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上开学,孩子情绪低落或者焦躁、易怒?这都是开学综合症的表现

 成长教育漫谈 2021-12-31

马上就要开学了,有不少家长会发现自己的孩子临近开学这段时间情绪、脾气会有明显的变化。

有的孩子可能会有情绪低落的表现,有的则是比较烦躁易怒,有的开始莫名其妙没了吃饭的胃口甚至开始告诉父母这里不舒服那里难受……

如果你确定孩子的问题并非真的是因为“生病”导致的,那么孩子的这些表现比较可能的原因是来自于“开学综合征”的影响。

尽管“开学综合征”在临床上更多会被认为是精神类障碍疾病,但是只要孩子的反应不是非常极端的那种,家长都不要太过担心。

导致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大概来说主要有如下几点:

1、作业没写完且很可能即便是最后这几天拼命写也写不完;

2、假期玩得太嗨,尤其是在当下不少孩子在假期里玩游戏成为了其最主要的生活,而开学之后可能就不能再玩得如此尽兴,因此心理上非常排斥开学;

3、习惯的环境即将要发生改变会带给孩子一些应激反应;

4、习惯上需要不得不进行改变也会给孩子带来一些应激反应,甚至会引起身心都不适;

5、年级、学段的变化也会带来新的压力,例如开学就要进入“毕业班”或者要升入初中或者高中了;

6、这个假期没有在“学习”投入太多或者干脆都没投入过;

7、可能有开学考(期初测试)。

以上每一个问题都可能会引起孩子开学前的各种“不适”,比较轻的表现往往是孩子情绪上或者语言上会表现出“低落”“消极”的一面。

稍微严重点的会出现烦躁、易怒这种相对比较激烈一些的表现,而更为严重一的就是孩子会出现肚子疼、腹泻、心悸等问题(面对这些表现一定要及时确诊,切勿盲目认为都一定是心理问题导致的)。

并不是所有孩子都会遇到上面的问题,因为上面的这些问题总是会有其他孩子能够做好的, 那么同样是面对开学,开学对他们来说不一定是非常期待的,但最起码不是非常排斥的。

其实这个问题上很多成年人也会遇到的,尤其是当我们的休假即将结束而一旦结束后我们还需要面对压力比较大的事情时,还真的有可能也会出现一些“综合征”。

那么如果孩子有这方面的表现了,家长可以怎样有效地帮助孩子呢?

我这里分享几个建议:

1、家长先要管住自己的嘴、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不要孩子越是不爱听什么你就非要说什么,不要试图以“硬碰硬”的方式去改变孩子对开学这件事情的消极态度;

2、如果孩子的暑假作业确实是补不完就别逼着补了。

可以试试跟孩子商量一下去跟老师承认错误,看看哪些作业不用写了,哪些作业需要后面在日常补一下。

特别提醒:有人觉得这个时候跟孩子讲点条件会更好一些,比如我们帮孩子解决这个困难,但是却要求孩子必须承诺开学后如何如何学习等等。我个人不建议如此,因为这属于“逼迫”——孩子为了解决当下的问题才会答应而非认可、接受才被迫答应的,一旦这件事情“熬”过去,他们也会很容易“失信”的。

3、调整作息时间,饮食也要开始规律一下。

不少孩子在生物钟是混乱的,饮食也是没规律的,这种情况不做一个过渡而是突然就得做出较大改变,别说心理上,在生理上有些体质相对较差的孩子也会出现不良反应的。比如精神委顿、食欲不振等等。

4、提前收拾好开学需要带的物品。

不要小看这一点,尤其是对那些相对内向、敏感的孩子来说,开学第一天就出现这个没带、那个忘了的情况,还是很容易破坏整个人的心态的,且对部分孩子来说还可能带给自己一些心理压力。

那些自尊心比较强的孩子家长需要尤为注意这个问题。

5、做个学习规划。

可以先总结、反思一下上个学期和这个假期中的不足以及收获,给这个学期树立一个个小目标,并且围绕如何实现、达成这些目标做出一些计划来。

如此一来也会让孩子对这个学期更有期待。

6、多给孩子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

家长一定不要觉得自己不懂心理学、不懂教育学等就一定做不好这些事情。

我给您的建议不需要任何的专业技能,甚至都不需要任何的专业认知,您只需要清楚一点就行了——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跟孩子有关的还是无关的事情,只要当着孩子面,我们都要尽量给孩子展示我们积极的一面,无论最终我们是否能够把事情做好,但在“态度”上要让孩子看到我们始终都是积极的。

对待开学、学习等诸多事情也是如此,多去强化那些积极的内容,比如“终于不用被我们天天数落了,开心吗?”“终于要见到你的朋友们了!”“老师跟我说可想你了。”尽量避免传递一些消极的情绪,例如“你看xx这个假期学了多少,你才学了多少”“这学期很关键,一旦学不好就完了”“你可不能再像以前……”

以上方式只要家长去做了多少都一定会有些效果的,而如果家长确定自己已经做得不错了,但孩子还是走不出这个圈,那么还有最后一招——提前跟孩子老师沟通一下这个情况。

其实很可能老师只需要做一件事情就把所有问题都解决了,那就是当孩子返校第一次见到老师的时候,他的老师哪怕只是对他说一两句鼓励的话、期待的话就够了。

如果是那种已经开始出现各种疼痛、找各种理由不去上学的情况,这种就需要老师跟孩子聊聊才会更有效。

总而言之,对大多数父母而言“神兽回笼”自然是一件喜大普奔的好事儿,但咱们也别“得意忘形”,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和表现,您说是不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