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速看中医妙方二仙汤的神奇疗效!

 大爱润康 2021-12-31

二仙汤由温肾益精养血之仙茅、仙灵脾、巴戟天、当归和滋阴泻相火之黄柏、知母组成,最初用以治疗肾精不足、相火偏旺的更年期高血压病,后拓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疗效确切,成为调补阴阳、调理冲任的基础方。


更年期高血压


患者女性,46岁。初诊:血压升高2a。病史:最高血压180/107mmHg(1mmHg≈0.133kPa,下同),现口服降压药,血压多在130/75mmHg左右。有时烦急,情绪不佳时血压升高,血压升高时怕冷,欲便。平时畏冷,手脚凉,乏力,偶有头晕、夜间心慌及胸前区疼痛。眠差5~6a,入睡难,眠浅易醒,可睡4~5h。月经量少,孕6产1(人流5次)。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滑。处方:黄柏10g,知母10g,巴戟天10g,当归10g,仙茅8g,仙灵脾10g,天麻15g,葛根15g,桑寄生10g,杜仲10g,怀牛膝10g,炙龟板20g(先煎),生地18g,百合15g,炒酸枣仁18g,茯苓15g,石决明20g(先煎),14剂。
首诊药后,情绪睡眠改善,血压平稳,手脚凉减轻,二诊后降压药减量,血压120/70 mmHg,诸症续减,之后数诊守方随症略行加减。逐步停降压药,停中药后稳定在(140~130)/(80~70)mmHg,眠安,情绪及一般情况良好。
 
按语:患者年届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将竭,且曾流产5次,冲任必伤,肾精必损,肾气早衰。又乙癸同源,肝失所养,血海冲脉空虚,阴阳亏于下,则畏冷、月经量少,虚火扰于上,则烦急、眠差。处方以二仙汤合用百合地黄汤、酸枣仁汤及百合知母汤,增强清心养肝安神之效。加天麻、葛根、桑寄生、杜仲、怀牛膝补益肝肾,平肝潜阳。

气短


患者女性,77岁,初诊:气短半年。现病史:近半年来气短,受凉后加重,自觉心下胃脘空虚而凉,鼻干咽干,喜热饮,口中清水多,上半身有时烘热,腰以下凉,纳可,大便溏,每日1~2次,眠差早醒,舌前略红偏暗,苔白,脉弦滑尺弱。处方:黄柏8g,知母10g,巴戟天10g,当归8g,仙茅8g,仙灵脾8g,炒白术10g,干姜9g,茯苓12g,炙甘草10g,黄精15g,女贞子10g,墨旱莲10g,14剂。
二诊气短明显改善,心下凉及鼻咽干减轻,睡眠 好转,口中清水仍较多,上半身时有烘热,腰以下凉。守方加山药15g,益智仁10g,14剂。
三诊气短、心下凉及鼻咽干续减,烘热及口中清水亦减,大便已成形,近来眼眵多,出现口腔溃疡,守方加连翘12g,炒栀子10g,14剂。
 
按语:本案气短为主,但薛教授不用参芪之类补气,何故?乃冲脉虚衰,肝肾亏虚所致。唐容川说:“冲脉者,出气之冲衢也。”“胞中名为气海,乃呼吸之根也。人之呼吸,由气海上胸膈入肺管,而出于喉,其路径全循冲脉而上。”“胞中又名血海……为先天肾气,后天胃血交会之所。冲脉起于胞中,导先天肾气而上行,以交于胃,导后天阴血下行入胞中,以交于肾,导气而上,导血而下,通于肾,丽于阳明。”患者77岁,冲脉已衰,素性急躁,操持劳神,阴血暗耗,肝肾亏虚,不能导气上行,故气短、心下胃脘空虚而凉;不能导后天阴血下行,则肝肾阴血益亏,相火内扰,故见下寒上热。相火不能潜藏上扰,故烘热、鼻咽干、舌尖红,而腰以下凉、便溏。口中清水多,即涎唾多,为中下焦火不足故也。处以二仙汤,调肝肾冲任,辅以二至丸补肝肾,肾著汤祛寒化饮,山药、益智仁健脾益肾摄唾。此外加黄精配合当归,取黄精丹之义。薛教授认为有健脑之用。

