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故事:无赖见色起意诬陷良家父女,知县略施小计惩恶扬善

 数字人生6688 2021-12-31
明朝时候,赵县有一姓史的老汉,娶妻刘氏,年过半百才生了一个女儿,取名倩娘。倩娘生得乖巧,天资聪颖,三岁时就能背诵古诗,五岁时就会针织,史老汉两口将其视若珍宝。可怜这样一个佳人,却是投错了人家,因为史老汉一家十分贫穷,常常吃了上顿没有下顿。在倩娘十四岁那年,家乡发生旱灾,粮食颗粒无收,衙门却征收重税,百姓苦不堪言。许多人不得不背井离乡,一路乞讨为生。
这年,刘氏得了重病去世了,史老汉又交不起粮税,不得不把几亩薄田和祖传下来的三间房子卖了抵税,然后带上倩娘,一路乞讨。可是沿途的百姓都不富裕,他们同样遭受了旱灾,基本也没什么吃的。史老汉饿了一天一夜,老眼昏花,脑袋也糊涂了,他就有了想卖掉倩娘,换几两薄银的打算,于是将这事儿对倩娘说了,“女儿啊,为父实在无能为力养活你了,把你卖了,一来是为你找个好人家,让你以后衣食无忧,二来也是想换几两薄银,买些吃的,让老汉我以后能苟延度日。”

“爹爹,你把女儿卖了,以后谁给你讨吃的啊,求你千万不要卖掉女儿啊。”倩娘不想离开老父亲,便跪下来苦苦央求。史老汉这才动了恻隐之心,不由得将倩娘扶起来道,“好,不卖你了,我以后就算饿死,也不卖你了。你去给我找碗水喝吧,就算饿死,也不能渴死啊!”
“嗯。”倩娘点点头,扶着老父亲在一棵大树下坐定,她则拿上打狗棍和一个瓷碗,去沟边找水了。下桥的时候,倩娘一个不小心,竟被一个硬邦邦的东西绊倒在地,瓷碗差点儿都摔破了。倩娘心中十分恼怒,不由得踢了那硬物一脚,这才发现那是一个鼓囊囊的包袱,包袱里的东西,像是银子一样,硬邦邦的,用脚一蹬,还“登登”作响。倩娘心头一喜,暗道:莫不是上天见她可怜,忽然天降横财了?
慌忙中,倩娘打开包袱一看细情,果然,里面装的全是白花花的银子!倩娘仔细地数了一番,竟有五十两纹银!倩娘十分高兴,连瓷碗都不要了,就带着打狗棍和包袱回去找到史老汉道,“爹爹,捡到了五十两银子,咱们发财了,以后再也不用挨饿了!”

什么?捡了五十两银子?史老汉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及至倩娘将包袱打开,见到那白花花的银子,史老汉才意识到他没有做梦,史老汉也跟着倩娘一起高兴起来。倩娘是兴奋过头,把打狗棍都扔了。有了银子,父女俩首先想的是找个地方饱餐一顿。然而,二人走了没几步,史老汉忽然良心发现地说道,“女儿啊,咱们捡了银子,肯定就有人丢了银子!这五十两银子不是小数目,肯定也是别人砸锅卖铁换来的,咱们不能做昧良心的事,我看这银子啊,还是哪里捡来的,就还回哪里去吧?”
“这——”倩娘心里有些不高兴,可想想老爹爹说得在理,心善的她不由得点点头道,“好吧,那我就把这个包袱放回去。”担心包袱被别人捡走了,父女俩便一直站在桥头耐心等待。半个时辰后,一个中年汉子,匆匆赶到此处,询问二人是否见过一个灰色的包袱。史老汉点点头道,“我手里这个灰色包袱就是捡来的,不过我还不能确定是不是你的,你倒是说说,包袱里装的是何物?”
“包袱里装的全是银子,五十两纹银!”自称是吴赖的男子慌忙说道,因他说得分文不差,史老汉便认定这小子就是失主了,于是毫不犹豫地将包袱还给这个吴赖道,“你怎么带这么多银子出来啊?下次可要小心了啊!”

