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羸弱著称的北宋对外战争的胜率高达70%,而唐朝只有55%

 莫为天下先 2022-01-01

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一个数据,那就是以羸弱著称的北宋对外战争的胜率高达70%,而唐朝只有55%。可能很多人看到这里会说这怕是假的吧,其实不是这样的,因为赵匡胤对南方的战争也包含在了其中,北宋军事的衰落是从赵光义才开始的。

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其实也不难理解,那就是因为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赵匡胤在建立北宋后,有感于五代十国的种种军事政变,最切实的例子就是他自己的黄袍加身了,所以他对此深有体会。为了防止历史重演,赵匡胤在登基之后最着急的就是限制和削弱将领兵权,将兵权收归皇帝掌握。

图片

一、轻武造成将领的无能

北宋的轻武具体表现在其军事领导体制,将握兵权、调兵权和统兵权一分为三,负责侍卫皇帝和保卫京师的殿前司、侍卫马军司、侍卫步兵司全都握有兵权,但是他们却无调兵权。而其将领,也不能参政。枢密院负责掌握兵籍、控制虎符、调动军队等,长官一般由不懂军事的文官担任。临时调兵遣将,则另派将帅。而这三方又都对皇帝负责,皇帝将兵权紧紧握在手中。

举个例子,宋太祖曾“出《御制平戎万全阵图》,召(潘)美,(田)重进及崔瀚等,亲授以进退攻击之略”。听听这个名字,“万全阵图”,皇帝要让将领在战争中按照这幅图来布置军队。俗话说外战场上瞬息万变,哪有按图索骥的机会。我们掰开手指能找到很多皇帝干涉军事导致大败的例子,大明崇祯帝逼着洪承畴出战就是其中典型。更惨的是,如果不按照皇帝的阵图作战,那失败了就是罪加一等,如果打胜了也可能没有任何奖励。

而且皇帝为了制衡将领,还沿用了唐代的宦官监军。皇帝赋予了监军极大的监督权,纵容他们在军中胡作非为。监军成为了武将行动的掣肘,在北宋酿成了多次惨剧。赵匡义亲征北汉时,名将郭进不堪监军田钦柞的凌辱,自缢而死;名将杨业被监军王洗逼死;宋仁宗时期,西夏侵边,大将刘平被监军黄德和逼死。

这还造成了武将被限制权力的同时,其政治地位也被严重的贬低。以普通士兵升到最高军事官员枢密使的狄青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那帮到处吹牛欢喜的文官们看来,狄青以军功成为高官就等于是在鼓励军功。他们才不管军队战斗力如何,甚至为此散步狄青造反的谣言。狄青迫于无奈,主动辞去枢密使离开了汴梁,可即使这样朝廷仍密切监视着狄青,直到狄青郁郁而终。

图片

二、兵制促成了军队的羸弱

除了对将领的压迫外,北宋军事羸弱的另一个原因就在于兵制。王安石变法大家都知道,其中一项就是关于亢兵的,别看北宋打仗不行,但是军队数量特别庞大。

比如在辽宋对抗时期,宋朝的军队总数他到百万以上,而辽国的军队只有不到三十万的兵力。可是宋朝用事实告诉了我们,兵在精不在多。到了北宋后期,宋徽宗想着联合金国攻打辽国,意图拿回燕云十六州,结果金国整个把辽国拿下的时候,宋朝只打了两场败仗,一个城池也不是自己打下来的。

那么北宋军队的战斗力为何如此低下?这其实和当时的军事制度有很大关系。因为宋朝建立以后,有大量的流民急需要安置。流民问题一直都是很严重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很可能会导致国破家亡,比如明朝李自成张献忠他们可都是流民。

但是宋朝偏偏又没有足够的土地来安置流民,又不能放任他们落草为寇,所以只好将他们招募为军队。在当时有句话叫“竖起招兵旗,自有吃粮人”。也就是说,当兵不是为了保家卫国,而是糊口。

这样一来军队的数量从20万迅速膨胀到上百万,就给财政造成极大的负担。而且这些闲杂人等中不乏地痞流氓甚至土匪强盗。像我们熟知的梁山好汉,不就是为了诏安吃皇粮吗?这样一来,军队的战斗力就可想而知了,我们今天所说的“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订”就是从北宋开始流传的。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