴澄《古今通变仁寿方序》称严氏诸方:“不泛不繁,用之辄有功。”本书明代以后散佚,清乾隆年间纂修《四库全书》时,据《永乐大典》辑佚,得医论56则,方240余首,厘为8卷。


消渴门
消渴论治
消渴之疾,皆起于肾,盛壮之时,不自保养,快情纵欲,饮酒无度,喜食脯炙醯醢,或服丹石,遂使肾水枯竭,心火燔炽,三焦猛烈,五脏干燥,由是消渴生焉。医经所载,有消渴、内消、强中三证。消渴者,多渴而利;内消者,由热中所作,小便多,于所饮食物皆消作小便,而反不渴,令人虚极短气强中者,茎长兴盛,不交精液自出,皆当审处,施以治法。大抵消渴之人,愈与未愈;常防患痈疾。
其所慎者有三:一饮酒,二房劳,三碱食及面。能慎此者,虽不服药而自可愈。不如此者,纵有金丹,亦不可救,深思慎之。


加减肾气丸治劳伤肾经,肾水不足,心火自用,口舌焦干,多渴而利,精神恍惚,面赤心烦,腰痛脚弱,肢体羸瘦,不能起止。
山茱萸
取肉,白茯苓去皮,牡丹皮去木,熟地黄酒蒸,五味子、泽泻、鹿角、山药锉,炒各一两,沉香不见火,官桂不见火,各半两
右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用盐汤米饮任下。弱甚者,加附子一两,兼进黄芪汤。

荠苊(杏参丸)治强中为病,茎长兴盛,不交精液自出,消渴之后,多作痈疽,多由过服丹石所致。
荠苊、大豆
去皮,茯神去木,磁石煅,研极细,玄参、栝蒌根、石斛去根、地骨皮去木、熟地黄酒浸
鹿角各一两,沉香
不见火,人参各半两
右为细末,用猪肾一具,煮如食法,令烂,杵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用盐汤送下。如不可丸,入少酒糊亦可。

荠苊为桔梗科植物荠苊的根。又名杏叶沙参、甜桔梗。荠苨异名:苨、菧苨(《尔雅》),杏参(《本草图经》),杏叶沙参、白面根(《救荒本草》),甜桔梗(《纲目》),土桔梗(《本草原始》),空沙参(《本草从新》),梅参、长叶沙参(《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本种药用部位为桔梗科植物荠苨、薄叶荠苨的根。性味:甘,性微寒。有清热化痰,解毒之功能。用于肺热咳嗽,痰黄稠;痈肿疮毒;服热药引起的不良反应等。用法:煎汤,作丸、散,或煮食。

杏叶沙参基本解释: 1.亦称"杏参"。 2.多年生草本。或名荠苨。根入药,称南沙参。


猪肚丸治消渴。

猪肚一枚,治如食法,黄连去芦,小麦各五两
天花粉、茯苓
去木,各四两,麦门冬去心,三两
右五味为末,内猪肚中缝,塞安甑中,蒸之极烂,木臼中杵和丸,如桐于大,每服七十丸,米饮下,随意服之。如不能丸,入少炼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