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游三都 贵州游侠 二、石板寨抗日寨堡 驱车来到了石板寨,这里有一座寨堡,抗战时日本军队到过这里,到达时天已经黑了,他们看到高高的寨墙,没敢进攻,在寨门外干涸的稻田中扎营,夜里,几位水族青年凭仗着对地形的熟悉,悄悄地潜入敌营,牵走了几匹战马,还顺走了几副防毒面具。 我们到达寨中,前面的道路被封闭了,正在铺石板路面,以后可能是步行街。 这里左侧的后面是一片高耸的大山,山脚150米至200米宽是寨子,再外面是一排天然的石峰,高二至三米,古人们就把石峰用石块垒砌一致,成为了坚固的寨墙。寨墙中间有工人正在修建一座寨门,我们询问到这里不是老寨门,老寨门在前面。墙内不远处有一棵硕大的古树。 我们继续前行,看到石峰上都有扎根于石缝中间的巨大古树,绵延不绝。 前行数百米,来到了古寨门处,左侧有一棵粗大的古树坐落在一块巨石板之上,石板之下有一口古井,有不小的水流淌出来。 寨门的上方是石拱,一位路过的村民大哥告诉我们,原来的寨门是石梁门,有厚厚的木门。里面有坚固的门栓。 面对寨门的右侧,还有二十多米长的老寨墙,是用斜立的石板砌筑的,当年很高且非常结实。 大哥告诉我们:日本兵第二天与村民展开了战斗,村民牺牲了4人,打死日本兵八人,最后日本兵攻进寨中,防火焚烧了几乎所有房屋。 右侧老石墙下,平放着许多光滑的石板,上面都有精美的雕刻,从大小来看,应该都是石板墓的墙板。 走入寨门,里面有牌子介绍解放初期水族副县长到北京开会,向毛主席敬献“九阡酒”并两次进京受到毛主席接见的情况。对面的红砖房就是蒙副县长家的旧址。 大门内有两棵古树。 寨子中大部分还是老建筑,黑色的木房子中已经没有多少人家居住了,基本上都在石墙外修筑了砖房。 寨子中有不少水塘,应该是防火用的,水塘上还有一些老粮仓。 沿路向另侧走去,最终来到了正在修建新寨门的里面,看了那棵胸径一米五以上的古树。 寨中的木楼都在进行维修,估计在大力恢复古寨旧貌。 我们从新修建的大门走出去,再次回头观看这个有着光荣抗战历史的古老村寨,这里我曾经数次到过附近,却因故没有到达,这次终于了却心愿,但许多老建筑却无法看到了。
|
|
来自: 贵州游侠 > 《黔南集:贵州游侠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