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要不要给孩子报辅导班?看完这位老师的分析,家长秒懂

 成长教育漫谈 2021-12-31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

义务教育“双减”政 策中尽管其实做出了非常多的规定、要求,但毫无疑问最让家长们在意的可能也就是关于学科类培训班被叫停这件事情了。

而针对这点,不少家长还是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和焦虑之情,因为在很多人看来,取消了辅导班之后,但依旧会有人能够继续获得相关的教育资源,例如“有钱人可以请一对一”,而且随着供需关系的变化,极可能导致更多的即便是家庭很有钱,也可能找不到合适资源的清楚出现。

可以理解这种想法,因为这确实是一个没办法否认的事实,而且“一对一”这种事情也不是当下才有的,一直以来的“家教”本身其实也就是“一对一”,而“家教”的存在,我想多数人都应该很清楚,这种事情很早很早就已经存在了,而且这一工作一直以来都是很多大学生“勤工俭学”的首选方式。

今天跟一位老师聊起了这事儿,谈到不能上辅导班的影响时很意外的是这位老师说取消了其实也挺好。

我大概总结了一下这位老师说“好”的原因,当然,以下内容也有我个人的一些进一步分析在其中:

误认为“进度”“速度”是取胜关键

正是因为家长有这样的想法,所以在孩子的学习上过于追求进度。

比如明明才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但是在家长的安排下孩子却早早完成了小学阶段的学习,数学都开始学初中了,英语都开始学新概念2了……

如果孩子真的是天赋异禀也就算了,但其实孩子其实更多的只是“记住”了一些内容而已,并未达到完全的理解,尤其是在基础知识的理解上还差得很多。

尽管学成这样的孩子终究是少数,但是大多数孩子在当下的学习进度都是超出学校的。比如那些只要在暑假上各种辅导班的孩子,他们所学内容其实都是超前的。

这也就给开学之后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甚至是对其他人也带来了影响。

学生“都会了”的尴尬‍

在暑假会上各种辅导班的孩子在当下尤其是在城市里已经是“大多数”了,而这种辅导班上面也说了都属于超前教育。

这种学习其实是有问题的,因为它对于基础知识的讲解、练习是不够的,相同的知识点按照课标的要求是需要一定课时来完成的,而且这种标准是具有普遍的科学性的。

而大部分经过这样学习的学生,他们其实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是没有一个准确判断的,这就很容易导致开学之后回到学校上课时,老师讲什么他都会觉得“我都会了”。

不可否认真的有一些孩子确实会了,但有很多孩子是真的“假会了”,最起码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而对老师来说这就很尴尬了——一个班40多个孩子,结果超过30个孩子不能你讲就告诉你“都会了”,这种情况老师该怎么办?

很多人会认为应该正常进行,毕竟还有几个孩子是不会的。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是你能想象到如果真的只是照顾这少数几个孩子会出现什么问题吗?

第一个问题就是往往这几个少数孩子其实是真的很难学会的孩子;

第二个问题则是如果真的这么做了那些会了的孩子在这个课堂上更多的时间反而是在浪费了——因为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一定不会好好听。

不觉得是老师无能,不能把课讲得多么的精彩才会导致学生没兴趣,孩子就是孩子,他们不会像成年人那样稳重的,对孩子而言,觉得自己会了他就真的会认为自己会了,就真的会不听的……

如果家长引导得好比如有一些孩子确实是都会了,但是在家长的引导下或者是听信老师说的即便是学过了也要在课堂上认真去听认真思考以便查漏补缺等还好,但能够做到这些的孩子还是少数。

老师要把握好课堂,那就在课堂就必须对“大多数”学生有一定的倾向性,这是必然的,越是高了高年级这个表现就会越突出。

“重外轻内”得不偿失

这位老师讲的这点我特别认同。

大概意思是这样的,除了对待课堂有很多家长、学生表现出来了重视课外而轻视课内之外,在作业上在一些具体的学习要求上很多家长、学生也有如此表现。

比如有家长仅仅只是认为学校作业“太简单”就跟老师说孩子不做课内的了,因为孩子的课外作业“更难”……

在部分家长的眼里“难”就是“更好”,这个认识是非常有问题的。

不是不建议家长一定不要这么做,但一定不要轻易决定要这么做,做之前最好是跟孩子老师沟通一下以确认我们给孩子安排的是最为合理的一种方式。

关于作业,这位老师说他们学校的作业早就实施了分层作业以及个性化作业,每个孩子的作业严格来说都属于“私人订制”了,不排除有一些家长的水平确实是比老师还要高,尤其是学历可能还高出很多,但是在对他们孩子的学习问题的认识上,真的会比我们这些从事这么多年一线教学工作的老师更专业、更全面吗?

