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难得一见!天禄琳琅、明清内府,这个拍卖专场蔚为壮观

 星河岁月 2022-01-01

泰和嘉成此次秋季拍卖征得宋元版等“天禄琳琅”四种、明清內府精品图籍八十余种,作为专场。各类影宋刻本、巾箱本、套印本、四库全书本、金粟山藏经纸本汇为专场,皆纸墨精妙、装潢典雅、蔚为壮观。

以下视频来源于
泰和嘉成拍卖
以下视频来源于
泰和嘉成拍卖

明代司礼监太监提调,设立经厂,负责内府刻书事。今所见《少微通鉴节要》五十卷附《外纪》四卷(Lot4035),明正德九年司礼监刊本,白棉纸20册,每册首均钤“广运之宝”,字体即全为赵体,敦厚秀美,为标准明代御用图书。又如本场明内府刻《书传大全》卷一至卷五(Lot4068),虽非全帙,然卷一存版画部分则可视为明代版画较高水平的典范。

图片

Lot4035

少微通鉴节要五十卷外纪四卷

明正德九年司礼监刊本

线装420册白棉纸

31×20cm

著录:《中国善本书提要》P100


图片

Lot4068

书传大全存卷一至卷五

明初内府刊本

线装15册皮纸

36.5×22cm

著录:《藏园订补郘亭书目》P46


此专场精华所在为清宫刻书部分。清初,百废待兴,其内府刻书依然上承明绪,仍多由前明司礼监经厂承办,有些书籍直接刻印于明代司礼监刻书处经厂,由明代遗留下来的工匠雕镌,故其格式与经厂本大同小异,采用仿宋字和楷体赵(孟頫)字;刻书物料亦多用前朝遗存,风格也与明代内府刻书相似。如《御制资政要览》三卷,字大如钱,白棉纸印刷,明代刻书特色鲜明,如果不以序跋年月、刊记或书籍内容加以识别,很难区分是顺治内府本还是晚明经厂本。值得关注的是,本场集有本书蝴蝶装(Lot4028)、包背装(Lot 4029)、线装(Lot4030Lot4031)三种装潢,原装书衣、题签、函套具存;蝴蝶装源于唐末,兴于宋,是由经折装演变而来的早期装潢形式;而包背装始于南宋,在明代盛行;而清代无论官私刻书,这两种都极少使用,可见顺治朝内府刻书对古代典籍装潢方式是有深入研究并加以运用的,今见三种齐聚一堂,尽显古代装潢之典雅。

图片

Lot4028

御制资政要览三卷後序一卷

清顺治十二年内府刊本

蝴蝶装14册纸本

29×17.5cm

著录:《清代内府刻书图录》P32

《清代内府刻书目录解题》P292


图片


Lot4029

御制资政要览三卷

清顺治十二年内府刊本

包背装13册纸本

35×21.5cm

著录:《清代内府刻书图录》P33

《清代内府刻书目录解题》P292


图片

Lot4030

御制资政要览三卷

清顺治十二年内府刊巾箱本

线装13册纸本

21.5×13cm

著录:《清代内府刻书图录》P33

《清代内府刻书目录解题》P292



图片

Lot4031

御制资政要览三卷

清顺治十二年内府刊巾箱本

线装3册纸本

21.5×13cm

著录:《清代内府刻书图录》P33

《清代内府刻书目录解题》P292



康、雍、乾三朝,是内府刻书极盛的黄金时代。康熙帝亲政以来,不遗余力地推动图书事业的发展,于康熙十九年(1680)设立武英殿修书处,自此,清代内府刻书多由前明司礼监刊刻的历史宣告结束,并编修、刊印了大量弘扬传统文化和文学艺术方面的巨帙;为彰显皇家气派、体现帝王意志,这些典籍字体工丽、装潢典雅、用料考究、用银繁费,非倾国之力不可完成,使典籍成为宣扬国力之艺术品。

