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请你告诉我,我该走哪条路?”爱丽丝说。 “那要看你想去哪里?”猫说。 “去哪儿无所谓。”爱丽丝说。 “那么走哪条路也就无所谓了。”猫说。 ——刘易斯·卡罗尔《爱丽丝漫游奇境记》 小爱丽丝迷路了,谁是第一责任人? 古人云:子不教,父之过。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明确父母是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人,并强调立德树人。传统家事正式上升为重要国事。 《诗》说:“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当我摇摇摆摆学走路的时候,是谁让我迈出人生的第一步? 当我学习穿衣时,是谁教会我扣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当我看不清方向时,是谁告诉我该选择哪条路? 当我摔倒时,是谁扶起我、抚慰我、鼓励我继续前行? 当我迷茫困惑时,是谁启迪我的智慧润泽我的心灵? 自呱呱落地,每一步健康成长都离不开父母的悉心照顾与精心呵护。 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从今而后,养育孩子,既是道德责任,更是法律义务。 如何“依法带娃”?《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第十七条贴心地给出以下9个方法: 亲自养育,加强亲子陪伴; 共同参与,发挥父母双方的作用; 相机而教,寓教于日常生活之中; 潜移默化,言传与身教相结合; 严慈相济,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并重; 尊重差异,根据年龄和个性特点进行科学引导; 平等交流,予以尊重、理解和鼓励; 相互促进,父母与子女共同成长; 其他有益于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方式方法。 02 觉醒的父母, 完全应该是义务的,利他的,牺牲的。 ——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父母的言行,影响孩子未来的模样 1911年,鲁迅先生在“新青年”发表文章。文中说:“父母对于子女,应该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 他建议让孩子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度日,合理做人。同时指出:“父母的缺点,便是子孙灭亡的伏线,生命的危机。” 如何成为觉醒的父母,用行动引导孩子成长?有智者建议从心入手,做好以下5点: 培养悲心,爱惜保护所有的生命; 培养慈心,与真正需要的人分享时间、精力和物质财富; 培养责任心,尊重承诺,珍惜家庭,不做任何背叛婚姻的事; 学习爱语,安静聆听,用鼓励和赞美给与家人自信和力量、快乐和希望; 不吃有害的食品,不接触不健康的精神产品,和家人一起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维护家人的身心健康。 03 孩子,是慢慢养大的, 教育孩子就像 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 需要父母细腻的呵护。 ——张文亮《牵着蜗牛去散步》 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全人格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曾说过:“当孩子感到被爱、被信任,奇迹不久就会出现在你眼前。” 从今天起,家长必须“依法带娃”的同时,也要对孩子的成长有更理性的期待,为孩子规划适合的成才道路,将其身心健康、人格健全放在家庭教育的首位。 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从父母那里获得足够的耐心、足够的陪伴、足够的温暖、足够的力量,从而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获得人生真正的乐趣和自由。 2022,让我们学习更好地爱,依法为家人带来幸福,和孩子一起成长。 04 2022,让孩子心里有爱、眼里有光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中华民族的精神谱系里,家庭与国家,个人与社会,是密不可分的整体。 “家国天下”的情怀,深入每一个中国人的骨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流淌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血脉;家风家教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关乎亿万家庭的日常生活,关乎子孙后代的未来与希望,关乎国家民族的长远发展,关乎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弘扬。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 政通人和、欣欣向荣的清明盛世,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实现美好生活目标和人生价值提供了宽广平台;千家万户的幸福美满,为祖国富强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起磅礴力量。 千千万万个家庭,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家庭教育正肩负起愈加重要的时代使命。 2022, 让我们学习更好地爱, 让孩子心里有爱、眼里有光, 让传统美德传承发扬, 让民族精神绽放光芒, 让祖国未来更加辉煌! 文案:净菲 插画:法影 美编:觉筱 文末留言说出 # 依法带娃,你准备好了吗?# 分享人生感悟、经验和心得 长按关注我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