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学千字文30:乱臣贼子怎会害怕一本书?

 王肖杰 2022-01-01

  孟子说:“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春秋》是一部鲁国的编年史书,这本书怎么就成了乱臣贼子的“心理原子弹”了呢?

  《春秋》传说是孔子写的,估计原创可能性不大,因为春秋时期各国都有史官,专门负责记录历史,孔子的贡献应当是对《春秋》进行了修改,使这本史书闪闪发光,成为吓退千万贪官污吏的“宝书”。给春秋做传的左丘明说:“《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贤人谁能修之?”这段话的核心意思是:春秋笔法不像司马迁那样直抒胸臆,而是拐着弯说;但尽管没有说透,但威力已经力透纸背,乱臣贼子捧读起来,不觉双腿发抖,不是“汗出如浆”就是“汗不敢出”了。


  《春秋》何以有如此大的威力?举一个例子吧!《春秋》开篇记述了“郑伯克段于鄢”的事情,大致情况是郑庄公故意放纵弟弟公叔段多行不义,最后名正言顺地将其杀死。仅这段话就有微言大义!郑伯就是郑庄公,所以应记载为“郑'公’克段于鄢”,而不是“郑伯”。周朝的爵位共分六等,最高是王,如周文王、周武王;二等的是公,如晋文公、齐桓公;三等是“侯”,如淮阴侯韩信;四等才是“伯”,后面是子、男。为什么要连降两级?是因为郑庄公的做法不合乎礼。那为何不记“郑伯克'弟’于鄢”?因为身为弟弟的段也违反了礼,做了弟弟不应该做的事情,所以直呼其名“段”。

  当然也有人认为“郑伯”并不专指郑庄公,因为《春秋》中常称郑国为郑伯,如“郑伯伐”出现过9次、“郑伯克”出现过两次,而一次也没有出现“郑庄公伐”之类的话,所以“郑伯”并没有讽喻的意思。那事情又大了:一个国家对付一个人,就把公叔段当成一个国家来看待,公叔段就有了谋立新国的意思了,对段的批评可就大了去了!还有用“克”不用“杀”,也有微言大义,可以“杀”弟弟这个人,但“克”的往往是破坏分子,即所谓乱臣贼子,从这一点上来看,孔子对公叔段的批评更加激烈。


  能把一个人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这是《春秋》的巨大作用,也是乱臣贼子之所以恐惧的原因。中国人重视祖先,认为好的祖先能够给后人带来福荫,坏的祖先则让后人抬不起头来。《春秋》让后来的乱臣贼子们作乱之前要低头想一想:史书会怎样记载自己?想到给子孙后代带来可怕的后果,可能心怀恐惧,就干脆不作乱犯上了。这是孔子的目的,是否达到了呢?孔老先生没想到的是:乱臣贼子们原来并不喜欢读书!有诗为证:“坑灰未冷山东乱,原来刘项不读书。”孔子留下了史书,秦始皇烧掉了史书,去留都没有阻止乱臣贼子的脚步,憾!


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个人成长的助力者

阅读活动的推动者

成人教育的实践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