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0年第8周 | 努力可积累,积累可看见

 发发执笔 2021-12-30

这是发发2020年第05篇周总结

(2.17~2.23)


正式复工一星期了,公司的各项防护措施都还算完备:

每天上班,村委会测一次体温,进了公司测第二次;
食堂午餐以打包形式,各人在办公室吃,避免聚众和面对面吃饭;
每天每人可以领取一个口罩,缓解大多数员工口罩告罄的尴尬;
办公室配有大瓶酒精和消毒水,每日自觉做好清洁……
疫情虽有缓解,但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放松警惕。
上周工作之外的时间,完成了这些事情。

1

输入:完成定投1对1咨询,开启定投计划

等了一星期,终于在星期六排到了定投1对1指导。3群的助教很积极负责,她说话和学习态度都很有感染力。一场咨询下来,我除了解决定投疑惑外,还从她身上吸取到许多能量。

按照我之前的初步计划和助教的指导,定好了两只基金和分配金额。新的一周就开始定投了,每星期按时做好记录,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加仓和定投进度。

到此,我的基金定投学习算是走过第一阶段,接下来,就是在实操中,不断将理论联系实际,巩固知识。

这次学习经历让我意识到,集中学习的好处,那就是足够专注。既然是真正想学习的内容,那就把这件事做好,放下手机,专注学习。

未来会持续这样的学习精神,贯彻到其他课程学习当中。

基金定投是一件放长线钓大鱼的事情,所以要耐心点,等待金蛋慢慢长大。

2

输入:知识管理训练营

知乎上的知识管理课程继续自学中。上星期学了三节:如何打造私人图书馆、故事模型、如何准备一场演讲。

比较受益的是如何打造私人图书馆一节的内容,已经在逐步实践当中。

“私人图书馆”是一个生动的比喻,其实就是在印象笔记中打造个人的读书体系。这个体系要解决的问题是:读完书后记不住书中知识、写文章时找不到素材、书籍太多搬家时太累。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将读书体系电子化得以解决。

读书也有一个知识管理的过程,我们可以在印象笔记中做好读书管理的全流程:

选书(作者调查、阅读书评)→读书(电子书or纸质书,有电子书则复制进大象)→作书摘、整理笔记→写感想、书评等。

这个过程的所有资料,不管是外部找的,还是自己产生的,统统保存进印象笔记中“阅读”这个笔记本组之下的对应笔记本。

尤其是书摘,保存进印象笔记,不仅可以对其中的重点内容进行费曼笔记,保留理解和想法;之后想用到其中案例时,能直接搜索到素材,方便快捷;而且初始的费曼笔记可以作为参考,直接引用或进行迭代。

我打算将印象笔记中原先在用的读书笔记模板做一次迭代,目的是让笔记更全面,调用时更方便。以后的读书笔记,无论是纸质还是电子,都统一汇集到印象笔记中。

3

输入:得到听书6本

前段时间在得到免费领取了2个月的听书vip,后来陆陆续续有听书。复工以前,一般是晚上一边洗碗一边听。现在上班了,上班路上就在车里放,一段路程,正好以正常倍速放完一个音频+有一点反刍时间。

听书最令人开心的事情,莫过于书中的内容正好能用到现在的生活里。这也正是我听书的目的:听完能有一点改变。

比如上星期听了一本《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对我有所启发。

曾国藩的官场生涯可以分为2个时期。

在前期,他是个理想主义者,不仅自己按儒家思想约束自己,也企图推行到整个官场,但现实不允许,他处处受挫。

返乡后,他对自己的思想境界和官场上的处事态度进行了深刻反省。他以第三视角审视自己,悟出了许多此前不知道的道理。

再度回到官场时,他不再抱着空想,改变作风,行贿受贿,为人变得圆滑。从政治空想家到成熟政治家的这一改变,让他的官场之路顺畅许多。

当然他的本性没有改变。圆滑只是他为官处事的手段。虽然收了很多钱财,但那一方面是“随大流”,另一方面他也确实需要大量金钱做事。“浊为表,清为里”,曾国藩死后,留下的钱财只够办完丧事。

曾国藩再度回到官场后的改变,对我很有启示。

我现在的公司中,人文环境已经固化。一同就职的几位同事,一直无法完全适应这个公司的环境、上司的做法等。

仔细思考,与其说无法适应,倒不如说是,不愿意被融合。因为不想改变自己的工作作风。但是一味秉承自己的作风,在这个环境之下,工作得很不快乐。有一位同事已经决定辞职。

曾国藩的这个故事,让我觉得特别适用于现在的公司环境。

单靠个人力量无法改变环境和别人,那就改变自己。融入一个环境,不是被同化,不是变成自己讨厌的样子。而是像曾国藩一样,将私生活的为人和工作上的处事分开。私生活遵循本性,工作上圆滑变通,也许这样才是更好的生存之道。性格太坚硬,就缺少包容的弹性。

这么想了之后,当下觉得心中有一口气疏通了。


4

输出:知识星球
知识星球继续日更一周。上一周的新知多是听书启发而写。
每天不计字数地书写短文字,一周下来,没想到居然也累计有3900多字。努力可积累,继续坚持。
可以扫下图二维码查看我的新知噢。


5

生活:午餐便当

复工后,比较大的一点变化是自己带午餐便当了。提前一晚规划好第二天吃什么,备好食材,第二天起来快手炒个小菜,随早餐一起蒸两只虾,凑在一起,就是一份有自己味道的午餐了。

目前还不会营养均衡的搭配,想的是先把这件事做下去,再把它做好。

上星期的新菜色是:意面。煮得韧性刚好的意面,淋上熊先生制作的酱汁,比外面餐厅的意面好吃太多了,于是我俩周末连吃了两天。

6

娱乐:2部电影
看了2部类型差别挺大的电影。
《女间谍》地下室技术特工走向阳光成为优秀外勤特工的女性成长故事。主角设定很有意思,一个40岁的胖乎乎的单身女性。因为想为暗恋的同事"复仇",接下一个危险的任务,从幕后走向台前。让人惊讶的是,她完全与特工不符的大妈性格和如同计算机一般的技术大脑,让她一次次虎口脱险。最后完美完成任务。影片中幽默成分挺搞笑,适合放松。
《理智与情感》李安导演的情感作品。一对姐妹,两种爱情态度。感情里,理性与感性都需要。结局中,理智的姐姐忍不住释放感情,奔放的妹妹学会了克制,她们都遇上对的人。斯内普教授饰演的上校真的太暖啦。

上星期还读完一本书《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从去年2月就开始看的书,终于在一年后全部看完了。
现在养成每天中午午休前看半小时书,《被讨厌的勇气》就是用这种方式看完的。
小小的时间付出可积累,积累可见成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