康熙帝博学多识,不仅通圣贤心学,六经要旨,万机之暇,尤游于艺,靡不精擅。仅从刻书审美来看,绝非过誉之辞。本场康熙二十四年刊四色套印本《御选古文渊鉴》六十四卷(Lot4006),424册。是书由康熙帝亲自选定,将有益风俗、经世致用的文章勒为一编,前人评语在书的天头用黄绿色字标之,清朝评语则用朱色。比对多部后,发现是一部套印与涂色技法相结合的方法刷印,即墨色正文为一版,其余颜色使用单版多色一次刷印而成,不失为一种创举;此书使用清代最名贵的纸品之一“开化纸”印抚,纸张洁白绵韧,开卷有白玉润目之感,纸面显微黄晕点,颇似桃红,故有“桃花纸”之雅称;在康熙五十一年档案中就有“查得先前汉字套版《古文渊鉴》已用连四纸刷印四百九十三部”的记载,也即开化纸是档案中连四纸这一说法的重要依据。康熙帝对此书尤为喜爱,“常备案头,以备温习”。本拍品原函原装,保存完好,甚为难得。


图片

图片


Lot4006

古文渊鉴

清康熙二十四年四色套印本

线装424册开花纸

29×18cm

著录:《清代内府刻书图录》P44

《清代内府刻书目录解题》P397



而最值得关注的是本场中《御制词谱》四十卷(Lot4005),其为清康熙五十四年内府朱墨套印线装412册。墨如点漆,朱光纯正,亦用开化纸精印,石青杭细面书衣、书签。是书为康熙帝御定,共收录唐、宋、元词八百二十六调、二千三百零六体,每调选用唐、宋、元词各一首,必以创始之所作本词为正体,无考者以时代为先后,每调皆用红色标明平仄、叶韵;每句读与每调来源均考订详密,是清代词谱之巨著,故又称《康熙词谱》。此书拍场历来罕见,本拍品尤值称道处在其原宫装保存完好,足可宝之。

图片

Lot4005

御制词谱四十卷

清康熙五十四年内府朱墨套印本

线装412册开花纸

26×16cm

著录:《清代内府刻书图录》P50

《清代内府刻书研究》P380



此外,康熙帝对西方科学也保持着浓厚的兴趣,曾下诏编纂了《御制数理精蕴》,为一部数学的集大成之作。而《数表》(Lot4002)是《数理精蕴》之单行本,保留了内府原有装潢、插套,开化纸朱墨套印,精准清晰、品相极佳,为数学类书籍之白眉,亦是清宫殿版刻书异类珍品。


图片

图片

Lot4002

御制数表

清康熙六十一年内府刊朱墨套印本

线装11册开花纸

19×12cm

著录:《清代内府刻书图录》P37



同时,为了刊刻卷帙繁浩的大部头书籍,弥补武英殿修书处力量不足,由臣工在外地刻印后进呈内府的情况也比较常见;地方官员为了迎合帝王喜好,亦不遗余力。如清代徐倬等编选进呈《御定全唐诗录》一百卷(Lot4008),424册,收录唐太宗以下各家诗,以人系诗,按时代先后编次,每位诗人再按古近各体分编;共计作家四百五十多人,诗歌九千六百多首,其间诗人各附小传,间有诗话、诗评以备考证,颇合圣意,赐金命刻;于康熙四十五年扬州书局刊刻完成。另有张豫章刻进呈、康熙四十八年刊《御选元诗》八十一卷(Lot4007),线装530册;是书为《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之一种;据档案记载康熙四十四年设立“四朝诗修书处”,康熙亲自为之撰序,是继《全唐诗》之后编的又一系列性的大型诗选总集。以上二书俱为开花纸精印,存原宫装。

