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盘点十首富有哲理的诗

 涵敬斋 2021-12-30

1.鹦鹉(方孝孺)

幽禽兀自啭佳音,玉立雕笼万里心

只为从前解言语,半生不得在山林

文章图片1

这首出自方孝孺的哲理诗反映了作者疲于奔波,为才所累的倦怠心境,还含有感慨世人不可露才扬己,逞才显能的意思,阐述了福祸相依的道理。鹦鹉之所以被擒,乃是因为歌声婉转、善于模仿人类的声音,“只为从前解言语”既是描绘“鹦鹉学舌”的自然现象,又暗含着作者读书有得、学问有成的状态。但是福祸相依,作者也因此遭人嫉恨,深陷牢笼,失去了自由。而获释之后又陷入到另外一种困境中,那就是功名的羁绊。作者此诗就是对老庄哲学中“无用之用”观点的诗意表达。

2.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文章图片2

诗的内容很平常,读来却有一种新鲜感。作者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创造了一种深邃的意境,寄寓着一个具有简单意义的深刻哲理。它的佳处,就在于作者善于从日常生活里人们习见的现象中,敏感地发现和领悟某种新鲜的经验,并用通俗生动而又富于理趣的语言表现出来,能给人以某种联想与启示。

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的成功所陶醉。

3.小松(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文章图片3

杜荀鹤的这首《小松》看上去写得很普通,可是那一份深厚的哲理,却是令人感动。这首诗借松写人,托物讽喻,诗中字里行间充满理趣,耐人寻味。诗中对小松的描写,精炼传神,表达了诗人虽然才华横溢,但由于出身贫穷而不受赏识的愤懑以及不满之情。诗人也正是融入进了自己的思想,从而也使得这首诗显得别具一格,字里行间更是充满哲理。

这首《小松》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个人的生命尽管很渺小,可是我们也不要小看了自己,更加不要小看了别人,总有一天自己的努力终将获得成功,别人也是一样。所以我们无论是对待自己,还是对待别人都要尊重,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地认识自己,以及认识别人。诗人也正是以小松为例,从而表达出了这么一种人生哲理,我们读这样的作品,无疑是能够从这些哲理背后感悟到更为深沉的人生。

4. 蔽月山房(王阳明)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有人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

文章图片4

说到王阳明,明朝一哥,被世人称为三个半圣人之一,三个圣人是孔子、诸葛亮、王阳明,曾国藩算半个。《蔽月山房》是他十二岁时吟诵了一首富有哲理的诗句,与此中哲理最接近的是苏轼的《题西林壁》。这首诗的要旨是告诉人看问题,处理事情,立足点要高,视野要宽,这样才能把握对象的全貌,认识它的实质,不致被假象所迷惑,得出错误的结论。

这首诗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要学会用辩证的、发展的、全面的、系统的观点去看待事物,而不要从一个单纯的某一侧面来得出结论,只有这样,我们的思路才能更加清晰,决策才能更加符合现实,判断才能更加准确全面。只要开阔视野,开放思想,不囿于小的圈子,那么自然而然的就能看到事物的本质。因为从高处看低处是容易的,清楚的。我们要想取得更大成就,必须比别人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才能看的更符合实际规律。这就是所谓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苦热题恒寂师禅室(白居易)

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

非是禅房无热到?但能心静即身凉。

文章图片5

这首诗的内容说的是,一天白居易,去拜访一名叫做恒寂的禅师,看到每个人都被酷暑折磨得走来走去,想要找到凉快的地方,只有恒寂禅师在禅房里,白居易问禅师,“难道禅房不热吗?”禅师回答,“不热,甚至我感觉很凉快”,白居易听后,猛然醒悟,烈日炎炎,禅房非凉爽之地,原来是出家人没有纷繁的干扰,心静自然凉。

现在我们炎热的夏天,也经常说到的“心静自然凉”,也是由此诗的最后一句演变而来的。后来也被雍正皇帝拿去怀念康熙,写了一篇《心静自然凉》的训文,盛暑不开窗、不纳凉者,皆因自幼习惯,亦由心静,故身不热,意思是说只有做到内心平静,身上才不热,后来用在遇到困难时,需要放平心态,以一颗平常心去处理生活中的问题。这首诗从唯心主义角度理解,意思是安心作禅,不要被外在的事物所影响,只要能控制住不良思绪,心里就会变得平静,自然而然不受任何事情干扰。

