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饮料的功能范围在扩大,新消费需求“这把火”能燃亮几家?

 食安时代 2022-01-02

近些年来,消费者对功能性饮料的喜爱程度不断增加,功能性饮料市场呈现了快速发展的趋势,而疫情又为功能性饮料的发展再添“一把火”。

能量饮料在功能性饮料市场占据了很大的地位,也是发展较快的一个品类,越来越多的品牌正在加码这一市场。不过在新的消费需求之下,功能性饮料的市场正在不断扩大,品类也在不断细分。在这个年轻消费者成为消费主力军的时代,把握住他们的消费需求才能成为品牌立足的关键。

1

功能性饮料机会再现

在健康意识不断提升之际,饮料的主题也随之发生了改变。人们选择饮料的原因从当初的补充水分、好喝、尝鲜等,转向了追求饮料中添加的某种有益成分,以此来满足自身健康的需要。

近些年来,消费者对功能性饮料的喜爱程度不断增加,也正是看中了功能性饮料所能为身体带来的某些益处。在此基础上,功能性饮料也呈现了比较迅猛的增长态势。

欧睿咨询数据显示,功能性饮料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600亿元,近五年的复合增长率达15%,是软饮料市场增长最快的子品类之一。Allied Market Research预计到2026年全球能量饮料市场规模将达到860.1亿美元。

尤其在经历了2020年爆发的严重疫情之后,“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等有关身体健康的需求,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这也意味着消费者对于健康的关注程度又提升了一个高度,健康的食品、饮料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食品饮料的功能化、健康化趋势进一步增强。

智研咨询分析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功能性食品市场规模为3585.8亿元。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预计2022年功能性食品市场规模将突破6000亿元。

在疫情的加速作用下,功能性饮料获得了进一步增长的动力。而在整个食品饮料的大环境下,功能性趋势已经十分明显,消费者也愿意为各种功能优势支付高价。

2

能量饮料增长强劲

提到功能性饮料,可能最先想到的就是能量饮料,以红牛、东鹏特饮、魔爪、脉动等品牌为代表。国内能量饮料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十分迅速。国盛证券表示,从行业空间来看,目前我国能量饮料市场规模近500亿,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2020年12月25日,中国红牛官宣称,截至12月24日,2020年销售额超过228亿、同比增长约5亿元。25年以来,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累计销售额突破2000亿元。

今年3月,百事公司同意以38.5亿美元(约268亿人民币)的价格收购功能饮料制造商Rockstar Energy Beverages,旨在巩固百事在功能性饮料领域的地位。

4月底,证监会发布消息表示核准了东鹏饮料的首发申请,这意味着东鹏特饮将是A股“功能性饮料第一股”。东鹏饮料近三年的营收、净利润也呈现出了逐渐上升的趋势,发展形势良好。

除了上述品牌之外,能量饮料市场推出新品的动作也是接连不断。2020年元气森林进军能量饮料,推出外星人罐装0糖能量饮料,今年陆续推出了PET瓶0糖能量饮料、彩虹独角兽口味以及能量弹0糖能量饮料。

2月,农夫山泉旗下尖叫推出等渗饮料,主打运动补水、专业等渗概念。3月,盼盼推出了0糖豹发力,主打“0脂肪”“0防腐剂”“植物能量”配方。4月,东鹏0糖特饮上市,添加天然代糖赤藓糖醇和麦芽糖醇,在包装上采用简约时尚的“质感白”,与以往产品明显不同。

3

功能性饮料范围扩大

实际上,除了能量饮料之外,功能性饮料的市场正在不断细分,新的功能性随之而来。比如免疫调节、体重管理、改善睡眠、美白补水等,正是因为当下消费者对功能性饮料产生了新的需求,功能性饮料的品类才能不断丰富。

比如农夫山泉旗下尖叫推出的新产品——等渗饮料,专为运动人士打造,满足多场景的运动需求。打造专业等渗概念,进一步强化运动属性,帮助运动之后能够快速补充水分、电解质、能量等。

在欧美国家流行的康普茶,健康属性更为突出,主要是含有对人体有益的益生菌,具有提高免疫力、增强抵抗力、调节血糖血脂等效果。可口可乐在2019年推出了自己的康普茶品牌,之后又收购了澳大利亚主打康普茶的品牌MOJO。

当代年轻人一边熬夜一边失眠的现象颇为常见,睡眠市场也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市场。旺旺2019年推出了一款专为失眠人群定制的饮料梦梦水,百事可乐2020年推出的一款名为Driftwell的饮料就是主打助眠,2020年可口可乐为社交电商打造的新品尊选28睡醒颜主打美颜、美眠双重需求。

今年年初玻尿酸的应用范围从保健品范围扩大至普通食品后,华熙生物推出了国内首款玻尿酸饮用水“水肌泉”,汉口二厂推出了一款含有玻尿酸的气泡水“哈水”,关注的就是“补水”需求。

4

抓住消费主力军的需求

随着年轻消费者逐渐成为消费主力军,他们对功能性饮料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如今的功能性饮料市场已经涌入了越来越多的品牌,要想真正突出重围,还是要看哪个品牌能够迎合新的消费需求。

就拿当下非常火热的无糖市场来说,不少饮料都在跟随这一趋势,无糖饮料越来越常见。对于功能性饮料来说,虽然消费者关注其功能性,但是很明显既能满足功能需求又更加健康的产品无疑会成为首选,这也是为什么功能性饮料也在推出无糖产品。

当功能性饮料的消费场景从加班、熬夜、健身,转变成了聚会、旅行乃至日常保健需求,那也意味着消费者对功能性提出了新的需求。比如当下年轻消费者追求的“朋克养生”,让养生和滋补变得更加日常,功能性饮料就需要更好的适应这一消费场景和消费需求,针对日常养生滋补进行创新。

不过针对功能性饮料的功能性,也产生了很多质疑的声音,比如质疑玻尿酸饮料的补水性、胶原蛋白饮料的美容性、睡眠饮料的助眠性等。虽然不少消费者都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但仍然期待能有明显的功效。因此功能性饮料在适应消费需求时,也需要做好有效性的研判。

功能性饮料市场“后浪”不断,能够洞悉消费需求且做好产品的品牌,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植物奶标准不健全需注意!

||酱油和食醋有望纳入食品安全追溯体系

||瓶装水市场细分,婴幼儿饮用水仍需规范


乳财传媒出品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