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羽毛球与人生何其相似!

 王肖杰 2022-01-01
1. 羽毛球有打着玩的,有打比赛的。打着玩儿好比是道家,过的是散淡的人生;打比赛好比是儒家,过的是积极人生。散淡自然是好的,但不要期望精进、有成就;积极也是好的,但不要期望总是轻松愉悦。
2. 顶尖高手拼的不是体力、技术,而是天赋。换言之,付出同样的努力,有人就是比自己好。这不是服不服气的问题,而是客观事实。
3. 一般人打比赛,赢的原因不是凌厉扣杀,而是少失误,少犯错误。发挥稳定比“打疯了”更重要,尽管后者更爽、更富传奇。要发挥稳定,不仅需要基本功,更需要心态。
4. 一场球胜负很重要,长远而言,能继续玩下去更重要。有一些顶尖高手,逢扣、逢吊对方必死,而且一招致命,结果谁都不愿意跟他打。反而象我这样水平差不多的臭手,玩的不亦乐乎,打完还相约下一次继续。人生不是短跑,而是马拉松,人生的最高价值是:继续。
5. 每种水平的球手都有自己的生态位,顶尖高手应该到国家队,虎落平川被犬欺;小区里的孩子们没有球网,照样玩的很嗨。我小时候打球用的是木框的羽毛球拍,最喜欢跟小伙伴玩“救死扶伤球”,就是跑很远去接一个很难接的球,根本没有场地的概念。错位就是到了不同的生态位,高手跟低手打会无聊,低手跟高手打会沮丧,在自己的生态位中才会产生愉悦的“心流”。
6. 高手的最佳姿态,是打出让对方能接上的球,偶尔让对方也得一两分,大家都高兴,自己也有的玩;低手的最佳姿态,是抓住机会向高手请教,让自己得到提升,让高手得到满足。工作生活中遇到强于己、不如己的人,可资借鉴。
7. 比赛时,一个球没打好,比赛不会结束,更不能要求重新开始,最好的策略是立刻忘记,集中精力打好下一个球。比赛结束后,最好的策略是复盘,总结经验得失。“吾日三省吾身”是在事后,反省之后,要能“忘却感性的烦恼”,面向未来。
8. 技术发挥会有起伏,比赛时经常出现比分交替领先的情况。人生不能走直线,尽管李彦宏写的书叫《人生可以走直线》。起伏是正常的,顺境、逆境都是常态,所以要宠辱不惊——既然是常态,何惊之有?
9. 羽毛球的质量有高有低,亚狮龙6号新球打着很顺手,有的球则太重,速度快,轻轻一打就出界了;有的球太轻,抡圆了胳膊也打不动。正像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有的轻,有的重,有的解决起来驾轻就熟,有的使出吃奶的劲儿也搞不定。
10. 羽毛球手上技术重要,步伐更重要,最最重要的是意识,如果预判准确可以轻轻松松得分,而过硬的技术往往是在被动的时候才需要。所以练技法不如练心法,但很多人在技术层面打圈圈,进步会比较慢。
11. 有教练指导,进步会很快,但请教练需要花钱,付出与收获总是需要平衡。不谈投入、只要结果就是耍流氓。低投入一般与低收获相联系,有资源的人比没有资源的人成就大是常理,没有资源的人只有靠努力来弥补,而顾此就会失彼,比如刻苦学习,锻炼身体就没时间了;学英语多了,学数学的时间就不够了。而有资源的人往往能够兼顾,他们学习好,球也打得好,因为身后有高人指点。
12. 技术也是资源,俱乐部愿意让一些高手免费来打球,球友愿意向他靠近。前提是这个高手愿意指点他人,所以可贵的不是有本事,而是本事能为他人所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