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聊斋志异》读后感

 昵称680LrUfh 2021-12-30

其实《聊斋志异》里故事很多,写贪官污吏的有,写奇闻逸事的,狐仙妖怪与书生的爱情,只不过是其中一少部分。但是人们一提到《聊斋》,首先就想到人妖(鬼)恋爱,而且多是男人与女妖的恋爱,男人又多是穷书生。为什么?因为《聊斋》的作者蒲松龄,就是一个一贫如洗、屡试不中的穷书生。据书蒲松龄开了个茶馆,听取喝茶人的闲聊,把听来的故事记录下来,整理成书,故名“聊斋志异”。但是当然不是简单的笔录,也不仅仅是剪裁和加工,而是根据这些素材,由作者进行了文学创作。所以作品中融入了作者的感情,体现了作者的思想观念:对贪官污吏的痛恨,对世情百态的思考。而写得最好的,是作者对爱情的渴望。

古代中国,并没有爱情滋生的土壤。尤其是在大户人家与知识分子家庭,青年男女内外隔绝,连见面的机会都很少,还怎么谈爱情?所以中国早期小说里的爱情,往往带有玄幻的色彩:杜丽娘在梦里遇到一个青年男子,就抓住不放,为之生、为之死。

并且那时候的爱情,与婚姻、与性不大分得开:贾母批判故事里“一见了一个清俊男子,不管是亲是友,便想起'终身大事’来,父母也忘了,书礼也忘了,鬼不成鬼,贼不成贼”。《西厢记》里的莺莺,表现爱情的唯一方式就是“自荐枕席”一一不是她放纵肉欲,实在是除了肉体关系之外,她不知道爱情还有别的表现形式。

张爱玲则是这样说的:“(古代中国)恋爱只能是早熟的表兄妹,一成年,就只有妓院这脏乱的角落里还许有机会。再就只有'聊斋’中狐鬼的狂想曲了”。

早熟的表兄妹,像《红楼梦》里的宝黛,在未成年的时候可以“耳鬓厮磨”,可以要求“我知道为叫你疏他?我成了个什么人呢!我为德是我的心。”黛玉并不要求宝玉与宝钗疏远(虽然只是嘴上说说),只要宝玉心里有自己、也知道自己心里有宝玉就行了。这纯粹的心灵层面的要求,就是爱情与婚姻的最大区别了。但是宝黛可以有这样的爱情,一般人家的女孩子“只和姊妹同处,兄妹们自是别院另室的”,根本没有接触的机会。偶然远远地见一面、看一眼,话也说不了几句,何谈心灵的沟通与交流?所以张爱玲认为,妓院里男女相处,是中国古代爱情的仅有机会,但这也要金钱做支撑。《醒世恒言》里有个“卖油郎独占花魁”的故事,秦重耗尽一年多的积蓄,只为了亲近美娘一夜。可见这妓院的消费,哪是一般穷人承担得起的?

蒲松龄是穷人,既没有早熟的表妹,也没有在“肮脏的角落”寻找爱情的财力,只能在想象与文学的世界里任意驰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