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读书】吴非:让学生在熟悉的地方“发现”

 老沔城人 2022-01-01


作者:吴  非



    课改的核心任务,也是当今教育最重要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变革学习方式,具体到写作教学,需要做的事更多。要求学生有独立见解,要求学生的写作有“新意”,则要见多识广。这种能力从哪里获得?从书本学,从生活学,从一切可以学的地方学。写作教学要引导学生学会开拓写作的领域,让他们有“发现”的意识。

    所谓“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首先得引导学生去“关注”;关注了,才可能“熟悉”;“熟悉”了,还得有“发现”;“发现”的慧眼,在于凡事多思。聪明人之所以聪明,无非是能在熟悉的地方有所“发现”或“发明”。教师要学生“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可是学生却常常觉得“熟悉的生活”千篇一律:生活已经够单调了,而应试教学状态下,学生的体验往往也缺乏个性。此所谓“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

    20世纪80年代以前,社会上经常宣传一些“仓库型的人才”。比如,工厂保管员把眼睛蒙起来也能在仓库中找出需要的零部件,查号台接线员能背出一万个电话号码,教师能背外文词典,等等。这种“熟悉”当然也有社会价值,可是,语文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学生这种能力(虽然这种能力对生存可能有用)。我听说有能背诵一千首诗的初中学生,但我更在意他是否能写出一首诗。

    “熟悉”,还得有“发明”或“发现”。有了创造精神,学习才是一件有趣味、有意义的事。美国政治家和科学家富兰克林曾有遗言,希望在自己的墓碑上刻上“印刷工富兰克林”,因为他30岁之前长期在印刷厂做工,许多知识是从印刷的刊物上学到的——虽然不是每个印刷工都能像他那样博学并有所发现。许多优秀的写作者最早的职业是报馆的校对工,很多精巧的工具是长年在工场劳作的工匠发明的。这些,都给我们启发。


    常有人感慨“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那是因为他缺少“发现”的意识。曾有老师说起,学生作文写学校生活应当“最拿手”,可是他们写出的“学校”,教师感到陌生;他们对“教育”这一概念没能认真思考,也没有观察校园里人和事的习惯。对教育的异常现象,他们经常表示“没有看法”,似乎已完全适应。“应试教育状态下的学生生活”,当真就没什么可写的?师生关系真的如猫鼠关系?在学校三年,当真没有任何值得关注的人和事?

    有一回上课我问学生,能否说出校园里三位工人师傅的姓,大家面面相觑。有学生辩解,说能否说出未必重要,只要我们尊重他们就行了。附和这个看法的同学有不少。我说,如果你想记住他,打听他的姓氏并不难,否则即使你有感恩之情,十年过后,你在回忆学校时也只会说:“那个……那个……那个在车棚看自行车的,长得有点儿瘦瘦的、黑黑的,不知道姓什么的……”

    转变学习的观念,不要漠视眼前的一切,凡事不要仅以“有用”为学习的选择。我问学生,每天要走过哪些地方,能否抽空把每天路过的学校这条街上的单位和店家数一遍?——这条街上有一所军队院校、一所中学和一所小学,其他呢?同学们很有兴趣,七拼八凑,总算把马路一边的小店铺大致数出来了,然而几乎所有学生都感到十分惊讶:每天路过的这200多米,竟有这么多店铺,而他们却视而不见!我告诉学生,不奇怪,我住在这里20多年了,有些事也没有留心。有一天惊讶地发现,学校附近竟有一家农业银行,我竟然没注意,而有老师告诉我,它已经开张好几年啦。

    有一次我在课堂上提问:“你们在这所学校两年了,有没有没去过的角落?”所有学生都说,学校虽然不算大,但好多地方都没去过;虽然不一定都要去,但偶然走到一个没去过的角落,会感到很新奇。我说,我和你们一样,我在这所学校是老教师了,有时偶然走到一个没去过的角落,才发现我的某个同事是在这里工作的。这时我就会想象,原来这么多年里,他就是在这里接我的电话,帮助我解决困难的,以后我再想起他时就有了真切的印象。同样,我因此会想象到更多同事、同行的工作环境,想象他们每一天的生活场景,我脑海里的世界就这样变大了。

    我说到这里,教室里一片沉默。也许大家都在想我的话,也许有人会从我的话中受到启发。记得我小学毕业时,忽然发现班上有同学像是陌生人,因为六年中我都没有认真地关注过他。这样的经历在以后的生活中也有过。也就是说,我们即使对有限的周围,仍然谈不上“熟悉”。我说到这一经历时,几乎全班同学都开始东张西望,也许我的体验对他们是一种警醒。


    小学和初中的教学,教师提醒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这里所谓的“熟悉”,是生活的圈子。写作的起始阶段,写自己最熟悉的内容,不但轻车熟路,还有可能将其变为久远的记忆。鲁迅中年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萧红成年后写《呼兰河传》,视野和情感成熟了,但内容无一不是“熟悉的”,只是对熟悉的生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发现。

    然而,如果学生只会写“我的院子”或“我的小屋”,能写出他的精神世界吗?那些丰富的生活到哪里去了呢?很多学生的作文,经常写学习过程中的情绪,很少写亲人、同学。这也许是应试教学的一个特征——学生除了“做题”“学科竞赛”,对一切都视而不见,连他身边的人也变陌生了。

    不了解学生的写作状态,不熟悉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的心理特点,想教好写作,几乎不可能。2000年,我出过一个题目,请学生写“一个我不熟悉的人”。可能因为我经常刺激学生的思维,大家见怪不怪,一些学生在文中对作文题发了点儿议论。他们认为,生活中的确存在着“不熟悉的人”,而且为数不少,既然“不熟悉”,也就无从写起,然而既然你让我写,我就得努力地回忆有关这个人的一切。奇怪的是,一经关注,这个人的形象和事迹就清楚了,有些细节甚至是很值得记忆的,也就是说,因为“关注”,这个人非但不再陌生,而且简直“难忘”了!事后有学生说,因为这个作文题,他有一阵儿把几个原本“不熟悉的人”重新关注了一遍,跟他们成了很好的朋友。也有学生写道:“在这个班上,有位男生幼儿园时和我同班,小学又同校,初中三年没留意他去了哪里,没想到三年后他也考上了这所高中,我们又在同一班了。我得当面告诉他:我们是幼儿园同学呢,你不用装作不认识我。”

    经历过的事,有人能记住,有人记不住;有人不但记不住,也不想记住。常有人听到一些趣事时,疑惑地问:“为什么这种事你们能看到而我从来看不到?”如果把目光转向这样的人,就会发现,生活中有许多人已完全失去了“关注”的意识。对真善美的追求,需要有寻找的激情;对假恶丑的认识,需要有评判的态度;对趣味和幽默的欣赏,需要有些哲思和机敏……而这些人没有。对周围的一切,他们更多地关注的是“利”,所谓“无利不往”“无利不起早”。本来,生活中有些这样的人并无大碍,令人担忧的是,如果他们成了语文教师,学生非但学不到什么,可能还要受罪。所以教师与其责难学生,不如反思自己的志趣。

    “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无疑是正确的,但在应试教学状态下,除了做题与考试,学生关注的事物很有限,他们非但不关注社会大问题,对周围的一切,很可能也是漠然的。客观地说,虽然城市学生生活在信息丰富、渠道通畅的环境中,在写作方面应当有优势,然而纷繁的社会和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反而让他们难以养成静思的习惯。教师需要唤醒他们的记忆,在启发他们开阔视野、了解社会的同时,启发他们在熟悉的地方去“发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