图片

Lot4007

御选元诗

清康熙四十八年内府刊本

线装530册开花纸

25.5×16.5cm

著录:《清代内府刻书图录》P44

钤印:汪士钟读书



图片

图片

Lot4008

御定全唐诗录一百卷

清康熙四十五年徐倬刻呈本

线装424册开花纸

22×14cm

著录:《清代内府刻书图录》P45



清雍正时期,内府刻书事业持续向前发展;于雍正七年(1729)铸造“武英殿修书处图记”,武英殿修书处从此由造办处独立出来,成为内务府直接管辖的独立出版机构,使其在宫廷中的地位有所提高,雍正帝在位时间较短,刻书品种、数量均不及康熙、乾隆两朝;但他最善于利用图书教化臣民、以正朝纲。为追忆父皇康熙皇帝庭训之言、教子之训,雍正帝亲录《圣祖仁皇帝庭训格言》一卷(Lot4045),于雍正八年刊刻,开化纸印抚,11册;其内容上涉天象、下及地舆,大到治国安邦、小至饮食起居皆有言及,凡二百六十则;书首刊有雍正帝手书上版序言1篇,表现出极高的书法造诣,并钤“雍正尊亲之宝”玺印1枚。字体镌刻精良,版刊整饬,点画爽利,纸墨上佳;此本为毛装、存原题签,保存了内府书籍装配前的原貌。

图片

Lot4045

圣祖仁皇帝庭训格言一卷

清雍正八年内府刊本

毛装11册开花纸

29×19cm

著录:《清代内府刻书图录》P33



如前所言,康、雍、乾三朝,是内府刻书极盛的黄金时代,那么乾隆朝则是这个黄金时代的巅峰。据《清代内府刻书目录解题》著录“武英殿刻本”有572种,而乾隆朝约400余种,占到了近百分之七十,还不包括国子监、钦天监等中央直属刻书机构,仅此一项,就可看出乾隆时内府刻书事业的发达。

乾隆十一年,因武英殿刻《十三经》《二十一史》,卷帙繁浩,所剩上好梨枣版片余料甚多,乾隆帝不忍弃之,命臣工仿古人巾箱式镌袖珍书版刷印,凡经史子集书十种,即著名的《钦定古香斋袖珍十种》;本场收《春明梦馀録》七十卷(Lot4003),开化纸线装424册,清乾隆十三年武英殿古香斋刊巾箱本,全书分建置、形胜、城池等十四门,详细记载了明代北京的各方面情况,并收录了大量明代章疏内容,是研究北京沿革的重要史料;此部为原函原签绢面,刻印清丽、小巧玲珑。

图片

图片


Lot4003

古香斋鉴赏袖珍春明梦馀七十卷

清乾隆十三年武英殿古香斋刊巾箱本

线装424册开花纸

17×11cm

著录:《清代内府刻书目录解题》

         《清代内府刻书研究》P496



又《御制全韵诗》(Lot4004)一种,开化榜纸线装15册,清乾隆间徐立纲写刊本,原宫装原签淡蓝色洒金书衣。是书为清乾隆皇帝所著诗集,意在歌颂清朝诸帝垂统继志,又举历代帝王得失;成书后仅允许重要官员手书上版、自行刊印。此本七行十四字,白口,四周为绿色龙云纹套印版框,开化纸初刻初印;其中“弘”字避讳,后有跋文曰“臣徐立纲谨跋”。《中国古籍善本总目》集部清别集类著录《御制全韵诗五卷》有清乾隆刘墉写刻本、于敏中写刻本、姚颐写刻本,皆存世稀少。