6.天道(冯道)

穷达皆由命,何劳发叹声。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

冬去冰须泮,春来草自生。请君观此理,天道甚分明。

文章图片6

历史上多半时间里,皇帝一般要比臣子能走得远一些,如宋仁宗一朝,仅宰相一职,就熬死熬退了至少二十三位。乱世之中,臣子之性命,更是草芥浮萍一般脆弱,未必就比平头百姓安生多少。但是,茫茫史海,总有一些另类出现。横贯了整个五代十国的冯道,便是这奇才中的翘楚。

出生于河北沧州的冯道,从刘守光帐下从仕算起,先后历经后唐、后晋、契丹、后汉、后周五个王朝,加上还曾经向辽太宗称臣,侍奉过的皇帝达到惊人的十二位,这种鬼神操作,就算称之“十朝元老”都是低估。然而,在历史上,这位奇人却是被清流骂的声名狼藉,不堪入耳;同时,他又被奸佞弃之如敝屣,嗤之以鼻。身处乱世,清忠多死于节,奸邪多亡于利,浑噩之辈,难成高位。这么看起来,经历了十余朝的冯道,似乎于这三种类型都不契合,确实是个极品奇葩。

他在《天道》中说道:“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这句话的本意,并不是如现代常规的理解那样,劝人不要计较得失,要坚持做正确的事情。这句话其实是说,只要做出对当前最好的选择,不需要去管将来会怎么样。

冯道在每个关键时刻,总能做出对自己,对周边最好的选择,甚至不惜为此抛弃旧主,也毫不犹豫,坚持己心。其实抛开气节论,冯道为人上的刻苦勤俭,淳厚清廉,是很多人不及的。守天道,立心志,上下不欺,始终如是,这是冯道的乱世立命之根

本诗的哲理诗告诉我们:很多时候,人们总是期待努力后的一个结果。当结果非你所愿时,你就会陷入深深的怀疑。其实,任何努力都有意义。有时,它不过是藏在你看不到的地方。所以,你只管努力,上天自有安排。人生总是奇妙的,一旦你努力去做一件事,如果结果不是你想象的那样,那么老天一定会给你一个更好的结果。

7. 苔(袁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文章图片7

《苔》是清代诗人袁枚创作的一首人生励志的小诗。此诗歌颂了苔藓虽生活在阴暗潮湿之处,却有自己的生活本能和生命意向,并不会因为环境恶劣而丧失生发的勇气。全诗把苔藓人格化,把诗人的感受、情绪融入到形象的塑造中,理趣横生,意蕴明彻而深邃,简约疏朗中具有浓重的哲理意味。这首诗独出蹊径,不仅全神贯注地写苔,而且把淡泊宁静、积极向上的人格融入这小小生命。作为小小的咏物诗,《苔》的艺术个性颇可叹赏。

苔藓生活在太阳不到的地方,没有阳光普照,没有温暖的环境,也缺乏别人的关注,但是它却能在这样的环境里旺盛地生存着。我们何尝不是如此,在卑微如尘土一样的时候,我们仍然要努力活着,努力散发着光芒,即使这光芒微弱,那也要像野草野花苔藓一样勇敢存在。当我们身处逆境,穷困潦倒,人生不得志的时候,我们要像苔藓一样默默地野蛮生长,不抛弃不放弃。也许有朝一日成为万人敬仰的“牡丹”,但是也不要忘记,我们也曾经有过一颗苔藓的心态,人生再有潮起潮落时,便会有平静的心态来面对。

8.终南别业(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文章图片8

《终南别业》是王维最著名的诗歌之一,这首诗的禅意体现得非常充分,其背后的道理更加令人深思,仅仅“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句便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学。

这首诗写于诗人被调回长安之时,那时候朝中李林甫当政,诗人不能施展抱负,就在终南山下筑庐而居,与当地的裴迪等唱和。他每日参禅打坐,吃斋奉佛,悠闲自在。这首诗描写的就是那种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

由于王维的母亲是个佛教徒,所以从小耳濡目染的他,也逐渐受到佛教的影响,天性淡逸,超然物外,在经过这些艰苦卓绝的人生之后,王维越来越看淡仕途,因此他的诗词里面的禅意也越来越浓重。这首诗通过写一行一坐一笑体现了心中的悠闲,如行云自由翱翔,如流水自由流淌。诗从山居学道写起,诗人独来独往,自得其乐。他随意而行,不知不觉竟来到流水的尽头,看到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坐看云起”,可巧又遇到了看林老人,两人便谈笑风生,乐而忘归了。处处都是无心的遇合,处处体现出诗人宁静淡逸、超然物外的风采。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一种境界。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前方似乎无路可走的时候,这个时候该怎么办?王维告诉我们,不用太焦虑,坐下来静静地看看天上云卷云舒,这不正是一番绝好的风景吗?