“我带这些银子是要去做买卖的!多谢老爹爹将失物归还啊!”吴赖接了银子,千恩万谢。史老汉带着倩娘,准备离开。吴赖这才发现,这老头儿身边还有个貌美的丫头,不由得两眼放光,阻住二人的去路道,“且慢!老头儿,我还有五十两银子哪里去了?你们必须把它还给我才能离开,不然的话,你就把这小美妞给我留下抵债!”
“我明明只捡到这一个包袱,包袱里就五十两银子,你这无赖,怎说有百两银子?”倩娘看出吴赖是要耍赖了,顿时气得满脸通红。史老汉也坚称道,“这位客官,你这包袱里确实只装了五十两银子啊!我们如果真想赖你的银子,根本不会把这五十两银子交还于你了。”
“哼,你们肯定是想诬了那五十两银子,才故意把这五十两归还给我的!老家伙,今天你要么交出那五十两银子,要么把你闺女留下,否则我就去衙门里告你们!”吴赖厚颜无耻地说道。史老汉想走走不成,急得直跺脚。就在这个时候,不远处传来一阵敲锣打鼓声,倩娘定睛一看,发现是几名轿夫,抬着一顶官轿朝他们走来了。官轿前面,还有几个持棍牌的衙役,看样子是有官差经过此地。

吴赖似乎认出了这是县令的轿子,这个坏蛋,竟跑到轿子前,恶人先告状一般地诉说了自己的“冤情”,“大人,小人带了百两银子进城做买卖,中途不小心,却将包袱丢失了。刚刚顺着足迹找回来,正好看到这对父女捡了小人的包袱,虽然他们把包袱归还给小人了,可这而包袱里的银子,却少了一半,只有五十两了。”
“大人,民女捡到这个包袱时,里面就只有五十两银子,根本没有一百两!”倩娘也跪下来,诉说自己的冤屈。史老汉则哭着脸道,“没错,大人,这包袱里只有五十两银子,老汉可以作证!”
“大人,他们是对父女,父女同心,合起伙来诬陷小人的银子,这老头儿的话根本不可信。”吴赖又一再辩解。这知县姓周,是个清官,听了双方的陈词后,已然清楚谁是谁非,他便走出官轿,气岔岔地指着吴赖道,“大胆刁民,一派胡言,你说他父女见财起意,诬你银子,为何他们不带上这五十两银子逃之夭夭,反而还留下来等你啊?”
“他,他们这是想收买人心,骗个好名声!”吴赖强词狡辩。周知县忽然灵机一动,诡异一笑道,“你说你那包袱里有百两银子,而这对父女给你的包袱里,却只有五十两银子,是也不是?”

“是的大人!小人句句属实,若有半句虚言,任凭大人处置!”吴赖举起一手,信誓旦旦地说道。史老汉气得额头直冒白烟,连连指着这家伙道,“胡说,你打胡乱说!你那包袱里明明只有五十两银子!”
“大人,民女说的也句句属实,他那包袱里确实只有五十两银子,民女若有半句假话,愿遭天打五雷轰!”倩娘又赶紧争辩。周知县点头笑道,“你们说得都有理,如此看来,你们捡到的这五十两银子肯定就不是这个吴赖的了。本官宣判,这五十两银子,归这父女所有!”
这位大人,居然这么宣判?史老汉和倩娘听得这话,都是一阵喜出望外。吴赖却是魂都没了,急急向周知县磕头道,“大人,这包袱确实是小人的啊!”
“你这狗贼,刚刚当着众人的面说了,你那包袱里装的是百两银子,可是这包袱里装的却是五十两银子。如此说来,这个包袱根本就不是你的,你还敢在这里诬赖好人?”周知县佯装生气。吴赖无计可施,只得改口道,“小人记错了,小人的包袱里确实只有五十两银子。”
“你这狗贼,一句记错了,就可以随便冤枉两个好人,就可以调戏本官吗?来呀,把这狗贼重打六十大板!”周知县大手一挥,几个跃跃欲试的衙役立即一拥而上,将吴赖摁倒在地上就打起了板子。围观的百姓见恶人被打,无不拍手称快。

史老汉和倩娘白得了五十两银子,心中好不欢喜,再次跪下来向周知县磕头谢恩。周知县将二人扶起道,“不用谢我,这都是你们的善举,应该得到的回报!本官可不能让好心的人寒了心啊!”
“这位大人真英明!”众百姓闻言,不由得为周知县鼓掌叫好。周知县新官上任,片刻不敢耽搁,打了吴赖六十大板后,他又进城去收拾烂摊子了,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将本县治理好,不能再让百姓流离失所了。
本文根据《白银案》改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