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旧志整理

 奇缘天宇 2022-01-04

《芜 关榷志》 2000年11月,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下发《关于做好〈安徽历代方志丛书〉出版规划工作的通知》(皖编志[2000]2号),要求全省各地 市启动和做好旧志整理的准备工作,拉开了全省旧志整理工作的帷幕。2002年11月,省地方志办公室下发《关于认真做好〈安徽历代方志丛书〉编纂出版工作 的通知》(皖志办[2002]32号),进一步强调全省各市县要认真做好落实工作。按照全省的统一部署,2003年成立了芜湖市旧志整理委员会(以市地方 志编纂委员会代理),下设办公室,由杨维发任主任兼主审,贺宿芜任副主任兼副主审。同时按照省旧志整理委员会的统一规划,对市及三县点校的旧志版本进行了 任务分解,市地方志办公室负责整理《芜关榷志》。其后,杨维发主任率三县旧志整理人员参加了省旧志整理培训班的学习培训。

2003 年6月,市地方志办公室对资料室保存的明万历年间编纂的《芜关榷志》手抄印本从版本格式、文字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核对,认为可以依此校勘。在选择点校人 时,本着对历史负责的精神,考虑到旧志整理专业性强,非一般人员所能胜任,决定采取两种方法:一、在《芜湖日报》、《大江晚报》刊登启事,面向社会公开招 聘点校人员;二、与安徽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原历史系)联系,请他们直接推荐专家学者。启事在报纸上刊登以后,共有30余人应聘,其中就有安师大历史学教授 王廷元;同时,安师大社会学院也向市志办推荐了人选。经过办公室会议认真研究与筛选,并反复比较,从明史研究这个角度出发,确定王廷元为明代《芜关榷志》 点校专家。

明 刘洪谟撰《芜关榷志》刊刻于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约7万字,字数虽不多,但对芜湖地方史,安徽经济史乃至全国的明史研究具有相当高的资料价值。 王廷元老师点校尤为认真,在完成市志办提供的版本点校后,多次提出要调查和了解是否还有其他版本。为此,市志办与原版本提供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湖泊地理 研究所图书馆多次联系,专程安排王廷元老师去该所核对。两次赴宁核对,均由杨维发、贺宿芜、谢迎春三人陪同。同时,市志办与安徽省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 馆、南京大学图书馆联系,查询版本情况。经过一番周折,了解到南京大学图书馆有另一种版本。市志办又与其多次联系,征得对方同意后,专程安排王廷元去南大 图书馆核对、摘抄,仍由市志办同志专程陪同。通过核阅查证,南大图书馆版本为清顺治年间刊印,内容与明万历本基本一致。因此,点校仍以明万历本为底本。

经过一年多的辛勤努力,2004年11月,《芜关榷志》点校初稿完成,市地方志办公室将点校本打印成册,正式报送省旧志整理委员会审查。

省 旧志整理委员会极为重视,安排省古籍整理出版办公室主任诸伟奇亲自审稿。对《芜关榷志》的点校作了全面和基本的肯定,并给予较高的评价。同时,提出一些具 体修改意见和看法。2005年5月,在接到省旧志整理委员会的反馈意见后,市地方志办公室及时与王廷元老师联系,并将原点校本与修改意见一并交与王老师。 此时,王廷元老师刚刚动完心脏手术,当市志办关切他的身体,征询是否安排其他人来完成此事时,王老师表示一定要亲自将此项工作完成到底。2005年12 月,《芜关榷志》点校工作正式全面完成。

校 勘《芜关榷志》是一项细致而繁琐的学术工程,工作伊始,即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与支持。沈卫国市长多次表示,旧志整理经费一定要保证,要按质按 量按时完成点校任务。詹云超副市长多次过问有关点校具体事宜,解决存在的困难与问题。省志办朱德祥主任、曹承锋副主任,多次来芜指导旧志整理工作,检查督 促。在版本点校核对过程中,得到了中科院南京湖泊地理研究所、南京大学图书馆、安徽师范大学社会学院的有力配合和支持。#p#分页标题#e#

