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营养品 | 钠含量不合格,成为婴幼儿辅食的“拦路虎”

 母婴时代 2022-01-02

撰文--赵冉冉

制图--晓彤


9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组织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中发现蜂产品、食用农产品、保健食品、肉制品、食用油和油脂及其制品、婴幼儿配方食品、特殊膳食食品7大类食品19批次样品不合格。

检出农兽药残留、微生物污染、重金属污染、食品添加剂超限量使用、质量指标不达标、营养成分不符合产品包装标签明示值等问题。

《EBH母婴时代》注意到,在19批次不合格样品中,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民生尚都米氏孕婴用品商店销售的、标称吉特士国际贸易(湖南)有限公司经销的Gittis Naturprodukte GmbH生产的有机米糊(原产国:奥地利),经黑龙江省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检验发现,其中钠检出值低于产品包装标签明示值的80%。

黑龙江远大群力购物中心有限公司销售的、标称上海恩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进口的美林宝贝苹果蓝莓泥、美林宝贝西梅果泥(原产国:捷克),总钠检出值低于产品包装标签明示值的80%,检验机构为黑龙江省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

01

下架召回不合格产品

《EBH母婴时代》发现,今年上半年,已经有多个批次的婴幼儿食品被抽检到不合格,其原因多为钠含量不达标。

资料显示,吉特士国际贸易(湖南)有限公司有机米粉检验不合格项目钠含量为0.239mg/100kJ,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要求≤24.0mg/100kJ,产品包装标签明示值0.4mg/100kJ。

其初检机构为黑龙江省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复检机构为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食品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美林宝贝苹果蓝莓泥不合格项目总钠含量为1.62mg/100g,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要求≤200mg/100g,产品包装标签明示值14mg/100g。

美林宝贝西梅果泥不合格项目总钠含量为1.52mg/100g,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要求≤200mg/100g,产品包装标签明示值12mg/100g,其检查机构为黑龙江省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

对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食品,市场监管总局已责成相关省级市场监管部门立即组织开展处置工作,查清产品流向。

采取下架召回不合格产品等措施控制风险,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从严处理,及时将企业采取的风险防控措施和核查处置情况向社会公开,并向总局报告。

值得注意的是,钠元素不达标原因可能是原辅料质量控制不严,包括食品营养强化剂不满足质量规格要求、食品原料本底含量不清等。

另外,生产加工环节控制不严,包括生产加工过程中搅拌不均匀,企业未按标签明示值或企业标准的要求进行添加。从而导致营养成分不符合产品包装标签明示值。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钠并不是配料表中主动添加的物质,是原材料中自带的,含量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导致钠不合格经常发生。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国家目前的监管体制有问题,也就是标准之间不协调的问题。”

02

钠含量不得低于产品标签明示值的80%

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GB 10769—2010)中规定,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中钠元素含量最大值为24.0mg/100kJ,且《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GB 13432—2013)中规定,钠含量不得低于产品标签明示值的80%。

总钠是人体中一种重要的无机元素,《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幼儿罐装辅助食品》(GB 10770—2010)中规定,婴幼儿罐装辅助食品中总钠含量最大值为200mg/100g,且《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GB 13432—2013)中规定,营养素含量不得低于产品标签明示值的80%。

钠一般是不需要特别的补充和摄入的,但在婴儿辅食中钠含量应该进行有效的控制。

据了解,6个月内婴儿辅食和奶粉中所有的钠摄入量,最好控制在115毫克到350克之间。

6个月至1岁婴儿是250毫克到750毫克之间,1岁以上婴儿325毫克到375毫克之间。

据了解,一周岁内的宝宝,在每日的奶粉和食物中就能补足这些钠,没有必要再额外的补充盐,这样会给宝宝的肾脏增加额外的负担。

在日常生活中,除了注意包装食品的标示钠含量外,还应注意一些未标示的食品,并适当控制其摄入量。同时宝妈们也应多了解育儿知识、科学喂养,让宝宝健康成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