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的国家机构与官职

 思明居士 2021-12-31

古代的国家机构和官职每个朝代都有不同,但万变不离其宗,如秦朝建立的三公九卿,汉朝一直沿用,并在此基础上增设内廷机构——尚书台发布政令。继两汉之后的曹魏,为了削弱尚书台的权力,另设中书省,成为中枢政务机构。晋朝为了抑制中书省的权力,有增设门下省与中书省抗衡。隋唐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建立了三省六部作为中枢机构,中国古代的国家机构和官职才算尘埃落定,因此一直沿用到清朝。今天就以唐朝为例来说说古代我国的国家制度。

三省(中央政府):

唐朝的三省六部体制已经十分完备,各个部门职责明确、任务清晰;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大小职官分工细密、职守分明。三省之间的分工是:

“中书省”制令决策;其长官有中书令一人,正三品、次官中书侍郎,正四品上、主要属官中书舍人,正五品上。

“门下省”封驳审议:其长官有侍中一人,正三品、次官黄门侍郎,正四品上、主要属官给侍中,正五品上。

中书舍人、给侍中分别为中书省、门下省具体事务的实际操作者,职权很重。因此这两个职务是唐代文人士子企慕的首选要职,同时也是跃上台省高官以至宰相的一块重要跳板。

“尚书省”颁发执行:其长官有尚书令一人,正二品。(因太宗皇帝李世民曾经担任过这个职位,尚书令一职一直空着,实际长官就是次官左右仆射)、次官左右仆射各一人,从二品、主要属官尚书左右丞各一人,分别为正四品上、正四品下,它主持尚书省日常事务,其助手左右司郎中、左右司员外郎,从五品上,分判六部诸司事务。

三省具体运作模式为:凡军国大政,必由中书省定策,草为诏赦,交门下省审议覆奏,然后交尚书省颁下执行。如果中书省所拟诏敕有失当之处,门下省有权予以封驳,要求重拟。对于各部门呈上的重要奏章,必须通过尚书省交门下省审议,门下省认可后,方准送中书省呈交皇帝批阅;如认为有不妥之处,可驳回修改。

唐初三省只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事,一起行使宰相职权,合称群相。自中唐以后,由于左右仆射(如果加了同中书、门下三品、或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那也是宰相,没加就不是宰相)被排斥在宰相之外,尚书省地位受到冲击,由原先参与决策机构到现在的政务执行部门,不如中书、门下更接近机密、更参与核心、更靠笼皇帝。

六部;(中枢机构)

吏部:管铨选考核,下设吏部、司封、司勋、考功四司。他们掌管全国文官的选授、勋封、考课之政令。唐代三品以上官员由皇帝亲自任命,五品以上官员由宰相提名请皇帝批准,六品以下官员由吏部根据其资历、功劳、才能来注拟,并报门下省复核。

户部:管户籍财政,下设户部、度支、金部、仓部四司。

礼部:管礼仪科举,下设礼部、祠部、主客、膳部四司。

兵部:管兵籍军令,下设兵部、职方、驾部、库部四司。

刑部:管司法刑狱,下设刑部、都官、比部、司门四司。

工部:管工程营造,下设工部、屯田、虞部、水司四司。

六部长官为尚书一人,正三品;次官为侍郎一至二人,正四品上。各司长官为郎中一至二人,从五品上;次官为员外郎一至二人,正六品。二十四司的长官被称作郎官,是很被人看重的清要职官。

九寺五监(办事机关)

九寺是:

(1)太常寺:掌庙乐郊祀社稷之事。领郊社、太庙、诸陵、太乐、鼓吹、太医、太卜、麋牺八署。长官太常卿一人,正三品;次官太常少卿二人,正四品上;属官太常丞二人,正五品下。

