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为什么喜欢喝豆汁儿?

 九州好人 2021-12-30

最近开始尝试拍一些我日常去的餐馆。短视频,不接商业推广,自费,也不以拍摄为由索取任何优惠。

剪出一期尹三豆汁,顺便聊一聊自己的想法。

刚来北京的时候,在王府井第一次喝豆汁儿,差点没吐出来,又酸又臭,和泔水一个味儿。

前两天老妈问我,在北京十多年了,没房也没固定工作,每月开销三万多,为什么不回老家?我一愣神儿,跟她半开玩笑,离开北京,可就喝不着豆汁儿了。

十多年前,怎么也想不到,以后的自己,特别是夏天,早上醒来,会特意骑车找一家心仪的豆汁儿店,来一碗豆汁儿,配一个焦圈儿,和一小碟咸菜。

梁实秋讲得好呀,上好的酱菜,不管用,非得是廉价的腌大萝卜丝儿,才够味儿。

豆汁儿,做绿豆粉条剩的下脚料,一穷人吃食。以前北京的冬天,缺瓜少菜,豆汁儿,便是穷人们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重要来源。在夏天,一碗酸爽的豆汁儿,搭上一个焦圈儿,快速补充碳水,够卖力气的伙计,奔波大半天。

如今在北京常喝豆汁儿的,老大爷老大妈居多,若是有一家店莫名其妙地火起来,倒是能勾来一些二三十岁的小年轻,但是,很少成回头客。

长大以后吧,知道生活不是一直甜的,更多是在苦味、酸味和臭味里找一丝丝的甜,咖啡如此,茶如此,豆汁儿,也如此。

一碗好的豆汁儿什么样,不管再酸再臭,也能有一丝丝的回甘,让你大喊一声,痛快。

在北京十多年,被社会反复毒打,成长很多,可以包容越来越多以前讨厌的东西,从包容、到习惯,再到离不开,便是喜欢。

对豆汁儿如此,对人,有时候,也如此。

如果一个人来北京旅游,我肯定不让他去喝豆汁儿。因为,豆汁儿需要你长时间地去习惯,可能是三年五年,也可能是十年,更可能,永远不接受。

尹三豆汁是唯一被米其林指南收录的豆汁儿店,但选尹三,并不是一件专业和负责的事(不是尹三不好)。

米其林指南笑话的地方在于,它在巴黎指南里没有法棍店,在伦敦指南里也没有炸鱼薯条,可一到北京,就把豆汁儿这种大众难以接受的“北京特色”搬上来,包括他们榜单里不分菜系对“北京烤鸭”的热忱,无一展示着欧美人对中国、对北京的刻板印象,令人不适。

被米其林收录以后,我每次去尹三,全能看到一些年轻人喝豆汁儿,拍两张照片,捏着鼻子喝两口,拍屁股走人。是他们欣赏不来么?

不,是因为,豆汁对大多数人来讲,就是难喝的。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