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己巳 己亥岁 上厥阴风木 中少宫土运 下少阳相火(1)风化清化胜复同(2),所谓邪气化日也,灾五宫(3),风化三(4),湿化五(5),火化七(6),所谓正化日也。其化上辛凉,中甘和,下咸寒(7),所谓药食宜也。 (1)上厥阴风木,中少宫土运,下少阳相火 “上厥阴风木”,指厥阴风木司天,“中少宫土运”,指土运不及之年;“下少阳相火”,指少阳相火在泉。全句意即己已、己亥年为土运不及之年,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
(2)风化清化胜复同 “风化”,指厥阴风木之气。“清化”,指阳明燥金之气。全句意即己已、己亥年为土运不及之年,土运不及,木来乘之,因此这一年的长夏季节风气偏胜,雨水减少。但是由于胜复的原因,风气偏胜时,清金之气又必然来复,因此到了秋季,气候又较一般年份清凉。所以原文谓:“风化清化胜复同。”
(3)灾五宫 按照《灵枢》九宫图,“五宫”,即中宫甲代表中央。“灾五宫”,意即己巳、己亥年,自然灾害主要发生在中央地区。
(4)风化三 “风化”,指己巳、已亥年的司天之气而言。己巳、己亥年为厥阴风木司天,厥阴主风,主温,因此己已、己亥年,上半年风气偏胜,气候偏温,万物因气候温暖、风气偏胜而生长。“三”,为木之生数,所以原文谓:“风化三”。这里用木的生数而不用木的成数的原因,咱们认为与厥阴风木司天,风气偏胜主要在上半年;由于胜复原因,到了秋季气候又转偏凉,因此风气、温气不致过极。所以原文在这里只用木之生数而不用木之成数。
(5)湿化五 “湿化”,指己巳、己亥年的岁运而言。己巳、己亥年为土运不及之年。土运不及,风乃大行。因此这两年的长夏季节雨水不多,应湿不湿,出现旱象。万物因雨水不足而在化生上受到影响。“五”,为土之生数。所以原文谓:“湿化五。”
(6)火化七 “火化”,指己已、己亥年的在泉之气而言。己已、己亥年为少阳相火在泉。少阳主火、主热,因此己巳、己亥年下半年火气偏胜,气候偏热,万物因气候偏热而生长。“七”,为火之成数,所以原文谓“火化七”。这里之所以用火的成数而不用火的生数的原因,咱们认为可能是因为己已、己亥年从全年来说,上半年气候偏温,下半年气候偏热,总之来说全年偏于温热,所以此处用火的成数以示火气偏胜。
(7)其化上辛凉,中甘和,下咸寒 “上辛凉”,指上半年由于厥阴风木司天,气候偏温,风气偏胜,所以在疾病的治疗及饮食调理方面,以味辛性凉的药物及食物为适宜。因为辛可以疏风,凉可以胜温。 这也就是《至真要大论》中所谓的:“风淫于内,治以辛凉。”高士宗所谓:“其化上风,故宜金味之辛凉以治之。” “中甘和”,指岁运由于是土运不及之年,所以在疾病的治疗及饮食调理方而;以味甘性和的药物及食物为适宜。因为甘为土之味,土气不及,所以需要用补土的甘味药物及食物来加以补益。这也就是高士宗所谓的“其化中湿,故宜土味之甘和以治之”。 “下咸寒”,指下半年由于少阳相火在泉,火气偏盛,所以在疾病的治疗及饮食调理方面以味咸性寒的药物及食物为适宜。因为咸可以胜火,寒可以胜热。这也就是高士宗所谓的“其化下火,故宜水味之咸寒以治之”。这就是己已、己亥年的药物及饮食之所宜。
注:上面提到“灾宫”,到底是什么灾没有讲清。这是看预测的,在那个地方发生什么灾害,自己可分析,也可看《气交变大论》。然后在实践中验证 扫一扫进群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