(2)光禄寺:掌总理朝会祭祀等典仪中膳食供设之事。领太官、珍羞、良酝、掌酝四署。长官光禄卿一人,从三品;次官光禄少卿二人,从四品上;属官光禄丞二人,从六品上。

(3)卫尉寺:掌国家武库、器械、文物之事。总武库、武器、守官三署。长官卫尉卿一人,从三品;次官卫尉少卿二人,从四品上;属官卫尉丞二人,从六品上。

(4)宗正寺:掌皇族事务之事。领陵台、崇玄二署。长官宗正卿一人,从三品;次官宗正少卿二人,从四品上;属官宗正丞二人,从六品上。

(5)太仆寺:掌厩、牧、车、舆只之事。总乘黄、典厩、典牧、车府四署。长官太卜卿一人,从三品;次官太卜少卿二人,从四品上;属官太卜丞四人,从六品上。

(6)大理寺:掌审判刑罚之事。凡犯至流死,皆祥而质之,申报刑部。长官大理卿一人,从三品;次官大理少卿二人,从四品上;属官大理丞六人,从六品上。

(7)鸿胪寺:掌外交之仪与凶丧之仪。领典客、司仪二署。长官鸿胪卿一人,从三品;、次官鸿胪少卿二人,从四品上;属官鸿胪丞一人,从六品上。

(8)司农寺:掌仓库、苑囿、屯田之事。总上林、太仓、钩盾、导官四署与诸监之官署。长官司农卿一人,从三品;次官司农少卿二人,从四品上;属官司农丞六人,从六品上。

(9)太府寺:掌财与贸易之事。总京师四市、平准、左右藏、常平吧署之官署。长官太府卿一人,从三品;、次官太府少卿二人,从四品上;属官太府丞四人,从六品上。

五监是:

(1)国子监:是唐代中央文化教育机关,是培养封建统治人才的学校,领国字、太学、四门、律学、书学、算学等六学。长官国子祭酒一人,从三品;次官国子司业二人,从四品下;属官国子丞一人,从六品下。

(2)少府、将作监:此二监掌管百工技艺及国家重大工程之修建营造之事。少府监长官少府监一人,从三品;次官少府少监二人,从四品下;、属官少府丞六人,从六品上。将作监长官将作大匠一人,从三品、次官将作少匠二人,从四品下;属官将作丞四人,从六品下。

(3)都水监:掌川泽津梁之事,领舟楫、河渠两官署。长官都水使者二人、正五品上;次官都水丞二人,从五品上;属官主簿一人,从八品下。

(4)军器监:掌膳造甲弩之事。领甲坊、弩坊二署。长官有监一人,正四品上;少监一人,正五品上;丞二人,正七品上。

寺的长官称“卿”,监的长官多称“监”。这些卿监官的政治作用都有限。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大理寺与刑部分工不同。大理寺负责审理中央百官犯罪和京师徒刑以上的案件,判决后要送刑部复查,死刑则呈送皇帝批准。刑部则负责全国的司法行政和审判重大案件,凡地方的死刑案件要送大理寺复查。

御史台(监察机关)

唐代御史台为最高监察部门,设御史大夫1人为其首长,从三品,以御史中丞为其副,正五品上。

御史台下设台院、殿院、察院。

(1)台院:有侍御史六人,从六品下。掌纠察百僚、弹劾不法;审判皇帝特命的案件,并与门下省的给事中、中书省的中书舍人分直朝堂,受理冤讼,号称“小三司”。侍御史还有专人分管御史台官署的日常杂务。侍御史在诸御史中地位最高,职权最重。

(2)殿院:有殿中侍御史九人,从六品下。掌殿廷供奉之仪式,纠察朝会典礼失仪和随驾检举非违等事。

(3)察院:有监察御史十五人,正八品上。资历浅者称“监察御史里行”,掌监察地方官吏及尚书省的六部。唐代以“道”为监察区,唐太宗时全国划分十道,玄宗时增为十五道。每道派监察御史一人,后来也称巡按使、观察使、按察使等。

御史台三院的设置与明确分工,说明中国封建社会的御史监察制度已经发展成熟。为了保证御史能够独立地行使弹劾权,唐代改变了过去由御史台长官选任御史的做法,而由吏部选任,有些御史还是由皇帝亲自任命的。御史除了具有监察职能外,还有一定的司法审判权,这是中国御史监察制度的一个特点。这种情况除了前面提到的小三司外,如遇有特别重大案件时,可由大理寺卿、刑部尚书、御史中丞共同审理,称为三司推事

翰林院(参谋机关)

翰林,本为“文翰为林”之意。但唐初的翰林院中,除文词、经学之士外,还有卜、医、棋、术等各种专门技艺人员。他们定期入值当班,待诏于院内,以备天子召见,陪天子下棋、作画、写字等,以一己之长为天子游居宴乐服务。

除此之外,皇帝往往还召见一批“内参谋囿”的文士如太宗皇帝以虞世南等才彦之士为弘文馆学士,于禁中内参决谋议。高宗时召元万顷诏入禁中,密与参决时政。玄宗开元初年,开始设置“翰林待诏”掌四方表疏批答,应和文章。俨然成了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