这首诗蕴含的哲理就是不要被眼前的困难和挫折给吓住,而是自己应该积极去寻找别的机会寻找更有利可图的环境来让自己变得越来越高兴越开心。这样才能连续不断的欣赏到人生美景,度过自己难关,说白了就是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都不要有坐以待毙的想法,而是另辟蹊径。

虽然诗人没有直白地告诉人们这些哲理,但是我们却能够感觉到诗人随性洒脱,心胸开阔,眼界深远,思想随和的心态,不被世俗所打扰,自己寻找自己的生活乐趣。

这样的生活态度其实对我们在这纷纷扰扰,熙熙攘攘的生活中有很大的教导意义!我们应该学会诗人为人处世的洒脱态度和随和的心态,不被困难和挫折吓到,积极寻找更多更好的机会感受这样有趣的人生!

9.和子由渑池怀旧(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文章图片9

子由,即苏轼的弟弟苏辙,苏轼与苏辙兄弟二人一向感情深厚。嘉祐六年。苏轼前往凤翔做官,苏辙为苏轼送别,他忆起在自己19岁那年,与兄长进京应试,同住于渑池僧舍,题诗璧上,如今兄长赴任途中又要经过故地,苏辙心中有无限感慨,于是,在分手回京时,做《怀渑池寄子瞻兄》,赠予苏轼。苏轼得诗后,则以这首《和子由渑池怀旧》与之相和,在诗中,他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以乐观的姿态,来宽慰弟弟。

彼时的苏轼尚未经历乌台诗案,可是他诗中蕴含的哲理依旧发人深省。相比于苏辙的怀旧,苏轼更多的是开解他。尽管命运无常,我们有时无法应对偶然,可是绝对不能坐以待毙,如此乐观向上的精神,不亏是苏东坡!

这首《和子由渑池怀旧》,从头到尾,都深含着人生哲理,体现着诗人为人处世的风格。苏轼虽对往事抱有怀念,对前程的不定充满惆怅,但是他能将人生诸事皆看作偶然与平常,乐观对待,用追求前路来替代怀缅往事,以此来化解忧恼,可谓大智慧。同时,他也不忘告诫宽慰自己的弟弟,不要为自己担心,未来会好的,不要太沉湎于往事,只消珍惜当下的每分每秒,往事均已过,而人生还要往前。

本诗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生当然富有偶然性,可是我们不应放弃对必然性的追求,而人生的轨迹呢,就像大雁偶尔驻足的雪地一样,偶然之间留下一个痕迹,很快也会消失不见。即使进取的道路非常崎岖,我们也不应该放弃。

10.观书有感(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文章图片10

从文学角度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借景喻理,描绘作者“观书”的感受,借助生动的形象揭示深刻的哲理。诗篇通过池塘水清因有活水注入的现象,比喻要不断接受新事物,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与进步。

从字面上看好像是一首风景之作,实际上说的是读书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这首诗包含着隽永的意味和深刻的哲理,富于启发而又历久常新,寄托着诗人对读书人的殷切希望。读书需要求异求新,诗作以源头活水比喻学习要不断读书,不断从读书中汲取新的营养才能有日新月异的进步。学生在读书时要克服浮躁情绪,才能使自己的内心清澈如池水。源头活水不断,池水才能清澈见底映照出蓝天云影,人只有经常开卷阅读才能滋润心灵焕发神采。半亩大的池塘像明镜一样,映照着来回闪动的天光云影。要问这池塘怎么这样清澈?原来有活水不断从源头流来啊!以源头活水比喻读书学习,要坚持开卷不断汲取新知,才能有日新月异的进步,达到新的境界。全诗寓意深刻,寓哲理于生动形象的比喻之中,不堕理障,富于理趣,一直为人传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