图片

图片

Lot4004

御制全韵诗

清乾隆四十四年徐立纲写刻进呈本

线装15册开花榜纸

23×14.5cm

著录:《清代内府刻书研究》P420



乾隆帝好古,视古代青铜器为国之祥瑞,广为搜求。乾隆十四年(1749),乾隆帝敕命尚书梁诗正、蒋溥、汪由敦等,率同众儒臣编纂《西清古鉴》四十卷(Lot4040)。是书仿宋代《考古图》《宣和博古图》成书体例,以一图一文的形式,著录清代内府所藏中国古代青铜器,共计一千五百二十九件;后附《钱录》十六卷,著录历代钱币五百六十七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言:“以内府所藏古鼎彝尊罍之属案器为图,因图系说,详其方圆围径之制,高广轻重之等,并钩勒款识,各为释文。摹绘精审,毫厘不失,则非往之图谱所能及。”每件器物均摹刻有图像、款识,又附尺寸、重量等,并详加考证:“其考证虽兼取欧阳修、董逌、黄伯思、薛尚功诸家之说,而援据经史,正误析疑,亦非修等所及……盖著述之中,考证为难;考证之中,图谱为难;图谱之中,惟钟鼎款识义通乎六书,制兼乎三礼,尤难之难。”又沿用此书体例,相继编纂了《西清续鉴甲编》《乙编》和《宁寿鉴古》,并与《秘殿珠林》《石渠宝笈》《天禄琳瑯》《萝图荟萃》同为著名的清宫皇家文物账本,且仅有《西清古鉴》一书得以付梓刊刻,正是“读是一编而三代法物恍然如睹”,可谓巨帙,于乾隆十六年成书,二十年刊刻完成,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古铜器图谱。

图片

图片

Lot4040

西清古鉴四十卷附钱录十六卷

清乾隆二十年武英殿刊本

线装644册开花纸

43×28cm

著录:《清代内府刻书图录》P38



清乾隆一朝对书籍的收藏、整理、影刻等方面亦不遗余力。清初时,诸藏书家皆不藏《相台九经》的全本;清廷先得《春秋》藏于昭仁殿,后又得《易》《书》《诗》《礼记》御花园之养性殿。乾隆帝颇具文人情怀,念此五经“幸合则不可使复分”,遂在昭仁殿另辟一室,专藏此《相台五经》,名曰“五经萃室”,并下令覆刻,每卷末附有文字异同之考证,刻印甚佳,连同底本上的收藏印和“天禄琳瑯”钤印,都忠实的进行还原;后因嘉庆二年的宫火,底本焚毁,故藉此殿本影刻可窥岳本《相台五经》古貌,可谓万幸。本场泰和嘉成集乾隆四十八年武英殿刊《御定仿宋相台岳氏本五经》之《春秋经传集解》三十卷(Lot4032)、《尚书孔传》十三卷(lot4034)以及《毛诗郑笺》(Lot4033)卷十九、二十三种,可谓大观。其中《尚书孔传》及《毛诗郑笺》为原内府包背装,开化纸印,每册钤“养性殿宝”,知此为养性殿旧藏陈设本。而《尚书孔传》尤是全帙,甚可宝也。

图片

Lot4032

御定仿宋相台岳氏本春秋经传集解三十卷

清乾隆四十八年武英殿仿宋刊本

线装1夹板14册纸本

28×17cm

著录:《清代内府刻书图录》P3



图片

Lot4033

御定仿宋相台岳氏本毛诗郑笺卷十九、二十

清乾隆四十八年武英殿仿宋刊本

包背装11册开花纸

32×20.5cm

著录:《清代内府刻书图录》P3

钤印:养性殿宝



图片

Lot4034

御定仿宋相台岳氏本尚书孔传十三卷

清乾隆四十八年武英殿仿宋刊本

包背装15册开花纸

32×21cm

著录:《清代内府刻书图录》P3

钤印:养性殿宝



在套版印刷方面,乾隆刻书亦较前朝有所精进。《御选唐宋文醇》五十八卷(Lot4010Lot4011),清乾隆三年武英殿刊四色套印本;乾隆帝选韩愈、柳宗元、苏轼、曾巩、王安石等唐宋八大家及唐代李翱、孙樵之文,录其言之尤雅者四百七十四篇,合为一编。书内正文墨色,所录注、评分以黄、朱、蓝三色刷印,色彩斑斓,套印精准周正。清圣祖康熙帝御评以黄色印于天头,最显尊贵。高宗评论以朱色印于各篇之后,尤拟亲批。朱子等历代大儒评述以蓝色分书于末,清雅悦目,为乾隆时期殿版套色刷印书籍中的珍品;今本场集开化纸、太史连纸本各一部,并案同观,可获知两种纸张所呈现出的不同视觉效果。

