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1分《但是还有书籍》除了胡歌,还有这些眼中有光的传灯人

 怡儿话书影 2022-01-01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前言

B站纪录片续集回归,《但是还有书籍》同名实体店来了。

自从两年前,9.1高分《但是还有书籍》纪录片播出,它就成了爱书人的心头好,时不时有点新闻曝光。

一部关于书人的纪录片影响力为何那么久远?

《但是还有书籍》这部2019年出品的人文纪录片,它以书籍为主题,讲述形形色色做书人、爱书人书店人和读书人的故事。故事吸引了一大批爱书人。

演员胡歌做旁白,吸引很多网友关注到这部纪录片。然而纪录片,最吸引人的还是那些和书有关精彩的人物故事。这些人有图书编辑、翻译作者,绘本画家,图书设计师,还有阅读推广人。

直播视频的时代,爱书人从纪录片的书人故事和表白弹幕,发现自己并不孤独,获得如灯塔一样的温暖指引。

纪录片开篇第一集《书海编舟记》是特别精彩的一集,讲述专注华语原创文学主编朱岳,擅长学术著作出版的俞国林,还有百年孤独译者范晔的书人故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眼里的光亮。

编辑搜图


编辑搜图

编辑搜图

1 投身华语原创,他热诚不改

后浪出版社文学部主编朱岳,他的出场很有意思。

我们最先看到他的漫画作品。

他的漫画中,有胸腔里长小型影院的“默片人”,有靠阅读文学提高战斗力的刀客。

奇思妙想背后,是一个有原创精神的有趣灵魂。

朱岳一边从事文学编辑工作,一边渴望完成小说家的梦想。

当他把目光投向华语原创文学,他被一本台湾作家的书吸引了。

这是一本叫寂寞的游戏的书籍,书中作者用孩童一样的眼睛去发现人类的孤独和生存困境。他发现这部小说和西方小说相比毫不逊色,有沉淀下来成为经典的可能。只是还不为更多人知道。

于是,他策划编辑和大力推送这本不被身边人看好的书,最后这本书获得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还获得了出版奖。

自此以后,朱岳对华语原创文学的热情,越发不可收拾。过去承载他原创梦想的是漫画,和小说创作的执着。

如今他愿意做书籍杂役一般的编辑工作,对华语原创文学,做幕后的编辑推广的工作。


编辑搜图

编辑搜图

编辑搜图

朱岳对原创文学有着自己独立的看法,在他看来,一种是掐尖养着的头部作者,一种是国内外有些名气的作者,还有是玄幻网文类的作者,最后就是不太懂运营,又没有太多名气,却有自己独立思考的作者。他叫第四种作者成为丐帮作者。他愿服务这些作者。

