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闷闷不乐,是消极懒惰还是抑郁?

 昭德心理官方 2021-12-30


跟随精神科医生出门诊的时候,我们遇到了一对母女。

从进门开始就让人感受到两人之间微妙的气氛。

母亲的不耐烦隔着口罩都看得出,女儿则是低眉敛目,不发一言。

果然,母亲一上来便尽数自己女儿的“叛逆期”行为:早上赖床,晚上熬夜,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把她的话当耳边风等等。

最后说,班主任要求她带孩子来医院看看,老师怀疑孩子有抑郁症。

这位家长问:“医生,她才初三,怎么可能得抑郁症呢?”


小小少年,很多烦恼


相信不少人都看过电视剧《小欢喜》。其中乔英子“演技炸裂”的一段戏让人印象深刻:

品学兼优的乖女儿英子站在桥边非常危险,母亲宋倩才发现自以为精英的教育让孩子无法呼吸,而自以为无微不至的呵护,让孩子窒息到宁愿放弃生命也想逃离。

被母亲的爱束缚到整夜整夜不能成眠的英子,最后试图用跳江这样暴烈又极端的方式摆脱痛苦。

《小欢喜》

这样的事情恐怕并非个例。剧中,英子最终被父母的爱拉了回来,而另一个角色却远没有这么幸运,那就是考上清华却跳楼自杀的丁一。

丁一是众人眼中的天之骄子,他温文尔雅,是一位神色语气都温柔极了的“大哥哥”。

很难想象他背负着多么深重的心理负担,以至于从高楼一跃而下。我们每个人都见过苦难,并且相信那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就像英子的母亲在得知丁一的经历之后,也没有对女儿异常的精神状态提起警觉。

《小欢喜》丁一留在出租屋的试卷上写满了“我恨”

电视剧用这样的方式提醒观众,在高考压力与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孩子的心理问题急需更多的关注。

《2020抑郁症患者群体调查报告》显示,72%的患者确诊年龄在 25 岁之前,在此次调查中,大部分人的初次确诊时间集中在中学、大学和工作阶段,即青春期开始后出现抑郁情况,这个现象可能体现出当前抑郁症有着向低龄化发展的趋势。

青少年由于处在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与成年人相比,本身便具有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不稳定的倾向。

而青少年抑郁症的症状如:情绪不稳,冲动性行为,极端化评价等与青少年阶段常见的“叛逆行为”有重合,很容易被家长误认为是正常的“闹脾气而忽视。


抑郁症可能发生在重大生活事件后,也可能没有明显的外因。

也就是说,在家长尚未意识到的时候,孩子的内心可能已经悄悄发生了变化。

很多青少年,就像电视剧中的“丁一”和“乔英子”面对创伤和避无可避的抑郁状态,选择背负或放弃。


青春阳光背后的阴影


在抑郁专病门诊中,我们会见到很多青少年来访者。他们有的眼神灰暗不发一言,有的举着手机一副抗拒的姿态,还有的说着说着就失声痛哭。

他们的家长也有很多种表现,有人满面忧愁和不解,对孩子的状态表示不理解;

有的恨铁不成钢地看着孩子,好像在说“就这么点小事就扛不住了”;

更多的是完全成了孩子的发言人,似乎比孩子自己还要了解自己。

看起来这是似乎所有的抑郁症患者都会遭遇的情况:来自身边人的不理解、漠视甚至鄙夷。

然而对于青少年来说又有不同。

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青少年阶段往往要面临与父母“分离”的焦虑,这时候的孩子有独立的需求,独自承担更多的发展任务。

在这个过程中,青少年要完成身份感的寻找和认同,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失序而强有力的心理能量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释放,很容易引发各种各样的社会、心理问题,如物质成瘾、焦虑、抑郁、过早的性行为和社会恶性事件等。
       
《悲伤逆流成河》中易遥的控诉

然而作为最重要的家庭支持,家长们在面对孩子可能患上抑郁症这件事上却往往存在误区。

第一个误区是“小孩子哪有那么多烦心事”。对家长来说,不管孩子几岁,总会下意识觉得TA还小,而自己完全了解TA的全部。

但其实没有一个人能完全理解另一个人。尤其对于家长来说,正视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需要一定的努力的。

孩子有自己独特的经历和感受,我们可以沟通,但不能简单臆测他们的心理。

另外一个家长们可能会存在的误区是不能正确认识抑郁症。

近年来社会对于抑郁症的关注度大幅提高,让很多人已经意识到抑郁症是一种疾病,且患病率正在逐年升高。我们常说抑郁症是“心灵的感冒”,就是因为抑郁症也像感冒一样易得,而且容易复发。

进入青少年后,孩子的生理发展变得迅速,有的孩子开始抽条长高、第二性征开始发育。与此同时他们的心理发展却相对缓慢。

埃里克森的人生八阶段中认为青春期(12~18岁)存在着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成长发展的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刺激,学业压力、同伴关系、自我认知、网络成瘾等众多可能的压力围绕在孩子身边。

如同春秋季多发流感,青春期的心灵也存在类似的“抵抗力低下”,外有强敌,内患无穷,患上“心灵感冒”的概率大大增加。

《悲伤逆流成河》中 神情忧郁的易遥


青少年抑郁,我们能做点什么?


如果孩子疑似或确诊了抑郁症,应该怎么办?

第一步,清晰认知

抑郁症是不能被忽视的心理疾病。

孩子出现的诸如情绪低落、暴躁易怒,甚至食欲不佳、睡眠作息紊乱等表现,都可能是受疾病的影响。

第二步,端正态度

首先明确我们应对抑郁症该有的态度:帮助孩子克服病耻感,家长要告诉自己和孩子“你只是生病了,这不是你的错”

也切忌断定孩子是因为懒惰,而对学习和课余活动不积极。

第三步,寻求专业帮助

及时带孩子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是最重要的一环。

可以选择的途径包括但不限于医院的精神科、心理科就诊,专业咨询师或咨询机构以及高校心理咨询中心也可以提供帮助。

第四步,陪伴

除了遵医嘱,必要的时候使用药物配合心理治疗之外,我们家长能做的,就是陪在孩子身边,给TA家庭能给的最温暖的陪伴。

因为如果连身边人都不能给他们关怀和支持,他们要如何度过漫漫长夜呢?

抑郁症像条黑狗,没有谁是主动选择被它缠上。而爱与阳光,才是战胜黑暗的制胜法宝。


作者:Lexie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