图片

Lot4010

御选唐宋文醇五十八卷

清乾隆三年武英殿刻四色套印本

线装630册开花纸

29×19cm

著录:《清代内府刻书图录》P44


图片

Lot4011

御选唐宋文醇五十八卷

清乾隆三年武英殿刻四色套印本

线装420册太史连纸

27.5×17.5cm

著录:《清代内府刻书图录》P44

钤印:郎氏家藏、郎锦骝印



在佛经方面,本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Lot4039)则是综合体现清代乾隆朝印刷、套印、造纸等技术的巅峰之作。此经以乾隆年仿金粟山藏经纸印抚,经文内套印有菩萨、金刚、护法等图像,计六十六幅,可谓小巧精致、赏心悦目。而卷末钤印“隆”字反印,或为抽毁劫余之物,此本为近代书画艺术大家叶恭绰旧藏,再添一彩。

图片

Lot4039

千手千眼观世音大悲心陀罗尼

清乾隆二十一年内府朱墨套印刊本

经折装1册仿金粟山藏经纸

28×11cm



光绪末年,内府刻书已经名存实亡,凡帝王钦定的图书,多交由中央各部、院下设的编译局和出版机构完成,且多为石印、铅印。时国力衰微,刻书品种极少;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出现了二种非常优秀的版画名作,本次均有出现,装潢、品相甚佳,可谓难得。

其一为《养正图解》(Lot4027,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武英殿刻本。是书为明代著名学者焦竑撰写,劝导皇长子朱常洛续封建道统而编撰此书,画家丁云鹏绘图,黄德奇镌刻,明万曆二十二年(1594)金陵吴怀让刊本。此书备受清代统治者的赏识和推崇,乾隆帝为其作诗,嘉庆帝为其作赞,光绪帝命将书与御制诗赞一并刊刻颁行,版画部分为覆刻明刻本。本场这部为当时所出之豪华加衬装,分订六册,四册养正图解不分卷与所附两册养正图诗一卷养正图赞一卷分别以夹板函之,而普通装则仅为二册本。其书均为黄绫书签,黄绢包角,黄色丝线装订,宫内刻字填青硬木夹板,典查木牌犹在,且两种均以明黄绢包袱囊之,是为殿内陈设本,皇家气象,雍容华贵。

图片

Lot4027

养正图解不分卷附清高宗御题养正图诗一卷仁宗御题养正图赞一卷

清光绪二十一年武英殿刊本

线装2夹板6册纸本

32.5×19.5cm

著录:《清代内府刻书图录》P32

         《清代宫廷版画集萃》P398



而《钦定王元恽承华事略补图》(Lot4026)线装1册,清光绪二十二年武英殿刊本,附原宫装红木夹板一副。此书是为元代王恽(1227-1304)《承华事略》补图而作,由光绪帝钦定,交徐郙、李文田等补图并校订,命张之洞在苏州书局付梓刊刻,吴大澂、王懿荣、费念慈等大家亦参与其中;因当时国库亏空,刊行《补图》的钱款大多由张之洞自行筹措。是书附40图,用以文解图的形式达到谕教太子的目的,指导太子需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为君之道,并通过历史典故、名人事迹来宣讲儒家伦理道德及行为规范。画面构图严谨,人物绘刻生动,刀法精细入微,是清代宫廷版画的最后一部作品,代表着清末木刻版画的高水平,并带有当时已传入中国的西方石印技术风格;同时有木刻和石版印刷两种版本刊行,后连同刊刻版片一同送入宫中;今尚有此书部分木刻雕版遗存故宫博物院,其版面线条极为繁密,刀工精湛,修版圆润平整,可谓雅典绮丽,幅幅佳作。这种带有明显石印风格的版画被宫廷所接受,也侧面反映出当时石印技术已经成为主流,可以说《钦定承华事略》是木刻宫廷版画的终结;但其优秀的镌刻工艺,在日薄西山的木刻版画艺苑中,仍然留下了辉煌的一笔。