朱岳是不是很有趣?他骨子里是一个独立思考有原创精神的人,就算是选作品,也和别人不太一样,不一定大牌高热度,他愿意挖掘影响力未必大却有独特思想不被市场裹挟的作品。

朱岳自己就像他笔下的刀客,用编辑制作原创文学,来增加自己的功力。

村上春树曾经在《我的职业是小说家》中提到有关原创性的问题。

原创性,具有坚定的自我认同和个人风格,还独立对自身风格更新换代。这种风格随时间可成为人们价值的标准。

从纪录片我们看见书籍背后,朱岳这个“文学刀客”如何工作,谈作品,谈推广,为原创文学费尽心思。

他用原创精神为书籍传灯,爱书人拥有朱岳这样的同路人,该有多幸运。

编辑搜图

编辑搜图

编辑搜图

2 为传承出版一套学术经典,他奔走13年

中华书局学术出版中心主任俞国林,他和朱岳的天马行空原创风格不太一样。

他最多说的一句话是,古籍编辑冷板凳一坐就是一辈子,需要有敏锐的眼光。

影片中,俞国林的出场出场,是他端坐在一张孤寂的书桌旁,阳光洒进来,他默默地捧着一本书查阅校对。

他更像是一个古代的扫地僧,深藏功名尘与土。

俞国林的工作主要是为古籍,学术经典编辑做书,其中包括很多影响深远的学术大书。

他曾遇见一本让他心动的书。为了这本书,他跑了整整13年。

那本书的名字叫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

他发现这本书的手稿时,作者的子女不同意出版私人日记。他也不着急,慢慢和他们交朋友,经常去看看他们聊聊天。

直到有一天,老人的子女同意他出这本详细记载作者在西南联大时期做总务长,记录管理,学术、经济等方面第一手资料的日记。

编辑搜图

编辑搜图

编辑搜图

编辑搜图

编辑搜图

编辑搜图


俞国林兴冲冲去了,他查看那些日记资料时,眼里闪闪发光。

这些记录西南联大特殊时期的文字,比他想象的还要有学术价值。

资料记载那段特殊时期,我们的前辈们如何为文化传承付出艰苦努力,今天的俞国林们,又将把文化精神传承下去。

俞国林愿意在书桌旁,默默做一个具有传承精神的传灯人。

在播出纪录片的B站,当俞国林眼里有光看着那些宝贝资料。网友在屏幕上留下很多弹幕,他们都被感染到了。

是啊,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这部书籍纪录片,让我们看到了,俞国林为学术经典付出几乎一生的人,最真实可爱的样子。

更多时候,我们只是从经典背后的书页上看到的他们的名字。

这部纪录片让我们走近这些经典书籍的传灯人,我们也仿佛距离经典更近一些再近一些。


编辑搜图

编辑搜图

编辑搜图


3 把翻译百年孤独当武林高手过招,他致力西语文化交流

“我没有什么天赋,学习语言的能力也比较差”,北京大学西语系主任范晔,说起自己当初的经历,是误打误撞学了西班牙语。

网友弹幕,老凡尔赛了。要知道范晔是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版权译者第一人。

他的谦虚并不能掩饰他的实力和努力。

范晔说起当初在国外大学孔子学院接到翻译百年孤独邀请,他说,就好像一个武林中人,很难拒绝高手对决的机会,他不可能拒绝翻译百年孤独这样的诱惑。

在几个候选人中获胜后,范晔找来原著和马尔克斯的其他作品,查阅研读各种研究资料,最后花11个月完成译著,这部译作一举成为畅销书,备受读者的喜爱。

有一些人说他的翻译太过流利,不完全像马尔克斯原著。他觉得这也是一种激励和肯定,他可以继续在翻译之路精进。

编辑搜图

编辑搜图

编辑搜图


翻译越觉如履薄冰,范晔的翻译道路上甘苦自知。默默坐在翻译桌旁的他,还是课堂上有趣的老师,他会有各种方式吸引学生投入西班牙语文学,一起完成巨大而魅力的拼图。

对曾经只做业余爱好,如今辛苦又收入微薄的翻译路,范晔有着深深的使命感。

翻译《天演论》的翻译家教育家严复,曾说“言自强于今日,以开民智为第一义”更提出“译事三难:信达雅”,他是我国首创翻译标准的先驱者,更是近代开启民智的一代宗师。他深知翻译对启发民智,文化交流的价值和意义。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在人生的最后十年里,曾对翻译问题做精湛论述,“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一面当然力求其易解,一面保存着原作的丰姿”。鲁迅这样的文学家,对翻译的热情,是考虑到翻译对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的影响。

由此可见,藏在作品后面的翻译者,对文化交流,社会文化发展和启发民智影响有多大。译者,让我们看到更博大的世界和不同的文化视角。

范晔们用翻译带来文化交流和启发民智,为我们的文化发展之路传灯。

编辑搜图

编辑搜图

编辑搜图

编辑搜图


写在最后

无论是用原创精神为我们指引的朱岳们,还是传承经典的俞国林们,又或者传播中外文化的范晔们。

他们都是为书籍做嫁衣,为爱书人照亮道路的传灯人。

《但是还有书籍》这部纪录片,没有讲述虚构惊心动魄的故事,只用非虚构的真实故事,让我们看到编辑和译者等书人,对书籍的热爱和日复一日的付出。

这样的亲切和自然,就好像读书给我们的感觉,不喧嚣不争夺注意力,静静,还获得了持续的关注度。

谁说纪录片只有明星胡歌的粉丝在看,这个评分超高,弹幕满满都是书人热情表达,收获了9.1分的高分。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宋人的一句诗,把孔子比喻为一盏灯,照亮中华文明。

书籍背后的编辑、翻译者像是陪伴人们走过黑夜默默无闻的油灯,在漫长日子里,燃烧自己,照亮人们追寻文明的路途。

他们是传播光明的传灯人,陪伴我们读很多书,走很多路。


本文王小怡儿原创,图片为影片截图。主创王小怡儿为书影评作者,16年人物编辑,多平台创作者。



今日话题

有没有一样让你好像找到知己的书籍纪录片,推荐一个呗?留言区交流!

@怡儿话书影,用故事力解惑,给生活加能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