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儿腹泻奇效秘方,轻松应对宝宝拉肚子

 hbq清 2022-01-02
小儿腹泻的中医辨证论治
  (一)常证
   1.湿热泻
   证候:大便水样,或如蛋花汤样,泻下急迫,量多次频,气味秽臭,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指纹紫。
   治法:清肠解热,化湿止泻。
   方药: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减。
   2.风寒泻
   证候:大便清稀,夹有泡沫,臭气不甚,肠鸣腹痛,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紧,指纹淡红。
   治法:疏风散寒,化湿和中。
   方药:藿香正气散加减。
   3.伤食泻
   证候:大便稀溏,夹有乳凝块或食物残渣,气味酸臭,或如败卵,脘腹胀满,便前腹痛,泻后痛减,腹痛拒按,舌苔厚腻,或微黄,脉滑实,指纹滞。
   治法:运脾和胃,消食化滞。
   方药:保和丸加减。
   4.脾虚泻
   证候:大便稀溏,色淡不臭,多于食后作泻,时轻时重,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缓弱,指纹淡。
   治法:健脾益气,助运止泻。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
   5.脾肾阳虚泻
   证候:久泻不止,大便清稀,澄澈清冷,完谷不化,形寒肢冷,面色(白光)白,精神萎靡,睡时露睛,舌淡苔白,脉细弱,指纹色淡。
   治法:温补脾肾,固涩止泻。
   方药: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加减。
   (二)变证
   1.气阴两伤
   证候:泻下过度,质稀如水,精神萎软或心烦不安,目眶及囟门凹陷,皮肤干燥或枯瘪,啼哭无泪,口渴引饮,小便短少,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治法:健脾益气,酸甘敛阴。
   方药:人参乌梅汤加减。
   2.阴竭阳脱
   证候:泻下不止,次频量多,精神萎靡,表情淡漠,面色青灰或苍白,哭声微弱,啼哭无泪,尿少或无,四肢厥冷,舌淡无津,脉沉细欲绝。
   治法:挽阴回阳,救逆固脱。
   方药:生脉散合参附龙牡救逆汤加减。
中药方剂
1、葛根黄芩黄连汤
  【组成】葛根半斤(15克)、甘草二两(6克)、黄芩三两(9克)、黄连三两(9克)。
  【用法】先煮葛根,后纳诸药,水煎服。
  【功效】解表清热,止泻痢。
  【主治】外感表证未解而热邪入里,身热下利,胸脘烦热,口干作渴,或喘而汗出,苔黄,脉数。
2、参苓白术散处方
【组成】莲子肉50克,薏苡仁50克,砂仁50克,桔梗50克,白扁豆75克,白茯苓100克,人参100克,炙甘草100克,白术100克,山药100克。
【主治】脾虚湿盛证。饮食不化,胸脘痞闷,肠鸣泄泻,四肢乏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虚缓。(本方常用于慢性胃肠炎、贫血、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肾炎以及妇女带下病等属脾虚湿盛者。)
【功用】: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二钱(6克),枣汤调下。小儿量岁数加减服之(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禁忌】:斟酌。

3、参附龙牡救逆汤

【处方】人参、附子、龙骨、牡蛎、白芍、炙甘草。
【功能】主治温补心阳,救逆固脱。主心阳虚衰,突然面色苍白而青,口唇发紫,呼吸浅促,额汗不温,四肢厥冷,虚烦不安,右胁下并可出现瘀块,舌苔薄白,质暗紫,脉象微弱疾数。
【用法用量】气阴两竭,宜育阴潜阳救逆,可加生脉散;在心阳虚衰之时,常伴见面色、唇舌青紫郁血之症状,以及右胁下瘀块明显者,可酌加当归、红花、紫丹参等活血化瘀之品,以助血行畅利。
【方解】方中人参大补元气,附子温阳救逆,龙骨、牡蛎潜阳敛汗;白芍、甘草和营护阴。诸药合用,有回阳救逆,潜阳护阴之功。
【摘录】《中医儿科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