孩子计算问题、书写问题、这些基本功不足要求他们必须在日常坚持练习,结果却是从不放在心上,每次考试“难”题都会,但是卷面到处都是因为计算而导致的丢分,却总是一句“粗心”就把问题解释过去了……写个作文那个字都快飞出屏幕了(电脑阅卷),就算你写得再好又有哪个老师能给你非常高的分数?

校内学习是正餐,校外是加餐是零食,偶尔颠倒一下没关系,但是你把加餐、零食当正餐,正餐当成加餐和零食,长此以往怎么可能不出现“营养不良”的问题呢?

重“学”重“练”轻“思”影响后续学习能力‍

家长也好、辅导班也罢,不可否认会有一些家长和老师在“教”上面是有一套的,但是大多数情况下这些人真的教不好的。

放在孩子身上,孩子们更多时候其实只能是“学”“练”而很少会有“思”的机会,更多的“思”都放在了做题的时候。

这点跟孩子们在学校学习完全不是一回事儿的,学校学习非常注重孩子们在课堂的思考训练,老师们的各种努力都是为了能够让孩子们在课堂上获得更有效率的学习,要达成这一目标的前提是必须把孩子们身心都“带进”课堂才行。

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不断思考老师们设计好的各种问题,在老师的引导下一步步进行着各种思维的训练。

但是在校外、在家里呢?

多数情况下是很难做到这一环的。

这种学习的训练对孩子未来的学习会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尤其当他们升入高年级之后学习内容多了、学习强度大了之后,课堂学习的质量所发挥的作用就更大了。因为你不会再有那么多的时间去靠着刷题来解决问题的。

小学你可以一节课甚至几节课都不听然后回家补补就能跟上,初中你试试,高中你再试试,这个难度会越来越大的。

换个角度再看这个问题——如果课堂的学习习惯好了,那么课堂上的效率就会提高,学习质量也就提高了,而回家之后在这方面需要花费的时间也就少了,同样的情况下你可以保证有更好的休息,也可以进行额外的拓展训练又或者是进行一些阅读、文体活动等等,而不是只能把更多的时间砸在熬夜写作业、刷题上。

并且这种学习模式越到高年级其负面作用就越大。

如果孩子从小就是这么拼出来的,成绩一直都很好,而且长期的好成绩还形成了很强的自尊心——只能赢不能输,那么一旦到了高年级发现过去的学习方式已经不能让自己适应新的学习要求,进而导致成绩不再突出,家长能想象得出孩子心态会崩成什么样吗?

特别是那个时候孩子们可能都已经进入青春期了,父母的好赖话都听不进去的时候你怎办?

也许有人觉得到时候可以找老师,可是老师再怎么做也不可能短时间内就解决了你积攒、埋藏了好多年的隐患啊。

这位老师最后表示说取缔辅导班会之后一定会让很多家长更加重视孩子的学校学习了,其实一直以来也都有在外面没学好然后回到学校找问题的家长,对这部分家长来说真的其实是一件好事的。

尽管你可能还是不情愿,但是你却真的给孩子带到了一条可以走得更踏实、更有持续发展机会的路上来。

不要觉得校内“太简单”了,如果你真的学有余力,需要额外补充拓展学习,作为专业的老师怎么会不告诉你可以学学什么、做做什么呢?有什么好藏着掖着的?你只要肯问,老师肯定会告诉你的,而且一定是最最适合你孩子的。

除非你的运气确实是太差了,遇到了非常不称职的教师,否则家长朋友们切勿聪明反被聪明误了,多花点钱您可能确实不在乎,但是浪费掉的时间可是永远也追不回来的。

—— 教育植根于爱 ——
微信:kankanweixiaobuyu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