民 国八年(1919)《芜湖县志》 在芜湖县传承的旧志中,以民国八年《芜湖县志》为最,它成书最晚,资料最齐全,考证最精严而闻世,自问世流传日稀。芜湖 县收藏为扫描复印本,原石印本存上海、南京、台湾等省、市博物馆亦只数套(本),平时难得一见。因此,2002年10月,根据省旧志整理出版委员会《安徽 历代方志丛书》出版规划,民国八年《芜湖县志》列入第一批整理项目。

2004年芜湖县成立旧志整理委员会,并下设办公室(与县地方志合署办公)。2004年12月,聘请曾担任中国地方志协会理事、副秘书长、学术委员,全国旧志整理工作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方志理论研究和编纂实践的欧阳发点校民国八年《芜湖县志》。

点校出版民国八年《芜湖县志》大体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4年12月至2005年8月):由欧阳发独自横排抄录民国八年《芜湖县志》约66万字书稿全文,同时进行标点和繁简字处理,并装订6册。

第 二阶段(2005年9月至2007年6月):由编务王红梅将手抄点校本打印成初稿,先后由王万明、胡家保、侯之庆等3人按原版本进行三次初校,尽力发现和 纠正打印稿中的疏漏和差错,形成清样稿,2006年4月15日,县志办又将清样稿及原版本交欧阳发自校。他以严谨的治学态度,逐卷逐句,重新点校一遍。7 月初欧将二次点校稿退回,鉴于底本系扫描本,多处字迹难辨,其中第34卷中有两页字迹漫漶,无从辨别以及无法查找的繁体字,只作空阙待补与仿照再造处理。 为确保旧志整理质量,王万明又从外埠寻得原石印本,重新复印,充作校本,从而加快旧志整理的进度。侯之庆又按复印版本,对三次校核后的清样稿又进行二次复 校。继后,欧阳发又对复校后的清样稿进行核对,于2007年3月底将其稿退回。

第 三阶段(2007年7月至2008年12月):2007年7月,县志办将民国八年《芜湖县志》点校本清样稿报送省旧志委员会办公室审查。对此,省旧志整理 办公室极为重视,及时聘请省古籍整理出版办公室主任、编审、教授诸伟奇审稿。他对点校本作了全面肯定,同时也提出一些具体修改意见。2008年1月,县志 办在接到省旧志办公室的反馈意见后,又将旧志稿与修改建议一并交欧阳发作最后修订,2008年10月,经诸伟奇再次审查定稿。12月,交黄山书社审查出版 发行。

民 国八年《芜湖县志》点校工作启动之初,时任县长杨良文亲自到省志办联系有关旧志整理的具体事宜,落实点校人员。现任县委书记张士军和县长方旭,不仅表示确 保旧志整理所需经费,也要求按时按质完成旧志点校任务。在省旧志整理办公室和市县指导处及黄山书社的大力支持下,经点校和文字校对人员的共同努力,旧志整 理出版才得以善始善终。

民 国版《南陵县志》 民国版《南陵县志》问世以来,在全国影响很大,为各省市及高等院校图书馆收藏。然此书纯系文言写成,没有标点,且文字深奥诲涩,难以普 及推广。再加距今已近百年,尘封虫蠹,随着岁月流逝,将逐渐销蚀湮没。对此,有识之士深感忧虑。2005年,适逢安徽省地方志办公室决定整理出版《安徽历 代方志丛书》,以挽救古代文化遗产,发掘历史,为今所用,充分发挥资育人的作用。中共南陵县委对这项重大历史文化工程十分重视,专门成立了南陵县旧志整理 出版委员会,由南陵县人民政府县长韩万青任主任,经多方调查了解,多次开会协商,决定将民国版《南陵县志》整理点校出版。经研究,确定魏青平、李睿二人担 任点校工作。魏青平先生上世纪六十年代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是安徽省1988年第一批评定的中学语文高级教师,从事高中语文教学三十余年,对古汉语研究有 较深的造诣;其女李睿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获博士学位,现在安徽大学执教,李睿潜心钻研及家学熏陶,具有较为深厚的古诗文功底。此外, 复旦大学博士生段双喜参加了本书卷目的标点工作。民国版《南陵县志》点校整理工作历时两年半,于2007年9月经安徽地方志办公室审查批准,由黄山书社正 式出版发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