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凭什么同一张纸揉成团就比纸片下落得快?

 新用户5228KeDY 2022-01-03

凭什么同一张纸揉成团就比纸片下落得快?

在讲自由落体运动的时候,我们往往会使用一个自然而然、司空见惯的实验:

取同样的两张纸,一张揉成团,一张平整着,同时松手令其下落,结果纸团比纸片运动得快,迅速落到地面上。

元旦的晚上,一小伙伴忽然在微信里抛过来一个问题:凭什么啊?并传过来她的推导过程。

于是看一下小伙伴的推导,发现确实啊,空气阻力如果取经验的的话,人家纸片速度小,阻力也小啊,虽然截面积大,可是一大乘一小,还真不能一句话说明白谁阻力大、谁阻力小啊。

所以这应该是个好问题。

于是推导了一通,做了一个粗略的计算,回复。但总觉得仍然不够通透,隔靴搔痒,差着点儿意思。今天重新细致做了一些测量和计算,应该比昨晚的推导更好一些。记录于此。

纸团下落加速度的推导

空气阻力里面的参数中,空气密度,迎风面截面积,经验常数,一般用风洞实验室测量得出,根据实际情况,经验上可取之间。

不妨设纸团为正球体,半径,密度,则

纸片下落加速度的推导

假设纸片下落时,纸张只做平动,空气是平稳的,纸张也只是沿直线下落下去。

这里把纸张做一下折合。把一张A4纸折合成圆平面,假设折合后的圆半径为。A4纸面积约为,估算出

这个时候,我们找一本书籍来测量一下厚度,彼得·德鲁克的经典《管理的实践》,大约页,厚度,则得一张纸的厚度,即

假设纸团捏得足够紧实,使纸团的体积与圆纸片的体积是相等的,这样就得到

估算出大约。也就是,如果把纸团转换成同体积圆柱体,迎风面的圆半径增大了12倍,这与实际生活经验相比,似乎要大一些。但应该不会太过于影响我们的估算。

这样只需把前面式中的替换成,其它不动即可用来求纸片加速度,即

求解微分方程

列一下两个微分方程的样子。

纸团:

纸片:

对式子,写成

两边积分(折腾了好久,功力已渐散啊好痛苦最后不得不去查积分表)得到

纸团下落

观察式和前的系数,令,不妨取,则,分别代入式,则可估算出

纸团下落

纸片下落纸团下落

最终解释

现在用几何画板画出来前面解出的式和式函数图像,可见在相等时间里,图线与坐标轴包围的面积实在是相差的太多了,纸片刚一起动下落,就达到了最大速度,再也追不上纸团了。

实际这种仿佛毫无疑义的问题被突然作为问题提出来,确实是很有价值的事情。牛顿之前应该有很多人不只被苹果砸过脑袋,爱因斯坦之前洛仑兹变换公式都被拎出来了,但就是没往同时的相对性那边想,所以不是问题的问题肯定是好问题。

小伙伴前面几天也问过一个小问题,是不知道牛顿-莱布尼兹公式之前,怎样累加干掉xdx的。实际到了学习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后,可以用两个二次函数差构造一个新函数,然后错位相减消灭之。高一阶段,数学积累太少,所以就有它的价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