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坚持这样和孩子说话,你才会成为一个好家长

 静听涛声依旧 2021-12-31

今天的话题,先从一道选择题开始说起:

孩子想要玩手机,家长该怎么说?

A:不能玩手机,玩手机容易上瘾,影响学习,导致视力下降。

B:只能玩半小时,超过半小时就要受罚。

C:你觉得玩多长时间合适呢?

对于这三个选项,每个家长都有自己的最佳答案,那么,家庭教育专家的意见是什么呢?你一定猜到了,应该选C。

这是为什么呢?

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题目,其实里面包含着很多教育孩子的道理。

当我们问孩子,你觉得玩多长时间合适的时候,其实里面就有对孩子的尊重,对孩子的信任;还有,这个问题会让孩子思考,他会在权衡后得出答案;这样一来,玩多长时间是他自己做决定,当他自己作出决定的时候,意味着他要对这个决定负责任。

我知道,对于这个答案,很多家长会以为这是理想化的状态,选C不适合自己家的孩子。估计家长会这样说:

我们家孩子没有自制力,不能让他自己做决定。”

道理是这个道理,不实用,还是用惩罚见效,打一顿最管用。”

我非常理解家长的心情,因为以前我也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但是,我们有没有想到,孩子没有自制力,可能正是我们以前错误的管教方式造成的,现在我们需要纠正过来。当然,不要期望很快就能见效,甚至会出现反复,但是,这并不能说明这样的教育方式是错误的。

很多人都知道那句“鸡蛋从内部打破是生命,从外面打破就是食物。”

其实,这句话用在教育孩子上面,其实还有更深的道理。

我们面对的孩子是鲜活的生命,生命的养育,就像对待鸡蛋一样,如果给它适宜的温度和条件,然后耐心等待,才能有鲜活的生命诞生,如果简单地打破鸡蛋,那得到的就是另外的结果。

所以,你对上面那道选择题的不同选择,就决定了孩子将来的发展方向或结果的不同,当你让孩子自己做决定的时候,就像为鸡蛋提供改变的环境和温度一样,开始可能看不出什么变化,但是假以时日,会给你一个生命的奇迹。

相反,如果你按捺不住自己的情绪,非要从外面打破这个鸡蛋,那么生命的奇迹就不会出现了,你得到了暂时的实惠,却丢掉了长远的利益,这和教育孩子是同样的道理。

为了让家长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下面我们继续分析。

我们应该承认,我们面对着一个和以前相比更为复杂的世界,为了让孩子未来能够适应这个新的时代,家长必须重新思考教育的方式方法。

很显然,我们无法为孩子解决未来面对的一切问题,也不能为他排除未来可能遭遇的所有风险,所以,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遇事能够多动脑,善于自主决策,掌握更多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措施,从而做最好的自己。

鉴于此,作为家长,当我们想直接告诉孩子怎么做的时候,当我们想命令孩子的时候,想给孩子讲道理的时候,需要多一份耐心,需要忍住这种说教的冲动,就像前面选择题中的C选项一样,改用启发提问孩子的方式,效果会更好。

比如,当孩子做了一件令你满意的事情,不要简单地去夸奖孩子,或者告诉孩子一堆有关的道理,而是问一句:我很想知道,你是怎么做到的?

这句话可以让孩子思考总结自己做事的方法,进而巩固这些方法,也能进一步树立信心或自我效能感。

当孩子成绩下降了,比如上一次考了90分,这次考了80分,家长不要简单责备孩子为什么成绩下降了,而是要问一句:上次你的90分是怎么做到的?

这样就会让孩子在思考自己以前好的做法中,吸取学习上或考试中的教训。

或者,这个时候家长也可以这样问:“你觉得自己应该能考多少分?

如果孩子说自己可以考95分,那么,就可以继续问孩子:距离下次考试还有多长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你觉得要考95分,应该做点什么?

当我们这样问的时候,估计孩子自己就会主动去规划安排这段时间该怎么学习,下次考试应该注意什么。

用启发式设问来代替说教,其实背后是家长对孩子能力的认可,家长相信孩子自己可以想到,可以做到,这回激发出孩子内部蕴含的潜能。反过来,当我们开始对孩子说教的时候,隐含着很微妙的东西——你不行,你太笨了,需要我来教你。所以,几乎没有人喜欢被说教,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人们会发现,在一个家长很强势的家庭里,孩子往往就变得很弱,最起码,这个孩子真正的潜能得不到充分的开发。

我们希望家长在面对孩子的问题时,能够不忘问一下自己:“我是想解决问题,还是想让孩子成长?”当你这样问的时候,你更有可能忍住说教,你会多一份耐心来运用启发式提问去让孩子自主做出决定。

做好教育孩子的这道选择题,你将得到一个更好的孩子,自然你也会成为一个好家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