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颐身集》(4)三、生命在于动静兼修

 巴陵闲人2020 2022-01-02


            传统养生方法发展到现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逐渐摈弃了古代功法中不科学、不合理的的因素,赋予了现代健身运动以科学的理论说明与实践处方。自200年前,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提出了生命在于运动的口号后,这一思想风靡全球。几乎成了所有健身运动者的座右铭。上世纪80年代,当气功运动席卷中国的时候,中国的部分气功家,又提出了生命在于静止”的口号。他们根据唐代大医家孙思邈灯用小炷理论,认为最大限度地降低人体的新陈代谢率,就可以延长生命的期限。其方法就是以静养生

关于动静之间的辨证关系,在中国古代典籍中早有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荀况就明确指出:养时备动,则身不能病”“沉气养生,则身后彭祖。《易筋洗髓分行内功图说·动静互根说》指出:使动而不静,如浮萍飞羽,无所定止,精必绝,气必摇,而神必茫。动而不静如枵(xiao)木死灰,毫无生气。精必颓,气必馁,而神必倦。其实,我们在练功实践中,也深深感到动静二者,偏废仍何一方,都不利于生命的延续。运动量过大,会损害机体的新陈代谢,长期静养不动亦会损害机体。传说中的达摩祖师面壁十年,造成下肢萎缩,以后才创立了易经洗髓经。因是子静坐法的创始人蒋维乔教授一生活了85岁。28岁时患肺结核病。下决心在一间静室内专心练静坐功,每天子午卯酉,练习四次,从不间断。练至85天,真气先通尾闾和夹脊两关。两关一通,头晕、心动过速、耳鸣、目眩、咳血等毛病大部分消失。行走几十里,不感疲惫。因此,创造了因是子静坐法。在民国年间曾经风靡一时,并延及全国解放初期。但他在晚年总结一生练功经验时感慨地说:古来养生法,本有内功与外功两种。外功着重身体的运动。例如八段及流行的太极拳都是;大概专门呼吸习静,不使身体活动是不全面的,所以必须兼习外功。……我以前写的静坐法,未曾提及外功是一缺点。我练习太极拳20余年,近来仔细体验,知道他对呼吸习静大有帮助。所以动与静兼修是不可偏废的。单修外功,不修内功,固然不可;单修内功,不修外功,也是不宜。特在这里提及,希望练功者注意。

在笔者的练功实践中也深有体会。慢跑步是动功。但用心必须专一,意念要高度集中于双脚,有节律地行进,配合以四步一呼,五步一吸。万米跑完不喘不累(60——70 岁老人,每分钟1百双步)从外部看,是不停地跑动,从意念看,确是高度静止,决无杂念,好象世间一切皆无,只有不停顿的跑步。作导引功时亦是如此,把意念高度集中到一招一式上、排除一切杂念。动中有静;在练静功时,形体是静止的,或坐、或卧、或站,但内气确是不停地运动。一小时收功后,热流贯通全身,体内滚热,用手模皮肤,确是凉的。动而神凝,静而气动。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在这里,动是绝对的,静是相对的。只有从这个意义上说,生命在于科学的运动。生命在于动静兼修。笼统地说生命在于运动是不严密的。运动之前,要加科学二字;笼统地说生命在于静止也是不严密的。静止,不是停止不动,或绝对不动。而是指意念上的高度入静,神静,而不是形体上的静止。

800年前,曹孟德就说神龟虽寿,犹有尽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盈缩之年,不但在天,怡养之福,可得永年。这就是说,无论是长寿的龟,还是可以腾云的蛇,终究要成土灰。但盈缩之年,不仅是命中注定,怡养得好,也可长寿。

科学养生,科学健身,科学生活,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积累点滴经验,为后人提供借鉴,让后人活得比我们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