I型糖尿病自汗眠差疲乏


患者男性,63岁。初诊:确诊糖尿病3 a余。现病史:数年前患免疫性胰腺炎,长期服用醋酸泼尼松,目前胰岛萎缩,注射胰岛素,空腹血糖6mmol/L左右,餐后血糖14mmol/L左右。盗汗,失眠(需服用思诺思),疲乏,近半年体力精力减退。耳鸣3a,易感冒,口腔溃疡,咽部不适,言多音哑。口干欲饮,夜尿3~4次,服用胰酶则大便较好,不服则不成形。舌尖红苔薄黄。血压偏高,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2.5mg/d。化验示雌二醇高,睾酮低。目前注射睾酮素每月1针,已用5个月。下肢水肿,结膜水肿,满月脸。现仍服用醋酸泼尼松5mg/d。既往应酬饮酒多,否认吸烟史。处方:黄精15g,当归10g,生黄芪18g,赤芍10g,防风8g,柴胡10g,枳壳8g,白芍10g,女贞子10g,菟丝子10g,蝉蜕6g,白术12g,浙贝母10g,连翘12g,枸杞子10g,石斛12g,天花粉12g,茯苓12g,炙甘草10g,生姜3片,炒酸枣仁15g,14剂。
二诊:盗汗已止,睡眠明显改善,已停服思诺思。口腔溃疡已愈,咽部不适好转。仍疲乏,时音哑。眼结膜水肿如前,大便成形,粘马桶。夜尿频。处方:黄柏10g,知母10g,巴戟天10g,当归10g,仙茅8g,仙灵脾10g,肉苁蓉10g,枸杞子10g,女贞子10g,菟丝子10g,覆盆子10g,车前子(包煎)10g,炙黄芪12g,黄精15g,仙鹤草15g,墨旱莲10g,14剂。
三诊:疲乏减,眼结膜水肿减轻。半个月前醋酸泼尼松减至2.5mg/d。12月18日复查睾酮已正常,自行停用睾酮素。纳可,血糖不稳,餐后13~14mmol/L,晚间最低3~4mmol/L。睡眠浅,夜尿3~4次。偶尔右侧耳鸣。大便成形软而黏。舌略红,苔薄白。夜尿仍频。上方加山药18g,益智仁10g,14剂。
四诊:醋酸泼尼松已经停服。血糖用胰岛素控制尚可。眠浅,无盗汗,夜尿3~4次,尚有疲乏感,若不劳累则右耳不鸣。大便调。眼结膜水肿。舌红苔薄白。上方加浙贝母10g,连翘12g,14剂。
五诊:上方一直服用至今。整体状态如体力、精神等好转。盗汗、眼睑及下肢水肿明显减轻。血糖较前平稳。夜尿2~3次,眠浅,纳便可。用二仙汤、五子衍宗丸、黄芪赤风汤加减续服。
 
按语:患者已年近八八,精气神不足,初诊盗汗、口干减轻,睡眠好转,但疲乏、眼结膜水肿、夜尿频等如前,且长期依赖胰岛素、醋酸泼尼松、睾酮等激素。如前文所述,其本为肾气肾精不足,冲任督损伤。欲减激素用量,使精足气旺神足,当求其本,故复诊予二仙汤加补肾益精气之品。后入山药、益智仁为对药,益脾肾,固精缩尿,山药可制益智仁之燥,并相互助力;方中合黄芪赤风汤,可益气通络, 使气通血和。薛教授广泛而灵活应用于多种病证。此方出自《医林改错》,王清任谓“用此方治诸病皆效者,能使周身之气通而不滞,血活而不瘀,气通血 活,何患疾病不除”。

图片

主讲人介绍

李振华:李振华(1924年11月—2017年5月23日),男,汉族,河南洛宁人。毕业于河南济汴中学,出身中医世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从医60余年,从教50余载,是中国著名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曾任七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河南中医学院原院长。1990年被人事部、卫生部和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首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2009年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评选为全国首届国医大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