图片

Lot4026

钦定王元恽承华事略补图

清光绪二十二年武英殿刊本

线装1册纸本

42.5×22cm

著录:《清代内府刻书图录》p32



本场除以上珍贵雕版刻书外,尚有一批可圈可点之清代写本。有清一代写本最著者莫过于乾隆时期所编纂《四库全书》。乾隆朝国力鼎盛,文化昌明,高宗亲自主持编修《四库全书》,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征书。乾隆三十八年(1773)设立“四库全书馆”,由纪昀等三千六百多位官员、学者编撰,共收书3400余种,近8万卷,此外还著录了6700余种存目书。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收录了从先秦到清代乾隆以前的大部分重要著作,涵盖了古代中国几乎所有学术领域,为后代学者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科技提供了大量文献资料。《四库全书》陆续编纂完成后,乾隆帝命抄写七部,分藏于北京紫禁城文渊阁,京郊圆明园文源阁,盛京行宫(今沈阳)文溯阁,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以上四阁统称为“北四阁”或“内廷四阁”,服务于皇家),以及镇江金山寺文宗阁,扬州大观堂文汇阁,杭州孤山圣因寺文澜阁(以上三阁称为“南三阁”或“江浙三阁”,便于江浙士子观摩誊录)。

然而七部《四库全书》在完成至今的两百多年中,饱经沧桑,历经劫难。镇江文宗阁与扬州文汇阁所藏的《四库全书》分别毁于咸丰三年(1853)与咸丰四年(1854) 的太平天国运动中。北京圆明园文源阁《四库全书》被焚毁于咸丰十年(1860) 英法联军侵华战争中。在咸丰十一年(1861)太平军第二次攻克杭州后,文澜阁的《四库全书》也大部被毁。至此,耗费无数人力、物力、财力抄写而成的七部《四库全书》损毁过半。

本场拍卖见存两册“南三阁”《四库全书》—文澜阁藏《云庄集》卷三(Lot4036)、文澜阁《横浦集》卷十,十一(Lot4037)。卷首钤“古稀天子之宝”,卷末钤“乾隆御览之宝”。其中《云庄集》犹存乾隆时原装书衣。

图片


Lot4036

文澜阁藏钦定四库全书《云庄集》卷三

清乾隆间四库全书写本

线装1册纸本

27.5×17cm



图片


Lot4037

文澜阁藏钦定四库全书《横浦集》卷十,十一

清乾隆间四库全书写本

线装1册纸本

27.5×17cm



而本场装帧最为宏丽者莫过《大清穆宗毅皇帝圣训》(Lot4038)。此次所征集到为卷七十六至八十。此为同治皇帝实录,馆阁体缮写,纸白墨漆,织凤红锦蝴蝶装,内府原装原函,系清宫大内旧藏之物,开本阔大,一派皇家气派。

图片

Lot4038

大清穆宗毅皇帝圣训卷七十六至八十

清光绪内府钞本

蝴蝶装15册开花榜纸

43×28cm 



除此之外,本场尚有王钟翰先生旧藏《宋国瑽恭写皇上七旬万寿颂》(Lot400111册。此颂册由原任兵部车驾司郎中宋国瑽撰书呈进清高宗弘曆。乾隆四十五年(1780)八月十三日,七十高寿的乾隆帝在承德避暑山庄的澹泊敬诚殿举行隆重庆典,各地王公大臣等前来朝贺。颂册粉笺墨笔,楷书精工,四周版框为深蓝色、有花纹,上下夹板,寿字团龙锦绫包裹。此本为著名史学家、教育家王钟翰先生旧藏。而清雍正内府绘本《四书图说·孟子》第五册亦有可观之处(Lot4024),此书明黄书衣,黄绫题签。朱丝栏,款作臣全顺钞录,馆阁体精抄,纸白墨润,兼有彩绘三页,当是宫中讲学作为幼年皇子读物者,插图以提高阅读兴趣。钞者全顺,萨尔图拉氏,蒙古正蓝旗,咸丰进士,累迁翰林院侍读学士。宫廷抄本传世极少,有彩绘插图者更是稀如星凤。此册为民国北平琉璃厂著名骨董商黄氏尊古斋旧藏,更详细的版本信息著录于《明清宫藏档案图鉴》。

图片

Lot4001

宋国瑽恭写皇上七旬万寿颂

清乾隆间宋国瑽写本

经折装11册磁青纸

20.5×12cm

钤印:钟翰



图片


Lot4024

四书图说孟子第五册

清雍正间内府彩绘本

线装11册纸本

40×23.5cm

著录:《明清宫藏档案图鉴》


更为难得的是,本场尚征集到清宫天禄琳瑯藏书四种。其分别为宋淳佑九年林希逸莆田郡斋刻本《后村居士集》卷四十三至四十四(Lot4041);元至正二十三年吴郡庠刊本《通鉴总类》卷第八(Lot4042);实明嘉靖十三年袁褧嘉趣堂刊本《六家文选》卷三十二、三十三(Lot4043);明成化九年陈炜江西藩司覆宋刊本《朱子语类》卷第十七(Lot4044)。

 

图片


Lot4041

天禄琳藏宋版後村居士集卷第四十三、四十四
宋淳佑九年林希逸莆田郡斋刻本
线装1册纸本
23×14.5cm 9×5 3/4in


图片

Lot4042

天禄琳藏通鉴总类卷第八

元至正二十三年吴郡庠刊本

线装11册黄麻纸

33×19.5cm

著录:《天禄琳瑯书目后编》卷四

         《溥仪赏赐溥杰书画目》

         《中国古籍善本总目》史部诗抄类

         《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图录》00487

         《天禄琳瑯研究》P126



图片

Lot4043

天禄琳藏文选卷第三十二、三十三

明嘉靖十三年袁褧嘉趣堂刊本

线装11册纸本

32×21.5cm

著录:《天禄琳琅书目后编》卷七

《中国古籍善本总目》

《天禄琳琅研究》



图片

Lot4044

天禄琳琅藏朱子语类卷第十七

明成化九年陈炜刊本

线装1册白棉纸

27×17.5cm



总之,清朝自入关以来,历时二百七十六年,以雄厚的财力、物力为后盾,网罗天下能工巧匠,创造出了无数珍品图籍;其形式华丽典雅,用材稀见考究,无施不宜,鬼斧神工,精美绝伦,处处表现出了高超的艺术修养,不仅代表了有清一代书籍制作的最高水平,也是对中国古代典籍艺术的一次总结与提升。无论从编纂水平、绘图缮写、刻书字体、版式行款以及印刷物料、图书装潢,都具有鲜明的宫廷特色和独具一格的皇家风范。同时,又以文人情怀为中心,将保护、收藏、利用、鉴赏作为设计理念,将书籍品质做到了极致化,是研究我国印刷史、典籍史中不可忽略的重要领域。图片



2021年泰和嘉成秋季艺术品拍卖会预展将于明日开始。泰和嘉成本次秋拍荟集一千余件文物珍品,推出“秋明墨缘——纪念沈尹默先生逝世五十周年暨沈尹默书法文献专场”,“蜀中往事—纪念佘雪曼先生诞辰一百一十五周年暨四川先贤艺事文献专场”、中国书画专场、“两朝御览·明、清内府藏书刻书专场”,古籍文献·金石碑版专场等五大专场,囊括名家手泽、古籍善本、中国书画、文房雅玩等众多门类,欢迎广大藏家莅临品鉴,也可电话委托或关注“北京泰和嘉成”微信小程序,参与线上同步拍卖。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